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小儿泌尿外科内置管架换药碗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小儿泌尿外科患儿术后拆除阴茎敷料时,常会使用换药碗当作容器,装盛100~200 ml生理盐水。而现有的换药碗比较浅,导致生理盐水时常容易发生倾倒,而且用于抽吸液体的注射器并无妥当位置,很容易滑落至换药碗液体中,极易造成污染,增加伤口感染风险。因此笔者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且不容易导致注射器滑落的内置管架换药碗,现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4例在上尿路结石治疗过程中出现真菌感染的患者。例1男性,55岁,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多次体外碎石史。因发热性尿路感染收入肾内科,抗菌治疗期间发现右输尿管结石,转泌尿外科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出现发热及真菌性败血症。例2女性,48岁,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外院右肾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满视野,尿细菌培养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治疗2周症状消失,尿细菌培养转阴。停用氟康唑后2~4周症状复发并尿细菌培养结果转阳,病情反复迁延1年。我院CT检查示双肾多发小结石,右肾结石为残石或复发无法明确。例3男性,74岁,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左侧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满视野,尿细菌培养为白色假丝酵母菌,依据药敏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治疗2周后症状略有缓解但尿细菌培养不转阴,停用氟康唑后症状加重,病情迁延1.5年,CT检查示左肾下盏结石。例4男性,47岁,既往体健。左肾结石术后反复尿频、尿急、尿痛0.5年,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满视野,尿细菌培养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合并左肾铸型结石。结果:例1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出现真菌血流感染,予静脉滴注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抗真菌治疗后体温正常,出院后1周出现真菌性眼内炎于眼科继续治疗。例2患者一期行双侧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引流,同时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治疗2周后行双侧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术后尿路真菌感染治愈。例3患者行左侧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引流,同时采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抗真菌治疗,体温正常后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但术后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抗真菌治疗仅至术后1周,导致左肾盂内真菌球形成并二次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清除肾盂内真菌球,术后予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配合氟康唑300 mg肾盂内持续滴注1周,最终治愈。例4患者行经皮肾造瘘引流配合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2周后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术后持续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至支架管拔除、尿细菌培养转阴,患者治愈。结论:糖尿病是上尿路结石合并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对于此类患者如不彻底清除结石,真菌感染难以控制,术后易复发。应在抗真菌治疗的基础上清除结石,术后应持续抗真菌治疗直至尿路支架管拔除后至少2周。真菌血流感染诊断后的1周内应行眼科检查筛查眼内炎,明确有无组织播散,以决定疗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循证实践项目持续性应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基于i-PARIHS框架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循证实践项目持续性应用欠佳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4—5月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工作的1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访谈,根据健康服务领域研究成果应用的行动促进框架(i-PARIHS框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取。结果:访谈结果发现,变革(证据)方面,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循证实践项目证据的本土化和持续性有待提高,包括证据与实践环境的匹配度较高、证据应用的连续性不足。变革接受者方面,项目实践者的领导力有待提高,包括实践者与研究者角色冲突、实践者知识储备不足、实践者价值观的冲突。组织环境方面,管理者领导力及项目信息化程度需要提升,包括领导者支持不足、设施便利性不足。结论:制订护理循证实践项目初期,项目实施者应充分纳入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进行本土化调试,考虑项目的持续应用性;今后应增加管理者、护士、实习学生的领导力,完善尿路造口人才的使用及培训,持续性进行尿路造口知识培训,完善信息化的随访系统,并持续性调整干预策略,确保项目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精准定位穿刺技术在建立经皮肾镜取石术通道中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泌尿系结石不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疾病,还是一种复发性疾病,终生复发的风险高达50%。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已经成为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主要手术方式。如何精准的穿刺目标肾盏并安全的建立通道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对经皮肾穿刺的引导穿刺方式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双轨护理模式对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双轨护理模式对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1例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干预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双轨护理模式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组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双轨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可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穿刺引导技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报道以来,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快速成为治疗大型复杂性肾结石的金标准。