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海蓬子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实验验证海蓬子抗氧化、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PubMed、TCMID、CNKI等数据库,对海蓬子关键活性成分及其相关目标靶点进行筛选.利用疾病数据库GeneCards、OMIM搜索与抗氧化、抗炎相关的疾病靶点.通过在线软件Venn2.1.0得到潜在靶点,绘制韦恩图,然后利用Cytoscape3.9.1、STRING技术平台,建立"疾病-植物-成分-靶点-信号通路"和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图,将靶点输入David6.8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并通过检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等含量指标进行海蓬子抗氧化作用的动物实验验证.结果:研究获得20个海蓬子活性成分,与这些成分相关对应靶点308个;与抗氧化、抗炎相关靶点分别为1 222、1 868个,海蓬子与抗氧化、抗炎的交集靶点为207个.对PPI网络拓扑分析,得出5-羟色胺受体1A(HTR1A)、多巴胺受体D2(DRD2)、钠依赖性多巴胺转运体(SLC6A3)等多个抗氧化和抗炎的潜在靶点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总共得到989个候选基因,通过对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及蛋白聚糖有关.海蓬子提取物各剂量组体重显著降低(F=3.8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的MDA含量显著降低(F=7.84,P<0.001),GSH含量显著升高(Z=-5.24,P<0.001).结论:海蓬子可以通过多个靶点、多个成分发挥抗氧化、抗炎症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视听觉综合训练对帕金森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视听觉综合训练对帕金森(PD)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原发性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进行综合视听觉训练,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含量[NO、内皮素(ET)]、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二醛(MDA)]、运动能力[帕金森评定量表中运动检查评定部分(UPDRSⅢ)、Berg平衡量表积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O、ET、SOD、MDA和GSH-Px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变,且观察组患者NO、SOD和GSH-Px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ET、MDA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PDRSⅢ积分显著降低,而Berg平衡量表积分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视听觉综合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提高患者运动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迈之灵对股骨骨折幼鼠血清IL-1β、IL-8、TNF-α 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马栗树籽提取物(迈之灵)对股骨骨折童龄SD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 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四周龄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迈之灵组20只,云南白药组20只,模型组20只,正常组10只.采用开放性手术横行锯断股骨建造大鼠股骨骨折模型.迈之灵组:迈之灵20 mg/(kg·d)溶于蒸馏水,于制模前3 d至制模后1 d均早、晚各一次注射器胃管注入;云南白药组:云南白药135 mg/(kg·d)溶于蒸馏水,于制模前3 d至制模后1 d均分早、晚各一次注射器胃管注入;模型组:蒸馏水2mL/d制模前3d至制模后1d均分早、晚各一次注射器胃管注入;正常组:无干预喂养.骨折制模后2h、24 h检测迈之灵组、云南白药组、模型组、正常组(10只)血清IL-1β、IL-8、T NF-α水平;术后24 h评估伤口肿胀情况,取骨折部位骨骼肌做组织切片并观察组织形态及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模型组伤口软组织肿胀评分为23分,明显高于迈之灵组的7分和云南白药组的8分(P<0.05);而迈之灵组和云南白药组伤口软组织肿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骨骼肌形态学:正常组肌纤维形态较一致,肌细胞呈束状平行紧密排列,细胞呈长梭形无肿胀,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模型组可见部分肌纤维断裂、肿胀明显,大量中性粒细胞呈弥漫性浸润;迈之灵组及云南白药组肌纤维连续、轻度肿胀,创伤病灶中性粒细胞浸润少,密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迈之灵组和云南白药组伤口中性粒细胞浸润无明显差异(P >0.05).迈之灵组、云南白药组、模型组在股骨骨折后2 h、24 h血清IL-1β、IL-8、T NF-α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 <0.05);但迈之灵组、云南白药组股骨骨折后2 h、24 h血清IL-1β、IL-8、T NF-α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而迈之灵组与云南白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迈之灵能明显降低童龄SD大鼠血清IL-1β、IL-8、T NF-α水平,有助于减轻骨折时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减轻骨折时炎症损伤,发挥抗炎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系统药理学的毛菊苣醇提物治疗2型糖尿病伴随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毛菊苣在维吾尔族民间被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但其治疗2型糖尿病伴随非酒精性脂肪肝(T2DM-NAFLD)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对毛菊苣提取物治疗T2DM-NAFLD的作用进行研究(本动物实验经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运用系统药理学筛选并预测毛菊苣治疗T2DM-NAFLD的靶点、通路和疾病,构建和分析化合物-靶点-通路和化合物-靶点-疾病关系网络.