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骨缺损修补术后植入物外露的治疗策略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因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术后植入物(钛网和聚醚醚酮)外露的治疗策略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0年10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0例)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颅脑创伤中心(15例)收治的25例颅骨缺损修补术后植入物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外露创面是否存在感染、外露时长、大小、形态,个体化决定是否行手术治疗及是否去除修补材料。若存在皮下感染,则清除感染病灶并去除修补材料。以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作为疗效指标。患者于出院后1、3、6、12个月进行门诊复诊,随访伤口愈合、外观修复、生活质量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23例为钛网外露,2例为聚醚醚酮外露;13例(52.0%)患者植入物外露同时伴有伤口感染。2例局部感染的钛网修补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最终痊愈,另外23例行手术治疗。手术患者中,10例患者通过旋转皮瓣保留了修补材料,13例去除了材料。25例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时,去除材料的患者中有11例再次进行了修补;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生活质量无影响。结论:颅脑外伤患者颅骨修补术后植入物外露常伴有伤口感染。仅伤口局部感染的患者可以考虑非手术治疗;对于不伴皮下感染的患者可以选择旋转皮瓣覆盖创面以保留原修补材料,而对于存在皮下感染的患者应当去除修补材料,考虑远期再次修补。经个体化治疗,患者伤口愈合良好,且不影响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内窥镜辅助与直视下经乳房下皱襞切口假体隆乳术临床效果对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内窥镜辅助与直视下经乳房下皱襞切口假体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于重庆华美整形外科医院采用内窥镜辅助经乳房下皱襞切口行假体隆乳术的小乳症患者临床资料,即内窥镜组;同时收集2015年6月至2021年5月在直视下进行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即直视组,作为对照。分别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3 d引流量;对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乳房形态及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应用SPSS 26.0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 ± 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或)百分比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169例女性患者,年龄21~48岁,其中内窥镜组71例,直视组98例,2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假体体积、术后随访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2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内窥镜组手术时间为(123.5±13.5) min,稍长于直视组的(111.5± 8.1) min( t=7.20, P<0.001);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6±0.7) d,明显短于直视组的(4.2±1.0) d( t=-11.58, P<0.001);住院时间为(2.8±0.8) d,明显短于直视组的(4.6±1.3) d( t=-10.33, P<0.001)。内窥镜组术后1~3 d双侧总引流量为(151.0±30.1) ml,明显少于直视组的(265.0±48.1) ml( t=-17.62, P<0.001)。术后12个月随访时,2组患者乳房形态和手感均较好,均无感染、假体破裂、移位或外露等情况,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内窥镜组患者包膜挛缩、乳头乳晕感觉减退和瘢痕增生的发生率为0.7%(1/138)、0.7%(1/138)和0(0/138),低于直视组的2.7%(5/188)、3.7%(7/188)和2.7%(5/188),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内窥镜辅助与直视下经乳房下皱襞切口假体隆乳术均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在内窥镜辅助下比直视下手术用时稍长,但手术创伤小,缩短了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了术区出血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聚四氟乙烯膨体支架联合少量耳软骨在鼻综合整形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以聚四氟乙烯膨体为主体支架联合少量耳软骨在鼻综合整形的效果。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北京俪婴妇产医院和北京联合丽格第二医疗美容医院行鼻综合整形术患者56例,男2例、女54例,年龄18~45岁,平均28岁。鼻开放入路,膨体作为鼻背及鼻小柱支撑杆植入物,单侧耳甲艇软骨做为鼻尖修饰移植物。术后随访评估患者满意度及手术效果。结果:鼻整形术56例患者包括初鼻36例,硅胶隆鼻术后修复20例。55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无并发症,随访平均6个月,效果满意。1例术后早期出现鼻黏膜破损,膨体支架部分外露,清创缝合后愈合。结论:初次鼻整形及简单修复鼻,以聚四氟乙烯膨体为主体支架联合少量耳软骨,具有取材少、手术快、创伤轻、效果稳定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开胸术后继发伴人工植入物外露的复杂纵隔感染的诊疗方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继发伴人工植入物(以下简称植入物)外露的复杂纵隔感染的诊疗方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6年1月—2023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1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开胸术后继发伴植入物外露的复杂纵隔感染的患者,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1~74岁。