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东盟主要植物数据库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当前,世界各国对药用植物的价值与传统医药知识资源保护越来越重视,致力于寻找药用植物的保护途径,多国已建立数据库以保存本国药用植物信息资源。对比分析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6个国家的药用植物数据库,发现目前东盟各国和中国的药用植物数据库所含内容存在一定地域局限,数据库间难以实现整合与共享,给相关领域研究者的使用带来一定难度,建议将构建多国共同药用植物数据库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系统整理海量信息,增进各国关于传统药用植物的交流,实现药用植物信息共享,还需建立共享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优化、维护和更新方面工作量,为传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广西南丹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多样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系统地掌握南丹县中药资源分布特点及利用现状,为当地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野外实地调查、走访栽培基地及相关的管理部门等方式,对南丹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并对药用植物资源的组成类型、生活型、入药部位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南丹县共有药用维管束植物1 222种,隶属174科691属;优势科为豆科、菊科、大戟科、蔷薇科、茜草科、百合科;生活型多以草本、灌木或小乔木为主;入药部位种类最多的为全草类,其次为根及根茎类.南丹县重点调查的植物药材67种,涉及基原植物63种.南丹县药用植物资源中有6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物种有12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评估为濒危(EN)、近危(NT)、易危(VU)的物种有4种.结论:南丹县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特征明显,但存在过度采挖和生境破坏等问题,且当地中药材种植尚未形成规模化和规范化,建议合理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制定有效措施,促进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青海省獐牙菜属植物适宜区预测及主导环境因子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了解不同气候变化条件下青海省獐牙菜属植物的潜在地理分布特点,掌握影响其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方法:通过ArcGIS和MaxEnt模型,利用121个獐牙菜属植物地理位点以及19个气候变量,模拟分析影响獐牙菜属植物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预测2050s、2070s的RCP 2.6、RCP 8.5两种气候情景下獐牙菜属植物的分布格局.结果:训练集与测试集AUC值均为0.899,模型推算当前潜在分布区的可信度良好.獐牙菜属植物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东部及东南部地区,包括海东、玉树等地.与当前气候相比,獐牙菜属植物在青海省的分布面积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均有所增加,且分布区域逐渐向西偏移.影响青海省獐牙菜属植物分布的主要气候变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年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降水量季节性变化、等温性、最干季度降水量、最冷月份最低温度、最暖季度降水量.结论:獐牙菜属植物具有扩大地理分布范围的潜力,降水量和平均温度是限制獐牙菜属植物分布的关键因素,该结果可以为獐牙菜属植物的资源保护及引种驯化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济南市长清区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掌握济南市长清区野生及栽培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特征,为该区域中药资源的保护和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本底数据以及建议.方法: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样方和样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调查,对现有药用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和建档.结果:长清区野生药用植物共有106科283属421种,其中被子植物占比93.82%.入药部位以全草类药材居多,占比42.99%.重点及特色品种共计106种,侧柏、黄花蒿、马兜铃、桑、酸枣等药材资源的蕴藏量较大.另发现3种山东新分布物种.调查栽培药材共计22种,以蒲公英、丹参、甘菊的种植面积最大.结论:该研究基本摸清了长清区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况及利用现状,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长清区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信息管理系统与服务平台建设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三角梅花期长、花量大、抗逆性强且应用形式多样,现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花卉朝阳产业中发展最快的木本花卉.随着园艺技术的提升与国际交流的扩大,三角梅品种数量逐年攀升,同名异物及同物异名的现象频繁发生,给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促进三角梅种质资源的管理,厦门市园林植物园作为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基于B/S模式,利用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成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信息管理系统与服务平台,实现种质资源库的高效管理.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平台架构、数据库设计、技术实现及平台功能构成等内容,通过提高信息管理效率,以期促进三角梅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研究、评价和应用.此外,该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实现方法可为其他花卉的信息管理系统与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鄱阳湖白鹤越冬期不同阶段食物组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鄱阳湖是IUCN极危鸟类白鹤(Leucogeranus leucogeranus)极为重要的越冬地.以前白鹤在鄱阳湖主要以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spp.)冬芽为食.