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茛科中C20-二萜生物碱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C20-二萜生物碱在毛茛科中主要分布在乌头属、翠雀属和飞燕草属植物中,其化学结构类型主要分为阿替生型、光翠雀碱型、海替定型和海替生型等9种类型.生物活性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在抗肿瘤、镇痛、抗心律失常和抗炎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活性.该文对2002年至今从毛茛科植物中报道的190个C20-二萜生物碱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毛茛科植物中C20-二萜生物碱的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药食同源植物黄酮防治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遗传因素、相关环境因素以及其他疾病等引起.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将药食同源中药植物黄酮用于高脂血症的防治.天然来源的黄酮类化合物种类多样、结构复杂、生物活性丰富,可防治包括高脂血症在内的多种慢性疾病.然而,其防治高脂血症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应用药食同源植物黄酮治疗高脂血症周期长、见效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其疗效及安全性的判断.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组、代谢组及转录组学等多组学研究技术和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药食同源植物黄酮防治高脂血症提供了新的认知思路,基于多组学技术对药食同源植物黄酮降脂机制进行系统归纳和分析,有助于揭示植物黄酮与高脂血症病理过程中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为开发治疗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功能性食品提供指导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在系统科学与生命组学领域的融合与创新,也为高脂血症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基于此,该文尽可能全面地阐述药食同源植物黄酮在高脂血症防治中的多组学联合作用机制,为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NKTL)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差异。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国内8家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住院并接受auto-HSCT或allo-HSCT治疗的37例NKT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类型,将其分为auto-HSCT组( n=17)和allo-HSCT组( n=20)。auto-HSCT和allo-HSCT组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34.0岁(27.5~43.5岁)和33.0岁(25.8~41.3岁);男性患者分别为10和17例;女性分别为7和3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且分析其疗效及预后。对2组患者的随访截至2017年12月31日。2组NKTL患者的临床分期、受累部位及移植前化疗方案种类构成比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于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如患者年龄、单个核细胞(MNC)及CD34 +细胞输注量等,2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2组NKTL患者的累积复发、累积移植相关死亡率(TRM)、总体生存(OS)和疾病无进展生存(PFS)曲线,并且对2组上述指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NKTL患者OS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 auto-HSCT组17例NKTL患者中,移植前处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的患者分别为12、4、1例及0;allo-HSCT组分别为4、11、1及4例。2组患者骨髓受累、移植前疾病状态、预处理方案种类的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χ2=12.087、 P=0.016, χ2=23.632、 P<0.001)。② auto-HSCT组NKTL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均植入成功,中位植入时间分别为11.0 d(9.5~11.0 d)和11.0 d(9.5~14.0 d);allo-HSCT组患者中,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成功者均为18例,中位植入时间分别为15.0 d(13.0~16.0 d)和16.0 d(13.0~20.3 d)。2组患者的3年累积TR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比23.7%, χ2=1.658, P=0.198)。③ allo-HSCT组NKTL患者中,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急性GVHD(aGVHD)、慢性GVHD(cGVHD)者分别为13、6和9例;GVHD患者经治疗后,其GVHD相关临床症状均获得有效控制并好转。④ auto-HSCT组与allo-HSCT组NKTL患者的3年累积复发率、2年PFS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5.5%比48.1%, χ2=0.796, P=0.372;64.8%和43.1%, χ2=2.765, P=0.096);auto-HSCT组患者的2年OS率较allo-HSCT组显著升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0%比41.3%, χ2=4.697, P=0.03)。⑤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allo-HSCT并非影响NKTL患者O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HR=4.618,95% CI:0.992~21.497, P=0.051)。 结论:auto-HSCT和allo-HSCT均为治疗NKTL的有效方法。移植前获得CR的NKTL患者接受auto-HSCT后,其OS率获得明显改善。部分复发/难治性NKTL患者接受allo-HSCT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并且纳入样本量较少,auto-HSCT和allo-HSCT治疗NKTL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差异,尚需前瞻性、大样本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及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138例胰肾联合移植(SPK)受者,根据是否发生排斥反应分为排斥组27例和无排斥组111例,比较两组受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类型、糖尿病时间、透析时间、免疫诱导、供者年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错配、冷缺血时间、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药物种类、CNI药物浓度等因素,Logist回归多因素分析SPK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急性排斥反应对移植物存活的影响。结果:27例(19.6%,27/138)受者共发生34次排斥反应,中位时间为术后3个月(0.6~18.0个月)。发生单纯移植肾排斥反应15例、单纯胰腺排斥反应1例,胰腺和肾脏同时发生排斥反应11例。单因素分析发现排斥反应组CNI药物浓度低的比例为55.6%(5/27)高于无排斥反应组的20.7%(23/111)( P<0.001)。排斥反应组供者年龄(28.2±7.9)岁低于无排斥反应组的(31.8±8.6)岁( P=0.045)。