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团泛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菌株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成团泛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菌株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成团泛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以及成团泛菌的耐药性.结果 在22例成团泛菌感染患者中,男性16例(72.7%),女性6例(27.3%),60岁以上患者是主要感染人群(72.7%),11例患者合并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的基础疾病(50.0%).感染部位以肺部、泌尿系统及血液最为常见,59.1%为医院感染.成团泛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很好的敏感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为100.0%,左氧氟沙星敏感率为94.4%,头孢曲松敏感率为81.3%.结论 成团泛菌引起的感染多为院内感染,主要感染人群为老年人.虽然目前多数成团泛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但部分菌株已显示了多重耐药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产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在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用于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21年5—10月,前瞻性纳入因肾肿瘤拟行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单发肾肿瘤,肿瘤最大径≤4 cm;体质指数(BMI)18.5~30.0 kg/m 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1~3分;能配合完成方案规定的相关检查和随访;受试者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其他恶性肿瘤,或既往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且研究者认为不适合纳入本研究者;既往接受过同类型泌尿系统外科手术治疗,且研究者评估后认为不适合参与本研究者;入组前3个月内以及研究期间计划行其他大型手术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严重全身性疾病,研究者认为不适合行手术治疗者;入组前3个月内参与过其他干预性临床试验者。本研究手术均采用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该系统由远程控制台、手术设备台车、含4个机械臂的操作系统,以及可重复使用的蛇形机械臂构成。蛇形机械臂是具有两段且均可四向弯转的手术器械,末端携带单极剪刀、双极抓钳、持针器等不同的手术器械,靠自身弯曲运动,通过专用单孔多腔道套管进入体内,可避免传统单孔套管的"筷子效应""反向操作"等问题。本研究均行单孔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全麻,患者取健侧卧位,升高腰桥、头低足低位。于脐水平腹直肌外缘取3~4 cm切口,逐层切开进入腹腔,置入配套的单孔机器人专用2.5 cm套管,连接机器人系统,装入高清3D腹腔镜镜头和蛇形机械臂,助手通过专用通道置入普通腹腔镜器械进行辅助,必要时增加1个辅助孔。所有手术均采用经腹腔入路,肿瘤切除和创面重建均采用零缺血方式。记录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信息。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例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44~52岁。BMI 26.5~29.0 kg/m 2。2例有高血压病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均为0分。卡氏评分100分3例,90分1例。术前平均血肌酐(76.8±18.8)(70~104)μmol/L。肿瘤位于左侧3例,右侧1例。肿瘤直径1.1~2.8 cm。肿瘤分期均为T 1a期。R.E.N.A.L.评分为4A、7P、6P、4P各1例。首例手术采用纯单孔方式,余3例为保证手术安全性,均增加1个辅助通道。手术时间155~210 min,术中出血量20~170 ml。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2例,切缘均阴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漏尿、发热、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术后下床时0间1~3 d,术后住院时间3~9 d。出院前复查血肌酐(71.5±22.0)(54~103)μ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4)。 结论:采用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可安全、有效地开展单孔腹腔镜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蛇形臂动作灵活、指向性准确,可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人群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 045例中段尿培养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合并疾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共纳入1 045例泌尿系感染患者1 045份标本,其中革兰阳性菌为743例,革兰阴性菌为205例,真菌为97例。老年人群(65岁及以上)625例,占59.81%,老年人群尿培养真菌占比[11.68%(73/625)]为中青年人群(< 65岁)真菌占比[5.17%(24/420)]的2倍。在尿培养阳性结果中,合并糖尿病人群占比最高,为20.96%(219/1 045),其他依次为合并泌尿系统结石[16.08%(168/1 045)]、合并高血压[6.41%(67/1 045)]、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97%(31/1 045)]。结论:尿培养病原菌种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老年人及合并糖尿病人群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较高。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存在复杂性,可根据近期尿培养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确保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腺病毒感染及呼吸系统相关性疾病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腺病毒发现60余年来,人腺病毒感染全球普遍存在,时有局部暴发流行。腺病毒通过基因重组,不断有新基因型被发现,新的基因型其致病特点各异,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流行的基因型存在差异。腺病毒感染可引发呼吸系统、胃肠系统、泌尿系统及眼部疾病。儿童腺病毒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重症病例多,病死率高。目前,尚无抗病毒药物批准用于腺病毒感染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病死率超过50%,是目前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救治难题。现综述人腺病毒感染研究进展,并总结儿童腺病毒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研究,以提高对儿童腺病毒感染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以乳酸性酸中毒为突出表现的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免疫系统平衡的改变会对多个组织器官产生不良影响可累及全身各个组织系统,较常见的发生在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皮肤、泌尿系统、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目前在其诊断和管理方面经验较少。一些免疫失衡性疾病可能是全身性、致命的,如噬血细胞综合征 [1]。噬血细胞综合征(haemophagocytic syndrome, 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是一种原发或继发性免疫异常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综合征 [2],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持续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以及骨髓、肝脾、淋巴结组织发现噬血现象,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早期识别、诊断、治疗至关重要 [3]。