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合低聚肽粉对极地科考队员穿越西风带过程中晕船程度影响的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口服复合低聚肽粉对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的科考队员在穿越南半球西风带过程中晕船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乘坐第38次雪龙号科考船的队员共30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观察连续服用5 d复合低聚肽粉(试验组)和蛋白粉(对照组)后对科考队员晕船程度的影响。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收回12份合格问卷,进入西风带第1天50%以上的科考队员达到晕船程度,2组之间的晕船原始分和晕船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服用复合低聚肽粉5 d后,试验组晕船症状原始分由进入西风带第1天的(28.3±6.32)分降为(13.5±4.21)分,晕船等级也明显降低( P<0.05);对照组服用5 d等量蛋白粉后,晕船症状原始分和等级虽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雪龙号科考队员在乘雪龙号科考船进入西风带后大部分出现明显的晕船症状,连续5 d给予复合低聚肽粉干预后,晕船程度明显减轻,表明低聚肽粉具有一定的缓解晕船症状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极地科考随船医疗保障的现状和改进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我国未来极地科考的医疗保障模式.方法 结合第7次北极科考和第33次南极科考随船医疗保障经验,分析极地科考的特殊环境对考察队员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以及目前我国的随船医疗保障现状.结果 随着我国极地科考任务的加重及科考人员数量的增加,对极地医疗保障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论 极地科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完善和专业的医疗保障是顺利开展并完成科学考察的必要条件.今后要逐步健全极地医疗保障体系,从队员的选拔、医师的培训、医疗设施和设备的完善、极地医学的深入研究方面加以完善,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逐步完善我国的极地医学保障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陕甘宁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依据全球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观测网络(GNIP)和已有研究中陕甘宁地区的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资料,并结合相关气象数据,分析了陕甘宁地区大气降水氧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并建立了大气降水线方程.结果表明:3省大气降水线的斜率、截距由小到大依次为:甘肃、陕西、宁夏,且均小于全球大气降水线方程的斜率、截距,表明3省的降水过程受蒸发作用影响程度沿宁夏、陕西、甘肃增强;陕甘宁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值在时间变化上,表现为夏秋季节富集、冬春季节贫化,从空间分布来看,由西北至东南,加权平均δ18O值呈减小趋势;3省降水中δ18O温度效应显著,但不存在降水量效应,这体现了中高纬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高程效应的定量关系为-0.12‰·(100 m)-1,纬度效应更显著(纬度每增加1 °,降水中δ18O相应贫化0.27‰);采用HYSPLIT模型对各站点的水汽来源进行追踪,气团聚类轨迹表明,夏半年主要有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东南季风水汽和西风带水汽,冬半年以西风带水汽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气候变化与放牧对西藏典型高寒荒漠草地植被指数变化的相对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高寒荒漠草地是青藏高原天然牧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且受放牧活动干扰较大,然而,目前仍缺乏数据解释气候变化与放牧对高寒荒漠草地生长的相对影响.西藏阿里地区的日土县,处于季风带和西风带的过渡区,形成以高寒荒漠草原为主的植被类型.基于西藏日土县2000-2016年间的MODIS遥感植被指数(NDVI),以牲畜存栏数(LN)作为放牧的关键指标,以气温、降水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数据作为气候变化的指标,分析了研究区草地NDVI的时空变化格局以及气候变化与放牧对NDVI变化的相对影响,据此评估已实施的退牧还草生态建设工程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16年间NDVI先减后增,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这与温度、降水、SPEI以及LN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LN对NDVI变化的影响相对更大;2)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前(2000-2007),LN对NDVI变化的影响更大,而工程实施后(2008-2016),表现为SPEI对NDVI变化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在不同空间以及时间尺度受到气候变化和放牧活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退牧还草工程通过控制牲畜数量,减轻放牧压力,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该地区植被尤其是草原和湿地NDVI的降低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哈尼梯田水源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
编辑人员丨2023/8/5
基于哈尼梯田水源区2014年6—8月和2015年全年(共15个月)采集的89个事件降水同位素数据,结合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降水中氢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利用后向轨迹模型(HYSPLIT)追踪了梯田水源区降水的水汽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季节差异,湿季(5月—10月)δD和δ18O贫化,d值低;干季(11月至次年4月)δD和δ18O值相对偏正,d值偏高.区域降水线的斜率和截距均低于全球和中国大气降水线.降水同位素组成存在一定的降水量效应,但不存在温度效应.干季大气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风带输送的印度洋水汽以及局地蒸发,湿季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陕北黄土区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探究陕北黄土区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以陕西省定边县为研究区,于2018-2020年共收集107次降水事件样品,分析了该区降水中δ18O和δ2H组成特征,并探讨了不同季节的水汽来源.结果表明:定边氢氧稳定同位素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湿季(6-9月)偏贫化,干季(4-5月、10-11月)偏富集;氘盈余呈现干季高湿季低的特点.当地大气降水线方程为82H=7.35818O+4.19(R2=0.96,P<0.01),斜率和截距均小于全球大气降水线,表明该区域降水受到一定程度的蒸发分馏影响.全年降水同位素组成表现出温度效应,而湿季和干季差异较大,仅干季存在温度效应,湿季降水同位素组成可能受温度和降水量的共同影响.HYSPLIT气团轨迹模型表明,干季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和极地北冰洋地区,而湿季降水主要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同时受到西风带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