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野生维管植物名录
编辑人员丨2023/8/19
为全面了解广西野生维管植物资源的现状并为开展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提供基础资料,本文基于作者2023年即将出版的《广西植物物种编目及红色名录》一书数据,形成了最新的广西野生维管植物名录.结果显示:广西野生维管植物共计262科1,793属8,221种57亚种460变种1变型,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共有36科118属699种3亚种13变种1变型,裸子植物7科21属60种5变种,被子植物219科1,654属7,462种54亚种442变种.广西分布的喀斯特专性植物共计129科385属1,209种2亚种49变种,占广西野生维管植物物种总数的14.42%;喀斯特专性植物中,物种数排名前10位的科分别为苦苣苔科、天门冬科、兰科、茜草科、荨麻科、秋海棠科、爵床科、报春花科、樟科、大戟科;排名前10位的属分别为报春苣苔属(Primulina)、秋海棠属(Begonia)、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楼梯草属(Elatostema)、螺序草属(Spiradiclis)、耳蕨属(Polystichum)、石山苣苔属(Petrocodon)、珍珠菜属(Lysimachia)、马蓝属(Strobilanthes)、蛛毛苣苔属(Paraboea).仅见于广西分布的维管植物特有属已知有4属:头序冷水花属(Metapilea)、异裂菊属(Heteroplexis)、异片苣苔属(Allostigma)和圆果苣苔属(Gyrogyne);特有种901种3亚种61变种,占广西野生维管植物物种总数的11.04%.广西共有349种维管植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约占全国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总数的33.46%.本名录的动态更新是对广西野生维管植物阶段性的汇总和归纳,但目前仍有253种存疑种类,这些种类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广西野生维管植物的编目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在此,本文呼吁相关植物学者对广西野生维管植物多样性开展更为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重庆楼梯草属一新组和三新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描述了自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发现的荨麻科楼梯草属的一新组和三新种:(1)雌伞楼梯草组Sect.Gynosciadion具一新种,雌伞楼梯草Elatostema femineocymosum,其特征为雌花序为3~4回分枝的聚伞花序,无花序托和总苞,根据这些特征可与楼梯草属的其他组相区别;(2)圆微叶楼梯草E.gyronanophyllum,与对叶楼梯草E.sinense H.Schr(o)ter近缘,区别特征为此新种的叶较小,具较少二级脉,退化叶圆形或近圆形,雌总苞具12枚三角形苞片,雌花具2花被片,柱头扁球形;(3)正宇楼梯草E.zhengyuanum,与四面山楼梯草E.simianshanicum W.T.Wang近缘,区别特征在于新种的茎无毛,有时为营养茎,其叶片、钟乳体和托叶均较小,雌总苞的苞片呈倒披针状长圆形,在背面无鸡冠状突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南溪楼梯草,云南荨麻科一新种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文描述了自云南东南部发现的荨麻科楼梯草属一新种,南溪楼梯草(Elatostema nanxiense).此新种与田林楼梯草(E.tianlinense)相似,但其叶具三出脉,边缘具浅圆齿或小钝齿,雄总苞苞片较少,8枚,排成一层,背面有1~3条纵肋,只1枚在顶端具角状突起而与后者相区别.此外,此新种与盘托楼梯草系的广布种盘托楼梯草(E.dissectum)的区别在于其茎被糙伏毛,叶呈椭圆形,具三出脉,雄头状花序的花序梗较短,雄总苞苞片较少,呈宽卵形或横长方形,背面有1~3条纵肋,雄小苞片有缘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江津楼梯草,重庆荨麻科一新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描述了自重庆南部发现的荨麻科楼梯草一新种,江津楼梯草(Elatostema jiangjinense).此新种与锐齿楼梯草(E.cyrtandrifolium)近缘,两者的区别在于江津楼梯草的叶在狭侧具2条二级脉,托叶卵形或披针形,以及雄总苞片在顶端具长角状突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贵州楼梯草属(荨麻科)植物种类组成及分布格局
编辑人员丨2023/8/6
荨麻科(Urticaceae)楼梯草属(Elatostema)植物种类繁多、形态相似、关系密切,是植物分类学界公认的疑难分类群之一.贵州省地理位置特殊,水热条件较好,喀斯特地貌复杂多变,是我国楼梯草属植物的重要分布区,但一直以来种类不清,分类不明.为进一步理清资源本底及分布特征,该文通过近年调查和查阅资料形成贵州楼梯草属植物名录,分析其物种组成,并基于分布地及海拔数据分析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贵州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区系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基础资料.结果表明:全省赤车类群植物有1组1系7种,楼梯草类群有5组20系69种,分别占全国种类的17.94%、20.78%.楼梯草属植物共76种,其中13种为贵州楼梯草属特有种.在地理分布上,赤车类群主要见于黔北-黔东-黔南部分地区,沿赤水、桐梓、习水、正安-江口、印江-剑河-都匀、荔波-望谟一线,总体分布反呈"C"状;楼梯草类群植物主要分布在黔北-黔东-黔南-黔西南大部分地区,沿赤水、正安、江口-七星关、开阳、施秉、黄平-兴义、兴仁、安龙、贞丰、望谟、独山、荔波一带分布较多,总体分布呈"三"字状;楼梯草属特有植物总体呈点状、不均匀分布.该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000 m的范围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广西大石围天坑群不同植物群落的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5
