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C联合CIK治疗156例局部晚期或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DC联合CIK治疗156例局部晚期或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23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进行自体DC联合CIK治疗的156例局部晚期或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结果:156例胰腺癌患者中有92例治疗前后均进行了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CR 0例,PR 0例,SD 42例,PD 50例,ORR为0%,DCR为45.65%.外周血CA199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但有19例患者治疗后下降超过20%.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56+、CD25+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CD4+/CD8+T细胞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外周血IL-2、IFN-γ的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TNF-α和IL-6无显著差异(P>0.05).156例患者mOS为8.53个月,1年累积生存率为39%,2年累积生存率为15%,3年累积生存率为15%,没有随访到5年的生存数据.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DC-CIK能使局部晚期和晚期胰腺癌患者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取得一定的客观疗效并可能使患者生存期延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评价 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接受 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胰腺癌患者 54 例,其中临床Ⅲ期组 31 例、Ⅳ期组 23 例,评价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安全性及预后影响因素等.结果 全部患者均接受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评估,总ORR为 40.74%,DCR 85.19%:其中临床Ⅲ期组ORR 51.61%,DCR 87.1%;Ⅳ期组ORR 26.09%,DCR 82.61%.全部患者中位(median)PFS(mPFS)4.5 个月,mOS 9 个月,其中Ⅲ期组mPFS 6 个月,mOS11 个月;临床Ⅳ期组mPFS 4 个月,mOS 8 个月.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CA199>1210 ng/ml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危险度 2.975(95%CI 1.590~56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为保护性因素(P=0.044),相对危险度 0.557(95%CI 0.315~0.985).治疗后ECOG评分下降 35 例,平均下降(0.593±0.765)分;疼痛评分(NRS)下降47例,平均下降(2.167±1.489)分.治疗相关Ⅲ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结论 经皮穿刺 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显示具有较好的肿瘤局部控制率,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信迪利单抗在晚期胰腺癌多线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初步观察信迪利单抗在晚期胰腺癌多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接受信迪利单抗治疗的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病理类型均为腺癌。治疗方案为信迪利单抗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三线及以上治疗。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评价临床疗效,统计客观缓解、疾病控制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采用常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CTCAE)5.0评估不良反应并分级。结果:8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8例患者中,1例部分缓解(PR),1例疾病稳定(SD),6例疾病进展(PD);客观缓解1例,疾病控制2例。中位PFS时间为2.0个月(95% CI 0.6~3.4个月),中位OS时间为3.5个月(95% CI 2.2~4.8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3例),皮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尿路感染、高尿酸、高血糖、肾功能不全各1例。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未发生3~4级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好转。 结论:多线治疗后进展的晚期胰腺癌患者有可能从信迪利单抗治疗中获益,且不良反应多可耐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初治胰腺癌患者多丧失手术根治机会。腹腔热灌注化疗作为肿瘤辅助治疗的新方法,在晚期胰腺癌治疗领域尚无统一方案。本文汇总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理论机制、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及并发症、药物选择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换个视角看20年来胰腺癌的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20年来,胰腺癌的治疗取得长足进步,多个一线治疗方案如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FILFIRINOX、NALIRIFOX等不断涌现;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也逐渐成为胰腺癌的临床主流策略。然而在这成绩的背后,巨额经费资助下研发的新药尚未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超过1年;接受根治性手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低于30%。因此,随着胰腺癌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提高胰腺癌诊治效果的紧迫性已从“任重道远”向“迫在眉睫”转变。研究者在积极进取的同时,更需要冷静思考,不断审视前进的方向,以期给胰腺癌患者带来切实的临床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模型在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胰腺癌预后欠佳,以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为代表的全身综合治疗是改善胰腺癌术后预后的关键,也是延长晚期胰腺癌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胰腺癌细胞的耐药性、异质性等原因,目前的全身综合治疗方案仍未达到理想效果,基于精准医学的个体化胰腺诊疗模式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DX)模型的应用,胰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将成为可能。本文将在回顾胰腺癌PDX模型建立方法的基础上,对PDX模型在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胰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胰腺癌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胰腺癌是一种侵袭性高、破坏性极强的恶性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率低、病程进展快、治疗阻力大。大多情况下,胰腺癌发现时常常已进展到晚期。尽管与其他癌症相比,胰腺癌的发病率并不高,但是其致死率极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胰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被发现和研究,这些标志物的检测将对胰腺癌早期诊断产生重大的影响。文章将对与胰腺癌相关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以及基因类肿瘤标志物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营养状态及精神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88例,肿瘤已经侵犯门静脉血管或肠系膜上动脉,无法实施手术切除,患者拟于该院实施放化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为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术前影像学检查对胰腺癌预后价值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胰腺癌是人类消化系统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与癌症相关的死亡原因中排第四位。由于肿瘤细胞浸润胰腺周围结构和侵袭主要血管的发生相对较早,使得临床医生很难拥有能够早期发现肿瘤细胞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筛查方法,很多患者发现胰腺癌时已处于晚期,无法行根治性的手术,有文献报道大约只有10%~25%的胰腺癌患者可以进行根治性切除。对于可手术的患者,重要的是要在术前确定预后因素以预测手术后无病生存期以及总生存期。此类信息有利于临床医生的个性化精准治疗。本文就术前影像学的表现在预测胰腺癌术后生存上的价值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胰腺肿瘤腹腔镜手术的回顾与发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胰腺癌又被称为"癌中之王",其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预后极差,胰腺癌的早诊断与早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十分重要。近些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3D可视化和4K高清腹腔镜等相关设备的更新迭代,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胰腺肿瘤腹腔镜手术也获得前所未有的进展。本综述将在现有研究进展基础上,探讨腹腔镜胰腺手术作为胰腺癌治疗策略的应用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