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的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研究热点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研究的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 5.3.R8软件对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进行文献分析,并借助GraphPad Prism 6.07软件绘制相关作者及机构发文量的分布图。结果:研究共纳入356篇文献,其中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领域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核心的医疗单位;研究者以林小丽及杨雨竹为主;对58个关键词聚类后挖掘出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的6个研究热点:情志护理重要性;不同施护形式探究;对预后的影响研究;临床应用价值体现;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结论:在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的6个研究热点中,情志护理、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及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是近几年(2011—2018年)的研究热点。另外为促进该领域的进步与发展,须加强作者、机构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补充完善辨证施护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证候要素理论胸痹心痛服药护理的古籍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对胸痹心痛病古籍文献的整理分析,挖掘疾病的相关中药方剂、方剂所对应的主要证候要素以及服药护理内容。方法:以《中华医典》数据库(第5版)为数据源,检索相关古籍条文,建立数据库,提取相关中药方剂、证候要素及服药护理的相关内容,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及探讨。结果:所纳入的102首方剂中共提取出主要证候要素4个,分别为寒凝、气滞、血瘀、痰浊;所对应的服药护理措施具体包括服药温度、时间、频次、送服溶液及食忌等5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服药温度主要为温服、热服;服药时间主要为食前、食后、空腹、空心、日午、临卧、不计时候服等;服药频次主要为日二服、日三服、日三夜一服等;中药送服溶液以酒、粥/米饮、姜汤、橘皮汤、陈皮汤、醋汤等为主;服药食忌主要是忌生葱、猪肉、生冷、菘菜、羊肉等。结论:通过对基于证候要素理论胸痹心痛服药护理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疾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可促进服药护理的规范化,提高护理人员的辨证施护能力,为中医临床的服药护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从"轻可去实"论治胸痹心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轻可去实"最早属于药物分类法,后演变为方剂分类法,旨在运用轻解宣散药治疗内伤杂病.至温病学派提出"逆传心包"理论,运用竹叶、连翘、莲子心、菖蒲、郁金、灯芯草等轻灵开窍,透热转气,为轻剂治疗心系疾病奠定了基础.胸痹心痛核心病机为"阳微阴弦",与风、冷、热、毒、湿等病邪相关,络脉为重要病位,轻剂可宣透阴邪、驱散外邪、疏经搜络;轻剂包含风药,能开通上焦,解表发汗、调和营卫、培补宗气,从多个方面达到养心去邪、通脉宣痹之效,以治疗胸痹心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药复方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该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并认为当属本虚标实,且"阳微阴弦"是冠心病的经典阐释.研究表明,痰浊与血瘀为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同时也是病理产物,痰瘀互结作为冠心病基本病机贯穿疾病始终,是冠心病主要证型,临床研究也证实中药复方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具有确切疗效.通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从经典方剂、经验方、中药复方制剂、中药复方与西药合用、中药复方联合其他中医疗法等方面对中药复方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选方用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CiteSpace对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热点趋势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探索其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4月收录冠心病中医证候的研究文献,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5.R2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并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纳入文献1 512篇,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较多的研究机构有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发文较多的作者有王阶、毛静远、毕颖斐、王伟、王贤良、张鹏、何庆勇等;高频关键词有"高血压""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胸痹心痛""血脂"等,且生成11个聚类标签,25个突现词.[结论]目前冠心病的中医证候研究领域不断发展,且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团队,但合作多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主,尚未形成大规模、跨区域的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目前研究热点集中证候要素、临床疗效、介入治疗等方面,但中医证候研究大多停留在单个症状或单一治疗手段上,缺乏系统性.