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B病毒感染相关急性生殖器溃疡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男,36岁,因反复阴茎溃疡2年、复发并加重6个月,于2020年8月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龟头灼热、瘙痒,2 d后龟头、阴茎出现点状溃疡,稍疼痛,无渗出、流脓,于外院诊断为生殖器溃疡待查,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HIV抗体检查均为阴性,予外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洁皮肤,龟头及阴茎溃疡面逐渐增大,伴明显渗出、红肿、疼痛,后予外用中草药治疗1个月后溃疡愈合。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龟头、阴茎再次出现溃疡,外院诊断为固定性药疹可能,予口服甲泼尼龙和头孢类抗生素,外用中草药治疗5 d,溃疡面积增大伴红肿、部分脓性渗出物、渗血,疼痛显著,遂至我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发病以来精神、睡眠较差,体重无明显增减。否认冶游史,发病前1个月内无可疑食物及药物服用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及传染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自动化学发光法筛查孕产妇和新生儿梅毒特异性抗体的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孕产妇和新生儿梅毒抗体分布的现状以及探讨如何通过设置检测灰区优化现有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梅毒筛查流程。方法:对2015至2018年就诊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119 531例孕产妇和21 275例新生儿的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TPAb)的初筛结果及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RPR)的复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和趋势χ2检验。结果:孕产妇和新生儿TPAb初筛阳性率分别为0.69%(825/119 531)和1.24%(264/21 275),总体复检阳性率分别为0.32%(380/119 531)和0.90%(191/21 275),总体可疑梅毒现患率分别为0.13%(161/119 531)和0.31%(67/21 275);2015至2018年孕产妇和新生儿总体可疑梅毒现患率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χ 2=9.860, P=0.002;χ 2=5.311, P=0.021)。孕产妇和新生儿TPPA和TPAb阳性符合率均随S/CO值的升高而增高(χ 2=614.833, P<0.001; P<0.001);若新生儿TPAb S/CO≥7.00或孕产妇TPAb S/CO≥15.00,TPAb结果有效性等同于TPPA。孕产妇和新生儿可疑梅毒现患率也随S/CO值的升高而升高(χ 2=323.059, P<0.001; P<0.001);孕产妇TPAb S/CO为3.00或新生儿TPAb S/CO为5.00,可疑梅毒现患率均为0,可初步排除梅毒感染。 结论:本地区孕产妇可疑梅毒现患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孕早期梅毒筛查和干预治疗,提高优生优育率。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法作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梅毒初筛方法假阳性高,可根据本研究建立的检测灰区优化梅毒筛查流程,以期防止漏检,同时降低假阳性率,避免临床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神经梅毒合并Miller-Fisher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男,40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瞳孔散大10 d,双眼复视8 d,伴眼痛、头晕、头痛于2020年11月16日到北京同仁医院神经眼科门诊就诊。否认全身疾病史,否认家族史。患者7 d前就诊于当地医院,甲状腺功能检测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均无明显异常。5 d前出现双侧手足麻木感,呈"手套袜套"样,无进行性加重。眼部检查:右眼、左眼矫正视力分别为1.0、0.9。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3、18 mm Hg (1 mm Hg=0.133 kPa )。双眼上睑轻度下垂,遮挡瞳孔约1/4;双眼第一眼位正位,眼球各向运动受限,双侧对称可过中线,外侧注视时可见水平性眼球震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6 mm,对光反射及近反射消失;其余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检查: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针刺觉及音叉震动觉对称;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指鼻、跟膝胫试验及轮替动作稳准;Romberg征(-);病理征(-)。