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溴酸山莨菪碱改善复苏猪Th17/Treg失衡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是否可以调节复苏后动物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比值(Th17/Treg比值)及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北京白小型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室颤动(室颤)除颤+生理盐水组(SA组)、室颤除颤+氢溴酸山莨菪碱组(AH组),每组8只。SA组和AH组通过心室内电极持续刺激诱发室颤8 min并复苏制备缺血/再灌注(I/R)模型,其中SA组心肺复苏(CPR)后仅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静滴),AH组CPR后给予生理盐水+氢溴酸山莨菪碱静滴。分别于心搏骤停(CA)前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0、1、2、4、6 h记录各组猪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静脉血白细胞介素(IL-17、IL-10)水平及IL-17/IL-10比值。ROSC后6 h处死动物,留取肠道淋巴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同时检测组织匀浆中IL-17和IL-10水平(以IL-17/IL-10比值代表Th17/Treg比值)评估复苏猪的免疫状态,并对组织进行培养以评估细菌移位情况。结果:随ROSC时间延长,SA组和AH组静脉血IL-17及IL-17/IL-10比值均呈明显降低趋势,IL-10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且从ROSC后2 h开始,AH组IL-17/IL-10比值均明显高于SA组,持续至ROSC后6 h(0.79±0.05比0.49±0.08, P<0.05)。光镜下显示,与SA组相比,AH组肠淋巴组织皮质区淋巴小结数量较少、体积较小。ROSC后6 h,与Sham组比较,SA组和AH组猪肠道淋巴组织内IL-17及IL-17/IL-10比值均明显降低〔IL-17(ng/L):155.23±0.92、178.76±7.25比209.21±19.82,IL-17/IL-10比值:1.43±0.13、1.92±0.18比3.30±0.31,均 P<0.05〕,IL-10均明显升高(ng/L:109.85±11.60、93.55±81.83比63.45±0.62,均 P<0.05);而AH组IL-17/IL-10比值明显高于SA组(1.92±0.18比1.43±0.13, P<0.05)。细菌培养结果显示,SA组和AH组猪复苏后均出现肠道细菌移位,提示复苏后动物出现免疫抑制,肠源性继发感染风险升高;而AH组肠道淋巴组织细菌培养率明显低于SA组〔62.5%(5/8)比87.5%(7/8), P<0.05〕,提示山莨菪碱可降低细菌移位风险。 结论:山莨菪碱可以通过影响复苏动物Th17/Treg细胞因子平衡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以减少肠源性继发感染的风险,具有器官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氢溴酸山莨菪碱对敌敌畏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氢溴酸山莨菪碱联合多巴胺对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氢溴酸山莨菪碱联合多巴胺对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0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氢溴酸山莨菪碱静脉注射治疗,2组均治疗12 h后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尿量、收缩压、心率、氧摄取率、氧供指数、氧耗指数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B型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2%(45/51)比70.6%(3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57,P=0.028).治疗后,观察组的尿量、收缩压、氧摄取率、氧供指数及氧耗指数均大于/高于对照组,心率及血清cTnⅠ、BNP、TNF-α、降钙素原、I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氢溴酸山莨菪碱与多巴胺联合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效果较为理想,有助于增加患者的尿量、升高血压、改善心功能和组织氧代谢指标,促进生命体征稳定,降低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象皮粉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象皮粉与氢溴酸山莨菪碱联合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IDF)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3例IDF,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均分为3组,观察组给予象皮粉外敷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对照1组给予象皮粉外敷治疗,对照2组给予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均治疗1个月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炎性因子、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30/31)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74.19%(23/31)、77.42%(24/31)](P<0.05).治疗后,3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白细胞介素-6、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内皮素-1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后,3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 IDF患者给予象皮粉与氢溴酸山莨菪碱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可以让创面尽快愈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调节血流变学指标及炎症反应,从而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致味觉障碍合并口干1例
编辑人员丨2024/2/3
1 例 30 岁女性患者,因特发性突发性耳聋静脉注射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连续 2 d静注该药 10 min后均出现口干、味觉障碍.患者第 2 次用药后口含冰水,味觉恢复耗时较首次明显缩短.考虑为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停用该药后患者未再出现任何不适.