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飞秒激光辅助角膜异体基质透镜植入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30岁,因"双眼视力下降1年"就诊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门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双眼视力下降,配镜矫正视力不佳,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双眼圆锥角膜。入院眼科检查示:右眼裸眼视力(UCVA)0.02,左眼0.06;右眼眼压测量不出,左眼为11 mmHg(l mmHg=0.133 kPa);小瞳验光为右眼影动不清,左眼-6.25 DS/-3.50 DC×135=0.4。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示:双眼结膜无充血,右眼角膜基质浅层瘢痕,左眼角膜透明,双眼角膜Munson征(+),Vogt条纹(-),Fleischer环(-)。Sirius三维眼前节分析检查示:右眼角膜平坦子午线曲率(Flattest meridian keratometry,K1)为55.26 D,陡峭子午线曲率(Steepest meridian keratometry,K2)为64.80 D,平均K值为59.65 D,角膜最薄点厚度(Thinnest corneal thickness,TCT)为369 μm;左眼角膜K1为45.21 D,K2为46.20 D,平均K值为45.70 D,TCT为466 μm。拟行左眼角膜胶原交联(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CXL)手术治疗,择期行右眼角膜移植手术治疗。患者于2019年9月行左眼跨上皮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Accelerated trans-epithelial 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ATE-CXL)治疗,手术顺利,术后3个月左眼UCVA由0.02提高至0.12,小瞳验光显示为-4.50 DS/-3.50 DC×140=0.8,并验配RGPCL矫正。复查右眼角膜地形图示:K1为58.25 D,K2为64.71 D,平均K值为61.31 D,TCT为352 μm。因患者不接受右眼角膜移植方案,经充分术前沟通后,拟行右眼角膜基质透镜植入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经西安市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在治疗前被告知手术风险及相关并发症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后于2020年1月行右眼角膜基质透镜植入联合CXL。患者平躺位,奥布卡因滴眼液点眼表面麻醉,采用VisuMax飞秒激光设备(德国Zeiss公司)进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手术设计制作角膜基质囊袋,设计参数为:激光切割能量均为28,透镜帽直径7.5 mm,厚度105 μm,边切口宽度200°,边切位置270°(角膜正下方),边切宽度13.09 mm(见图1A)。分离角膜基质后,采用核黄素VibeX Xtra(美国Avedro公司)同时浸泡角膜层间以及待植入的同种异体角膜基质透镜10 min。供体基质透镜来自同日行SMILE的近视患者,透镜厚度为116 μm,直径6.5 mm。将基质透镜植入患者角膜层间,铺平角膜基质透镜以及角膜帽(见图1B)。采用KXL角膜交联仪(美国Avedro公司),调整紫外线发射头位置,红色十字光标对准角膜中心开始紫外线照射4 min,波长为370 nm,照射强度45 mW/cm 2,照射形式为脉冲式照射(1 s亮,1 s暗),总能量为5.4 J/cm 2。术毕平衡盐溶液(Balanced salt solution,BSS)冲洗层间,复位角膜帽,盖上角膜绷带镜。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层间无异物,基质透镜平复无移位(见图1C)。术后4 d复诊,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示:右眼角膜帽复位良好,绷带镜在位,角膜基质及透镜轻度水肿。摘除角膜绷带镜,复查角膜地形图示:K1 67.57 D,K2 63.34 D,平均K值65.39 D,TCT 461 μm,角膜最薄厚度较术前增加,厚度差异性较术前减小(见图2)。之后给予氟米龙滴眼液点眼3周,每天4次,每周递减1次;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每天4次,持续1周;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每天4次,持续1个月。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患者无法遵医嘱随访,本中心进行术后6个月电话随访,得知患者右眼UCVA0.02,小瞳验光-19.00 DS=0.8,并配戴RGPCL矫正视力,对术后效果表示满意。术前高分辨前节OCT可见患者角膜不规则变薄,术后1年复查前节OCT可见角膜基质透镜透明、定位居中(见图3);复查角膜地形图示:K1 62.44 D,K2 64.04 D,平均K值63.23 D,TCT为460 μm(见图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0.05%环孢素与0.1%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慢性oGVHD后患者眼表干眼相关指标及泪液炎症因子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0.05%环孢素与0.1%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慢性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oGVHD)后患者眼表干眼相关指标及泪液炎症因子的改变。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确诊为慢性oGVHD的患者60例6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他克莫司组30例30眼和环孢素组30例30眼。他克莫司组主要采用0.1%他克莫司滴眼液点眼,2次/日;环孢素组采用0.05%环孢素滴眼液点眼,4次/日。此外,2个组患眼均采用0.1%氟米龙滴眼液2次/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3次/日、0.1%玻璃酸钠滴眼液8次/日点眼,进行抗炎和润滑治疗。