对患者感染创面进行多次彻底清创及负压伤口疗法,直至感染得到控制,并在每次清创术后采用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术中观察到单纯纵隔深部起搏导线外露者5例、纵隔深部起搏导线外露合并心包补片外露者1例、单纯心包补片外露者5例、单纯人工血管外露者3例、人工血管外露合并心包补片外露者2例。清创过程中去除部分或彻底去除植入物,将术中彻底去除植入物的8例患者纳入植入物完全去除组,然后根据胸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缺损情况,应用单侧或双侧胸大肌肌瓣进行修复;将其余无法完全去除植入物的8例患者纳入植入物部分去除组,应用大网膜瓣覆盖植入物并填充纵隔缺损,2周后在大网膜瓣表面行大腿中厚皮片移植。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0 cm×6 cm~35 cm×10 cm;胸大肌肌瓣切取面积为15 cm×8 cm~20 cm×10 cm,大网膜瓣切取面积为30 cm×15 cm~40 cm×25 cm。统计所有患者第1次清创术中创面组织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及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结果。统计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CRP)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及手术次数,并对2组患者的前述指标进行比较。随访时,观察患者创面复发情况。结果:患者第1次清创术中创面组织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比为14/16,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结果的阳性比为 16/16,患者感染最多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在治疗过程中死亡的1例患者(为植入物部分去除组患者)外,其余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6±5)d、CRP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为(18.9±2.2)d、手术次数为(4.5±0.5)次。与植入物部分去除组相比,植入物完全去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CRP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均显著缩短( t值分别为3.12、3.12, P<0.05)、手术次数显著减少( t=3.38, P<0.05)。15例存活患者的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未见纵隔炎复发。 结论:开胸术后伴植入物外露的复杂纵隔感染的治疗难度大,尤其是对于在清创术中不能完全去除植入物的创面,应用增强MRI检查等联合大网膜瓣、胸大肌肌瓣等组织瓣移植的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修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串联修复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串联修复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治疗的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8~57岁;伤因:车祸伤4例,碾压伤2例,高处坠落2例,爆炸伤1例;小腿并足背软组织缺损5例,小腿胫前、胫后软组织缺损伴胫骨骨折4例。所有患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感染,合并肌腱、神经、骨、关节等深部组织缺损或植入物外露,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14 cm~42 cm×14 cm,均采用以双侧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ALTPF串联修复,近端皮瓣大小25 cm×8 cm~33 cm×13 cm,远端皮瓣大小20 cm×7 cm~29 cm×13 cm。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移植皮瓣成活情况及小腿及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参照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标准评定皮瓣感觉恢复,并按照Puno评分标准来评价功能恢复情况,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9例皮瓣均成活,切口愈合良好,1例术后24 h内出现血管危象,及时手术探查后好转,皮瓣远端发生小面积的坏死,经二期植皮创面愈合。术后随访平均8.3个月,2例因皮肤臃肿二期行皮瓣修薄,2例小腿皮瓣稍显臃肿,其余5例皮瓣外形无明显臃肿,缝接股外侧皮神经给予神经重建患者共2例,末次随访时,9例按照BMRC标准,感觉恢复至S 2~S 3+。功能恢复按Puno评分为(88.36±5.36)分,优4例,良3例,可2例。 结论:应用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ALTPF串联修复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是有效的修复手段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聚醚醚酮与钛网在颅骨修补整形术中应用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聚醚醚酮(PEEK)与钛网在颅骨修补整形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60例因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整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颅骨修补材料采用PEEK 25例(PEEK组),采用钛网35例(钛网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塑形效果满意度、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两组出血、感染、癫痫、植入物移位、植入物外露、二次手术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EEK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塑形满意度好率和医疗费用明显高于钛网组[28.0%(7/25)比5.7%(2/35)、88.0%(22/25)比62.9%(22/35)和(12.4 ± 1.5)万元比(7.0 ± 2.4)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 