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2年浙江省不同经济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结构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不同经济地区老年人膳食结构、能量及宏量元素的摄入现状.方法 利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项目把2010-2012年浙江省年龄60岁及以上的调查对象793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3d24h膳食回顾法与称重法收集相关数据.结果 老年人谷薯类、大豆及坚果、水产品的摄入量分别为300.27、30.26、54.07 g,在推荐范围内;畜禽肉类、盐、食用油的摄入量分别为92.69、9.14、33.60 g,超过推荐摄入量;蔬菜类、水果类、奶类、蛋类的摄入量分别为277.78、49.69、25.89、20.56 g,低于推荐摄入量.城市的膳食结构比农村稍好.蛋白质的供能比为14.17%,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主要是谷物和动物性食物,分别占31.51%和37.48%.脂肪的供能比为34.46%,脂肪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植物性食物占66.44%.结论 浙江省老年人膳食结构、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存在不合理,除共性问题外不同经济地区之间存在不同的饮食问题,应针对不同经济地区的具体问题展开营养教育,为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出合理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0-2012年中国居民膳食结构状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2010-2012年中国不同地区居民膳食结构状况.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份150个监测点开展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采用连续3 d24h膳食回顾法和调味品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标准人日的能量、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和膳食结构比例.结果 2010-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膳食能量摄入量为2 172.1 kal(9 079.4 KJ),碳水化合物为300.8 g,蛋白质为64.5g,脂肪为79.9 g.膳食能量的53.1%来源于谷类,17.3%和15.0%来源于食用油和动物性食物.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为55.0%,脂肪供能比例为32.9%,蛋白质供能比例为12.1%.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中谷类食物占47.3%,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占36.1%.脂肪的食物来源中植物性食物占64.1%,动物性食物占35.9%.大城市居民的谷类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均不足50%,中小城市居民的谷类食物供能比不足50%,大城市、中小城市和普通农村居民的脂肪供能比均超过了30%,2010-2012年中国居民的动物性食物、食用油和糖的供能比上升.结论 2010-2012年中国居民的膳食构成是以谷类和植物性食物为主,但不同地区居民有高热能、高脂肪和高糖摄入而接近西方膳食模式的趋势,建议在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基础上优化膳食结构,对于不同地区制定分类指导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陕西省市售食用油植物性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状况及暴露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2012-2016年陕西省市售植物性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状况,评估通过摄人植物性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的膳食暴露量,对陕西省居民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从陕西省十个地市按照分层随机采样,以当地品牌为主.侧重二级、三级油,均为塑料桶包装,共采集287份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植物性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进行检测.结果 287份植物性食用油中18种塑化剂,总检出率为64.46%,总超标率为37.63%.检出率较高的是DBP、DEHP、DIBP和DMP,分别为59.58%、58.54%、33.10%、15.33%.DBP的超标率为37.28%,最大值为15.6 mg/kg,比限值高出52倍.DEHP的超标率为0.70%,最大值为1.67 mg/kg.结论 从评估结果显示,DEHP和DBP的平均日暴露值分别为0.000174 mg/kg和0.000603 mg/kg,健康风险指数(HI)分别为0.00348和0.0603.表明摄入陕西市售植物性食用油对成人健康的风险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992-2012年中国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的食物来源构成及变化趋势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1992-2012年中国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的食物来源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 以1992年的全国营养调查、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膳食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的来源构成进行比较.1992年调查采用分层多级整群随机抽样,膳食调查样本量为100 201人;2002年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膳食调查样本量为68 962人;2010-2012年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膳食调查样本量为63 993人.膳食调查均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完成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表.采用食物称重记录法调查连续3天家庭食用油和调味品的摄入量.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标准人日的能量、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和膳食结构比例.结果 1992、2002和2010-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膳食能量摄入量分别为2328.3、2250.5和2172.1kcal,三大营养素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分别为378.4、321.2和300.8 g,蛋白质摄入量分别为68.0、65.9和64.5 g,脂肪摄入量分别为58.3、76.2和79.9g.