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豆豉异黄酮调控TGF-β1/SnoN通路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淡豆豉异黄酮对糖尿病肾病(DKD)小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50只清洁级db/db小鼠和10只清洁级db/m小鼠,前者验证DKD建模成功后随机分5组,后者记为对照组.依那普利组予以依那普利10 mg/kg溶于0.1 mL/kg生理盐水中灌胃,淡豆豉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12.5、25、50 mg/kg淡豆豉异黄酮溶于生理盐水中灌胃,其余组均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1次,共干预8周.己糖激酶法检测各组干预前、4周后、干预后空腹血糖(FBG),蛋白质定量(BCA)法检测24 h尿蛋白;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TGF-β1水平;干预后处死小鼠并取肾组织,观察肾组织病理;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肾组织TGF-β1、Smad2/3、Smad7、SnoN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2/3、Smad7、SnoN蛋白表达及磷酸化-Smad2/3(p-Smad2/3).[结果]模型组4周后、干预后FBG、24 h尿蛋白、Scr、BUN、TGF-β1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依那普利组24 h尿蛋白、Scr、BUN、TGF-β 1水平和淡豆豉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FBG、24 h尿蛋白、Scr、BUN、TGF-β1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肾组织呈显著病理改变,依那普利组和淡豆豉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病理改变和胶原纤维沉积均减轻;模型组肾组织TGF-β1 mRNA与蛋白表达、Smad2/3 mRNA表达与p-Smad2/3升高(P<0.05),依那普利组和淡豆豉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肾组织Smad7、SnoN表达降低(P<0.05),依那普利组和淡豆豉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淡豆豉异黄酮组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除FBG外淡豆豉异黄酮中剂量组上述定量指标与依那普利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淡豆豉异黄酮可降低DKD小鼠血糖,减少24 h尿蛋白,保护肾功能,降低血清TGF-β1水平,减轻肾病变,下调TGF-β1、Smad2/3表达,降低p-Smad2/3水平,上调Smad7、SnoN 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淡豆豉异黄酮通过影响Sox2对C3H10T1/2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淡豆豉异黄酮通过影响Sox2对C3H10T1/2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T1/2为研究对象,不同浓度淡豆豉异黄酮(0、10、100、1 000 μg/L)处理C3H10T1/2细胞,并同步联合成骨诱导液诱导成骨细胞分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F)实验检测C3H10T1/2细胞增殖情况,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实验鉴定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及蛋白印迹法检测C3H10T1/2细胞中Sox2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构建pEGFP-N1-Sox2过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2000向C3H10T1/2细胞转染重组质粒,分析Sox2过表达对C3H10T1/2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 MTT检测结果可见,10、100、1 000μg/L淡豆豉异黄酮可明显抑制C3H10T1/2细胞增殖,且呈现一定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10、100、1 000 μg/L淡豆豉异黄酮可明显促进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P<0.05);10、100、1 000 μg/L淡豆豉异黄酮可明显抑制C3H10T1/2细胞中Sox2 mRNA及蛋白表达,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P<0.05);Sox2过表达可明显促进C3H10T1/2细胞增殖,抑制成骨细胞分化.结论 淡豆豉异黄酮可能是通过下调Sox2表达,发挥抑制C3H10T1/2细胞增殖,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发酵原理的淡豆豉异黄酮分析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淡豆豉中异黄酮合适的分析评价方法,分析《中国药典》方法(简称药典法)的科学性.方法:从发酵原理的角度,分析淡豆豉异黄酮不同分析方法的差异;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定量分析药典法淡豆豉与对照组淡豆豉发酵过程中3种异黄酮苷元的变化.结果:淡豆豉中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3种苷元的线性、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6%,99.96%,100.22%.与前酵制曲工序结束样品相比,两种方法经过后酵再闷工序后,苷元含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药典法工艺制备淡豆豉样品异黄酮苷元总量有显著优势,以后发酵再闷15 d作为发酵终点,异黄酮苷元总量可达1 212.23 μg·g-1.结论:历代以来,淡豆豉发酵制备讲究“发透”.从发酵原理分析,淡豆豉发酵制备过程中异黄酮总量略有下降,异黄酮苷元类化合物含量显著升高.采用HPLC法直接定量分析生物活性较高的异黄酮苷元类成分,该分析方法较为简单,灵敏度、准确度较高,建立合适的标准,可更有效控制淡豆豉的质量.药典法收载工艺发酵制备的淡豆豉,质量较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淡豆豉抗菌活性及化学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传统发酵中药淡豆豉的抗菌活性及化学成分.方法:淡豆豉80%乙醇提取物用适量蒸馏水混悬,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得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分及水层,利用体外抗菌法筛选和追踪抗菌活性部分,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及制备HPLC对抗菌活性最强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单体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1 H-NMR,13C-NMR,MS等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淡豆豉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显示最强的抗菌活性,该有效部分对呼吸道致病菌及其他常见致病菌均显示较强的抗菌活性,正丁醇萃取部分和石油醚萃取部分次之.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1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大豆素(1),大豆苷(2),染料木素(3),染料木苷(4),黄豆黄素(5),黄豆黄苷(6),胡萝卜苷(7),胸腺嘧啶(8),腺嘌呤(9),尿嘧啶(10),尿苷(11).结论:淡豆豉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抗菌效果明显.