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病原学鉴定及基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为鉴定2023年深圳市宝安区某学校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AHC)聚集性疫情的病原并进行病原学特点分析,为快速追溯传染源以及处置此类疫情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宝安区2023年某学校一起AHC聚集性疫情采集22份眼拭子标本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采集自患者的眼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0型(Enterovirus 70,EV70)和柯萨奇病毒A组24型(Coxsackievirus A24,CVA24)基因检测,然后测定阳性样本中病毒基因(VP1)核苷酸的全序列,测定的序列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CVA24的序列比对,分析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同时将核苷酸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分析氨基酸位点突变情况.结果 采集的22份眼拭子标本中,经荧光定量PCR检测,有16份CVA24病毒阳性,阳性率为72.73%,而EV70病毒均为阴性.其中16份标本用VP1引物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测序,成功扩增并测序出14份标本的VP1全长序列.分析和比对核苷酸序列,鉴定结果均为CVA24v GⅣ基因型.基因进化分析显示这14株CVA24v核苷酸同源性为100.00%,与CVA24v的原型株EH24/70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5.14%,与CVA24的原型株Joseph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7.27%.系统进化树显示,它们与同时期广东省中山市流行的CVA24v毒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上,其亲缘关系最近.与2023年以前流行的参考序列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本次流行株的VP1区氨基酸序列在16位点形成一个新的突变,由亮氨酸(L)替换为异亮氨酸(I).结论 本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聚集性疫情的病原体是柯萨奇A24型变异株,其氨基酸序列出现一个新的变异位点,根据系统进化树结果,推测毒株可能来源于同时期广东省流行的株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2015~2017年吉林省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基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吉林省流行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sckievirus A 16,CVA16)的流行特征、种系进化及基因特征.方法 收集2015~2017年吉林省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的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通过病毒分离筛选出 CVA16阳性毒株,并对其VP1编码区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24株CVA16流行株均为B1b基因亚型,与甘肃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6%~96.1%和99.6%~100%;24株CVA16流行株氨基酸序列的第11、14、23、221及266位点发生了氨基酸突变.结论 CVA16为吉林省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24株CVA16流行株与2007年甘肃株亲缘关系最近,与2008年青海株相比,共发生了5处氨基酸位点突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1986年福州地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分离鉴定进一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1986年福州等地区暴发流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时,从55名患者采集到55份眼结膜洗液、12份漱口液、9份粪便标本,通过Hep-2细胞和新生小白鼠,分离到65株病毒。经生物理化特征鉴定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具有肠道病毒特性;以分离株病毒与其中一株病毒免疫家兔制备的免疫血清及患者双份血清作中和试验表明。所分离的病毒株属同一种病毒型患者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中和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增长;经血清学定型属于柯萨奇A 24型变异株病毒,是本次红眼病流行的病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对乳鼠的致病性及细胞敏感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报道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的肠道病毒70型(Ev70)和柯萨奇病毒A24型变异株(CA24v)对乳鼠的致病性,在33℃的生长能力及细胞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Ev70对乳鼠不致病,CA24v有对乳鼠致病和不致病二类毒株;Ev70和CA24v在33℃生长良好;Ev70可在某些非灵长类细胞中复制,本研究发现CA24v也能在某些非灵长类细胞中复制,甚至产生细胞致病变作用(CPE)。本文讨论了Ev70和CA24v在抗原性等变异的同时发生了组织嗜性改变,提出这也许是Ev70和CA24v这两种起源不同,抗原性不同,基因组不同的病毒在临床上引起不能区分的同一种疾病的机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江西省2010年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异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AHC)是目前人类最常见的眼病之一,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异株(Coxsackievirus A24 variant,CV-A24v)是近年来报道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体.本研究选取10株来自江西省2010年AHC暴发疫情的CV-A24v,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定其全基因组序列.对该10条CV-A24v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及重组分析,计算本研究测定的江西10条以及GenBank中所有22条CV-A24v的全基因组序列的氨基酸置换熵值,并预测其正向选择位点.结果表明,在江西10条CV-A24v基因组序列中未检测到重组.基于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的最大似然树表明江西10株CV-A24v属于GIV基因型,且分处于两条传播链.对上述32条CV-A24v序列的氨基酸置换熵值计算,共得到25个易突变位点(熵值>0.6),易突变概率最高的区段为2A区.基于Datamonkey中FUBAR和FEL模型分析,发现位于结构蛋白VP2区的234位氨基酸为两种模型共同获得的CV-A24v的正向选择位点.本研究分析了江西10株CV-A24v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为CV-A24v引起的AHC防控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