多因素分析发现CNI药物浓度低(OR=4.802, P=0.001)是急性排斥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排斥反应组1年的移植肾、移植胰腺存活率分别为73.0%和73.6%,而无排斥反应组分别为100%和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胰腺功能丧失组的胰腺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高于胰腺存活组(40.0%比4.1%, P<0.001),胰腺功能丧失组受者BMI(25.8±3.9)kg/m 2高于胰腺存活组的(23.6±3.3) kg/m 2( P=0.016)。多因素分析发现SPK术后胰腺急性排斥反应(HR=6.636, P<0.001)和受者BMI(HR=1.432、 P=0.021)是影响移植胰腺功能丧失的独立危险因素。移植肾功能丧失组肾脏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00%高于移植肾存活组的11.2%( P<0.001)。 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高,影响移植物预后,应加强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及其差异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的生活质量(QoL)现状、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向我中心140例cGVHD患者发放调查问卷,采用Lee症状学量表(LSS)评估症状负荷,医学结局研究36项简短健康调查量表(SF-36)、五水平五维健康量表(EQ-5D-5L)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在140份可评估的调查者问卷中,轻度、中度、重度cGVHD患者分别为32例(22.9%)、87例(62.1%)、21例(15.0%),男性占61.4%,中位移植年龄为34(15~68)岁。原发病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70例(50.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8例(20.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1例(15.0%),其他21例(15.0%)。常见的cGVHD受累器官为皮肤74例(52.9%)、眼睛57例(40.7%)和肝脏50例(35.7%)。在整体患者中,LSS量表的眼睛[(20.48±23.75)分]、心理[(16.13±17.00)分]、口腔[(13.66±20.55)分]评分最高;SF-36量表的生理职能[(36.07±11.13)分]、社会功能[(36.10±10.68)分]、情感职能[(38.36±11.88)分]方面评分最低;EQ-5D效用指数值为0.764。轻度、中度、重度患者LSS量表总分分别为(6.51±6.15)、(10.07±5.61)、(20.90±10.09)分;SF-36躯体健康总评(PCS)分别为(43.12±6.38)、(40.73±7.14)、(36.97±6.97)分,精神健康总评(MCS)分别为(43.00±8.47)、(38.90±9.52)、(28.96±9.63)分;EQ-5D效用指数值分别为0.810±0.124、0.762±0.179、0.702±0.19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体症状负担( β=-0.517)、口腔相关症状( β=-0.456)、眼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评分系统分级( β=-0.376)、营养相关症状( β=-0.211)与PCS呈显著负相关;眼睛NIH分级( β=-0.260)与MCS呈显著负相关;口腔相关症状( β=-0.400)、关节/筋膜NIH分级( β=-0.332)、累及系统数量( β=-0.253)、整体NIH分级( β=-0.205)、服用免疫抑制剂种类( β=-0.171)与EQ-5D效用指数值呈显著负相关( P<0.05)。EQ-5D效用指数值与SF-36呈中到高相关(| r|=0.384~0.571, P<0.001)。 结论:cGVHD患者QoL受损,疾病越重QoL越差。总体症状负荷、眼睛严重程度、口腔症状负荷是影响QoL最重要的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营养物质对精子发生和精液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全球不孕不育发病率的不断升高,有关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营养物质等对生殖健康的影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男性日常生活中的营养物质摄入情况与精液质量具有明显相关性。多种营养物质包括微量营养素、氨基酸与其衍生物、植物来源提取物以及褪黑素等都对男性精子发生过程以及精液质量参数产生影响,而营养物质的种类及其在人体内的含量也与男性精液质量显著相关。本文就营养物质对男性精子发生和精液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十年临床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提高异物的诊断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共967例患儿,均采用可曲式电子支气管镜进行手术,采用异物钳、活检钳或网篮套取的方式取出异物。其中未取出19例(3例声门下异物,1例别针,其余15例均为异物被肉芽完全包裹),住院后自行咳出2例,取出946例(97.8%),无死亡病例。儿童支气管异物好发于男孩,男女比例为2.14∶1,主要发病年龄为1~3岁856例(88.8%),农村稍多于城市(城市46.5%,农村53.5%)。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最多的是3月份,最少的是6月份,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吸入的异物种类以外源性的植物类异物为主,约占93.0%,其中花生(31.7%)和瓜子(19.2%)最常见。异物吸入的病程分布,1~3 d最多347例(35.9%)。内镜下合并支气管内膜炎的患儿501例(51.8%),有不同程度肉芽组织增生的患儿有196例,占支气管内膜炎患儿的39.1%,占总病例数的20.3%。支气管异物停留在右侧支气管占50.0%,左侧支气管占43.7%,右侧多于左侧。通过影像学确诊的有793例,阳性率达81.9%,而CT的确诊率达90.9%。结论:约88.8%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在1~3岁。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性别、城乡和季节分布特征,男性多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局部外用抗瘢痕制剂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瘢痕尤其是病理性瘢痕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还可影响相关组织或器官的生理功能,导致畸形和功能障碍。目前有多种预防和改善瘢痕的方法,局部外用制剂如硅酮类制剂与植物提取物类制剂等,因使用方便、价格合理等原因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现对预防和改善瘢痕的局部外用制剂种类及其治疗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瘢痕治疗的局部药物应用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黑龙江省萨尔图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萨尔图区药用植物资源,为区域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要求,对萨尔图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此次普查共完成36个样地,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166种,隶属于45科118属,其中重点药材37种。结论:萨尔图区中药资源较为匮乏,现已基本摸清区域内中草药的种类和资源分布,可为萨尔图区乃至本省建立中药资源保护区提供可靠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陕西产重楼属南重楼组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重楼属植物有极高药用价值,我国重楼属南重楼组有4种8个变种,均为入药种类,南重楼组各类群是中药重楼的来源和各产地药用植物的核心来源。陕西是重楼主产区之一。本文梳理并分析了陕西产重楼属南重楼组的种类调查、药用状况、有效组分测定分析、药理作用、内生菌测序分析、资源分布及综合利用、规范化生产种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陕西产重楼属药用植物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