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型及血压变异性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医证型及24h血压变异性(BPV)与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收集2023年5月—9月冠心病监护病房住院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平均真实变异性(ARV)评估患者的BPV,计算24hARV.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ACE分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24hARV、中医证型、实验室指标等.以MACE为结局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24hARV与MACE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AMI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由多到少依次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气滞血瘀和寒凝心脉.与痰瘀互结组、气滞血瘀组相比,气虚血瘀组、气阴两虚组的MACE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分析显示24h收缩压ARV和舒张压ARV与AMI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血瘀证是AMI患者的主要证型,虚证AMI患者更易发生MACE.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冠脉血运重建术后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及伴焦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数据挖掘,分析探讨冠脉血运重建术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中医证治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多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利用冠脉病中西医诊疗随访协作平台系统,采集2018年9月-2019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科577例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基线资料、中医证型及证素、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情况、相关疾病史、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等数据,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以电话与门诊访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1年。结果:入组577例患者,最终完成随访561例。①年龄分布:男性患者年龄为(61.80±11.00)岁、女性为(68.37±10.13)岁,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男性发病年龄有早于女性的趋势。②中医证素分布:虚性证素中占比最高的为气虚(61.75%,176/285),其次为阴虚(28.77%,82/285);实性证素中占比最高的为血瘀(39.13%,108/276),其余依次有痰浊(36.23%,100/276)、气郁(20.29%,56/276)等。③中医证型分布: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中,频率高于10%的中医证型依次为痰瘀互结伴忧郁气结证、气虚血瘀证、心胆气虚证、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不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中,频率高于10%的中医证型为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其中伴焦虑抑郁状态的痰瘀互结伴忧郁气结证、心血瘀阻证患者与不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07, P<0.01)。④相关性分析:支架植入数、LDL-C与焦虑抑郁状态呈正相关( r分别为0.107、0.118, P<0.05),尿酸呈负相关( r=-0.127, P=0.01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在治疗第6个月时,年龄[ RR(95% CI)为1.052(1.012~1.094), P=0.010]、糖尿病[ RR(95% CI)为4.561(1.028~20.238), P=0.046]是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行冠脉血运重建术后患者年龄多集中在60~70岁,男性患者发病有早于女性趋势,罹患冠心病风险较高;中医虚性证素中气虚证占比最高,实性证素中血瘀证占比最高;伴焦虑抑郁状态频率高的中医证型为痰瘀互结伴忧郁气结证、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支架植入数、LDL-C与术后焦虑抑郁状态呈正相关;年龄、糖尿病是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1 684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不同证型间影响因素的差异,为UA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8月-2019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UA住院患者1 684例,应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住院时间、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实验室指标[TC、TG、HDL-C、LDL-C、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HbA1c]、中医证型(气阴两虚证、痰浊闭阻证、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滞血瘀证、心肾阳虚证)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分析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以及与患者一般资料、血脂、血糖及凝血指标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证型的危险因素。