精准的穿刺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随着近年来PCNL术中穿刺引导技术的不断改进,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就各项穿刺引导技术在PCNL术中的应用及优缺点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阴道瘘12例诊疗经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阴道瘘(congenital rectovaginal fistulas,CRVF)的诊断、手术治疗及排便功能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行肛门成形术的12例CRVF女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均为足月出生,出生体重为(2 981±575)g。初次入院年龄为1 d至7岁;初次肛门成形术时中位年龄为205 d,范围在111~2 661 d。入院时有排便困难、腹胀4例,有排便前后会阴部疼痛1例。入院时经简单查体诊断CRVF 2例,诊断无肛前庭瘘7例,无肛会阴瘘2例,泄殖腔畸形1例。伴发泌尿生殖系统或脊柱畸形8例,双子宫/双阴道畸形5例。对患儿进行Rintala评分评估排便功能。结果:行常规三期手术3例,肛门成形术同期行肠造瘘3例,一期成形肛门6例。采用前矢状入路6例;后矢状入路(Pe?a术)5例,其中1例开腹辅助;腹会阴肛门成形术1例。术中发现直肠汇入阴道平面位于阴道上部2例,位于中下部10例。合并双阴道畸形的5例患儿中,汇入平面位于左侧阴道3例,阴道中隔2例。围手术期12例患儿除1例术后伤口感染、直肠回缩外,余11例均顺利恢复。7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00个月。出现继发性巨结肠1例,后行经腹经肛SOAVE术治愈;出现直肠黏膜脱垂1例,后行脱垂黏膜裁剪术治愈;直肠严重回缩并发膀胱阴道瘘、阴道狭窄1例,行2次经腹经肛成形肛门、阴道并修补瘘口,现仍有直肠狭窄。剔除未关瘘患儿2例,5例患儿末次随访时进行Rintala评分,结果显示排便功能良好2例,一般2例,不良1例。可控制排便4例,完全没有排便控制能力1例。有4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便秘和(或)污粪。结论:CRVF属于罕见畸形,容易误诊。该病伴发畸形比例极高。直肠多汇入阴道中下部和左侧重复阴道,手术时可重点关注。手术方式首选Pe?a术并行保护性肠造瘘,必要时经腹部入路辅助。术后大部分患儿可自主排便,但便秘和污粪问题常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多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Ⅱ期碎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比较多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技术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Ⅱ期碎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本科室住院治疗的9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Ⅰ期均行单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复查腹部平片及泌尿系CT提示结石残留,需行Ⅱ期碎石术,其中残留结石>2 cm患者27例,残留结石≤2 cm患者71例。对入组的9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多通道经皮肾镜组及输尿管软镜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组,其中多通道经皮肾镜组59例,其中结石>2 cm患者17例,结石≤2 cm患者42例;输尿管软镜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组39例,其中结石>2 cm患者10例,结石≤2 cm患者2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输血率、手术时间、术后肾动脉栓塞发生率、结石清除率、发热、住院费用、手术前后血肌酐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发热、住院费用、手术前后血肌酐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然而多通道经皮肾镜组的术后肾动脉栓塞发生率、手术血红蛋白的减少量、输血率明显高于输尿管软镜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组( P<0.05),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输尿管软镜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组( P<0.05);而对于>2 cm残留结石,多通道碎石可明显提高清石率,缩短手术时间( P<0.05),但手术失血量、输血发生率明显增加( P<0.05),两组肾动脉栓塞及发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于≤2 cm残留结石患者,两组患者清石率及肾动脉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输尿管软镜联合组术后出血量明显降低( P<0.05)。 结论:对于复杂性肾结石,多通道经皮肾镜Ⅱ期碎石术与输尿管软镜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Ⅱ期碎石术均具有临床可行性,对于≤2 cm残留结石,输尿管软镜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具有出血少的优点,而对于>2 cm残留结石,多通道经皮肾镜可明显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手术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三维打印技术在产科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三维(three-dimensional,3D)打印是一种通过逐层堆叠材料来构建三维物体的制造技术。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改进、堆叠材料成本的降低、生物材料的开发以及细胞培养技术的改进,3D打印技术已经在骨科、口腔科、泌尿外科等临床医学领域快速发展。产科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医学专业,是3D打印技术的新兴应用领域。3D打印技术已经用于产科中的胎儿及母体疾病问题,如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胎盘植入性疾病的术前规划等。此外,3D打印可模拟外科手术场景,能够根据需要对医生进行培训。本文总结了3D打印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最新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患者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PCNL治疗的患者7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分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组(46例)和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组(6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结石大小、结石部位、是否鹿角型结石、结石成分)和临床资料(包括术中冲洗液使用量、手术时间、有无泌尿系感染、肾积水程度、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尿常规),并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年龄≥60岁、女性、糖尿病、鹿角型结石、结石成分以磷酸钙为主的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尿源性脓毒血症组术中冲洗液使用量≥30 L、尿常规阳性的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60岁、女性、糖尿病、术中冲洗液使用量≥30 L、尿常规阳性、鹿角型结石、结石成分以磷酸钙为主均是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年龄≥60岁、女性、糖尿病、术中冲洗液使用量≥30 L、尿常规阳性均会增加PCNL术后患者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风险,临床工作中应针对上述各项指标予以相关干预,从而达到降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