用药后1个月随访并依据排除标准筛选患者,最终将他克莫司组21例21眼和环孢素组12例12眼纳入后续研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对患眼进行检查,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评分、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和泪膜破裂时间(BUT)。采用Luminex芯片法检测患眼治疗前后泪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8、IL-17、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质量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他克莫司组和环孢素组治疗前后OSDI差值分别为0.4(-5.6,21.5)和27.2(4.6,45.0),环孢素组OSDI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他克莫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547, P=0.009)。他克莫司组和环孢素组治疗前后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差值分别为5.0(2.5,10.0)分和3.5(-0.5,13.8)分,BUT差值分别为0.0(-3.0,0.0)s和-1.5(-3.0,0.0)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0.526、-0.804,均 P>0.05)。他克莫司组与环孢素组治疗前后IL-6、IL-8、IL-17、EGF和TNF-α表达量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0.487、-0.112、-0.412、-1.085、-1.198,均 P>0.05)。 结论:2种药物治疗慢性oGVHD后,患者泪液中各因子含量的改变程度均未见显著差异。慢性oGVHD患者应用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可能比0.1%他克莫司滴眼液有更好的舒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地黄除风益损汤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改善胬肉术后眼表状态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地黄除风益损汤(自拟方)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改善翼状胬肉术后眼表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在浙江省中医院眼科行翼状胬肉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8眼)和对照组28例(38眼)。治疗组术后使用地黄除风益损汤联合0.1%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对照组术后仅予0.1%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共治疗6周。并分别于治疗2、4、6周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液分泌试验(SⅠT),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中医临床症状目痛、目痒、眼眵、流泪、眼干涩、白睛红赤、羞明畏光积分,记录各项检测指标数值及症状积分。采用重复方差分析、 t检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2周时,2组间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7, P=0.01),而FL、BUT、SⅠ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6周时,2组间症状积分、FL、BUT、SⅠT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周: t=-4.03、-4.42、5.01、4.16;6周: t=-2.18、-2.02、2.08、2.31;均 P<0.05)。 结论::地黄除风益损汤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能明显改善翼状胬肉术后眼表刺激症状,减少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延长BUT,增加泪液分泌量,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致重症眼表损伤3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例1,患者,男,48岁,因左眼反复发红、磨痛、视力下降2个月及热泪溢出感4 d于2017年1月13日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就诊。患者1年前因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在外院接受异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术后早期出现脾脏排斥反应,应用抗排斥药物后病情稳定,半年前停药。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矫正视力0.2,眼压17 mmHg(1 mmHg=0.133 kPa),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粗糙,晶状体密度增高,其余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视力0.05,不能矫正,眼压T-1,球结膜明显充血,角膜中央穿孔,白色分泌物附着,角膜基质水肿,KP(-),前房浅,前房闪辉(+),瞳孔欠圆,晶状体密度增高,位置前移,眼内窥不入(图1)。左眼溪流试验(+),角膜刮片未见微生物生长。Schirmer Ⅱ试验:右眼3 mm/5 min,左眼4 mm/5 min。诊断:左眼角膜穿孔;双眼干眼(继发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入院后使用抗细菌和抗炎滴眼液及人工泪液点眼。2017年1月14日行左眼穿透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病变角膜细菌培养示克氏库克菌生长,药物敏感性试验示对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氧氟沙星、夫西地酸敏感。