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合低聚肽粉对极地科考队员穿越西风带过程中晕船程度影响的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口服复合低聚肽粉对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的科考队员在穿越南半球西风带过程中晕船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乘坐第38次雪龙号科考船的队员共30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观察连续服用5 d复合低聚肽粉(试验组)和蛋白粉(对照组)后对科考队员晕船程度的影响。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收回12份合格问卷,进入西风带第1天50%以上的科考队员达到晕船程度,2组之间的晕船原始分和晕船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服用复合低聚肽粉5 d后,试验组晕船症状原始分由进入西风带第1天的(28.3±6.32)分降为(13.5±4.21)分,晕船等级也明显降低( P<0.05);对照组服用5 d等量蛋白粉后,晕船症状原始分和等级虽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雪龙号科考队员在乘雪龙号科考船进入西风带后大部分出现明显的晕船症状,连续5 d给予复合低聚肽粉干预后,晕船程度明显减轻,表明低聚肽粉具有一定的缓解晕船症状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缩短术前禁饮时间对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缩短术前禁饮时间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前禁饮模式将患者分为缩短禁饮时间组(S组,46例)和常规禁食禁饮组(C组,34例)。S组术前晚8:00~10:00进饮12.5%碳水化合物饮品800 ml,术日晨6:00前进饮碳水化合物饮品≤400 ml;C组术前晚10:00后禁食禁饮。收集患者一般资料、PONV史、晕车晕船史、吸烟史等20余项可能对PONV造成干扰的因素,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倾向性匹配分析,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并利用新样本作PONV分析,对比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结果:在倾向性评分匹配前,S组气腹压力低于C组( P<0.05),病房止吐药、镇痛药的使用比例高于C组( P<0.05)。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24例S组患者与24例C组患者配对成功,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匹配前S组PONV发生率为32.6%,C组PONV发生率为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匹配后S组PONV发生率为37.5%,C组PONV发生率为2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倡导的术前晚8:00~10:00进饮800 ml碳水化合物饮品、术日晨6:00前进饮碳水化合物饮品≤400 ml的缩短禁饮时间方案,较常规禁食禁饮方案未能减少腹腔镜手术患者PONV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舰艇长航期间显微外科手术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舰艇长航期间实施显微外科手术的可行性及应对策略。方法:每种海况(横摇≤5°,6°~10°,11°~15°,>15°)下使用落地式显微镜及头戴式放大镜进行血管吻合实验,吻合血管为鸡股动脉、中翅动脉及股动脉分支共240个断面,记录血管吻合的完成情况、使用时间以及吻合通畅率。结果:使用落地式显微镜在舰艇横摇15°以内,头戴式显微镜在舰艇横摇10°以内,能够完成小血管及大血管的吻合。随着舰船摇晃幅度的增加,使用同一种显微镜或放大镜吻合同一类血管所用的时间逐渐增加,吻合口的通畅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相同海况下,吻合同一类型的血管,使用落地式显微镜所用的吻合时间均少于头戴式放大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战时在舰艇上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是可行和有效的。编队救护所(补给舰)建议配备落地式显微镜,驱逐舰和护卫舰可以配备头戴式放大镜,同时加强舰艇医务人员的显微外科基本操作训练及海上抗晕船训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潜艇艇员对长远航中生活工作影响因素的主观排序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潜艇长远航过程中,潜艇艇员对生活工作影响因素的主观排序,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及分类。方法:采用自编《潜艇长远航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小排序调查问卷》对潜艇部队参加过长远航的546名潜艇艇员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远航过程中各因素对艇员生活工作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潜艇有害气体,潜艇噪声,生物节律紊乱,对个人健康的担心,信息缺乏、生活单调枯燥,岗位和休息舱室的温度、湿度,个人卫生维护难,对父母健康的担心,饮食问题,空间狭窄,岗位操作和学习压力,晕船,家庭经济压力,个人发展受限,色彩与照明的影响,与领导和战友关系。这些因素构成两类因子,分别是理化环境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高噪声和高污染、晕船和视觉不舒适感、高温高湿及自身卫生问题和生物节律紊乱构成了长远航期间影响艇员生活和工作的理化环境因素;健康担忧及生活压力、生活枯燥无聊和人际关系与工作压力构成了心理社会因素。结论:潜艇有害气体、潜艇噪声、生物节律紊乱、对个人健康的担心和信息缺乏、生活单调枯燥是对艇员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的因素。总体来说,理化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心理社会因素,但是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也较大。应针对性地从潜艇的优化设计、心理功能维护等方面改善艇员工作和生活环境,降低各种因素对艇员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个体晕船自我效能感信念对长远航晕船发生及等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长远航个体晕船认知信念对晕船发生及等级的影响。方法:采用晕船自我效能感量表、自我控制感量表、晕动病Graybiel等级记分法对2014年9月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长远航(4个月)任务的201名船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晕船自我效能感是长远航任务人员晕船发生的原因之一( P<0.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Graybiel各等级人员组间晕船自我效能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晕船自我效能感越高,晕船反应等级越低。而自我控制感这一因素对晕船发生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积极提升晕船自我效能感信念,可为长远航个体晕船提供一种心理学防治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潜艇艇员航海期间发生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潜艇艇员在航海期间发生功能性便秘(FC)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740名返航潜艇艇员的临床资料。