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近年来鄱阳湖苦草冬芽锐减导致白鹤的食物组成发生了变化,稻谷(Oryza sativa)、莲藕(Nelumbo nucifera)、蓼子草(Persicaria criopolitana)等已成为白鹤的主要食物.由于鄱阳湖食物资源丰富度存在较大的年内波动,白鹤的食物组成也可能随之变化,目前对于白鹤的食物组成随越冬期的变化情况尚不清楚.为此,基于2020/2021和2021/2022年越冬季采集的45份白鹤粪便样品,采用DNA宏条形码方法,对越冬期不同阶段白鹤的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白鹤的生境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越冬期不同阶段白鹤的食物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在越冬前期(10月-11月),白鹤主要以莲藕((47.93±45.15)%SD)和蓼属(Persicaria;(47.63±43.43)%)为食;在越冬中期(12月-翌年1月),白鹤主要以蓼属((49.22±33.83)%)、莲藕((26.20±32.58)%)和水稻((19.08±35.18)%)为食;在越冬后期(翌年2月-3月),白鹤主要以蓼子草((23.94±16.75)%)、水稻((20.82±17.09)%)、莲藕((19.08±37.42)%)和禾本科((13.07±15.18)%)为食.NMDS和ANOSIM分析结果表明越冬期不同阶段的食物组成存在显著差异.白鹤的食性生态位宽度在越冬后期最宽(4.72±0.78),在越冬前期最窄(1.18±0.04).白鹤食物组成的变化与生境利用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白鹤在越冬前期主要利用藕塘,在越冬中期主要利用稻田和藕塘,在越冬后期对自然湿地的利用程度增加.越冬期不同阶段食物资源丰富度的变化可能导致了白鹤食物组成的变化.本研究有助于深入解析白鹤的食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白鹤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陇中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整理陇中地区药用植物名录,归纳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为该地区中药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等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获得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并参考《中国植物志》《黄土高原植物志》《甘肃中草药资源志》《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20年版)、《甘肃省中藏药材标准》(2020年版)等书籍及相关文献资料补充,对陇中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状况汇总,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陇中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共178科829属2 101种,主要存在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及蕨类植物等类群中,其中优势科主要集中在菊科、蔷薇科、豆科等,主要药用部位为全草类,以清热药为主,栽培药用植物51种,包括蒙古黄芪、玫瑰、忍冬等.结论 陇中地区植物资源丰富,药用植物种类多,在保护的基础上应合理开发利用,并依据地理环境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广西玉林市特色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摸清玉林市特色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为玉林市特色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较完整的基础资料.方法:结合广西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通过野外样方及样地调查,结合文献查阅、传统药市及访问调查等方法对玉林市特色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调查工作共完成了45条样线、26个样地的调查,共记录到玉林市特色药用植物145种(包括种下单位),隶属84科137属,其中54种为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基原植物;10种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结论:玉林市特色药用植物丰富,但某些物种存在资源量严重不足现象,本次的调查结果可为玉林市特色药用植物的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依安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调查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8/24
目的 摸清依安县野生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分析重点野生药用植物的综合价值,为该地区中药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抽样方法调查该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AHP-TOPSIS法评价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的综合价值,ArcGIS 10.5 软件和InVEST模型计算 1980 年与 2020 年依安县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和生境质量.结果 依安县野生药用植物共 52 科 154 属 232 种,构成 329 种药材,Ⅰ级种类 4 种,Ⅱ级种类 16 种,Ⅲ级种类 28 种,蕴藏量较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所记载数据急剧减少.40 年间(1980 年至 2020 年),当地耕地面积增多,沼泽地和草地面积减少,生境质量降低.结论 依安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综合价值较高,但人为因素导致药用植物资源锐减,应增强对当地野生药用植物的保护以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24
-
陕西省1个新记录属和4种新记录植物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通过野外调查,探明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为陕西省植物区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对陕西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馆藏标本比对明确陕西省1个新记录属和4种新记录植物.[结果]确定陕西省维管植物小二仙草科1个新记录属——小二仙草属(Gonocarpus Thun-berg)及其新记录种小二仙草(Gonocarpus micranthus Thunberg);此外还发现3种新记录植物,分别是荚蒾科(Viburnaceae)的蓝黑果荚蒾(Viburnum atrocyaneum C.B.Clarke)、菊科(Asteraceae)的小花金挖耳(Carpesium minus Hemsley)、卫矛科(Celastraceae)的垂丝卫矛(Euonymus oxyphyllus Miquel).[结论]此次报道对完善陕西维管植物记录具有重要意义,凭证标本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WUK).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