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在防治早发型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在防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过程中并发早发型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效果,旨在寻找防治早发型中重度OHSS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助孕治疗具有OHSS高风险而取消新鲜周期胚胎移植行全部胚胎冷冻的患者共138例.其中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4000 ng/L且<6000 ng/L和/或获卵数≥15个为对照组,在取卵当日给予来曲唑5 mg,口服,qd;溴隐亭2.5 mg,直肠给药,qd,共76例;血清E2≥6000 ng/L为试验组,在取卵当日给予以上治疗措施的同时另给予思则凯0.25 mg单次皮下注射,共62例.两组患者均在取卵后第3日及第5日复查血清E2水平、血常规及阴道B超,比较两组患者在使用两种治疗措施前后的变化,计算两组患者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中均无重度OHSS发生.试验组中度OHSS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7.90%)(P=0.243).使用GnRH-A后E2水平下降快、卵巢恢复快(P=0.00).试验组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小板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HSS高风险患者取卵日单次给予GnRH-A不受促排卵方案的影响,可显著降低早发型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症状及经济负担,可作为防治早发型中重度OHSS的有效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溴隐亭两种给药方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女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溴隐亭两种给药方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HPRL)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HPRL患者87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溴隐亭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阴道给溴隐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催乳素(PRL)水平、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及不良反应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月经稀少、闭经、溢乳、多毛及头痛症状的病例数较治疗前减少(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SH和E2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LH、PRL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溴隐亭口服和阴道给药方式治疗HPRL女性不孕症疗效显著,均可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控制血清PRL水平,然而阴道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卡麦角林治疗妇产科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卡麦角林药物治疗妇产科高泌乳素(PRL)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高PRL血症患者病例资料,分为两组:观察组(n=45)采用卡麦角林治疗,对照组(n=59)采用溴隐亭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PRL值变化情况、临床症状疗效、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耐药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42.5± 19.2)ng/ml vs (68.1 ±25.7) ng/ml]和6个月[(20.6 ±10.1)ng/ml vs (31.3±12.0)ng/ml]的血清PRL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孕病例用药后成功妊娠或建立规律排卵周期者多于对照组[17例(81.0%)vs 12例(52.2%)](P<0.05);两组月经异常、泌乳等内分泌症状[41例(97.6%) vs 50例(89.3%)]和视力下降、头痛等垂体瘤压迫症状[7例(63.6%) vs 9例(52.9%)]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6.7%)vs 13例(22.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麦角林治疗妇产科高PRL血症患者降PRL效果较溴隐亭更好,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同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型探头血管超声在颅底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微型探头血管超声(MVD)在颅底病变手术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例颅底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颅底病变包括:鞍区脑膜瘤6例,岩斜区脑膜瘤2例,KnospⅢ~Ⅳ级垂体腺瘤3例,鞍底斜坡区脊索瘤1例,眶内、颅底及蝶、筛窦曲霉菌感染后肉芽组织侵袭性生长1例.手术方法分别采用显微镜下开颅切除术(9例)和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切除术(4例),手术过程中均辅助应用MVD监测.术后行头颅CT和(或)MRI及激素水平随访.结果 13例患者中,6例鞍区脑膜瘤及2例岩斜区脑膜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2例;3例KnospⅢ~Ⅳ级垂体腺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1例;1例鞍底斜坡区脊索瘤和1例眶内、颅底及蝶、筛窦曲霉菌感染后肉芽组织侵袭性生长的病灶均全切除.除曲霉菌感染患者术后视力未恢复外,其余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所改善.1例术前血催乳素水平> 204.0 ng/ml的催乳素腺瘤患者,术后经口服溴隐亭并行放疗后,末次复查血催乳素水平为11.3 ng/ml.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均无垂体功能低下者.其中6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4例患者术后发热,经治疗后出院前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随访(16.1±3.3)个月(10~22个月),影像学检查无病变复发的患者.结论 颅底占位性病变和侵袭性病灶在手术切除过程中辅助应用MVD,可实时监测术区被病灶侵袭、包绕、推挤移位的重要血管,避免术中及术后出现不良后果,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88例因服用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溴隐亭治疗)和观察组(阿立哌唑治疗),每组各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6个月PANSS评分及血清催乳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血清催乳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2/44),低于对照组的18.18%(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44<0.05).[结论]阿立哌唑可减轻服用利培酮后出现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且对性激素、子宫内膜厚度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男性巨大垂体泌乳素腺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男性巨大垂体泌乳素(PRL)腺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7月手术治疗的8例男性巨大垂体PRL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血清PRL水平在50.8~9 852 ng/ml,平均3 505.6 ng/ml.