化合物1~6为异黄酮类;化合物7~11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豆加工品大豆黄卷和淡豆豉的质量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不同品种大豆(黑豆、青豆、黄豆、褐豆)为原料加工的大豆黄卷和淡豆豉进行含量测定,分析大豆黄卷和淡豆豉的实验室加工品和市售品中异黄酮含量的差异,为大豆黄卷和淡豆豉的制备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不同品种大豆为原料加工大豆黄卷和淡豆豉,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使用HPLC法对药材中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含量进行测定.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以甲醇-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结果 黄豆加工成的大豆黄卷中结合型糖苷大豆苷和染料木苷总量最大,含量范围为0.1090%~0.1431%,黑豆加工成的淡豆豉中游离型苷元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总量最大,含量范围为0.0937%~0.1628%.结论 黄豆适宜加工成大豆黄卷,黑豆适宜加工淡豆豉,这也是市售品大豆黄卷和淡豆豉质量参差的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纯种发酵淡豆豉制备工艺的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优化纯种发酵淡豆豉的制备工艺,明确工艺参数,为纯种发酵淡豆豉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样本中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的含量为指标,分别考察不同原料和辅料的使用及发酵时间对其质量的影响,从而规范纯种发酵淡豆豉的制备工艺.结果:纯种发酵淡豆豉最佳制备方法为以黑大豆为原料,青蒿、桑叶各20g,用水浸泡辅料20~30min后煎煮3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并定容至2L,拌入200g黑大豆中,105℃灭菌15min.接菌比例为大豆30g∶菌液10mL,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9d.结论:优化工艺适合纯种发酵淡豆豉的制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淡豆豉 、大豆黄卷中总异黄酮含量差异及退热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淡豆豉 、大豆黄卷中总异黄酮含量差异及退热作用.方法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二者总异黄酮的含量.通过干酵母法建立大鼠的致热模型,分为正常组 、模型组 、阳性对照组 、淡豆豉和大豆黄卷的不同剂量组进行退热试验,比较退热效果.结果 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大豆黄卷的总异黄酮含量[(4.92±1.10)mg/g]高于淡豆豉[(3.34±0.78)mg/g];退热试验显示,各给药组中除淡豆豉A组外,其他组均有退热作用,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退热效果明显,大豆黄卷组的整体退热效果优于淡豆豉组.结论 结合中药理论分析,总异黄酮含量与退热作用存在相关可能,需要做进一步成分分离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淡豆豉异黄酮的提取分离及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考察纯种发酵淡豆豉中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和纯化工艺,并考察异黄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以异黄酮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淡豆豉异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和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并考察异黄酮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淡豆豉异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为超声时间90 min,酶量10 U,料液比1∶10,在此条件下淡豆豉中异黄酮的提取率为0.598%.使用HPD-100型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效果最好.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中,淡豆豉异黄酮提取物IC50(半数有效抑制浓度)为8.18 μg/mL,BHA为15.79 μg/mL.结论:按本实验结果提取的淡豆豉异黄酮提取率较高,且提取物具有显著的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药调节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系统了解中药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以"成骨细胞""中药""细胞增殖""细胞分化""Osteoblast""Chinese medicine""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PubMed、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10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中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进行汇总,梳理中药单体、提取物、方剂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 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75篇,其中有效文献42篇.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的中药单体主要有皂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以及一些多糖类、酚苷类、生物碱、萜类、木脂素等化合物,如黄芩甲苷,淡豆豉异黄酮、佛手柑内酯等;中药提取物有飞天蜈蚣七水提物、骨碎补醇提物、菟丝子醇提物等;中药方剂则以补肾活血方、骨康方为代表.目前,有关中药单体和中药提取物对成骨细胞影响的研究较多,而中药方剂较少.虽然现有研究已经明确了中药在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方面的作用,然而各类中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机理尚未得到完全揭示,导致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未能充分体现.在今后的工作中,研究者可以继续以中药单体、中药提取物以及中药方剂为立足点,在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具有确切效果且安全的药物,为临床治疗相关骨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淡豆豉异黄酮在雌激素诱导的MCF-7细胞增殖过程中调控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纯种发酵淡豆豉异黄酮对雌激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备纯种发酵淡豆豉的异黄酮提取物并作用于细胞,通过CCK8检测细胞生长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相关蛋白ERα、ERβ、GPR30、AKT、ERK1/2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雌二醇组和淡豆豉异黄酮刺激下细胞生长和迁移速度显著增加(P <0.05);与雌二醇组相比,同时使用淡豆豉异黄酮能减缓细胞的生长,使细胞迁移速度变慢,凋亡增加,并降低雌激素受体蛋白ERβ、GPR30的表达.结论 淡豆豉异黄酮能减缓雌二醇对细胞的促生长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雌激素信号通路上的ERα、ERβ、AKT和ERK1/2蛋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