结论:PEEK应用于颅骨修补整形术中安全有效,修补塑形效果满意度更好,但目前费用较高,可作为具有经济基础患者的理想颅骨修补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癌术后植入物乳房重建两步法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两步法植入物乳房重建的手术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乳腺中心完成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或保留皮肤的皮下腺体全切除、一期置入皮肤扩张器,接受放疗后完成永久假体置换的乳腺癌患者共32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置换手术与放疗的间隔时间、假体体积、扩张器内0.9%氯化钠溶液体积与假体体积差值、术后引流管保留时间、置换术后乳房外形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67.81±19.71) min;置换手术与放疗时间间隔平均为(9.88±2.00)个月;扩张器内0.9%氯化钠溶液体积平均为(225.47±56.83) mL,假体体积平均为(259.06±70.88) mL,假体体积与扩张器内0.9%氯化钠溶液体积差值平均为(33.59±14.88) mL;假体较扩张器增加的体积比例平均为(13.65±5.19)%;术后引流管保留时间平均为(9.03±1.40) d;置换术后乳房外形的满意度:优良23例(71.9%),一般8例(25.0%),差1例(3.1%);术后并发症:切口脂肪液化裂开1例(3.1%),血清肿2例(6.3%),未出现假体外露、取出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乳房切除术后植入物乳房重建且需要放疗的乳腺癌患者,选择"针对扩张器放疗"的两步法,在放疗后6个月以上进行永久性假体置换手术的安全性好,同时通过松解包膜、重建乳房下皱襞以及必要的健侧乳房整形手术,可以达到更好的对称性和美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修复下肢复杂软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在修复下肢复杂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修复下肢复杂软组织缺损76例,其中小腿29例,足踝部47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感染、深部组织缺损及骨科植入物外露。创面大小为15 cm×8 cm~35 cm×20 cm,其中45例合并死腔形成,62例合并同一部位骨折,38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或其他系统损伤。创面经彻底清创及VSD治疗,待肉芽生长良好、感染控制后,设计并切取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其中穿支皮瓣修复大部分深部组织裸露的创面,肌瓣填塞死腔和(或)覆盖部分皮瓣周围的创面,在肌瓣上一期或二期游离皮片植皮,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74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术后72 h内出现血管危象,经及时手术探查处理后好转。1例皮瓣术后渗血过多,予手术止血。4例皮瓣远端或肌瓣上植皮区部分坏死,2例经再次植皮,2例经积极换药后均完全消灭创面。另16例外伤后骨髓炎伴骨缺损,于伤口愈合后3~6个月采用植骨、骨搬运或Masquelet技术进行修复。术后伤口一期愈合68例,延期愈合8例。除5例失访外,71例随访9~24(平均16)个月,患肢外观与功能恢复满意,未出现感染复发。结论: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移植时,可以利用穿支皮瓣修复深部组织外露的创面,肌瓣填塞深部死腔和(或)创面并在肌瓣上植皮,仅需吻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即可实现肢体复杂创面的三维立体有效修复与重建,是修复下肢复杂创面安全有效的技术方法,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颅骨修补术中应用聚醚醚酮与钛网的临床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中应用聚醚醚酮(PEEK)与钛网作为修补材料的临床效果差异,以及筛选影响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因素。方法:选取航空总医院脑脊液病神经外科自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5例颅骨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按术中修补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PEEK组(36例)与钛网组(59例)。比较2组患者间一般资料(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术后并发症(颅内血肿、皮下积液、感染、癫痫发作、植入物外露等)发生情况、术后塑形满意度以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应用术前与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差异进行评估]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因素。结果:PEEK组患者的住院费用较钛网组明显增高,但住院时间也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EEK组患者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钛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PEEK组患者的皮下积液发生率也明显低于钛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EEK组患者中术后塑形满意度好比例明显高于钛网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MMSE评分较术前改善比例亦均明显高于钛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修补材料是影响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因素( OR=4.550, P=0.019, 95%CI:1.281~16.161)。 结论:相较于钛网,PEEK费用更高,但其临床应用效果更佳,尤其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选用合适的修补材料可作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终板螺纹状处理对猪腰椎椎体终板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终板螺纹状处理对猪腰椎椎体终板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15只猪处死后取其腰椎椎体,挑选出30个大小相似的脊柱功能单位,随机分为螺纹处理组和绞刀处理组各15个.螺纹处理组和绞刀处理组充分暴露椎间隙后,分别采用自制终板螺纹化处理器及绞刀处理终板,刮除终板软骨并建立骨槽,采用自体髂骨植入椎间隙.两组均随机选取10个脊柱功能单位,应用万能试验机以2 mm/min的恒定速度进行轴向加压,观察两组轴向压力负荷下的椎体形态变化,记录终板最大抗压负荷.将两组剩余5个脊柱功能单位的上、下两椎体分开,观察腰椎椎体软骨及骨性终板破坏情况.结果 两组抗压负荷超过椎体终板载荷时均出现椎间隙塌陷及椎间隙高度下降,椎间隙塌陷后可见块状植骨形状略有改变并发生倾斜,椎体终板塌陷程度均较轻.螺纹处理组终板最大抗压负荷为(18.20±0.15)N,绞刀处理组为(18.63±0.33)N,两组比较P>0.05.螺纹处理组大部分软骨终板被破坏,小部分骨性终板被破坏,小部分椎体松质骨外露.绞刀处理组大部分软骨终板被破坏,骨性终板基本未受到破坏.结论 腰椎椎体终板螺纹状处理后,终板抗压强度仍然存在,植入物的稳定性仍可依靠终板的支撑力,植骨融合率明显提高.部分切除终板既可为融合提供充分的力学优势,又可提供丰富的血管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