中国居民膳食能量主要来源于谷类,谷类食物供能比分别为66.8%、57.9%和53.1%.膳食能量的营养素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分别为66.2%、58.6%和55.0%,脂肪供能比分别为22.0%、29.6%和32.9%.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主要是谷类食物,谷类食物蛋白质摄入比例分别为61.6%、52.0%和47.3%,优质蛋白质摄入比例分别为24.0%、32.6%和37.0%,脂肪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脂肪摄入比例分别为62.8%、60.8%和64.1%.1992、2002和2010-2012年城市和农村居民膳食能量主要来源于谷类食物,膳食能量的营养素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主要是谷类食物,脂肪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植物性食物,优质蛋白质摄入比例呈增长趋势,但城市居民2002和2010-2012年谷类食物供能比不足50%,城市居民的脂肪供能比2002年和2010-2012年高达35.0%和36.1%,农村居民优质蛋白质摄入比例不足40%.结论 1992、2002和2010-2012年中国居民、城市和农村居民的膳食构成总体上仍是以谷类和植物性食物为主.脂肪供能比过高且呈增长趋势,蛋白质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不足且呈下降趋势.中国居民和城市居民的能量摄入量由摄入过多下降至不足且呈下降趋势,中国居民和农村居民优质蛋白质摄入比例不足,城市居民谷类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过低且呈下降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南京市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掌握南京市城乡居民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现状及特点,为政府卫生政策制定及居民合理膳食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3年间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南京市6个区,每个区抽取6个社区,每个社区抽取75户,其中30户家庭中2岁及以上的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调查、个人身体活动调查和膳食调查.结果 南京市城乡居民每标准人日谷薯类、蛋类、水产品的摄入量分别为291.9、43.2、52.1g,总体达到了膳食指南推荐量;全谷类及杂豆、薯类、水果类、大豆类及坚果、奶类及奶制品的摄入量分别为17.0、17.9、54.3、19.1、51.4g,均远低于膳食指南推荐量;畜禽肉类、油、盐的摄入量分别为122.1、39.4、10.7g,远高于膳食指南的推荐量.南京市城乡居民每标准人日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分别为8481kJ、70.1、83.5、248.9 g,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9.1%)偏低,脂肪供能比(37.1%)过高;能量的食物来源主要来源于谷类、动物性食物和食用油,分别占45.2%、23.4%和16.8%;蛋白质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44.9%)高于谷类(32.7%);脂肪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42.5%)低于植物性食物(57.5%).维生素中维生素E摄入量充足,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入量相对不足;矿物质中钠摄入量过高,铁、铜的摄入量充足,钾、钙、锌、硒的摄入量相对不足.结论 南京市城乡居民谷类、蔬菜类、水产品、蛋类摄入量达到或基本达到推荐量要求,但膳食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全谷类及杂豆、薯类、水果类、大豆类及坚果、奶类及奶制品摄入量不足,畜禽肉类、油、盐摄入量过高;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不合理,碳水化合物供能不足,脂肪供能比过高,膳食模式具有明显的"西化"趋势.应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的同时,综合考虑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健康干预措施,促进居民合理膳食习惯的形成,降低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四川省植物性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污染状况和暴露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四川省市售植物性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AEs)的污染状况,计算通过摄入植物性食用油中PAEs的膳食暴露量,对四川省居民膳食暴露风险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四川省市售的298份植物性食用油样品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进行测定.采用植物性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的平均含量,结合居民食物油每日平均消费量,计算四川省居民经植物性食用油摄入的DBP和DEHP水平,并与DBP和DEHP的的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进行比较,初步评估四川省居民经植物性食用油摄入的PAEs的健康风险.结果 植物性食用油中DBP检出率为59.4%,总体均值为0.30mg/kg,最高检出浓度为9.78 mg/kg,超标率为19.5%;DEHP检出率为60.7%,总体均值为0.70 mg/kg,最高检出浓度为26.1 mg/kg,超标率为3.0%;DINP检出率为41.3%,总体均值为0.92 mg/kg,最高检出浓度为26.1 mg/kg,超标率为0.7%.四川省居民经植物性食用油摄入的DBP、DEHP和DINP暴露量均值分别为0.242、0.379和0.742 μg/kg BW,均低于健康指导值.结论 四川省居民经植物性食用油摄入的PAEs的健康风险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潍坊市售植物性食用油中3种主要邻苯二甲酸酯污染水平与暴露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潍坊市售植物性食用油中3种主要邻苯二甲酸酯(PAEs)污染水平,开展暴露风险评估.方法 采集6种植物性食用油样品125份,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的含量,采用基于TDI的风险指数(HI)计算方法进行暴露风险评估.结果 共检测125份食用油样品,3种PAEs均有检出,检出率分别为42.4%、62.4%、13.3%.潍坊市居民经植物性食用油摄入的DBP、DEHP和DINP的膳食暴露量均值及P97.5水平分别为0.096 μg/kg·BW、0.447 μg/kg·BW;0.193 μg/kg·BW、0.971 μg/kg·BW 和 0.566 μg/kg·BW、6.146 μg/kg·BW,以 DBP、DEHP 和 DINP 浓度最大值计算最大风险指数分别为0.046 5、0.021 9和0.065 6,远<1.结论 潍坊市居民经植物性食用油摄入的PAEs的健康风险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