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湿胃苓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除湿胃苓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月-2020年1月山东省泰山医院106例慢性湿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与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除湿胃苓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2组均治疗8周,随访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评估湿疹严重程度,瘙痒VAS量表评估瘙痒程度;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IgE水平,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行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计数。记录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50/53)、对照组为77.36%(41/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9, P=0.012)。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EASI、瘙痒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1.97、6.31、10.61, P值均<0.001);血清IgE水平[(57.19±7.54)IU/ml比(81.55±12.08)IU/ml, t=12.45]、EOS计数[(310.54±52.84)×10 6/L比(465.51±58.04)×10 6/L, t=14.37]均低于对照组( 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9%(8/53)、观察组为3.77%(2/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8, P=0.046)。观察组复发率为6.00%(3/50)、对照组为21.95%(9/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1, P=0.025)。 结论:除湿胃苓汤加减联合火针可有效改善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患者皮损和瘙痒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远期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火针为主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以火针为主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AHZ)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5月30日有关火针治疗AHZ的RCT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并使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涉及患者452例,其中治疗组226例,对照组2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常规药物相比,火针治疗在总有效率方面更具有优势[ RR(95% CI)为0.36(0.20,0.65), P=0.000 7],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更低[ RR(95% CI)为0.25(0.09,0.72), P=0.01],VAS评分改善效果更明显[ MD(95% CI)为-1.19(-2.14,-0.24), P=0.01],结痂所需时间更短[ MD(95% CI)为-2.03(-2.42,-1.64), P<0.001]。 结论:火针治疗AHZ与西药常规治疗相比,综合疗效优势显著,建议推荐火针作为AHZ的优选疗法,但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研究支持上述结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顽固性呃逆(IH)是脑卒中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不利于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甚至会使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恶化.IH的治疗以针对病因治疗为主,同时辅以药物对症治疗.西医治疗脑卒中后IH主要应用抗精神病药、肌松药、抗癫痫药、止吐药、组胺H2受体拮抗剂.中药治疗脑卒中后IH采取辨证治疗,胃寒、胃热治法为温中散寒、清热泻火,和胃止呃;气逆痰阻治法为理气化痰,和胃降逆;瘀血阻滞治法为活血化瘀;脾胃虚寒治法为温中散寒,和胃健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综述不同针刺方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研究文献,认为康复训练可联合多种针刺方法,有浮针、火针、头针、眼针、舌针、项针、腹针、体针等,且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吞咽、语言、认知及运动等功能障碍;不同方法各有优势,如舌针及项针联合康复训练更多用于治疗吞咽及语言功能障碍;临床针对脑卒中所致不同功能障碍应制定恰当方案,对合并多种功能障碍者,可联合应用不同针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心辨治耳鸣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阐述从心辨治耳鸣的理论依据,认为心寄窍于耳,与耳藏神相通、气血相关、经络相连,心神失调,心气、心血亏虚等均为引发耳鸣的重要病机。从心辨治耳鸣的常见证型有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心火上炎、痰热扰心、心血瘀阻等,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治疗上常配合中医辅助疗法,如针刺、运动灸、耳灸、中药封包、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泡洗、足底按摩、推拿、拔罐等,效如桴鼓。并附验案一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0月31日,有关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RCT。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从中提取数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e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4篇文献,共涉及患者2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有效率[ OR=4.42,95% CI(1.39~14.03), P<0.05]、显效率[ OR=2.89,95% CI(1.40~5.95), P=0.004]均优于单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轻微红肿、疼痛、瘙痒,未发生全身不良反应,不影响疗效。有2篇文献涉及随访过程中的复发,meta分析结果显示,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复发率低于单用他克莫司软膏[ OR=0.17,95% CI(0.04~0.77), P<0.05)。 结论: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并可降低复发率,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但鉴于纳入研究数量有限、质量一般且存在偏倚的可能,建议以后开展更多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RCT来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针灸治疗前列腺疾病临床研究概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综述以针灸为主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临床研究,发现目前主要以单用毫针、灸法、温针灸、火针、电针、芒针、脐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耳穴疗法,或多种针灸疗法结合,或针灸疗法与他法配合进行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在最佳方案选择方面,缺乏高质量RCT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火针联合黄连膏包敷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火针联合黄连膏包敷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 例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50 例予局部火针方法治疗,治疗组50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黄连膏包敷方法治疗.2 组均治疗4 周.比较2 组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瘙痒频率评分,并统计2 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48/50),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41/5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EASI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瘙痒程度评分、瘙痒频率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火针联合黄连膏包敷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瘙痒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射频火针与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炎性皮损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射频火针与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炎性皮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收治的60例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其中30例接受了射频火针治疗,30例接受了光动力治疗,两组年龄、性别分布、痤疮严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射频火针组采用射频火针治疗,每4周治疗1次,共2次;光动力组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每2周治疗1次,共3次;两组均口服多西环素治疗8周。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疼痛度及不良反应。统计分析采用 χ2检验、两独立样本 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治疗8周后,射频火针组有效率(93.33%,28/30)与光动力组(86.67%,2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0.74, P = 0.389)。射频火针组疼痛度评分(4.80 ± 2.08)与光动力组(4.13 ± 1.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1.32, P = 0.194),两组疼痛程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Z = -1.13, P = 0.260)。射频火针组出现灼烧感3例(10.00%),肿胀疼痛4例(13.33%),红斑2例(6.67%),干燥脱屑2例(6.67%),未见反应性痤疮和色素沉着;光动力组出现灼烧感10例(33.33%),肿胀疼痛9例(30.00%),红斑8例(26.67%),反应性痤疮11例(36.67%),色素沉着2例(6.67%),干燥脱屑11例(36.67%)。射频火针组灼烧感、红斑、反应性痤疮、干燥脱屑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光动力组( χ2 = 4.81、4.32、13.47、7.95,均 P < 0.05);两组间肿胀疼痛、色素沉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2.46、2.07,均 P > 0.05)。 结论:射频火针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疗效与光动力疗法相比同样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夹脊穴临床应用概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夹脊穴治疗范围主要以神经系统疾病和骨科疾病为主,在脑瘫、脊髓损伤、中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带状疱疹等疾病的治疗上应用较为广泛,且具有较好疗效;治疗手段较为丰富,包括针刺、电针、艾灸、叩刺、火针、穴位注射、温针灸、点刺放血等。但总体治疗范围相对狭窄,在内科、儿科、妇科等方面运用偏少;在临床上与其他穴位配伍应用较少;治疗方法大多为针刺与电针,其他方法的应用偏少;夹脊穴对于失眠、抑郁症、子宫肌瘤等疾病具有较好疗效,但临床应用偏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