术后全身应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50 mg静脉滴注,左眼局部应用质量分数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眼膏、体积分数20%自体血清、质量分数0.3%玻璃酸钠滴眼液,角膜上皮修复后加用他克莫司滴眼液抑制排斥反应;右眼用0.1%氟米龙滴眼液代替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眼膏,其他药物同左眼。出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3,矫正视力0.6,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上皮略粗糙。左眼视力0.05,不能矫正,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植片轻度水肿,角膜上皮完整(图1)。术后1个月左眼角膜植片上皮缺损,调整局部用药后未修复,2017年3月2日再次入院。左眼视力0.04,不能矫正,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植片中央轻度混浊,上皮缺损4 mm×3 mm。Schirmer Ⅱ试验:右眼5 mm/5 min,左眼1 mm/5 min。角膜刮片无微生物生长。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示病灶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左眼角膜植片溃疡;左眼PKP术后;双眼干眼(继发性);cGVHD,局部用药同右眼出院前,症状无明显缓解,2017年3月3日行双眼下泪点栓塞,角膜仍无明显修复。2017年3月6日行左眼睑缘粘连术,上下睑缘中内、中外1/3做睑缘创面永久性缝合,病情稳定后出院,1周后拆除皮肤缝线,角膜上皮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角膜塑形镜佩戴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角膜炎诊疗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儿男性,11岁,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1年,戴镜后出现右眼疼、睁眼困难,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角膜炎,给予妥布霉素滴眼液及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4次/d点眼治疗,2 d后症状持续加重,遂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就诊。患儿既往体健;视力右眼为指数/20 cm,左眼为0.8;右眼睑水肿,睑裂区有黄绿色黏液状分泌物,结膜水肿,混合充血(+++),角膜水肿,中央鼻上方见4 mm×4 mm白色溃疡病灶(图1A);右眼角膜刮片Giemsa染色镜检发现少量杆菌;角膜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发现右眼角膜病灶及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大量树突状细胞,可见高反光物沉积,角膜内皮隐见较多炎性细胞附着,未发现典型真菌菌丝、孢子及阿米巴包囊(图1B)。初步诊断:右眼细菌性角膜溃疡。给予莫西沙星滴眼液和妥布霉素滴眼液交替点眼,点眼间隔为10 min,加替沙星眼用凝胶睡前点眼,全身静脉滴注头孢他啶2 g/d,治疗3 d后病灶未见明显好转,遂行角膜病灶刮除,丁胺卡那霉素冲洗液冲洗病灶,继续上述药物治疗3 d,病灶缩小、局限(图2),角膜刮片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图3),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继续上述药物治疗1周,结膜充血减轻,角膜水肿好转,病灶缩小。将莫西沙星滴眼液和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次数减少为6次/d,加用0.1%氟米龙滴眼液,3次/d,每周递减1次且监测眼压1次。1个月后复诊,右眼视力恢复至0.6,病灶处遗留角膜云翳(图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期服用氯丙嗪引起双眼角膜内皮及晶状体色素沉着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74岁。因双眼视物模糊1年,于2023年4月6日至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者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精神分裂症病史40余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6年。自2017年开始连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400 mg,每日2次,2年后患者病情稳定,日剂量改为200 mg口服,每日2次至今。眼部检查:右眼裸眼视力(UCVA)0.3,左眼0.4,双眼矫正视力均不提高;右眼眼压17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6 mmHg。双眼球运动正常,结膜无充血,角膜上皮及基质清,内皮弥漫性灰白色点状混浊(图1),前房Tyn(-),周边前房深度为1 CT,虹膜纹理清,瞳孔圆,右眼瞳孔直径约2 mm,左眼瞳孔直径约3 mm,对光反应迟钝,双眼晶状体浅表面有棕黄色粉尘状色素沉着物呈放射状(海星样) (图2),晶状体皮质混浊。散瞳查双眼底视盘界清色可,视网膜血管走形正常,左眼黄斑部可见金箔样反光。眼部A超示右眼眼轴长度22.68 mm,左眼22.87 mm;眼部B超示双眼玻璃体轻度混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示右眼2 750个/mm 2,左眼2 491个/mm 2;右眼中央角膜厚度546 μm,左眼539 μm;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示左眼黄斑前膜(图3),右眼黄斑中心凹结构正常。临床诊断:①双眼角膜内皮及晶状体色素沉着(氯丙嗪引起);②双眼老年性白内障;③左眼黄斑前膜。本例患者双眼白内障呈早期表现,但由于药物性瞳孔缩小及晶状体前色素沉着遮挡视线的影响,患者双眼视力仍欠佳,建议患者行双眼白内障手术。由于目前患者精神状况不佳,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暂缓手术,予氟米龙滴眼液及玻璃酸钠滴眼液滴双眼。1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家属,患者家属诉患者双眼视物仍不清,建议患者来院手术,患者家属拒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SMILE术后不同效价激素治疗对角膜光密度值和角膜上皮厚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不同效价激素治疗下的角膜光密度值和角膜上皮厚度(CET)的差异。