结果:1 684例UA患者证型分布依次为气阴两虚证(44.7%)、痰浊闭阻证(35.3%)、气虚血瘀证(7.4%)、心血瘀阻证(5.3%)、气滞血瘀证(4.6%)、心肾阳虚证(2.6%);男性多于女性( P<0.05);6个证型间性别、年龄、BMI、TC、HDL-C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P<0.05),痰浊闭阻证患者年龄小于气阴两虚证、心血瘀阻证( P<0.05);气滞血瘀证患者年龄小于气阴两虚证、心血瘀阻证、心肾阳虚证( P<0.05);痰浊闭阻证患者BMI大于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 P<0.05);痰浊闭阻证患者TC水平高于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 P<0.05);痰浊闭阻证患者HDL-C水平低于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 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C[ OR(95% CI)为0.761(0.592,0.978)]、HDL-C[ OR(95% CI)为2.131(1.145,3.966)]是预测气虚血瘀证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年龄[ OR(95% CI)为1.017(1.008,1.026)]、住院时间[ OR(95% CI)为1.019(1.001,1.038)]、DBP[ OR(95% CI)为0.984(0.975,0.993)]、HDL-C[ OR(95% CI)为0.984(0.975,0.993)]是预测气阴两虚证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年龄[ OR(95% CI)为0.965(0.946,0.985)]、HDL-C[ OR(95% CI)为2.329(1.206,4.500)]是预测气滞血瘀证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年龄[ OR(95% CI)为0.982(0.973,0.991)]、住院时间[ OR(95% CI)为0.978(0.958,0.997)]、BMI[ OR(95% CI)为1.048(1.015,1.082)]、DBP[ OR(95% CI)为1.014(1.004,1.024)]、HDL-C[ OR(95% CI)为0.505(0.351,0.726)]是预测痰浊闭阻证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年龄[ OR(95% CI)为1.031(1.003,1.060)]、DBP[ OR(95% CI)为1.028(1.001,1.056)]是预测心肾阳虚证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UA中医证型分布呈一定规律,以气阴两虚证、痰浊闭阻证多见,性别、年龄、BMI、TC、HDL-C在中医证型间存在差异,可为UA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昆明地区肺结核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肺结核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2019年4月-2020年12月本院116例肺结核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归纳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判定中医证素严重程度。结果:肺结核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中医症状以咳嗽[89.66%(104/116)]、咳痰[73.28%(85/116)]、口干[70.69%(82/116)]、胸闷[64.66%(75/116)]、乏力[56.03%(65/116)]、潮热[52.59%(61/116)]、气短[50.00%(58/116)]多见;舌色以淡红[43.10%(50/116)]、红色[47.41%(55/116)]多见,舌形以裂纹舌[37.07%(43/116)]、点刺舌[27.59%(32/116)]、老舌[23.28%(27/116)]多见,舌苔以少苔或无苔[48.28%(56/116)]、黄腻苔[21.55%(25/116)]多见;脉象以细(数)[54.31%(63/116)]、滑(数)[25.86%(30/116)]多见。主成分分析法以载荷系数>0.40为阈值,共筛选出10个主成分的四诊信息;聚类分析结果为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三大类中医证型。不同性别、年龄、病程患者中医证型比较,男性多见虚证[41.18%(21/51)]、女性多见虚实夹杂证[63.08%(41/65)];年龄43~59岁者多见实证[36.36%(24/66)]、≥60岁者多见虚实夹杂证[70.00%(35/50)];病程<3个月者多见实证[41.30%(19/46)],病程3~12个月者多见虚证[57.14%(20/35)],病程>1年者多见虚实夹杂证[74.29%(26/35)]。不同性别、年龄、病程患者中医证素严重程度比较,男性以实证[54.17%(26/48)]、女性以虚证[53.33%(24/45)]最高;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均以虚证[43~59岁者为54.17%(42/84),≥60岁者为54.17%(12/24)]最高;病程<3个月者以实证[56.86%(29/51)]、≥3个月者均以虚实夹杂证[3~12个月为52.38%(22/42),>1年为53.33%(24/45)]最高。结论:昆明地区肺结核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证候以阴虚、气虚为本,血瘀、痰热、痰瘀、痰浊为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稳定性冠心病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现状及中医外治等方面阐述稳定性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旨在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中医药在治疗稳定性冠心病方面历史悠久,认为本病病位以心为主,涉及到肝、肾、脾、肺等脏,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寒邪侵袭、肝虚肾亏为本病主要的病因;关于辨证分型尚未达成统一的标准,目前多以气滞血瘀、痰瘀痹阻、心血瘀阻、心肾阳虚、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等为主;治疗多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活血化瘀、益气温阳、化浊通腑、通脉止痛等为大法;中医外治如针灸、推拿按摩、穴位贴敷等的疗效得到医师及患者的一致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芪参益气滴丸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不宜进行血运重建的气虚血瘀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和病例纳入、排除标准的114 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62 例和对照组 52 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规范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连续治疗 3 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cardio 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相关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RDW-CV)、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患者的最大公斤摄氧量(VO2/kg max)、无氧阈时摄氧量(AT-VO2/kg)、无氧阈时代谢当量(AT-METs)、最大代谢当量(METs