-
基于"中心—多学科诊疗团队"架构的综合医院罕见病管理探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对基于"中心—多学科诊疗团队"架构的综合医院罕见病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间断时间序列等分析方法,对样本医院2021-2023年出院的罕见病患者基本情况、相关医疗服务量进行了测量.结果 2021-2023年,样本医院共为19 825人次的罕见病患者提供住院服务,患者主诊断为罕见病的占比约为27%.经间断时间序列分析,2022年罕见病诊治中心成立当月,罕见病患者占比的预期值瞬时提高1.89个千分点,提示医院罕见病诊断能力显著提高.面向罕见病患者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服务量呈现出增长趋势.结论 基于"中心—多学科诊疗团队"架构的罕见病管理模式,可在不明显增加医院投入负担的条件下,提高医务人员对罕见病的关注程度,强化罕见病诊断能力,患者管理更加连续,学科合作更加高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开发高通量图像细胞计数筛选方法作为临床研究患者样本免疫表型表征的研究工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在临床研究中,免疫表型(Immunophenotying)一直是对接受治疗的患者体内免疫细胞进行表征的主要分析方法,这对于了解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目前,流式细胞术已成为免疫学研究中表征表面标志物表达情况的主要方法. 研究证实,这种方法高效、实用,但需要训练有素的使用者投入大量的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智能交互出院随访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构建智能交互出院随访平台,并探讨其在出院患者随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多部门协作研究团队,构建包括随访定制模块、随访执行模块、信息备份与统计分析模块3个部分的智能交互出院随访平台.选取2022年1月-12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A、B院区出院随访患者,A院区患者应用智能交互出院随访平台进行随访,B院区患者采用人工电话随访,比较两院区随访效率;在两院区随机各选取100例出院患者,比较两组随访时长和人力投入情况.结果 A院区的随访率、有效随访率分别为99.96%及95.10%,B院区分别为99.84%、99.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028、2081.008,P<0.001);A院区的意见收集率为0.47%,高于B院区的0.01%(x2=249.365,P<0.001);A院区随访耗费小时数与岗位人力数更少.结论 智能交互出院随访平台可实现人机多方智能交互,能够节约护理人力及减少随访所用时间,提高出院患者随访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军队医院聘用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河南省军队医院聘用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军队聘用护士工作投入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河南省4所军队医院的聘用护士进行调查。共收回问卷663份,其中有效问卷632份,有效回收率95.32%。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护士的基本信息,用《工作投入量表》调查护士工作投入情况,用《护士情绪劳动量表》调查护士情绪劳动,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调查护士工作家庭冲突情况。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军队聘用护士的工作投入,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情绪劳动、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应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变量对军队聘用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 结果:军队聘用护士工作投入总均分为(3.68±1.13)分,活力、奉献、专注纬度得分分别为(3.64±1.15)、(3.74±1.25)、(3.67±1.21)分。护士情绪劳动总得分为33~80(62.95±8.12)分,总均分为(3.93±0.51)分;工作家庭冲突总得分18~94(55.16±13.53)分,总均分为(3.06±0.75)分。专业化的情绪调控、以患者为中心的情绪抑制、规范化的情绪扮演与工作投入均呈正相关( r=0.46、0.41、0.22, P<0.01);基于时间的冲突、基于压力的冲突、基于行为的冲突与工作投入均呈负相关( r=-0.12、-0.23、-0.20, P<0.01)。分层回归分析中,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情绪劳动和工作家庭冲突分别解释工作投入变异的17.2%、4.2%。 结论:军队聘用护士工作投入趋于中等水平,情绪劳动和工作家庭冲突可影响其工作投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护士情绪劳动研究热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国内外护士情绪劳动的研究现况与趋势热点。方法:系统检索建库至2022年9月30日收录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和Web of Science中有关护士情绪劳动的核心期刊文献,运用CiteSpace 6.1.R3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281篇国内研究文献和437篇国际研究文献纳入分析,发文时间为2004—2022年,国内外护士情绪劳动领域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国际主要研究热点包含离职倾向、工作投入、领导力等。我国研究多关注于工作绩效、应对方式、职业倦怠等。结论:我国尚未形成有关护士情绪劳动领域的优质核心机构群与研究团队,下一步应积极推动我国护士情绪劳动研究的多元化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住院医师培训基于场景的知识推送系统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培基地常会将住院医师培训学员看作是普通医师进行使用,将其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日常的医疗程序性工作当中,没有给予足够的培训和带教,对规培学员的基本技能培训产生了忽视。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业务场景的主动知识推送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敏感操作识别层、知识索引层、资源推送层3个部分,以培养规培学员诊疗的规范,合理解决临床工作中资源获取不便的问题。通过初步应用,发现该系统有效提高了规培学员住院医师迷你评价量表(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评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估医院科室科研绩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医院科室科研绩效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方法:在已构建的医院科室科研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三级指标赋值的基础上计算科室的相关数据,以科研项目、人才队伍和科研平台为投入指标,以论文、获奖、专利、出版专著、行业规范指南和成果转化为产出指标,以科室为评价单元,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软件评价科室科研绩效考核评估结果、投入冗余量和产出不足量等。