以乳酸性酸中毒为突出表现的成人HLH鲜有报道,现对北京市海淀区航天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探讨急危重症患者的早期有效诊断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三维超声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三维超声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SU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无SUI等泌尿系统疾病的经产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不同疗效患者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盆底三维超声参数,分析盆底三维超声参数与SUI患者病情程度、疗效的关联性。结果:⑴观察组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动作后盆膈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耻骨直肠肌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⑵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动作后盆膈裂孔面积、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耻骨直肠肌厚度均与SUI有关( P<0.05);⑶不同病情程度比较: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动作后盆膈裂孔面积比较,轻度<中度<重度;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耻骨直肠肌厚度比较,轻度>中度>重度;⑷治疗后,疗效不佳患者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动作后盆膈裂孔面积大于疗效良好患者,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耻骨直肠肌厚度小于疗效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⑸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动作后盆膈裂孔面积与病情程度、临床疗效呈正相关( P<0.05),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耻骨直肠肌厚度与病情程度、临床疗效呈负相关( P<0.05)。 结论: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能有效反映不同动作状态下SUI患者盆底结构改变情况,为SUI病情程度判断、疗效评估提供重要解剖学及功能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P3H4研究进展及其与泌尿系疾病发生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脯氨酰羟化酶属于2-酮戊二酸依赖的双加氧酶超家族,是体内重要的低氧感受器,可直接感受氧分压的变化,通过氧依赖性途径羟化缺氧诱导因子特定的脯氨酸残基,从而介导缺氧诱导因子的降解。脯氨酰3-羟化酶4(P3H4)是P3H1、P3H2的同工酶,被标识为人类肿瘤相关自身抗原,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P3H4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泌尿系疾病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系统讨论泌尿系疾病中P3H4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第5版WHO肾细胞癌分型的临床应用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现有的病理学分型体系未能完全满足临床对肾细胞癌患者治疗需求和预后判断。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分子标志物的引入,形态学结合分子诊断应用于临床可显著提高肾细胞癌分型对疾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但目前仍缺乏可供临床实际应用的分子分型方法,基于组学差异的肿瘤亚型分类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玉屏风散在免疫性疾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玉屏风散是由白术、防风、黄芪三位中药药材组成的经典用方。玉屏风散能够调节机体免疫机能,同时还具有抑制炎性因子、调节机体激素水平、抗氧化、抗老化等作用。既往研究发现玉屏风散在多种免疫性疾病中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如非糖尿病肾病三期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腹膜透析患者免疫功能调节、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调节及湿疹等慢性炎症性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慢性泄泻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认为玉屏风散的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可广泛用于人类免疫性疾病的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68Ga-DOTA-FAPI-04 PET/CT在评估肾纤维化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 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04 PET/CT在评估不同病理分级肾纤维化患者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肾纤维化的患者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39.3±13.9)岁],所有患者接受了肾脏穿刺检查及 68Ga-DOTA-FAPI-04 PET/CT检查。以患者肾脏穿刺检查得到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纤维化(Ⅰ)、中度纤维化(Ⅱ)、重度纤维化(Ⅲ)。同时纳入接受 68Ga-DOTA-FAPI-04 PET/CT检查示双侧肾脏未有放射性异常摄取且无泌尿系统相关病史的患者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47.5±13.2)岁]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患者相关参数,包括双肾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肝脏平均标准摄取值(SUV mean)、靶/本底比值(TBR)、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肌酐(Scr)。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法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肾脏SUV max、肝脏SUV mean、TBR和Sc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异 t检验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GF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肾脏SUV max对肾纤维化的诊断效能。 结果:25例肾纤维化患者中,22例显像剂摄取增高, 68Ga-DOTA-FAPI-04 PET/CT诊断肾纤维化的灵敏度为88%。肾纤维化分级Ⅰ、Ⅱ、Ⅲ患者的肾脏SUV max、TBR显著高于对照组[SUV max:4.40(3.30,4.50)、5.90(4.28,6.48)、8.50(7.50,9.73)和1.44(1.38,1.68);TBR:6.340±2.389、8.097±1.420、11.343±2.002和2.986±0.645; H值:33.685, 32.368,调整后均 P<0.05(Bonferroni校正法)];分级Ⅰ、Ⅲ患者的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1(55.4,92.5)和174.1(161.4,498.2) μmol/L; H=9.770,调整后 P<0.05(Bonferroni校正法)];分级Ⅱ、Ⅲ患者的肝脏SUV mean显著高于对照组[0.673±0.129、0.751±0.170和0.514±0.142; H=15.609,调整后均 P<0.05(Bonferroni校正法)];分级Ⅲ患者的GFR与分级Ⅰ、Ⅱ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867±15.747)、(87.756±31.657)和(63.160±29.556) ml/min; F=8.298,均 P<0.05]。ROC曲线分析示,肾脏SUV max诊断肾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946 7(95% CI:0.899 6~0.993 8, P<0.001)。 结论:68Ga-DOTA-FAPI-04 PET/CT对评估肾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的诊断潜力,可作为临床诊断肾纤维化的补充检查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