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蒸谷米对血糖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稻谷加工为蒸谷米后,则为低血糖指数食物,原因是加工过程中米的淀粉结构和消化率发生变化,降低了食用后的血糖反应。淀粉结构改变表现为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消化率下降是因为淀粉中缓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的含量升高。此外,蒸谷米还具有抗氧化应激、高脂肪和高蛋白质含量、饱腹感强等特点,降低了食用后的血糖水平,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和高风险人群,还可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和肥胖者等其他代谢性疾病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供体因素和胰腺特点对胰岛制备成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供体胰腺特点与胰岛制备成功率的相关性,探讨适合中国人胰岛移植的供体筛选标准,为优化胰岛制备方案和胰岛移植效果提供有力依据。方法:根据胰岛制备成功否,将纳入研究的113例胰岛制备样本分为成功组(胰岛产量IEQ≥250 000,且纯度≥30%,且活性≥80%)和失败组(胰岛产量IEQ<250 000或纯度<30%或活性<80%)。利用Ricordi方法消化胰腺,连续密度梯度法纯化胰岛,检测胰岛制备效率、胰岛活性、胰岛纯度。结果:胰岛制备成功组的供体年龄显著低于失败组( t=2.479, P=0.015),且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本研究纳入标准所覆盖的年龄范围内,供体年龄与胰岛制备产量(IEQ)存在显著相关性( r=-0.214, P=0.048);胰岛制备成功组供体胰腺胰周脂肪较多( z=-2.007, P=0.045),且胰腺消化率( t=2.133, P=0.035)和胰岛回收率( t=5.912, P=0.001)显著高于失败组。 结论:在本研究纳入标准所覆盖的年龄、胰腺重量和胰周脂肪的范围内,供体年龄与胰岛制备产量(IEQ)呈负相关,胰腺重量越大、胰周脂肪越多,胰岛制备成功率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热处理牛奶的动态体外消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研究4种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牛奶消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动态人胃肠消化系统模拟人体消化过程,分析奶场样品、巴氏杀菌乳、超高温瞬时灭菌(UHT)乳和蒸汽侵入式直接杀菌(INF)乳的pH变化、蛋白质消化率、胃排空速度以及胃肠消化后的肽段分布等.结果 奶场样品和巴氏杀菌乳在胃内的pH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巴氏杀菌乳在胃内消化接近空腹状态的时间最短.巴氏杀菌乳中蛋白消化率最高,UHT灭菌乳的消化率明显低于其他3种样品.4种牛奶经体外单独胃消化后生成的肽段分子质量基本在5 000 u以下,而经体外连续胃肠消化后基本在1 000u以下,更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巴氏杀菌乳和INF灭菌乳的消化率和消化产物的肽段分子质量分析上各有优势,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且均优于UHT灭菌乳.结论 INF杀菌乳和巴氏杀菌乳的体外消化结果基本相当,优于UHT灭菌乳,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奶制品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发酵菜籽粕对黄颡鱼表观消化率、肝脏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2
为探究发酵菜籽粕对黄颡鱼的饲料表观消化率、肝脏及肠道健康的影响,实验以黄颡鱼(Tachysurus fulvidraco)为研究对象,共设置3组饲料,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未发酵菜籽粕组(URSM)和发酵菜籽粕组(FRSM),养殖实验共持续7周.研究结果表明,FRSM组的增重率(WGR)显著高于USRM组(P<0.05),而饲料系数(FCR)和肝体比(HSI)显著低于URSM组(P<0.05).与未发酵菜籽粕原料相比,黄颡鱼对发酵菜籽粕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均增加.肝脏组织结构结果表明,URSM组黄颡鱼肝细胞空泡化的相对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和FRSM组(P<0.05).肠道组织结构及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试验结果表明,3组间的黄颡鱼肠道绒毛宽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RSM组黄颡鱼的绒毛长度和肠道zo-1和zo-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URSM组(P<0.05).炎症因子相关基因测定结果表明,与URSM组相比,FRSM组黄颡鱼肝脏tnf-a、tnf-β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肠道tnf-a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肠道il-10和tgfβ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未发酵菜籽粕显著增加了黄颡鱼肝脏和肠道的MDA含量(P<0.05),降低了总抗氧化能力(P<0.05),引发肝脏和肠道氧化应激.而饲料添加发酵菜籽粕减轻了菜籽粕导致的黄颡鱼肝脏和肠道氧化损伤.