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互联网+全程母乳喂养支持的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以泌乳生理为理论基础的基于互联网+全程母乳喂养支持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2月在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产检至分娩的198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纳入9 9名产妇.试验组采用基于互联网+全程母乳喂养支持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产后3 d内哺乳或挤奶频率、乳头疼痛发生率、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未出现脱落.试验组产后3 d、14 d、42 d、4个月及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按是否母婴分离进行分层分析,试验组产后42 d、4个月及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后3 d内哺乳或挤奶频率、乳头疼痛发生率、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泌乳生理为理论基础的基于互联网+全程母乳喂养支持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剖宫产产妇泌乳行为的依从性,促进泌乳建立,从而显著提高其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预防孕产妇产后抑郁症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检索、评价、整合预防孕产妇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方法根据PIPOST方法确立循证问题,按照"6S"金字塔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国内外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数据库中关于预防孕产妇PPD非药物干预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指南、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2013年12月16日-2023年12月15日,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分级.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其中2篇临床决策、4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13篇系统评价,从筛查与评估、多学科团队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膳食补充剂、母婴皮肤接触、信息支持7个方面,共总结出26条最佳证据.结论预防孕产妇PPD非药物干预措施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充分发挥社会资源,证据应用过程中应进行本土化,以降低PPD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高危妊娠护理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高危妊娠可能导致难产及或危及母婴者。与正常妊娠孕妇相比,高危妊娠孕妇具有更高危险性,增加了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对母婴预后或其家庭均具有较大负面影响。因此,对高危妊娠患者进行相关研究可针对性开展临床护理,以此改善母婴预后。分析高危妊娠发生因素,能够积极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对取得良好预后尤为关键。高危妊娠护理应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综合分析各因素风险,并权衡实施相关护理的利弊关系,体现干预的临床价值。本文从高危妊娠发生因素及发生特点、护理重要性及护理现状等角度对高危妊娠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随访干预在阻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垂直传播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在阻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孕妇及其所生产的新生儿各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孕妇及其所生产的新生儿35例)与对照组(孕妇及其所生产的新生儿35例);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4 h内均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同时按照"0-1-6"程序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对孕妇及其所产新生儿均采取对症治疗与护理措施;对观察组采取随访干预措施,对照组则不采取随访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6个月的母婴阻断成功率、新生儿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阳性率,同时调查两组孕妇的随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母婴阻断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Bs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肝功能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HBV-DNA定量检查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孕产妇采取随访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降低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从而改善母婴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首次剖宫产产妇产褥期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首次剖宫产产妇产褥期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分娩的首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褥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维质量评价模式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时间均为6周。评估两组产妇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母婴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对照组失访8例、观察组失访7例,最终纳入产妇171例,其中对照组85例、观察组86例。结果:干预后两组产妇的产妇保健知识得分、新生儿保健知识得分、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切口愈合不良、子宫复旧不良、急性乳腺炎、产褥感染、产后便秘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湿疹、腹泻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对首次剖宫产产妇进行延续性护理,有助于产妇掌握产褥期保健知识,对母婴健康状况有积极作用,并能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奥马哈系统管理模式下的精细化护理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应激反应、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奥马哈系统管理模式下的精细化护理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应激反应、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1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干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精细化护理)和观察组(59例,奥马哈系统管理模式下的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手术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法<7分、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氧化应激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法<7分以及转NICU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奥马哈系统管理模式下的精细化护理能够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显著改善新生儿妊娠结局以及产后出血量,对保障母婴生命安全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ERAS理念的多学科联动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ERAS理念的多学科联动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该院门诊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多学科联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cy、Cys-C、母婴结局、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Hcy、Cys-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Hcy、Cys-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后感染、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产后出血、早产、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多学科联动循证护理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改善血糖指标及生存质量,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有利于临床多学科交流合作的提升,提高工作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规律运动联合膳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免疫功能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规律运动联合膳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免疫功能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该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规律运动联合膳食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情况、免疫功能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有效高于对照组,母婴结局明显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规律运动联合膳食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血脂血糖情况,并有效提升其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妇产科患者自我管理、母乳喂养及母婴安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妇产科患者自我管理、母乳喂养及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于鲁西南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61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172例和观察组1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母乳喂养社会支持以及孕期安全、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母乳喂养社会支持评分、孕产妇孕期安全、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将"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妇产科孕产妇中,可在高质量且及时中的信息/交互策略中,满足孕产妇各阶段性的自我管理需求,提高其母乳喂养社会支持与相关知识知晓率,减少孕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早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院外生活质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早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院外生活质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诊的84例妊高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诊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和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两组干预6个月后评价各组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生活质量及母婴妊娠结局状况。结果:两组延续性护理前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护理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得到不同程度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SAS、HAMD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出现子痫、产后出血、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和产后感染的患者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早期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妊高征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协助患者控制血压,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