采用 χ 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模型,对航海时间、新鲜蔬果供应、饮水量、服役年限、受教育水平、体重指数、晕船情况、运动频次和排便辅助装置等可能影响潜艇艇员航海期间发生FC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航海时间( χ2=32.704, P<0.001)、新鲜蔬果供应( χ2=6.829, P<0.001)、饮水量( χ2=41.156, P<0.001)、体重指数( χ2=6.858, P=0.009)、运动频次( χ2=17.701, P<0.001)和排便辅助装置( χ2=6.171, P=0.013)是影响潜艇艇员航海期间发生FC的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航海时间( OR:0.134,95% CI:0.069~0.260, P<0.001)、饮水量( OR:0.121,95% CI:0.060~0.244, P<0.001)、体重指数( OR:0.550,95% CI:0.384~0.788, P=0.001)、运动频次( OR:0.032,95% CI:0.012~0.084, P<0.001)以及排便辅助装置( OR:0.580,95% CI:0.351~0.959, P=0.034)是影响潜艇艇员航海期间发生FC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潜艇艇员在航海期间发生FC可能与航海时间长、饮水量少、体重指数高、缺乏运动以及无排便辅助装置等因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远航期间任务人员晕船反应调查及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和平方舟医院船上任务人员在远航期间晕船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晕船反应发生的原因,为今后医院船合理配置任务人员及降低任务人员晕船反应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自愿原则,采用自制问卷对和平方舟医院船上260名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基本情况调查,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吸烟史等;第二部分影响晕船反应发生的因素调查,包括出海次数、人员类别、住舱所在甲板位置、登船前是否每日进行体育锻炼、登船后是否每日进行体育锻炼等信息。回收有效问卷251份。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及Empower Stat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晕船反应发生与性别、体质量、是否抽烟、既往是否执行过出海任务、住舱所在甲板位置、人员类别之间明显相关( 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女性及既往未执行过出海任务是晕船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阈值饱和效应分析显示,从第2个航段开始,每经历1个航段,任务人员晕船反应发生率降低0.51%。 结论:医院船在配置任务人员时应综合评估任务人员基本情况,在安排住舱位置时,应将晕船人员尽量安排在靠近船体中部底层。任务人员平时应注重身体锻炼,保持营养摄入平衡,增强抗晕船适应性训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罗马IV标准调查长远航官兵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长远航官兵中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年执行长远航任务的某医院船307名官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罗马IV成人FGIDs诊断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合格率为97.7%。长远航官兵FGIDs总发生率为11.0%(33例),其中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发生率最高,为3.33%,其次为功能性消化不良(2.00%)、功能性便秘(1.67%)、功能性腹泻(1.33%)、恶心和呕吐症(1.33%)等。经单因素分析,性别、体质量指数、工作类型、出海次数、居住甲板位置、晕船及进食方便面与FGIDs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FGIDs发生的保护因素,而体质量指数的降低和频繁进食榨菜是FGIDs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长远航官兵FGIDs发生率较高,其发生率与性别、体质量指数和进食榨菜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海军飞行员晕船现状及对飞行作业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对执行过随舰任务的海军飞行员晕船易感性、发生率及晕船对舰上生活、飞行作业能力的影响进行调查,为保障舰载飞行员安全飞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41名海军舰载飞行员的体质量指数、体能成绩、吸烟史、父辈敏感性、自我晕船易感指数、晕船症状和严重程度以及晕船对训练生活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内容。结果:(1)飞行员多次航行中,晕船发生率为61.90%~71.79%,认为对自身生活及作业能力有影响的人员占71.43%~87.18%,且晕船严重程度与作业能力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 P<0.01);(2)晕船不仅影响飞行员的饮食、体能、注意力、睡眠、舰上活动等舰上生活(20.00%~86.67%),也影响飞行员作业能力(14.71%~26.67%);(3)晕船发生率与个人易感指数存在明显相关( P<0.05),与体质量指数、体能、吸烟史、父辈易感性无关( P>0.05)。 结论:晕船严重程度与飞行员航空作业能力密切相关,应在前期训练和执行任务前进行筛选和训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和谐使命-2018"任务官兵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执行"和谐使命-2018"任务官兵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执行任务官兵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长航期间各类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任务期间官兵罹患上呼吸道感染的频率有所上升,与长航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长航期间新发上呼吸道感染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普通感冒(52.31%)、扁桃体炎(13.85%)、咽喉炎(13.08%)、鼻炎(9.23%)。长航期间舰上官兵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和症状持续时间与长航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失眠、疲劳、晕船等因素与官兵上呼吸道感染病情加重相关( P<0.05)。长远航中期和后期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早期,尤以中期为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长航期间官兵对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症的担心程度明显高于非长航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长航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影响官兵免疫功能,从而造成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增加、临床症状加重和病程延长,对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引起非战斗减员,因此采取一定措施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