凋亡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未发酵菜籽上调了黄颡鱼肝脏和肠道促凋亡基因bax、p53、caspase3、caspase9和mdm2的表达水平,但是下调了bcl2的mRNA表达(P<0.05).而饲料添加发酵菜籽粕明显改善了未发酵菜籽粕导致的促凋亡现象.研究表明,菜籽粕经发酵后添加至饲料中,可以减轻未发酵菜籽粕导致的黄颡鱼肝脏和肠道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从而改善黄颡鱼肝脏和肠道健康.研究为深入探讨发酵菜籽粕对鱼类肝脏和肠道健康的改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发酵菜籽粕在鱼类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测定膳食氨基酸消化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人膳食营养价值评定中,氨基酸消化率是评价氨基酸生物利用率的敏感指标.近年来,膳食的制定基于可消化氨基酸而不是总氨基酸,回肠氨基酸消化率被用来测定膳食组成的可消化氨基酸系数,用内源氨基酸损失校正表观氨基酸消化率到真氨基酸消化率,也是析因法计算氨基酸需求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模型已被广泛用于测定人氨基酸消化率,而实验室生长大鼠由于其易于饲养且价格相对便宜而被认为是合适的动物模型,这使得在人身上进行的消化率实验更直接有效.本文阐述了人体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需要量,讨论了大鼠动物模型的优缺点,通过已有研究数据对人和大鼠膳食内源性损失及氨基酸消化率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并进行前景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穴位手法注射卷曲霉素与莫西沙星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穴位手法注射卷曲霉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引入患者自觉好转率做为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评判指标,观察与其他评判指标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医院收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给予6CmMxPtoPaZ/18 MxPtoPaZ,对照组给予6CmVPtoPaZ/18VPtoPaZ(Cm:卷曲霉素,Mx:莫西沙星片,Pto:丙硫异烟胺,Pa:对氨基杨酸钠,Z:吡嗪酰胺,V:左氧氟沙星片),其中Cm采用改良手法穴位注射,并均全程给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保肝治疗.研究对照2组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在6个月和24个月时,观察组的患者自觉好转率、病灶消化率、空洞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痰培养阴性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4个月时痰培养阴性率2组无明显差别,X2=1.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统计学上无明显差.6个月时x2=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个月时x2 =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良手法穴位注射卷曲霉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联合左氧氟沙星.虽然莫西沙星组费用较高,但治愈率高,在目前耐多药肺结核难治性前提下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患者自觉好转率与其他疗效评判指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用于疗效的判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无鱼粉低磷饲料中添加中性蛋白酶和植酸酶对建鲤生长及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无鱼粉低磷饲料中添加中性蛋白酶、中性植酸酶,考察对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沉积率、血浆生化指标及肠道组织学的影响.配制含鱼粉5%和磷酸二氢钙1.5%的正对照饲料、无鱼粉饲料、无鱼粉低磷饲料(磷酸二氢钙1.0%)和在无鱼粉饲料中添加175 mg/kg蛋白酶,在无鱼粉低磷饲料中添加175 mg/kg蛋白酶+300 mg/kg植酸酶的5组等蛋白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52.5±2.0)g的建鲤10周.结果表明:对照组具有最高增重率和最低饲料系数(P<0.05),无鱼粉饲料和无鱼粉低磷饲料组的增重率、蛋白质和磷沉积率、蛋白质和钙消化率均显著下降(JP<0.05);在无鱼粉饲料中添加蛋白酶后,提高了建鲤增重率13.1%(P<0.05),达到和对照组基本一致的水平;显著提高了蛋白质、钙消化率和肠绒毛高度,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在无鱼粉低磷饲料中添加蛋白酶和植酸酶后,显著提高了脂肪、蛋白质、磷沉积率和蛋白质、钙、磷消化率(P<0.05),增加了前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P<0.05),提高了血浆磷浓度(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全植物性蛋白饲料中添加蛋白酶,在全植物蛋白的低磷饲料中同时添加蛋白酶和植酸酶可以促进建鲤生长,提高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沉积率,促进肠道生长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寄主植物对美国白蛾幼虫取食行为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明确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对常见寄主植物的取食偏好,依据寄主植物中次生物质的含量及美国白蛾幼虫乙酰胆碱酯酶和解毒酶活性来探明美国白蛾对寄主植物的取食策略.