max)、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e)、最大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O2 max%pred)、LVEF 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试验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以及健康变化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知程度方面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改善不宜进行血运重建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 CPET 相关指标,提高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2015-2021年天津地区临床诊疗数据的冠心病现代中医证候特征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冠心病现代中医证候特征及演变趋势.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西医诊断明确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通过提取性别、年龄以及临床症状、舌脉特征等四诊信息,开展证候类型二次校对判定和证候要素提取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各证候要素间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3374例冠心病患者.患者临床症状频次由高到低排名前四位依次为胸闷(1791例,53.08%)、胸痛(1612例,47.78%)、憋气(1484例,43.98%)、心悸(1387例,41.11%);脉象频次由高到低排名前四位依次为弦脉(2261例,67.01%)、细脉(1067例,31.62%)、滑脉(795例,23.56%)、沉脉(755例,22.38%);舌色以紫暗舌为主(1703例,50.47%),苔质以白苔(2184例,64.73%)、薄苔(1321例,39.15%)、腻苔(1181例,35.00%)为主.中医证型分布由高到低排名前四位依次为气虚血瘀证(737例,21.84%)、气虚痰瘀证(432例,12.80%)、痰瘀互结证(427例,12.66%)、心血瘀阻证(393例,11.65%).其证候多为虚实夹杂,且多兼夹血瘀、痰浊.中医证候要素由高到低排名前四位依次为血瘀(2814例,83.40%)、气虚(1928例,57.14%)、痰浊(1495例,44.31%)、阴虚(560例,16.60%).证候要素关联规则中以痰浊、血瘀、气虚关联度强,其中又以痰浊、血瘀组合关联度最强.各证候要素在2015-2020年各年度间分布结果显示,阴虚、痰浊、血瘀各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证候要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代冠心病基本病机仍属本虚标实,证候特征以虚实夹杂为主,痰瘀兼夹特征明显,标实证候要素占比升高,尤以痰浊、血瘀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 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使用本课题组研制的《冠心病中医四诊采集量表》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临床数据库.结合频次分析和专家意见筛选四诊信息构建隐结构模型.结果 共收集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702例,筛选得到高频四诊症状40个,隐结构模型分析得到18个隐变量,模型贝叶斯信息准则评分为-17 604.38.对模型中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发现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病位证素主要有心、肝、肾等,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阴虚、气滞、痰浊、血瘀等,归纳其证型主要有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湿热内蕴证5类,并提示各证型与四诊信息间的互信息及信息覆盖度.结论 隐结构模型分析可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证候分类提供一定的定性定量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复荣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PET)探讨复荣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气虚血瘀型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5 月—2022年 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 200例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 10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加用复荣通脉胶囊.治疗前和治疗 1个月后,采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测量 CPET指标,包括峰值氧摄取量(PeakVO2)、无氧阈(AT)、峰值氧脉搏(O2 Pulse)、最大摄氧量(VO2 max)、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胸痛、胸闷、气短、乏力、心悸、唇色紫绀、舌象、脉象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eakVO2、AT、O2 Pulse、VO2max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而 VE/VCO2 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L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LVEDD和 LVESD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目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荣通脉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疗效较好,可缓解病人主要症状,改善其呼吸和循环功能,增强心功能和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补气活血止痛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症状,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1].稳定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需血的失衡现象,心肌短暂的缺血缺氧即可发生心绞痛,其病情相对稳定,控制得当的情况下其发作程度、频率、性质可在数周甚至更长时间内无显著变化,大多数患者生存期长,但存在急性心机梗死和猝死的风险[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