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病因病机,注重从整体性的角度探究冠心病的中医证候及其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王行宽辨治冠心病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王行宽教授认为,冠心病可从"胸痹"论治;心之气营亏虚为胸痹病证之本,痰瘀互结为病证之标,肝木失疏、气机失调贯穿疾病的全过程,应以"肝心同治"思想辨治胸痹;治疗上予以补益气营,豁痰化瘀,佐以疏肝解郁,运用经方或创制的经验方心痛灵方加减治疗该病,疗效明显.文章总结王行宽教授辨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体现其"多脏调燮、综合治理、杂病治肝"的学术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我国心系疾病中医护理研究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我国心系疾病中医护理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的心系疾病中医护理相关研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心系疾病中医护理研究文献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作者及各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不足,研究症状主要有便秘、焦虑、抑郁和失眠等,心系疾病中医护理研究领域更加关注老年群体,提倡辨证施护、舒适护理,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目标.结论:心系疾病中医护理相关研究文献量较少,作者与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有待加强,需优化心系疾病中医护理方案,为临床护士开展辨证施护、实施适宜的中医护理技术提供参考,推动中医护理长期、稳定地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冠心病的中医认识与经方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冠心病为心血管领域的常见疾病,我国约有1 140万例冠心病患者,其患病率与病死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医学的一级、二级预防,介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干预下,其病死率虽有下降,但仍存在阿司匹林等药物抵抗、继发性硝酸甘油失效、介入术后乏力胸闷焦虑、冠心病合并高出血风险等问题,已成为现代医学亟待解决的临床关键科学问题.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在病因上,包括外感寒邪、情志内伤、禀赋不足、体虚劳伤等,这与现代医学中的交感神经活性、双心疾病状态、家族病史、心血管多代谢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病机上,包括气郁、痰浊、瘀血、火热、寒凝、正虚等证型.结合现代病理,气郁与焦虑抑郁状态等情志因素相关,痰浊与脂质代谢异常相关,瘀血与血液循环与凝血功能异常相关,火热与炎症反应相关,寒凝与免疫反应亢进相关,正虚与后期心力衰竭、合并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年老体虚相关.在经方治疗策略上,气郁推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痰浊推荐温胆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瘀血推荐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火热推荐小陷胸汤、三黄泻心汤,寒凝推荐枳实薤白桂枝汤,正虚推荐人参汤等.研究发现,在病机认识上,由于古今疾病谱变化以及体质差异,导致冠心病的核心病机从阳微阴弦的胸阳不振、"寒凝"为主,转变为"气郁""痰浊""痰瘀""火热"等,呈现出由寒到热,由虚到实的转变;在经方合方上,有规律可循,即某疾病的核心方证常固定性地与其他方证合方出现,这可能与疾病内在的病理生理机制的发展变化相关;在现代药理成果的临床运用上,根据团队"病机结合病理,药性结合药理"临证原则,大量经典名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有助于现代临床的"靶向"治疗;经方还有助于改善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介入术后焦虑,易合并高出血风险,冠脉临界病变的缺乏有效阻断、延缓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进展等临床难题.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创新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临床疗效,进而推进经方治疗冠心病临证体系的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稳定性冠心病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现状及中医外治等方面阐述稳定性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旨在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中医药在治疗稳定性冠心病方面历史悠久,认为本病病位以心为主,涉及到肝、肾、脾、肺等脏,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寒邪侵袭、肝虚肾亏为本病主要的病因;关于辨证分型尚未达成统一的标准,目前多以气滞血瘀、痰瘀痹阻、心血瘀阻、心肾阳虚、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等为主;治疗多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活血化瘀、益气温阳、化浊通腑、通脉止痛等为大法;中医外治如针灸、推拿按摩、穴位贴敷等的疗效得到医师及患者的一致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形气神一体观构建冠心病的病机理论体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形气神一体观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气、神三者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分析形、气、神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从形气神一体观的角度探讨形、气、神与冠心病的关系,阐述冠心病病机.冠心病形的改变以心血不足为主,而痰浊、瘀血为主要致病因素;气的变化包括气虚、阳虚和气滞等方面;神的异常以由于心神失养造成的狭义之神调控情志、认知、思维等精神活动功能失常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