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BUN、CREA、ACR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120例临泉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达格列净治疗组(对照组)64例(给予达格列净治疗)与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研究组)56例(给予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日用量间的差异,比较达格列净治疗组与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及BUN、CREA、ACR水平.结果 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达格列净治疗组82.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06,P<0.05).治疗12周后,与达格列净治疗组比较,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日用量也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49、9.958,P<0.05).两组FPG、HbA1 c、BUN、CREA、ACR水平均下降,且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FPG、HbA1 c、BUN、CREA、ACR水平低于达格列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2、4.028、20.741、2.930、2.360,P<0.05).结论 与单用达格列净治疗相比,采用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调节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BUN、CREA、ACR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降糖策略:利格列汀对比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结局研究试验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随着大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涌现,各项权威糖尿病诊疗指南的决策理念逐渐转向关注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或安全的降糖药物。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作为最早开展心血管结局研究(CVOT)的新型降糖药物,已经证实了其心血管安全性。而新近公布的使用利格列汀对比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心血管结局研究(CAROLINA)作为目前唯一以活性药物(格列美脲)作为对照开展的CVOT与利格列汀治疗具有心脏和(或)肾脏疾病高风险的成人T2DM患者的心血管与肾脏安全性结局试验(CARMELINA)相互补充,在更广泛的T2DM人群中证实了利格列汀的长期心血管安全性,为T2DM患者选择最优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的循证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度拉糖肽和恩格列净联用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41岁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和阿卡波糖,因血糖升高调整降糖方案为口服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并予度拉糖肽1.5 mg皮下注射、1次/周。每次应用度拉糖肽后患者均出现严重厌食,但可耐受,未干预。第1次注射度拉糖肽3 d后加用恩格列净5 mg、1次/d,次日调整为10 mg、1次/d。第4次注射度拉糖肽次日,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实验室检查示血糖20.0 mmol/L、动脉血pH 7.22、尿酮体(+++)、尿糖(++++)。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考虑应用度拉糖肽后严重厌食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严重不足,与恩格列净并用导致DKA。停用2药,并予对症治疗5 d,实验室检查:午餐后血糖10.1 mmol/L,尿酮体(+),尿葡萄糖阴性,尿pH 5.5。加用恩格列净(5 mg、1次/d),4 d后血二氧化碳结合力23.2 mmol/L、尿酮体(+++)、尿葡萄糖(++++),尿pH 5.0。患者坚持出院,出院后应用重组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恩格列净降糖。1个月后随访,患者未再出现DKA相关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卡格列净减轻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脂肪沉积改善肾脏氧合水平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卡格列净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脂肪含量和氧合水平的影响。方法:23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卡格列净组(11例)和格列美脲对照组(12例),分别于用药前、用药24周采用Dixon MRI、BOLD MRI功能序列检测患者肾脏脂肪含量和氧合水平情况,以及空腹血糖、HbA 1C、血尿酸、血脂、血压、体重等代谢指标的变化。进一步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的变化与肾脏内脂肪含量的变化关系、肾脏脂肪含量的变化与肾脏缺氧程度改善间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基线年龄、体重、空腹血糖、HbA 1C、血脂、血尿酸均无统计学差异,且两组患者分别在用药12周、24周时的空腹血糖、HbA 1C、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格列净组体重、血尿酸水平、舒张压自基线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基线肾脏内脂肪含量无明显差异,且患者体重指数与肾脏内脂肪蓄积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卡格列净用药24周可减少肾脏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卡格列净组用药24周肾脏皮质和髓质R2 *值自基线分别下降19.22%和22.63%(均 P<0.05),而对照组用药前后肾脏皮质、髓质R2 *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格列净组肾脏内脂肪含量的减轻程度与肾脏皮质的氧合水平改善程度相关。 结论:卡格列净可减轻肾功能正常的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脂肪蓄积、改善肾脏缺氧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致外源性胰岛素抗体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53岁男性患者因2型糖尿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12 U皮下注射、2次/d,阿卡波糖50 mg口服、3次/d,用药13个月,但血糖控制不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示空腹,餐后1、2和3 h血糖分别为8.84、17.94、21.22和18.51 mmol/L;血胰岛素为109.5 mU/L;C肽为0.52 nmol/L;胰岛素自身抗体>175 U/ml。考虑为外源性胰岛素抗体综合征。停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改为口服二甲双胍、吡格列酮、阿卡波糖和格列美脲。13 d后患者空腹血糖降至7.6 mmol/L。随访1年间,患者3次检测抗人胰岛素抗体均为阴性。考虑患者的外源性胰岛素抗体综合征为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导致低血压风险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压的风险。