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未济卦阐释心肾相交
编辑人员丨2024/3/30
中医学素以既济卦表示心肾相交,但其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直接指导.未济卦中火在水上,坎离在位不当却仍有阴阳相应的关系存在,且坎离与心肾两脏在阴阳属性、阴阳结构等方面亦具有统一性.所以,未济卦亦可以作为心肾相交的卦象模型,但仍需其他脏腑的协助.脾胃作为阴阳升降枢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若未济卦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则发为虚火上冲,应治以纳气伏火,阴虚火旺者予三才封髓丹加减,虚阳浮越者予潜阳封髓丹加减,还应予黑地黄丸加以祛湿补土,发挥脾胃的枢纽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阐释既济、未济卦象与心肾交感
编辑人员丨2023/8/6
既济卦和未济卦是六十四卦中的最后两卦,既蕴坎与离之卦,又含水与火之象,水与火在中医学藏象理论上是心和肾的代表.从既济、未济卦的卦象和卦理来分析心肾交感与心肾不交与之的相关性,临床上心肾不交证主要表现为心肾阴虚阳亢证,因此以二卦象的卦理内涵和外延作为基础,对于心肾不交证中医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周易》卦象中饮食养生思想
编辑人员丨2023/8/6
《周易》中的很多卦象不但给后世提供了丰富的预测信息,还包含了相当的医学与养生防病内容,而饮食养生即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该文摘取《周易》中若干与饮食有关的卦象,探讨其中的饮食养生价值.其中,《颐》卦总述了饮食养生的原则,包括自养与养人两个方面.《噬嗑》《鼎》卦从肉食加工和烹饪器具等物质方面论述了饮食养生的方法,《渐》《节》《需》《困》《中孚》《未济》卦从精神方面具体阐述了饮食养生的方式.饮食养生不仅要追求物质上的丰富完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愉悦自如,有所节制.研究《周易》不但可以了解西周时期古人的饮食风俗习惯与烹饪特点,对现代人的饮食养生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脐针治疗围绝经期身痛验案
编辑人员丨2023/8/5
浙江省名中医宣丽华从医数十载,善于运用针灸特色疗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录其脐针治疗围绝经期全身疼痛验案1则,以飨同道.患者,女,52岁.2019年9月12日就诊.患者2月余前发现小腿酸痛不适,后逐渐出现全身酸痛,现两侧臀部酸痛明显,严重时不能站立.末次月经:2018年12月9日.平素压力大,易烦躁,失眠,多梦,自觉潮热,两颧潮红,双下肢怕冷,左侧关节冷痛,背部痉挛不适.胃纳可,二便无殊.舌质淡红、舌尖红、苔薄白,脉细弦.查体:双臀部软组织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80°,余无殊.2019年8月20日外院行腰椎MR平扫示:腰椎轻度退行性变, L4/L5,L5/S1椎间盘稍膨出.中医诊断:绝经前后诸症;心肾不交证.西医诊断:全身疼痛;围绝经期综合征.治法:滋肾宁心,健脾疏肝.处方:脐针[1]内八卦坎、离、震、坤.操作:取0.30mm×25.00mm毫针,先后在坎、离、震、坤位进针,以脐蕊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约15°斜刺,破皮后在局部小幅度提插以调整针尖方向,以患者感脐部疼痛而臀痛缓解为度,停止操作,患者无疼痛感后留针30min.2019年9月19日二诊:患者自诉前次治疗后全身酸痛明显好转,左颈肩部仍有不适,左肩酸,左手抬起无力.查体左肩关节前内侧压痛.取原方,另:根据脐"洛书全息图",针尖朝向左肩压痛最明显处进针,微调针尖方向至患者感脐部疼痛明显,左肩疼痛即刻缓解,留针30min.2019年9月23日三诊:患者诉近日骑车时臀部受伤,现自觉手臂乏力,左肩臂、左大腿及臀部酸胀,后背偶有抽搐感,双侧小腿外侧冷,手指关节活动不利.处方:脐针水火既济+洛书全息左肩、左臀.针刺后诸症改善.继再针3次而愈.后随访1月,诸症未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易经》可视化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文本挖掘与可视化技术探索与展现《易经》六十四卦的联系,为中医古籍挖掘提供新思路.方法 对《易经》原文进行分词、去停用词等预处理步骤,采用词频统计、Word2Vec词向量模型、词频-逆文件频率文档表示法与关键词抽取、层次聚类分析与相似性网络分析对《易经》文本进行挖掘.结果 基于词频统计结果发现,"无咎"在《易经》文本中出现频率最高;基于Word2Vec词向量表示与余弦相似度度量得到,吉和凶有0.734的相似性;层次聚类分析显示,字面含义类似的大过和小过聚在同一大类,互为综卦、字面含义相反的既济和未济聚在不同大类,而字面含义相反的损和益、大有和大过,与互为综卦的泰和否均被聚在同一大类;通过相似性网络分析得到,师和临、损和益、坎和困、噬嗑和萃等10个卦爻对有较强的文本相似性.结论 通过文本挖掘技术归纳《易经》的核心思想有无咎、居安思危、物极必反、损益原则,与中医的中庸之道、治未病、阴阳相互转化、损益配伍原则相关.该方法可扩展用于中医古籍的挖掘与可视化研究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象思维浅析"火水未济"病机及其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文章从《周易》卦象入手,探索人体之于此两卦之间的联系.结合文献,对火水未济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医辨治进行整理与探究分析,最终从不同病证出发,阐释火水未济病机与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从中得到临证启示,以期为今后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