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汁饮颗粒干法制粒与湿法挤压制粒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对五汁饮颗粒的干法制粒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以颗粒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试验优化五汁饮颗粒干法制粒工艺参数,以颗粒收率、休止角、溶化时间、吸湿百分率、颗粒圆整度等为评价指标,并通过 3 批验证试验比较本次研究优化的干法制粒与前期研究所优化的湿法挤压制粒的差异.结果 优化的干法制粒工艺参数为:液压系统的压力为 3.5 Mpa,压轮转数为 5.4 r/min,送料转数为 7.2 r/min,整粒转数为 80 r/min.湿法挤压制粒工艺参数为:用 90%乙醇制软材,挤压过 10 目筛制粒,50℃条件下减压干燥至含水量<5%.干法制粒颗粒收率、吸湿百分率等结果优于湿法挤压制粒.结论 五汁饮颗粒的干法制粒工艺优于湿法挤压制粒,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粉体学表征技术的浙贝母配方颗粒处方和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浙贝母配方颗粒处方和工艺.方法 采用煎煮法对浙贝母进行提取;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浙贝母浸膏粉;采用湿法挤压制粒、挤出-滚圆制粒、流化床制粒3种方法制备浙贝母配方颗粒,设定以粉体流动性参数休止角、最终体积减少度(a)、充填速度常数(b、k)及颗粒一次收得率为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优选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处方辅料及其配比;采用HPLC法测定颗粒中有效成分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二乙胺(70∶30∶0.03);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 流化床制粒法制得的浙贝母配方颗粒综合评分最高,最佳处方为浸膏粉-糊精-95%乙醇(100∶100∶160),颗粒一次收得率为91.3%,休止角为30.73°,a值为0.109 1,b值为0.025 5,k值为0.030 1,流动性好,得率高;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颗粒中贝母素甲含量为0.305%,贝母素乙含量为0.098%.结论 优化的浙贝母配方颗粒处方和工艺均达到设计要求,可用于工艺化大生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阿胶珠配方颗粒制粒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优化阿胶珠配方颗粒的制粒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干法制粒工艺,以挤压压力、送料速率和挤压速率为因素,以成型率和堆密度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优选阿胶珠配方颗粒制粒工艺.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挤压压力为30 kgf/cm2,送料速率为30 r/min,挤压速率为10 r/min.经试验验证,一次成型率均大于70%,二次成型率均大于95%.结论 该制粒工艺科学、合理,可为阿胶珠配方颗粒的生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滋补酥油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优选滋补酥油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以油腻感和吸附效果为评价指标,优选吸附剂种类及用量;以颗粒得率、成型性、溶化性及流动性为评价指标,优选赋形剂种类及配比;通过测定脆碎度,评价颗粒的抗压能力,优选黏合剂;以甜味程度为指标,优选矫味剂用量;最后以水分含量为指标,考察颗粒的烘干工艺.结果 最佳工艺为:将浸膏、蜂蜜与酥油按原处方比例混合加热熔融,按药物混合物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3.5:1的比例加入PVPP混匀;再按原处方比例称取人参、鹿茸和冬虫夏草的药材粉末(过100目),按等量递增法与混合辅料(糊精:可溶性淀粉=1:1)及冰糖粉(25%主药量)混匀;将两种混合物合并混匀,以50%乙醇[含5%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黏合剂湿法挤压制粒,以60℃的温度烘干4 h后,整粒,即得;成品颗粒得率高,成型性好,口感适宜.结论 筛选出的制粒工艺简便可行,对藏药改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