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截至2023年2月15日),收集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且不良事件的结局指标包含低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5.1软件贝叶斯方法进行网状meta分析,绘制SGLT2抑制剂不同干预措施低血压风险的网状证据图、两两比较的联赛图和累积概率排序曲线下面积图(SUCRA),并对SGLT2抑制剂不同干预措施低血压风险的大小进行排序。效应量为相对危险度( RR)及其95%置信区间( CI)。 结果:最终纳入20项研究进行分析,共包括22 525例患者。试验组15 260例,干预药物包括达格列净(1 517例)、卡格列净(6 053例)和艾托格列净(7 690例);对照组7 265例,包括格列美脲(482例)和安慰剂(6 783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艾托格列净5 mg、艾托格列净15 mg及安慰剂相比,卡格列净300 mg治疗发生低血压的风险增高( RR=2.13,95% CI:1.31~3.47; RR=2.21,95% CI:1.35~3.61; RR=2.49,95% CI:1.62~3.82;均 P<0.05);卡格列净100 mg与安慰剂相比低血压风险增加( RR=1.61,95% CI:1.04~2.50, P<0.05);SGLT2抑制剂其他干预措施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SUCRA对SGLT2抑制剂不同干预措施致低血压发生风险的排序结果显示,低血压发生风险从低到高依次为艾托格列净5 mg、安慰剂、达格列净2.5 mg、艾托格列净10 mg、艾托格列净15 mg、卡格列净50 mg、卡格列净100 mg、达格列净5 mg、达格列净10 mg、卡格列净150 mg、卡格列净300 mg。 结论:不同SGLT2抑制剂治疗方案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风险不同。艾托格列净导致低血压的风险较小,尤其是艾托格列净5 mg方案;而卡格列净导致低血压的风险较高,尤其在较高剂量治疗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3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3例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调整为单独或联合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的过程。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7、56、61岁。3例口服降糖药(例1单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例2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格列美脲、例3服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治疗3个月以上糖化血红蛋白≥7.0%,同时3例均合并高血压病、血脂紊乱、肥胖。入院后评估结果显示,患者空腹血糖及糖负荷后2 h血糖均较高,胰岛功能尚可,需要进行体重管理,因此考虑起始注射治疗。给予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和(或)二甲双胍缓释片1.0 g(2次/d)或达格列净10 mg(1次/d)治疗。3个月后随访,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体重减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以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淮南朝阳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入院后均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口服联合运动、饮食控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照组则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糖相关指标、治疗1个月后血脂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观察组:(6.60 ± 1.01)mmol/L比(7.76 ± 1.82)mmol/L、(10.43 ± 2.74)mmol/L比(14.05 ± 3.84)mmol/L、(5.90 ± 1.56)%比(8.46 ± 2.07)%,对照组:(6.77 ± 0.95)mmol/L比(7.82 ± 1.38)mmol/L、(10.17 ± 2.23)mmol/L比(14.01 ± 2.63)mmol/L、(6.14 ± 1.51)%比(8.73 ± 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患者的FBG、2 h PBG以及HbA 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5.02 ± 0.98)mmol/L比(5.71 ± 0.77)mmol/L、(2.81 ± 0.69)mmol/L比(3.39 ± 0.8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缓释剂治疗的基础上无论联合达格列净还是格列美脲治疗均具有良好的降血糖功效,但达格列净改善血脂方面更具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13型家系报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1个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13型(MODY13)家系。先证者以“发现血糖升高1年余,控制不佳半年”为主诉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及其母亲、姨妈、表哥携带 KCNJ11基因c.487A>G:p.M163V突变,结合临床特征,先证者诊断为MODY13,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给予格列美脲、达格列净、度拉糖肽控制血糖。但其余携带突变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具有差异性。该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探讨MODY13的临床诊治要点,旨在增进临床医师对MODY13的认识,提高单基因糖尿病诊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达格列净致糖尿病心脏手术围手术期患者非高血糖性酮症酸中毒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43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24 h停用达格列净,术前1 d晚8:00禁食和停用口服药物。手术当日行体外循环前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及血糖均正常。术后7 h拔除气管插管。手术次日葡萄糖11.2 mmol/L,阴离子间隙13 mmol/L,恢复术前降糖、降压和调脂药物治疗,恢复正常饮食。术后第3天早晨,患者出现呼吸浅快、纳差、尿多、烦躁等症状,血气分析示pH 7.08,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11 mmHg(1 mmHg=0.133 kPa),碱剩余-24.5 mmol/L,实际碳酸氢根3 mmol/L;葡萄糖10.4 mmol/L,钾离子5.3 mmol/L;尿常规示酮体(+++)。经补液、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胰岛素治疗,10 h后复查血气分析pH 7.44,PaCO 2 32 mmHg,碱剩余-2.5 mmol/L,实际碳酸氢根21.7 mmol/L,阴离子间隙12 mmol/L;葡萄糖6.7 mmol/L;尿常规示酮体(++)。术后第4天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应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和胰岛素注射液进行血糖管理,因考虑患者酮症酸中毒与达格列净相关,停用该药。术后第15天降血糖方案调整为二甲双胍0.85 g口服、2次/d,阿卡波糖50 mg口服、2次/d,格列美脲2 mg口服、2次/d。此后,患者空腹血糖维持在8.2~10.6 mmol/L,餐后血糖维持在8.2~13.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3%,未再出现酮症酸中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