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连续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近视诊疗中心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01例(197眼)。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51例(99眼)和氟米龙组50例(98眼)。地塞米松组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4次/d点眼,每次1滴,用药1周,1周后改为氟米龙滴眼液3次/d,每次1滴,每周减量1次,至术后1个月时停药。氟米龙组术后使用氟米龙滴眼液和妥布霉素滴眼液,均4次/d点眼,每次1滴,1周后停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并继续使用氟米龙滴眼液3次/d,每次1滴,每周减量1次,至术后1个月时停药。在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分别测量2组患者手术层面的角膜光密度值、CET、眼压及视力等。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 U检验比较2组数据间不同随访时间点的差异。 结果::最终地塞米松组和氟米龙组分别有42例(82眼)和43例(84眼)完成随访。2组基本信息、术前等效球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术前和术后1 d、1个月时,2组角膜光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术后1周时,地塞米松组角膜光密度值低于氟米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96, P=0.011)。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2组眼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术后1周时,地塞米松组眼压明显高于氟米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86, P<0.001)。术前和术后1 d、1个月时,2组CE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周时,地塞米松组在0~2 mm( t=-2.89, P=0.005)和>2~5 mm区域( t=-3.48, P=0.001)CET低于氟米龙组。术前时,2组在亮环境和暗环境下的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术后1周时和1个月时,地塞米松组的对比敏感度优于氟米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裸眼视力、总高阶像差、术后有效指数和安全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与使用低效价糖皮质激素相比,SMILE术后早期使用高效价激素明显抑制了角膜上皮重塑,角膜光密度值和对比敏感度恢复更快。SMILE术后患者使用高效价激素眼压升高更明显。术后高效价与低效价糖皮质激素相结合的给药方案,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更快、更安全有效的术后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病变1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患者,男性,19岁。2024年3月患者诉因左眼结膜充血,眼部磨痛2周,伴畏光、眼部白色分泌物增多,无其他不适症状,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左眼结膜炎"。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氧氟沙星眼膏抗炎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遂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眼科,以"左眼角膜结膜病变"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阿莫西林过敏史;慢性泪囊炎病史2年,平素间断抗炎治疗,否认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否认手术史和外伤史。右眼裸眼视力1.0,左眼裸眼视力0.25,矫正视力不提高。双眼第一眼正位,眼球各方向运动无明显受限。经SL-D701型裂隙灯显微镜(日本TOPCON株式会社生产)检查,可见双眼上下睑无内外翻及倒睫,泪小点位正,挤压右眼泪囊区无溢脓,挤压左眼泪囊区有少量溢脓。见图1A。双眼上下睑睑缘肥厚变形呈毛刷状,可见黄白色脂栓堵塞,左眼较右眼重,左眼睑缘可见新生血管。见图1B。右眼结膜轻度充血,无水肿,角膜上皮粗糙,角膜后沉积物(-),前房深度正常,前房闪辉(-),虹膜纹理清,瞳孔圆,直径约3 mm,光反射(+),晶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视盘边界清晰,颜色正常,杯盘比0.3,视网膜血管走形大致正常,动静脉管径比约为1:3,视网膜未见出血及渗出,黄斑中心凹反光(+)。左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上皮粗糙且欠透明,角膜后沉积物(-),前房深度正常,前房闪辉(-),虹膜纹理清,瞳孔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晶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视盘边界清晰,颜色正常,杯盘比0.3,视网膜血管走形大致正常,动静脉管径比约为1:3,视网膜未见出血及渗出,黄斑中心凹反光(+)。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显示双眼荧光素钠染色(+),右眼点状着染,左眼点片状着染。见图2。右眼眼压19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眼压20 mmHg。经眼表睫毛螨虫相关检查,在76TV型电子显微镜(江西新怡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下可见螨虫外观,螨虫啃食毛囊导致毛囊结构破坏。见图3。右眼泪膜首次破裂时间0.27 s,左眼为0.12 s;右眼泪膜平均破裂时间5.3 s,左眼为2.8 s;右眼睑板腺腺体缺失<1/3(Ⅰ级),左眼腺体缺失>1/3且<2/3(Ⅱ级)。