大石围天坑群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资源.为进一步了解大石围天坑群植物群落特征,该文在天坑不同位置(坑口、坑腰、坑底)以及坑外共布设25个样地,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共鉴定出269种维管植物,隶属于89科176属,群落物种组成数量较多的科主要有樟科、蔷薇科、荨麻科等.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各层优势种分布较为均匀,其中乔木层优势种主要有香木莲(Manglietia aromatica)、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等,灌木层优势种有异叶梁王茶(Metapanax davidii)、滇鼠刺(Iteayunnanensis)等,草本层以楼梯草属(Elatostema)占优势.群落季相明显,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底部有常绿阔叶林分布,坑口边缘小面积分布有落叶阔叶林;群落生活型谱:高位芽植物为55.76%,地上芽植物为29.74%,地面芽植物为6.69%,隐芽植物为5.21%,一年生植物为2.60%.该文分析了天坑植物群落类型、组成、结构等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国喀斯特洞穴维管植物多样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洞穴是喀斯特景观中普遍存在的地质地貌结构,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仅2001-2020年间,就发表了中国喀斯特洞穴维管植物新属1个;新种(含种下等级)170个,隶属于16科31属,占近20年发表的中国维管植物新种的3.9%,说明洞穴植物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潜力.据统计,中国喀斯特洞穴维管植物有110科339属871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贵州、云南、重庆等地.物种数排名前5的科包括苦苣苔科、荨麻科、鳞毛蕨科、秋海棠科和茜草科,其所含物种数共占整个洞穴植物种类的39.4%;排名前5的属包括报春苣苔属(Primulina)、楼梯草属(Elatostema)、耳蕨属(Polystichum)、秋海棠属(Begonia)和凤尾蕨属(Pteris),其所含物种数共占整个洞穴植物种类的25.1%.本名录的所有洞穴植物中,草本习性的种类占一半以上.从洞内分布来看,仅有10.7%的种类分布于弱光带,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占比远高于被子植物,说明前者更能适应弱光带的极端环境.不仅如此,洞穴维管植物也具有较高的特有性成分,其中省级特有种占比25.8%,分别包括非洞穴特有种(11.0%)、多洞穴特有种(3.3%)和单洞穴特有种(11.5%).依据文献显示受威胁种类有115种(占13.0%).受威胁种类占比较高的类群均是近年来发表新种较多的科,包括鳞毛蕨科、苦苣苔科、荨麻科、秋海棠科、茜草科等.针对这些类群,有待更详细地调查来完善对它们的评估.此外,本名录中至少有36%的种类没有任何分子数据,亟待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广西被子植物新资料
编辑人员丨2023/8/5
桂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广西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基于该地区关键区域的深入调查,该文报道了广西被子植物新记录20种,即木姜叶征镒木[Wuodendron praecox(Hook.f.&Thomson)B.Xue,Y.H.Tan&X.L.Hou]、大果楠(Phoebe macrocarpa C.Y.Wu)、国楣铁线莲(Clematis fengii W.T.Wang)、方籽栝楼(Trichosanthes tetragonosperma C.Y.Cheng&Yueh)、枥叶花楸(Sorbus yunnanensis L.T.Lu)、长苞楼梯草(Elatostema longibracteatum W.T.Wang)、富宁槭(Acer paihengii Fang)、云南山茱萸(Cornus eydeana Q.Y.Xiang&Y.M.Shui)、长梗杜鹃(Rhododendron longipedicellatum Lei Cai&Y.P.Ma)、粉花安息香(Styrax roseus Dunn)、滇南山矾(Symplocos hookeri C.B.Clarke)、歧笔菊(Dicercoclados triplinervis C.Jeffrey&Y.L.Chen)、海桐状香草(Lysimachia pittosporoides C.Y.Wu)、麻栗坡红丝线(Lycianthes marlipoensis C.Y.Wu&S.C.Huang)、百节赛爵床(Justicia multinodis Benoist)、西畴黄芩(Scutellaria sichourensis C.Y.Wu&H.W.Li)、折唇羊耳蒜(Liparis bistriata C.S.P.Parish&Rchb.f.)、细茎阔蕊兰(Peristylus tenuicallus Ormerod)、滇南苹兰[Pinalia yunnanensis(S.C.Chen&Z.H.Tsi)S.C.Chen&J.J.Wood]、全唇线柱兰(Zeuxine integrilabella C.S.Leou),隶属于17科20属,其中征镒木属(Wuodendron B.Xue,Y.H.Tan&Chaowasku)和歧笔菊属(Dicercoclados C.Jeffrey&Y.L.Chen)为广西新记录属,同时提供了这些物种的形态描述、引证标本、地理分布和图片.此外,基于收集的材料,就方籽栝楼、歧笔菊的部分关键分类学特征作了详细的补充与修订.最后,讨论了新记录属种发现的生物地理学意义以及桂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