动物实验表明,毛菊苣提取物可改善T2DM-NAFLD大鼠的血糖血脂水平,增加糖耐量并减轻肝损伤.通过系统药理学筛选得到毛菊苣中29个可能的活性成分、198个靶点,其中涉及T2DM的靶点106个,涉及NAFLD的靶点88个,T2DM和NAFLD共有的靶点56个,这些靶点主要参与代谢通路、钙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cAMP通路、MAPK通路等,与胰岛素抵抗和炎症有关.毛菊苣可能是治疗T2DM-NAFLD的候选草药,本工作为研究多靶点植物药治疗多种疾病提供了系统药理学角度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菟丝子提取物含药血清对离体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分泌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菟丝子提取物含药血清对离体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各取6只SPF级雌性SD大鼠同时间分别灌胃菟丝子提取物溶液893.77 mg/kg、4468.85 mg/kg、等量生理盐水,连续3 d给药,3 d后取腹主动脉血分别得低、高剂量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10只3周龄SPF级SD雌性小鼠每只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5 IU,分离卵巢并分离、鉴定、培养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加入含空白血清的培养基培养);玉米赤霉烯酮(ZEA)组(加入含ZEA终浓度为60μmol/L及空白血清的培养基);低、高剂量含药血清组(分别加入ZEA终浓度为60μmol/L及低、高剂量含药血清的培养基).采用CCK-8法、Annex-inV/PITC双染法分别检测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凋亡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分泌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凋亡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 N A)、B淋巴细胞瘤基因-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ZEA组卵巢颗粒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水平升高(P<0.05),PCNA、Bcl-2蛋白水平及分泌E2、P水平降低(P<0.05);与ZEA组比较,低、高剂量含药血清组卵巢颗粒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PCNA、Bcl-2蛋白及E2、P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结论]菟丝子提取物含药血清能够抑制ZEA诱导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并提高卵巢颗粒细胞的分泌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药用植物酒精浸提组方AEAMP9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研究以体外培养的A549肺癌细胞为靶标,通过对124种可能与抗癌活性相关的植物源中药材酒精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规模化筛选,获得各中药材抗A549细胞活性的排序,研发了一种安全有效和新的抗肿瘤药用植物组方AEAMP9(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并探索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AEAMP9由白花蛇舌草、黄柏、甘草、侧柏、野菊花和羌活等6种常用中药材的酒精提取物配伍制备而成.研究发现,AEAMP9可以有效抑制A549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与细胞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AEAMP9显著降低ABCG2、FoxM1、Vimentin、MMP14基因的表达和Bcl-2/Bax比值,促进凋亡相关基因p53、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的表达.网络药理学和细胞RNA转录组测序结果揭示:TNF、IL-17等与肿瘤、炎症、凋亡相关的重要信号通路受到调控,EGR1、IL-6、ALK、VEGF可能是AEAMP9-肺腺癌作用网络的关键调控靶点,AEAMP9中的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可能在其抗肿瘤活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AEAMP9对昆明小鼠无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其对A549细胞移植瘤小鼠模型肿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JCR近10年补充与替代医学领域Q1区期刊的研究发展态势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补充替代医学(简称CAM)Q1区期刊收录文献的特点,研究发展趋势找寻研究热点以供科研人员参考并通过情报分析对我国本领域英文期刊给予一些建议.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补充替代医学(CAM)领域Q1区7本期刊2011-2021年间所有"ARTICLE"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进行作者、机构、国家/地区,关键词等内容的可视化分析,共收录16494篇文献,经CiteSpace系统裁剪共录入15970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补充替代医学(CAM)领域研究热度持续,总体呈上升态势;国家/地区及机构中发文高频国家集中在亚洲,合作网络主要为国内合作,缺少国际合作;非高频国家间合作较密切,合作关系相对紧密.高产作者多,形成自己的团队,且团队内部合作密切,合作次数多,但团队与团队之间合作相对较少.本领域现在的研究重点在药用植物及其提取物对疾病的干预,以慢性疾病、癌病为主;针刺、按摩在抗炎镇痛方面的相关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药提取物、中药、中药方剂对细胞炎症因子相关研究,对胰岛素抵抗的干预情况以及结合网络药理学对中草药作用研究及中成药新药开发;中医药的临床功效评价及中医病机的相关的研究等多个方面.结论 目前补充替代医学(CAM)领域重视与计算机技术、实验室研究、精准医学等学科的交叉发展,CAM领域相关研究总体正处在一个上升态势,未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提升我国补充替代医学(CAM)领域英文期刊质量,让高质量文献回流,是我国该领域期刊目前重要的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