肿瘤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血清PRL恢复正常4例.8例术后症状均有好转.结论 男性巨大垂体PRL腺瘤,可首选溴隐亭治疗,若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可选择手术治疗.术中尽可能全切除肿瘤,保护正常垂体,术后酌情继续应用溴隐亭治疗或放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溴隐亭治疗对特发性及伴PCOS的高催乳素血症患者IVF/ICSI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溴隐亭治疗对特发性及伴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高催乳素血症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ET/ICSI-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行IVF/ICSI并进行鲜胚移植的特发性及伴PCOS的高催乳素血症795例患者(1.36 nmol/L≤催乳素(PRL)<4.55 nmol/L)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使用溴隐亭治疗进一步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均衡(1 ∶1)变量后,非PCOS患者中两组分别为222例,PCOS患者中两组分别为3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助孕结局及妊娠结局,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①对于非PCOS患者,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64.41%vs 54.05%)、胚胎种植率(52.26%vs 41.84%)及活产率(59.46%vs 44.14%)较高,流产率(7.69%vs 18.33%)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溴隐亭治疗是胚胎种植率(OR 0.677,95%CI 0.501~0.916)、活产率(OR 0.527,95%CI 0.348~0.799)及流产率(OR 2.850,95%CI 1.239~6.559)的独立影响因素.②对于PCOS患者,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的优胚数(7.40±3.42 vs 5.67±3.11)及冻胚数(3.67±2.82 vs 2.23±2.22)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特发性及伴PCOS的高催乳素血症患者(1.36 nmol/L≤PRL<4.55 nmol/L),在进行IVF/ICSI治疗时,如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不使用溴隐亭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醋酸奥曲肽微球治疗肢端肥大症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治疗肢端肥大症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醋酸奥曲肽微球长期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从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中筛选出接受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20 mg/(1~3)月]治疗至少30疗程的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基线信息及10、20、30、40、50、60疗程空腹生长激素(GH,ng·mL-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ng·mL-1)、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胆道系统检查结果及血常规等资料,将药物治疗后的病情活动性生化指标(GH和IGF-1)与基线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纳入研究的患者平均年龄(40.2±12.8)岁,平均用药疗程为(51.4±17.7)次,最长可达112次.经过长期规律地应用醋酸奥曲肽微球,2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GH及IGF-1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6例患者在初始单独使用醋酸奥曲肽微球后,GH和IGF-1水平有下降,但未控制达标(P>0.05),联合溴隐亭后临床症状进一步好转,GH和IGF-1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胃肠道反应及胆道系统不适为醋酸奥曲肽微球使用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2例用药初期出现腹痛、腹泻,8例出现胆道系统不适,其中仅有3例患者为用药30程后出现胆囊结石,3例在长期用药过程中出现白细胞降低.结论 对于不适合手术、或拒绝手术或放疗,及手术或放疗后未缓解的肢端肥大症患者,长期单用醋酸奥曲肽微球或联合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关注胆道及血液系统相关的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神经导航辅助下扩大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病例资料25岁女性,2017年2月初因持续性鼻塞、流涕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就诊于外院耳鼻喉科.2017年2月13日,外院活检术后病理结果考虑为异位垂体腺瘤伴部分细胞增生活跃,不能排除其它神经内分泌肿瘤.2017年2月28日,因交替性鼻塞、流鼻涕、头痛、头昏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电子喉镜检查示双侧鼻腔中后部新生物,表面较多粘性物附着,堵塞左后鼻孔;鼻咽部右侧黏膜肿胀,左侧未窥及.2017年5月,我院MR示后鼻孔、蝶窦、垂体窝区占位,考虑肿瘤,来源于垂体可能,病人拒绝手术治疗,口服溴隐亭后症状改善.2018年5月,怀孕后停用溴隐亭.2019年2月,症状加重,未复查的情况下继续服用溴隐亭,症状缓解.2020年6月,我院头颅CT检查示双侧筛窦、蝶窦、鼻道、鼻咽腔、鞍区占位,蝶骨及斜坡骨质破坏,颈内动脉被肿块包绕,以右侧明显,左侧大脑前动脉纤细、部分显示不清、管壁毛糙,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共干,左侧椎动脉优势.2020年7月,我院头颈部MRI示后鼻道、蝶窦及鞍区可见混杂信号肿块影,部分囊变, T1等信号,T2混杂等信号,大小约6.1 cm×4.7 cm×6.4 cm,弥散轻度受限,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鞍内正常垂体未见显示,鞍底及斜坡骨质破坏,视交叉显示不清,向上突入鞍上、前颅窝,向两侧侵犯海绵窦,双侧颈内动脉被包饶,向前下累及筛窦及下鼻甲(图1A~C).血清泌乳素为12.75 ng/ml.2020年7月23日,邀请外院专家会诊,考虑: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侵犯面广,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中出血量可能较大,完全切除可能性小,需分期手术,术后放疗,以抑制肿瘤生长;术后可能因大出血、脑脊液漏导致颅内感染而危急病人生命.病人及家属要求保守治疗,再次放弃手术.2020年8月1日至9月15日,居家休息,自行服用溴隐亭,症状无缓解.2020年9月16日以"鞍区巨大肿瘤"收入我科.2020年10月2日行手术治疗.全麻后,取仰卧位,头架固定,神经导航下定位;沿鼻腔置入神经内镜,见肿瘤突入双侧鼻腔,采取分块切除肿瘤;见肿瘤广泛侵入蝶骨体、蝶骨翼突、后鼻孔、上颌窦上方、额窦下方、筛窦、斜坡骨质,肿瘤内见大量被肿瘤侵蚀破坏碎骨片,分块切除肿瘤;磨钻磨开蝶窦、鞍底骨质,暴露硬脑膜,切开硬脑膜见暗红色肿瘤组织,以刮匙于术腔内探查,切除鞍内及颅内肿瘤;术中反复应用神经导航引导定位,寻找重要解剖结构,全部切除肿瘤;颅底大面积骨质缺损,行自体筋膜、生物蛋白胶、自体脂肪组织重建颅底.术后病理检查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生长激素细胞腺瘤,稀疏颗粒型.术后复查MRI显示肿瘤切除满意(图1D~F),复查血清泌乳素为9.89 ng/ml,病人精神、饮食、睡眠等情况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