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虫类药在缺血性心肌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缺血性心肌病(ICM)关键病机为心脉痹阻,具有久病入络的特点,临床组方配药常需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和通经活络功效的药物.而虫类药性善攻逐走窜,兼具破血祛瘀与搜风剔络之功效,对于ICM尤为适宜.在临床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虫类药,可扬肝之性、疏肝之郁、逐络之瘀、畅行气血,收效颇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专利复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AD专利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专利数据库中治疗AD的中药复方,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SPSS Statistics 21.0及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专利复方220个,涉及中药361味;排名前10的高频药依次为石菖蒲、远志、人参、川芎、黄芪、枸杞子、茯苓、熟地黄、当归、丹参;高频药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药性多属温、平、寒;药味多属甘、苦、辛;归经多属五脏经络;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关联数据16条,其中两项组合4条,三项组合12条,关联性最强的药组为“石菖蒲-远志”和“石菖蒲-川芎-远志”;聚类分析得出4个处方组合和3个药对组合,包含开心散、左归丸、八珍汤等加减结构。结论:中药专利复方治疗AD以“调补五脏治其本,化痰祛瘀治其标”为核心治法,符合中医药治疗AD的理论基础,可为临床实践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丘和明治疗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总结丘和明教授治疗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diopathic myelofibrosis, IMF)的临证经验,并针对IMF进行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的探讨。丘和明教授认为IMF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肾虚肝郁为本,痰瘀互结为标,结合临床用药经验,提出了补肾填精、疏肝行气、燥湿化痰、活血祛瘀、和顾护脾胃等基本治法,分三期论治,分别为早期(攻邪消散期)、进展期(扶正祛邪期)和后期(顾护正气期),以期为IMF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持续被动训练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持续被动训练(CPM)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患者经第三腓骨肌重建距腓前韧带手术治疗后其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CLAI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7例。2组患者均给予第三腓骨肌重建距腓前韧带手术治疗,术后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包括采用石膏托进行踝关节中立位及后足外翻10°固定,在石膏内进行足趾、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及小腿后肌群等长舒缩训练等,术后次日开始直腿抬高练习或非负重下地行走、口服活血祛瘀药物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早期辅以CPM训练,如术后1周内开始踝关节被动背伸、跖屈训练;术后3周开始踝关节被动内、外翻训练;术后6周开始负重行走等。于术后3 w、6 w、12 w、1年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踝-后足量表对患肢功能进行评定,同时测量上述时间点患肢小腿周径差值,并对患者术后1年时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术后3 w、1年时2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及患肢小腿周径差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 w、12 w时观察组患肢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为(81.0±6.8)分和(86.1±5.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 P<0.05),小腿周径差值[分别为(1.47±0.72)分和(2.12±0.62)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水平( P<0.05);术后1年时观察组治疗满意率(92.6%)明显高于对照组(81.5%)水平( P<0.05)。 结论:早期CPM训练能促进CLAI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肌肉萎缩程度,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丛慧芳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丛慧芳教授认为,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多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病机为伏寒伤肾、致瘀损络。寒冷地区多发本病,在先天之寒、胎传之寒、自感之寒的作用下易形成伏寒,待女性内在生理及外部条件变化之时伺机而发。临床中,丛教授常治以温肾散寒、祛瘀止痛,兼顾温心阳、通心脉、安心神,多采用中药内服外治相结合,内服选少腹逐瘀汤加减,外治取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中药保留灌肠,还于经期针刺地机、十七椎、三阴交、次髎、内关等穴,可即时止痛,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医大师杨震运用茜草治疗肝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茜草,原名为"茜根",气味苦、寒,无毒,归肝经.主寒湿风痹,黄疸,补中.其功效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1].生用凉血通经,炒炭止血化瘀.