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情化干预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亲情化干预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亲情化干预联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就诊时间、退热时间、上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急诊护理质量和急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就诊时间、退热时间、上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均 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焦虑量表(S-AI)、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均 P<0.05),且观察组家属S-AI、T-AI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均 P<0.05);观察组急诊护理质量、急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均 P<0.05);观察组患儿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 P<0.05)。 结论:亲情化干预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可促进急诊科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儿症状改善,缓解患儿家属焦虑情绪,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患儿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且家属护理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维度舒适化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肺功能及临床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多维度舒适化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数字分配表法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2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对策,研究组实施多维度舒适化康复护理干预对策,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肺功能、心理状态等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肺功能、心理状态等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与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在完成自我管理、达成结果、一般自我效能、应对问题等水平提升效果较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在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肺活量、肺总量等肺功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呈逐渐好转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等心理状态,改善趋势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采取多维度舒适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效能及肺功能水平的同时,在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中也起到了积极推动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改良正念减压联合愉悦因子输入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正念减压联合愉悦因子输入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愉悦因子输入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CD-RIS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F-36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改良正念减压联合愉悦因子输入式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降低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水平,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够充分调动患者积极心理,提高心理护理的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海马异常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慢性疼痛可由急性疼痛发展而来,其不仅根治困难,还易继发心理问题及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而海马在慢性疼痛的管理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海马形态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可介导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或维持。本文现围绕近年来海马异常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慢性疼痛及其情绪障碍合并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龄产妇剖宫产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对SAS和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围术期高龄剖宫产产妇护理满意度及SAS和SD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手术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于此次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88.80%和70.00%,研究组整体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改善,研究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心理水平的改善,有助于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信任度的提升以及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智能化心身干预方案在中晚期癌症患者症状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智能化心身干预方案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疲乏、睡眠障碍症状群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9—12月在山西省某三甲医院肿瘤科住院的77例中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 n=39)和试验组( n=38),对照组进行肿瘤疾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的心身干预。采用中文版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C)、中文版简明疲乏评估量表(BFI-C)、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以及患者健康抑郁问卷(PHQ-9)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疼痛得分与干预前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疲乏得分均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干预后试验组疲乏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睡眠、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晚期癌症患者症状群管理的智能化方案初步证明对患者的疼痛、疲乏、睡眠障碍症状群及心理情绪问题具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在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在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0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2019年6月纳入的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7月—2021年12月纳入的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加速康复外科模式。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得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进食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有胃肠道反应的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3 d及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可以减轻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康复的促进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PCI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并监测生命体征,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进行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PCI术后康复速度、健康行为、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和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PCI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生活完全自理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时观察组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3个月时CDSES量表一般自我效能、完成自我管理、应对问题和达成结果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1年内心绞痛发生率和再次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AMI患者PCI术后采用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进行干预较常规护理有利于减少不良情绪,增强自我效能,促进患者坚持健康行为,从而降低术后MACE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DT模式结合分级心理护理在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结合分级心理护理在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30例老年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双色乒乓球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MDT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分级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头痛次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汉化版(WHOQOL-BREF)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头痛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不同时间联合组患者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ESCA、MMSE及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ESCA、MMSE及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及总分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及WHOQOL-BREF总分分数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MDT模式结合分级心理护理可缓解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疼痛感,恢复肢体运动能力与神经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穴位刺激联合情绪护理对胃肠胰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穴位刺激联合情绪护理对胃肠胰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情绪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刺激。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血压及睡眠状况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45.35±5.8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70±7.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79, P < 0.05);干预后,观察组脉率为(74.45±8.98)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9.53±8.79)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6, P < 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状况总分为(25.50±3.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53±2.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57, P < 0.05)。 结论:穴位刺激联合情绪护理可明显改善胃肠胰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症状、脉率及睡眠状况,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