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名方清宁散HPLC指纹图谱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建立清宁散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并对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s,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清宁散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清宁散基准样品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HPLC法建立清宁散指纹图谱,对共有峰进行归属和指认;基于可行性和可追溯性进行活性成分筛选,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分析清宁散潜在的Q-Marker.结果 确定了清宁散中桑白皮、赤茯苓、甘草的最佳炮制工艺,清宁散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 39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色谱及质谱,指认出18个共有成分,分别为1号峰异鼠李素、2号峰甘草苷、3号峰芥子碱硫氰酸盐、4号峰β-胡萝卜苷、10号峰松苓新酸、15号峰去氢土莫酸、16号峰甘草酸铵、19号峰槲皮素、20号峰绿原酸、21号峰甘草查耳酮A、22号峰桑黄酮G、24号峰京尼平苷酸、26号峰桑皮苷A、29号峰桑辛素、31号峰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34号峰毛蕊花糖苷、35号峰芹菜素、38号峰茯苓新酸A,相似度均大于0.93;经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桑皮苷A、桑辛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茯苓新酸A、京尼平苷酸、毛蕊花糖苷、甘草苷、甘草酸铵8个活性成分,进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构建分析,富集的通路包括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hydroxy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等,根据连接度分析,初步预测8个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相关信号通路达到清肺止咳的作用.结论 响应面优化结合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清宁散治疗疾病的Q-Marker,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捷,结果准确,稳定性好,可用于清宁散的质量控制评价,也为进一步研究清宁散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清气化痰汤合清宁散合方加味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观察清气化痰汤合清宁散合方加味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0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各51例,单一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予以清气化痰汤合清宁散合方加味,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咳嗽症状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单一组的80.39%(P<0.05);联合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咯痰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IL-6、IL-1β、TNF-α和CRP水平以及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评分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气化痰汤合清宁散合方加味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抑制体内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基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理论探讨《幼幼集成》论治小儿咳嗽的特色
编辑人员丨2023/8/5
《幼幼集成》是集清代以前学术成就的一部儿科专著,陈复正对儿科疾病的治疗有许多独到见解,文章通过对其卷三《咳嗽证治》篇的学习,分析陈复正从五脏角度论治小儿咳嗽的辨证思路及选方用药,确立了以人参败毒散为咳门第一方,清肺饮、葶苈丸治"肺咳",清宁散、集成沆瀣丹治"心咳"方,橘皮汤治"脾咳",集成金粟丹治"肝咳",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治"肾咳",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脏论咳"的辨治理论,以期师古而不泥古,拓宽临证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