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国华教授综合针法治疗耳鸣耳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13
耳鸣耳聋是耳科中的顽疾、难疾,本研究总结林国华教授运用综合针法治疗耳鸣耳聋的经验.林教授认为耳鸣耳聋患者常为"上实下虚",实证主取手足少阳经,辅以辨证论治;虚证主取手足少阳及足少阴肾经,再配以任脉及辨证论治.病程较久者辨证配以募穴.重视耳周针刺手法——发蒙针法的运用,巧妙将普通针刺、火针和埋线等治疗手段综合运用,使配穴不受体位的影响,腹背相应,阴阳相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普瑞巴林联合高能红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1/20
《带状疱疹》由张红星,杨运宽,林国华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6742917.本书首介绍了带状疱疹患者相关治疗方面的诸多典型问题并作了详尽而科学的指导,如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原及病理学、临床表现和常规检查及特殊检查等等.本书还富有针对性地重点详细介绍了带状疱疹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西医治疗和中医药治疗方药及方法,以及带状疱疹的预防与护理等内容.本书系一部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诊疗专著,反映了带状疱疹临床诊疗的最新研究成果、新进展.本书在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治疗和康复方面提供了很有益的信息.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且通俗易懂,有较多举例例证,有较强的可操作,有较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从临床实际出发,适合各医院临床医生阅读,也可供相专业医院学生学习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聚类分析研究林国华教授治疗带状疱疹的选穴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林国华教授治疗带状疱疹的选穴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收治的124例符合带状疱疹诊断的患者病历资料,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筛选,观察林国华教授治疗带状疱疹中的穴位使用频数与频率.通过分层样品聚类分析,采用Ward法进行聚类,以平方欧式距离(SED)作为度量,以凝聚过程反应表达聚类分析过程,以系统树图表示分析结果.结果 124例病历资料中针灸处方共620份.其中,使用频数排名前20位的穴位中,足少阳胆经穴位使用频率最高,达到25%(5/20),而最常用的穴位是夹脊穴,达到98.06%(608/620).以SED为度,聚类分析可分为聚四类(SEP=4)、聚三类(SEP=5)与聚二类(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林国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总结林国华教授采用穴位埋线和针刺方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经验.林国华教授在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因病机及证治原则时,注重病机有虚实之分,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辨证分型主要分为分为肝胃不和、湿热中阻、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络瘀阻五个证型,其治疗应注意分型论治,同时注重缓解期治疗和调养.具体治疗时,在胃脘不适发作期运用针刺治疗,缓解期作穴位埋线治疗调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林国华教授临证应用岭南火针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林国华教授临床应用岭南火针,从3个方面治疗疾病:以“以热引热”,即“火郁发之”的理论在岭南火针应用中的实际体现;“以点代灸”是对岭南火针作用的一个延伸性思考;“以痛为腧”在岭南火针的针刺选穴中有指导作用.在临床上,林教授将上述3种核心思想圆融变通,并结合中医理论指导实践,充分展现出火针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林国华教授基于“火郁发之”理论探讨岭南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机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岭南火针为中医针灸特色治疗方法,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岭南火针具有“温”、“通”、“补”、“清”、“消”五大功用,擅长治疗皮肤病、痛症、妇科病以及内科疾病.本文从“火郁发之”理论源流,结合历代医家文献、临床经验,分析并阐述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机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林国华基于《灵枢·海论》治疗眩晕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眩晕概述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中医统称为眩晕.《黄帝内经》对眩晕早有记载,将其称为“眩冒”,并对病因病机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日:“木郁之发,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大风乃至……故民病……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阐明了眩晕的发生涉及“风”“虚”,与肝藏血、主筋、开窍于目有关,常由阴虚血燥而致风邪窜扰,导致耳鸣眩晕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林国华运用岭南火针治疗干眼经验撷要
编辑人员丨2023/8/6
林国华教授为岭南火针疗法的代表传承人,他提出岭南火针临床应用以八纲辨证为主,同时结合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认为干眼辨证可从肝肾两虚、心阴亏虚、气阴两虚3方面论治.他深入挖掘古籍内涵,结合临床实践,创立以"内承泣"穴为主穴并配合下泪点、大骨空、小骨空、少泽穴运用岭南火针点刺治疗干眼的独特疗法.本文从干眼的病因病机和岭南火针的特色入手,通过典型病案分析林教授的辨证思路和取穴特点,以期丰富干眼的临床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局限性肌肉萎缩案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介绍林国华教授运用常规埋线及三角针埋线治疗局限性肌肉萎缩验案一则,并阐述其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选穴依据,以飨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林国华教授龈交穴临床新用经验撷要
编辑人员丨2023/8/5
龈交穴临床多用于治疗腰痛和肛肠疾病,林国华教授认为其可通过调督任、畅气血而具有补益髓海、调畅下焦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髓海及下焦疾病.并基于临床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三龈交"概念,分别为龈交穴(或称上龈交)、外龈交、下龈交.林教授运用龈交穴治疗疾病多用针刺疗法,强调取穴要准、针感要强、针刺配合运动、交替刺激、联合刺激5点原则,为临床治疗髓海及下焦疾病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