《内经》中载有"四乌鲗骨一藘茹丸",乌鲗骨即是海螵蛸,藘茹即是茜草,这是茜草入药的最早记载.《神农本草经》则载有茜根,明确了药用部分为根.《本草纲目》谓:"茜草十二月生苗,蔓延数尺""茜根赤色而气温,味微酸而带咸.色赤入营,气温行滞,味酸入肝而咸走血,手足厥阴血分之药也,专于行血活血"[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西医结合分期辨治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血液系统危重症疾病,该病起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不一,目前中医药诊疗对该病的探讨尚甚少.本文总结2019年我院收治的一例因"神志异常伴发热8小时"入院的中年女性患者的中西医诊疗经过,通过结合其典型的TTP五联征临床表现、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3型活性特殊实验室检查并逐步排除鉴别诊断,最终明确其西医诊断为获得性TTP.在及时给予血浆置换的同时,中医药治疗依据其全身皮肤多发出血点的主要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血证""紫癜"范畴,通过辨证论治协同治疗,调和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对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预防TTP复发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本病提出分期论治的中医辨治思路,且活血化瘀之法贯穿始终,前期辨证为邪阻络脉、伤营败血,治以凉血散血,解燃眉之急;中期辨证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治以清热化湿、行气活血,清弥留之邪;后期辨证为肝肾两虚、湿浊瘀阻,治以调补肝肾、化湿祛瘀,澄其源固其本,收效良好,为中西医结合诊疗该病提供可行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国医大师潘敏求治疗胰腺癌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国医大师潘敏求治疗胰腺癌的用药规律,并总结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潘敏求治疗胰腺癌的门诊病历资料,使用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并分析处方中的药物频数、性味、归经等信息,采用SPSS Modeler 18.0分析核心药物,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对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纳入114份处方,涉及183味中药,使用频率前3位的中药分别为黄芪、白术、半枝莲,频数前3位的药性依次为温、寒、平,频数前3位的药味依次为甘、苦、辛,频数前3位的归经依次为脾经、肝经、胃经,频数前3位的药物功效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药物关联规则以"法半夏-黄芪"的关联度最高,因子分析得到8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得到4个组方.结论:潘敏求治疗胰腺癌主要从脾、肝、胃论治,治法以补虚、清热、祛瘀、解毒为主,多选用甘温之药补益正气,佐以苦寒之品清热解毒,用药偏于平和,扶正抗瘤,攻补兼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梁晓春教授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组方特点,传承梁晓春教授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学术思想.方法 应用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方法,以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系统的电子病历为载体,采集梁晓春教授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门诊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信息,构建数据库并将其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5),运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病案处方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物组合,总结梁晓春教授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治则治法和用药规律.结果 共整理梁晓春教授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验方559则,中药249味,使用次数最多的药物为桑白皮、鸭跖草、葛根、丹参、女贞子及荷叶等,性味多甘寒,归经多属于肝脾胃经.最核心的药物组合为葛根-丹参、桑白皮-葛根、桑白皮-鸭跖草、桑白皮-丹参、葛根-黄芪等.聚类分析得出4个核心处方为桑白皮-鸭跖草-荷叶-女贞子-葛根-姜黄、鸭跖草-桑白皮-葛根-丹参-女贞子-黄芪、桑白皮-鸭跖草-葛根-丹参-荷叶-黄芪、桑白皮-鸭跖草-黄芪-川芎-葛根-丹参.结论 梁晓春教授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兼祛湿化浊为原则,用药经验体现了健脾、补肾治其本,活血祛瘀、祛湿化浊治其标的学术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大黄䗪虫丸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大黄?虫丸为张仲景治疗虚劳干血的有效方剂.该方是在抵挡汤的基础上加苦杏仁、黄芩、地黄、白芍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破瘀、缓中补虚之功,即峻药丸服,以缓攻瘀血,瘀血去则新血生,最终达扶正不留瘀、祛瘀不伤正的目的.适用于虚劳后期、因虚致瘀之证,故此方兼具扶正与祛邪双重功效.临床运用方面,单用大黄?虫丸治疗相关疾病的报道偏少,多以其加减方或联合其他方剂或联合西药,治疗肝、心、肺、肾、妇科、男科等各类疾病.实验研究方面,大黄?虫丸具有抗炎、抗纤维化,改善血糖、改善血脂、改善血管功能,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多针对某一具体疾病探讨其作用、机制,故其物质基础研究相对薄弱.通过查阅近10年大黄?虫丸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情况,对其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为大黄?虫丸深入研究、运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