结果:25个科室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值为0.404 8,平均技术效率值为0.837 1,平均规模效率值0.428 3,其中7个科室总体有效,17个科室技术有效,7个科室规模有效。结论:以上分析结果可为科室科研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医院在构建合理人才梯队,给予充分科研时间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优化并完善科室科研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分级管理办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抑制控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抑制控制(包括反应抑制和干扰抑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为提高其学业成绩提供新的思路。方法:2021年8至9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以空军军医大学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6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学业成就调查问卷测量其主观和客观学业成绩。采用Go/No-go任务和停止信号任务分别测量医学生的主动反应抑制和被动反应抑制,采用Stroop任务测量干扰抑制。通过Spearman或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医学生的3个任务表现与其主观、客观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结果:Go/No-go任务表现与医学生主观学业成绩中的学业认知( r=0.38, P=0.002),学业意志( r=0.38, P=0.002)和学业行为( r=0.32, P=0.010)呈正相关,与其客观学业成绩中的成绩排名( r=-0.01, P=0.950)、获得证书次数( r=0.09, P=0.494)、奖学金次数( r=-0.17, P=0.173)、竞赛获奖次数( r=0.18, P=0.161)均无相关性。停止信号任务表现和Stroop任务表现与医学生主观学业成绩和客观学业成绩均无相关性。 结论:主动反应抑制越好的医学生,其对学习重要性的认知水平越高、学习意志力越强、对学业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临时导师制在非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短期轮转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临时导师制在非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短期轮转超声医学科中的教学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轮转至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的67名非超声医学科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轮转的33名学员设为试验组,应用临时导师制度开展培训;将2021年2至8月轮转的34名学员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轮转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出科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以及360度评估。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对组间评分差异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轮转结束后试验组学员的理论成绩与技能操作、阅片诊断考核成绩分别为(84.48±8.50)分、(79.42±4.91)分、(85.20±6.08)分,高于对照组的(77.02±9.53)分、(75.20±5.72)分、(72.39±7.08)分;试验组学员对指导医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时间投入的评分分别为(4.20±0.72)分、(4.55±0.56)分,高于对照组的(3.09±0.76)分、(3.18±0.63)分;指导医师对试验组学员医学知识、基于体系的工作能力、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提高评分分别为(4.38±0.55)分、(4.21±0.76)分、(3.70±0.62)分,高于对照组的(3.24±0.93)分、(3.21±0.81)分、(3.21±1.16)分:以上组间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短期轮转期间应用临时导师制,有助于非超声医学科住培学员超声医学知识的掌握,可以促进学员超声诊断思维和临床技能的提高,提升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虚拟现实技术在胸外科护理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在胸外科护理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12月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临床实习的大专、本科护生共计6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2∶1比例将护生分为观察组( n=40)及对照组( n=20),所有护生均观看无创正压通气护理多媒体视频课件20 min;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每次演练30 min,观察组接受30 min的AR互动教学内容并进行针对性演练30 min,随后应用标准化病人对研究对象进行考核,比较两组间在第1、8、15及29天的成绩,同时评估两组对象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满意度,记录带教教师在第15~28天的操作培训重复次数与时间投入。使用SPSS 20.0进行卡方检验和 t检验。 结果:观察组护生第1、8、15及29天的标准化病人考核成绩得分分别为(69.14±7.02)分、(75.22±7.42)分、(79.14±7.99)分、(90.14±8.94)分,均高于对照组[(65.25±6.77)分、(70.14±6.95)分、(74.36±7.14)分、(82.69±8.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生GSE总分为(24.60±3.68)分,高于对照组的(20.47±3.25)分,自我满意度评分[(6.12±0.70)分]较对照组[(5.57±0.65)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带教教师操作培训重复次数[(8.14±0.98)次]低于对照组[(10.25±1.16)次],时间投入[(10.28±1.17)h]低于对照组[(12.14±1.35)h],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VR技术能提高医院护理临床实习教学成绩、自我效能水平及自我满意度,减少带教教师的操作培训重复次数与时间投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