增强头颅MRI检查,眼眶、海绵窦及颅神经未见明显异常。血清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梅毒过筛试验(TRUST)1∶64(+)。血常规、动态红细胞沉降率、肝肾功能、血液糖化血红蛋白均正常,GM1、GD1a、GQ1b抗体阴性。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 6个/L,总蛋白升高81.8 mg/dl,白蛋白升高48.80 mg/dl,潘氏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UST(-),病毒(-),隐球菌抗原(-)。肌电图检查,双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波幅降低,刺激双胫后神经H反射波形未引出。诊断:(1)神经梅毒;(2 )Miller-Fisher综合征(MF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利妥昔单抗治疗寻常型天疱疮后发生肺孢子菌肺炎2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例1 男,33岁,因诊断寻常型天疱疮11个月,气喘2周于2020年7月就诊。患者于2019年确诊为寻常型天疱疮,予甲泼尼龙60 ~ 100 mg/d与硫唑嘌呤200 mg/d治疗。因病情反复改为利妥昔单抗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于2020年5月21日和2020年6月5日分别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1.0 g。甲泼尼龙初始剂量为100 mg/d,第3、11、16、30天分别减量至80、60、48、40 mg/d,30 d时皮损基本消退。第1次应用利妥昔单抗5周后(此时甲泼尼龙40 mg/d),患者出现气喘,活动后明显,偶伴有干咳。家族史和既往史无特殊。体检:体温36.6 ℃,全身未见水疱。各系统检查无异常。胸部高分辨率CT示:两肺间质性肺炎,两肺上叶局限性肺气囊。实验室检查:利妥昔单抗治疗前CD4 + T细胞429.45个/μl(参考值200 ~ 1 820个/μl,下同),CD19 + B细胞481.45个/μl(50 ~ 670个/μl),免疫球蛋白(Ig)M浓度为0.63 g/L(0.4 ~ 2.3 g/L),治疗后CD4 + T细胞354.54个/μl,CD19 + B细胞0.49个/μl,IgM 0.629 g/L。淋巴细胞计数0.59 × 10 9/L[(1.1 ~ 3.2) × 10 9/L];乳酸脱氢酶604 U/L(120 ~ 250 U/L);真菌β-D-葡聚糖试验236.1 pg/ml(< 60 pg/ml,阴性);病毒8项(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乙肝表面抗体定量、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丙肝抗体、梅毒螺旋体)和曲霉菌免疫学试验均阴性;动脉血气分析正常。送检支气管肺组织特殊染色:阿新蓝染色阴性,吉姆萨染色阴性,六胺银染色(+/-),过碘酸雪夫染色(PAS)阴性;肺泡灌洗液二代测序结果提示,可疑致病菌主要有耶氏肺孢子菌、白念珠菌、人类疱疹病毒4型(EB病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西藏地区胃梅毒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胃梅毒症状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呕吐和体质量减轻,故临床上易误诊、误治。本例患者症状不典型,曾因上腹部隐痛不适反复就诊2年余,口服抑酸和保护胃黏膜药物后无明显疗效,曾给予四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也无明显疗效,后经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快速反应、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诊断为胃梅毒,给予肌内注射长效苄星青霉素治疗后痊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闭环管理在献血前检测HBsAg和抗-TP反应性献血者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闭环管理在献血前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抗-梅毒螺旋体抗体(TP)呈反应性献血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衢州市中心血站2015-2020年献血前检测采用金标法HBsAg/TP联合试纸条呈反应性的献血者,制定合适的闭环管理措施,指定专人进行结果告知,征得献血者同意后采集血液样本送往实验室按照国家血液检测标准进行复查,复查结果无反应性的献血者,电话告知并进行招募动员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复查结果呈反应性的献血者,电话告知并解释不符合献血要求的原因,在浙江省血液管理信息系统(BIS)进行永久屏蔽登记处理。结果:2015-2020年献血前共检测135 990例,HBsAg和抗-TP呈反应性献血者1 524例,其中HBsAg呈反应性1 052例,抗-TP呈反应性472例。940例同意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复查,152例复查结果无反应性,再招募后70例成功献血,占46.05%。788例复查结果仍呈反应性,告知后将个人信息在血站信息系统进行永久屏蔽登记,杜绝这些高危人群的献血概率。结论:献血前使用HBsAg/TP联合检测试纸条进行初筛,能保证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但金标法进行献血前检测存在假阳性的发生率,导致部分符合献血要求的献血者流失。