免疫相关检验检查结果显示,抗核抗体系列、红细胞沉降率、人白细胞抗原B27及类风湿3项等均为阴性。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双眼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病变(blepharo kerato conjunctieitis,BKC);左眼慢性泪囊炎。局部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点左眼,4次/d; 0.1%氟米龙滴眼液(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点双眼,3次/d;复方硫酸锌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点双眼,4次/d;玻璃酸钠滴眼液(德国URSAPHARM Arzneimittel GmbH生产)点双眼,3次/d;睑缘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1 g,涂左眼,1次/晚;全身给予米诺环素(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0 mg,口服,2次/d;辅助配戴角膜绷带镜,每日清洁睑缘,隔日一次睑板腺按摩,雾化熏蒸。治疗2周后复诊,患者双眼上下睑缘较前光滑,右眼结膜无充血和水肿,左眼结膜轻度充血,无水肿,双眼角膜光滑透明,荧光素钠染色均未见着染,视力恢复良好。见图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电针对干眼模型小鼠眼表形态结构及干扰素调节因子5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观察电针对干眼模型小鼠眼表形态结构和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干眼的作用机制.方法:取若干只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的方法制备干眼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西药组小鼠予氟米龙滴眼液滴双眼,每日3次,每次各1滴,连续14d;电针组小鼠予电针双侧睛明和太阳穴,留针15 min,连续14d;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饲养,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于造模前、造模第21日和末次干预后次日分别采用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评价各组小鼠角膜上皮的损伤情况;干预结束后次日,使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角膜形态学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角膜和泪腺组织病理形态学表现,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角膜组织中IRF5蛋白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角膜组织中IRF5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西药组、电针组小鼠造模第21日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造模前和同时期正常组(P<0.05),电针组和西药组末次干预后次日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造模第21日和同期模型组(P<0.05).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角膜见大量球状免疫细胞,活化的基质层细胞边界不清、大小不规则,细胞间隙不规则,神经宽度发生改变,神经分支反射率降低并呈现分支断续;电针组和西药组小鼠角膜基质层细胞形态和神经反射均有改善.HE染色病理图片显示,模型组小鼠角膜上皮细胞排列不规整,存在上皮细胞脱落,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不齐、肿胀;泪腺上皮细胞明显萎缩,腺腔扩张,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电针组和西药组小鼠角膜上皮细胞脱落和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情况均有改善,泪腺组织上皮细胞萎缩和淋巴细胞浸润亦得到改善.模型组小鼠角膜组织IRF5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电针组和西药组小鼠角膜组织IRF5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可以改善干眼模型小鼠眼表组织炎症和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RF5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富马酸依美斯汀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评价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06/2022-08于我院就诊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15例230眼,在常规使用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的同时根据是否联合使用氟米龙滴眼液分为观察组(56例112眼)和对照组(59例118眼).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 wk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眼部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并记录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眼部症状和体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UT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3.6%vs 5.1%)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眼部症状与体征,延长泪膜破裂时间,降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提高疗效,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