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经汤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SPARC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大鼠模型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手术自体移植子宫内膜块法建立EMT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给予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10 mL/kg)、孕三烯酮组(给予孕三烯酮溶液0.5 mg/kg)以及温经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温经汤免煎颗粒剂8.19 g/kg、16.38 g/kg、32.76 g/kg),每组各8只,另取7只未手术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10 mL/kg).所有大鼠均连续灌胃给药3周后进行取材.腹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SPARC水平.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异位病灶体积,计算生长抑制率.取下异位病灶组织(正常对照组取下双侧子宫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膜组织中SPARC、锌指转录因子(Snail)、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qPCR法测定内膜组织中上述因子的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各治疗组异位病灶的生长抑制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SPARC水平显著升高(P<0.05),各治疗组血清中SPARC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异位内膜中SPARC、Snail、Vimentin呈高表达,E-cadherin呈低表达,经温经汤治疗后,异位内膜中SPARC、Snail、Vimentin的阳性表达减少,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增加.温经汤中、高剂量组和孕三烯酮组异位内膜中SPARC、Snail、Vimenti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E-cadheri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温经汤高剂量组和孕三烯酮组异位内膜中Snail、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温经汤可以降低EMT大鼠模型血清中SPARC水平,下调异位内膜中SPARC、Snail、Viment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异位内膜中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通过调控SPARC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从而抑制异位内膜病灶的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温经汤不同剂型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分析温经汤膏方、颗粒剂和饮片汤剂对寒凝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21 年2 月至2022 年 1 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507 例寒凝血瘀型DO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饮片组(采用温经汤汤剂治疗)、颗粒剂组(采用温经汤免煎颗粒治疗)、膏方组(采用温经汤膏方治疗),每组 169 例.治疗后,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采用阴道超声测量并比较三组的卵巢体积(OV)、窦卵泡数(AF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并比较三组的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结果 膏方组临床疗效优于饮片组和颗粒剂组,中医证候评分较饮片组、颗粒剂组显著降低,OV、AFC显著增加,血清E2、AMH水平显著升高,LH、FSH水平及FSH/LH比值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颗粒剂组临床疗效优于饮片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LH、FSH水平显著低于饮片组,OV、AFC及血清E2、AMH水平较饮片组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寒凝血瘀型DOR,采用温经汤膏方、颗粒剂、饮片汤剂治疗均能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性激素水平,其中温经汤膏方的疗效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加减温经汤单煎与合煎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功能性月经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价加减温经汤以不同煎取制粒方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功能性月经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非劣性、随机、双盲加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将330例寒凝血瘀型功能性月经病患者分为单煎制粒组109例,合煎制粒组114例,安慰剂组107例,分别给予加减温经汤单药煎取制成的配方颗粒和混合煎取制成的合煎颗粒,以及安慰剂颗粒,疗程8周.采用COX痛经症状量表和月经不调症状量表评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评价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及随访3个月复发率,采用非劣性检验可信区间法对单煎制粒组与合煎制粒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①治疗后单煎制粒组痛经和月经不调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均低于安慰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治疗后单煎制粒组与合煎制粒组痛经、月经不调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安慰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随访3个月单煎制粒组与合煎制粒组痛经、月经不调复发率均优于安慰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3组试验中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⑤单煎制粒组与合煎制粒组痛经、月经不调疗效有效率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下限分别为-4.02%、-10.21%,均大于非劣性界值(-δ=-15%),说明单煎制粒组疗效不劣于合煎制粒组.结论 加减温经汤单煎与合煎颗粒均可有效治疗寒凝血瘀型功能性月经病,单煎或合煎的制粒方法对疗效与安全性无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标准汤剂参比的温经汤颗粒提取、浓缩、干燥过程成分传递的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考察温经汤颗粒提取、浓缩、干燥过程成分传递,探究经典名方向现代产品转化的制备工艺研究方法.方法:以温经汤标准汤剂为基准,以浸膏率、主要成分含量、特征图谱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考察提取、浓缩、干燥过程中的成分变化.结果:与标准汤剂相比,提取液中所有成分含量均高于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相似度>0.90;与提取液相比,除了桂皮醛和丹皮酚外,其他指标成分浓缩时传递率为(92.16±7.85)%、干燥时传递率为(83.91±6.57)%.结论:以标准汤剂为参比的温经汤颗粒制备工艺研究方法合理可行,能保证现代产品与传统制剂质量与药效的一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转换波长HPLC法同时测定温经汤颗粒多成分含量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采用转换波长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同时测定温经汤颗粒中多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Kromasil C18色谱柱(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转换波长法检测8种成分含量(0~25 min测定芍药内酯苷、芍药苷、β-蜕皮甾酮、甘草苷、阿魏酸的含量,波长为240 nm;25~65 min测定甘草素、肉桂酸、甘草酸铵的含量,波长为280 nm),柱温30℃.结果: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5),精密度、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2%,在24 h内稳定性较好(RSD<2.5%),平均回收率均在98.53%~100.10%,RSD均在0.98%~2.16%.结论:转换波长HPLC法能够较准确地同时测定温经汤颗粒中8种成分的含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