[方法]以北京地区美国白蛾危害程度不同的8种植物(桑Morus alba、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白榆Ulmus pumila、黑杨Populus nigra、垂柳Salix babylonica、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和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为寄主,通过室内饲养,测定美国白蛾4龄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叶片的取食量、选择率及营养效应指标,划分其对寄主植物的取食偏好.对8种寄主植物中类黄酮、总酚、单宁含量以及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叶片的美国白蛾4龄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和解毒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美国白蛾4龄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具有选择差异,选择率大小则为洋白蜡和臭椿>桑>白榆>西府海棠、垂柳和金银木>黑杨.寄主植物叶片中类黄酮的含量与幼虫的取食量呈显著负相关(r=-0.657,P=0.017).不同寄主植物对美国白蛾具有不同的营养效应.金银木饲喂组近似消化率(0.97%±0.01%)最高,相对取食量(2.92±0.49 g/g·d)也较高,但食物利用率(0.005%±0.01%)、食物转化率(0.005%±0.008%)和相对生长率(0.007±0.02 g/g· d)最低;西府海棠饲喂组相对生长率(0.34±0.04 g/g·d)最高,近似消化率(0.72%±0.10%)、食物利用率(0.16%±0.叭%)、食物转化率(0.24%±0.06%)和相对取食量(2.19±0.38 g/g·d)均处于较高水平.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美国白蛾幼虫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和昆虫细胞色素P450 (P450)的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o.o1).[结论]美国白蛾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存在取食选择和营养效应差异,幼虫灵活的取食策略以及解毒代谢调节能力可能是其适应不同寄主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移植不同饲料利用效率猪的粪便可定向改变伪无菌小鼠的生长性能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将不同饲料利用效率猪的粪便移植至伪无菌小鼠,探讨其对受体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初步揭示其机制.方法 使用36头28 kg左右的杜×长×大阉公猪进行42 d单笼饲养(自由采食)并测算其饲料转化效率.实验结束时将36头猪根据饲料转化效率分为高、中、低3组,采集三组猪的新鲜粪便,通过灌胃移植到经广谱抗生素处理过的小鼠中,监测粪便移植后小鼠的生长性能变化.采用全收粪法测定饲料利用效率高、中、低三组猪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并采用16S rRNA V3-4可变区扩增测序对猪和小鼠的粪便微生物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将不同饲料利用效率猪的粪便移植至广谱抗生素处理的伪无菌小鼠后,小鼠重现了猪的生长性能表型;在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结构方面,高饲料转化效率猪及其高生长性能的受体鼠,肠道微生物的物种丰富度和微生物多样性相对较高;高饲料利用效率猪的总能消化率(P=0.01)显著增加,产气短杆菌的丰度显著提高,且其粪便移植后受体小鼠的肠球菌和阿克曼氏菌丰度也显著高于低饲料利用效率的受体小鼠,表明肠道微生物在能量的高效利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 移植不同饲料利用效率猪的粪便可定向改变伪无菌小鼠肠道微生物的物种丰富度、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长性能.高饲料利用效率猪的优势主要在于能量消化利用效率较高,肠道中与能量高效利用相关微生物丰度相对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温度和高脂食物对黑线仓鼠代谢产热和体脂累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能量代谢的适应性调节是小型哺乳动物应对环境季节性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为探讨不同温度下动物在代谢产热能量支出与脂肪累积之间的权衡策略,以成年雄性黑线仓鼠为研究对象开展了3个实验:实验1将动物驯化于高脂和低脂食物;实验2将动物暴露于低温(5℃)和暖温(30℃);实验3将饲喂高脂食物的动物暴露于低温.以食物平衡法测定摄食量、摄入能和消化率,以开放式氧气分析仪测定代谢产热,以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含量.结果发现,取食高脂食物的黑线仓鼠摄食量显著减少,但脂肪累积显著增加;暖温下摄食量显著减少,但体脂含量显著增加,低温下摄食量显著升高,但体脂含量显著减少;饲喂高脂食物的黑线仓鼠在低温下摄人能显著增加,非颤抖性产热增强,但体脂含量显著降低.结果表明高脂食物对黑线仓鼠体脂累积的影响与环境温度有关,低温诱导脂肪动员,暖温促进脂肪贮存;低温下黑线仓鼠增加能量摄入不能完全补偿用于产热的能量支出,导致脂肪动员增加;暖温下代谢产热降低是脂肪累积的主要因素;与能量摄人相比代谢产热的能量支出在体脂累积的适应性变化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