味觉障碍虽不危急生命,但直接影响患者的用药体验与生活质量,临床应提高对此不良反应的认知度和重视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酮咯酸氨丁三醇与氢溴酸山莨菪碱在输尿管结石导致的急性肾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比较酮咯酸氨丁三醇与氢溴酸山莨菪碱在输尿管结石导致的急性肾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市海淀医院急诊外科就诊的166例输尿管结石导致的急性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肌内注射氢溴酸山莨菪碱,81例)和观察组(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8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前以及用药后30 min、1 h、4 h的疼痛程度,用药后30 min的临床疗效,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用药前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30 min、1 h、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0 min、1 h、4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0 min,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尿管结石导致的急性肾绞痛患者中,与肌内注射氢溴酸山莨菪碱比较,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的镇痛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更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氢溴酸山莨菪碱对感染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讨氢溴酸山莨菪碱(Ani HBr)对感染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0 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LPS)组和Ani HBr治疗(LPS+Ani HBr)组,每组10 只.利用气道滴注脂多糖(LPS)构建感染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建模 1h后,LPS+Ani HBr组大鼠腹腔注射 3.6 mg/kg Ani HBr.Sham组和LPS组大鼠分别给予等量 0.9%氯化钠溶液.药物干预 6h后,大鼠麻醉处死,取肺组织测定肺系数、肺组织湿/干重比(W/D)和肺组织含水量;同时,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结构变化.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BALF 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 和 TNF-α)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Bcl2,Bax和Caspase-3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以及NF-κB/NLRP3 信号通路的活性.结果 与LPS组比较,Ani HBr能够降低感染性休克大鼠的肺系数、肺组织湿/干重比(W/D)和肺组织含水量;改善受损大鼠肺泡结构紊乱,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显著降低BALF 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 及TNF-α含量;减少肺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同时下调NF-κB p65 和NLRP3 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Ani HBr能够减轻感染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其分子机制与调控NF-κB/NLRP3 信号通路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氢溴酸山莨菪碱应用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氢溴酸山莨菪碱应用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接受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160例,其中82例围手术期采用氢溴酸山良菪碱加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78例采用常规抗感染支持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疼痛、血尿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4 h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术后24、72 h血肌酐变化值、疼痛评分、血尿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2 h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术后24、72 h的血肌酐值、术后24、72 h的尿素氮及尿素氮变化值、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溴酸山莨菪碱应用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可减少患者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减少血尿时间,安全性佳,对加快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促排小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对有症状的单个直径≤10 mm的胆总管(CBD)结石的促排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新津分院普外科诊断为有症状的单个直径≤10 mm的CBD结石患者127例的结石排出情况,其中使用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患者68例,将其作为试验组;未使用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者59例,将其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10 mg/次,静脉注射,q6 h,连续使用12 d;对照组仅使用一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CBD结石排出率与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CBD结石6 d排出率、总排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试验组直径<5 mm的CBD结石排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直径5~10 mm的CBD结石排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直径<5 mm的CBD结石的促排率高于直径5~10 mm的CBD结石,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直径<5 mm的CBD结石的自排率与直径5~10 mm的CBD结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8例患者出现潮红、口干,余未见其他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对有症状的单个直径≤10 mm的CBD结石有促排作用,对<5 mm的CBD结石促排尤其显著,安全性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盐酸吗啡联合阿托品对终末期恶性肠梗阻病人的镇痛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5
恶性肠梗阻 (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 MBO)指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造成的肠道梗阻,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合并炎性水肿、电解质紊乱、肠道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复杂及恶化.对于终末期恶性肿瘤合并 MBO 病人,剧烈的持续腹痛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专家共识 [1] 推荐使用阿片类药物(吗啡、芬太尼等)和抗胆碱药物(氢溴酸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等)用于镇痛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有时镇痛效果并不理想.经过查阅资料,发现吗啡阿托品注射液(含盐酸吗啡 10 mg,硫酸阿托品 0.5 mg)用于麻醉和手术前给药可加强麻醉药的效力,并减少病人手术前的恐怖与诱导期不适,遂尝试其在终末期恶性肿瘤合并 MBO 能否达到更为理想的镇痛效果.本研究收集 48 例终末期 MBO 病人,对其镇痛治疗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