对献血前检测假阳性者实行闭环管理后既能保证采集血液安全,又能保留献血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以肉芽肿为病理改变的二期梅毒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男,39岁,5个月前生殖器出现黄豆大小丘疹,逐渐发展为无痛性溃疡,后自行愈合。2个月前躯干、四肢出现多个黄豆至蚕豆大小散在分布的暗红色斑块,伴轻微瘙痒,自行外用"丹皮酚软膏"无效,皮疹逐渐增多。半年前有冶游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者。体检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散在黄豆至蚕豆大小暗红斑片和斑块,上覆少许鳞屑(图1),手足及口腔、外阴黏膜未见皮疹。实验室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滴度1∶64),梅毒螺旋体明胶凝聚试验(TPPA)阳性;HIV抗体检测阴性。腰背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灶状角化不全,表皮增生肥厚,真皮浅层大量淋巴细胞、中等量浆细胞及散在多核巨细胞呈苔藓样浸润,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图2);免疫组化染色可见表皮下部大量梅毒螺旋体(图3),弹力纤维染色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区弹力纤维消失(图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外阴多发间质纤维上皮样息肉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48岁,因双侧小阴唇内侧乳头样群集丘疹2年就诊。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双侧小阴唇内侧出现乳头状丘疹,无痒痛等自觉症状,皮损逐渐增多。体检无特殊。皮肤科检查:双侧小阴唇内侧多发肤色丘疹,呈鹅卵石样排列,质软(图1)。实验室检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阴性,Ⅰ型及Ⅱ型单纯疱疹病毒IgG及IgM均阴性。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增生,皮突下延融合,真皮浅层胶原排列疏松,血管增生;真皮浅层见散在星形及多核细胞,未见核异形及核分裂象,见图2。免疫组化:CD31、抗平滑肌抗体血管壁阳性,CD34血管壁及间质细胞阳性,CD68间质细胞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表现为多发性结节样硬下疳的一期梅毒1例及误诊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男,30岁,因外生殖器皮损1个月余于2021年7月20日就诊。1个多月前龟头出现多个米粒大小的红色结节,部分结节表面少许糜烂,无任何不适,于当地医院行实验室检查: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阴性、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HIV抗体阴性,按"龟头炎"予那氟沙星乳膏外用1周左右,糜烂逐渐好转,但红色结节始终不愈。7月1日再次到该院复查RPR仍阴性,TPPA阳性;取红色结节行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生肥厚,皮突延长,真皮内弥漫性、结节状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部分细胞进入表皮(图1);按"局限性银屑病"予他克莫司乳膏外用2周左右,皮损未愈且出现糜烂,遂转入我科就诊。患者在起病前1个月有非婚性接触史,否认梅毒病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杭州市无偿献血者2021至2022年血源性感染性病原的流行病学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杭州市无偿献血者中常见血源性感染性病原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来自浙江省血液中心900份无偿献血者血清样本(已剔除HIV阳性样本),应用酶联免疫法筛查血清样本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梅毒螺旋体(TP)、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戊型肝炎病毒(HEV)IgM和IgG及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1/2抗体水平。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900份样本中,HBsAg、抗-HCV和抗-TP的阳性率分别为0.33%、0.33%和0.11%。CMV IgM和CMV IgG阳性率分别为0.33%和94.67%;EB VCA-IgM和EB EA-IgG阳性率分别为2.44%和8.11%;HEV IgM和HEV IgG阳性率分别为1.22%和14.78%;HTLV-1/2抗体阳性率为0。对IgM阳性情况分析,43份样本(4.78%,43/900)均呈单一病毒感染。对IgG阳性情况分析,666份样本(74.00%,666/900)为单一病毒感染,198份样本(22.00%,198/900)为混合感染。结论:杭州市无偿献血者中检测出一定水平的HBsAg、HCV、TP、CMV、EBV和HEV抗体,对血液安全构成威胁,应加强血液筛查,保障安全用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