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CiteSpace的航空应急文献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分析总结当前航空应急文献的研究进展,预测未来航空应急领域的发展趋势,为应对灾害、化解风险、处理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在中国知网检索2011-2023年主题为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应急处置或者应急处理的有关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文献,导出原始文献分析数据,应用文献题录信息分析工具Sati 3.2软件输出以关键词为筛选条件的预处理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 6.2程序包分析关键词的中心度、凝聚子群、核心-边缘,利用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分析关键词的共现时间线图谱.结果 共获取527篇与航空应急相关的研究文献.中国的航空应急领域的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萌芽期(2007-2015年)、急速增长期(2015-2020年)、发展热潮期(2020-2023年).排名前10位的高频关键词依次为:应急救援、应急管理、应急管理部、通用航空、航空应急救援、直升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无人机、应急测绘.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管理部""应急救援体系""航空救援"等在航空应急中占有重要地位.关键词网络密度值=0.106 3,表明社会网络中节点间的联系属于中等紧密程度的网络.中心度值和特征值均较大的关键词有应急救援、应急管理、应急管理部、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体系等.关键词凝聚子群分析结果显示8个子群,归类于4个2级凝聚子群,形成了以航空应急能力和通用航空参与各种应急活动及救援等两个方面的研究类别.共现时间线图谱显示在2015年之后有关航空应急装备以及相应的应急工作的研究大量出现.结论 应急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是航空应急救援的重心.当前应急管理、应急管理体系、救援队伍等方面是航空应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航空应急管理和应急装备研究是航空应急领域的热点问题.但航空应急领域的研究在内容和深度上尚有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灾后重建期间护理人员灾害认知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灾后重建期间护理人员灾害认知和职业认同的现状,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便利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与灾后重建的346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灾害认知问卷、护士职业认同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灾害认知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结果:灾后重建期间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对灾害护理非常了解的选择率为6.36%~70.23%,不同性别在认为灾害护理培训的重要性和参加灾害护理继续教育的意愿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54、-2.32,均 P<0.05),不同职务在愿意参加紧急救援的积极性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6.62, P<0.05),是否参加过灾害培训在平时关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对灾害护理了解程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57、7.88,均 P<0.05);灾后重建期间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水平较高,总分为(121.73 ± 19.75)分,是否参加过灾害培训在护理人员职业认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57,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理人员灾害认知和职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 r值为0.44~0.53,均 P<0.05)。 结论:灾后重建期间护理人员灾害认知有待提升,职业认同水平较高,且两者呈正相关,护理管理者应制订针对性的培训策略提高灾害认知和职业认同,为应对突发灾害及灾后重建储备力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临床护士灾害准备度与心理资本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灾害准备度及心理资本现状,分析两者关系。方法:2020年8—10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8所三级医院临床护士508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士心理资本调查问卷、灾害准备度问卷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03份,有效率99.01%。结果:503名临床护士灾害准备度总分为(179.54 ± 41.11)分,条目均分为(3.99 ± 0.91)分;心理资本总分为(91.86 ± 14.68)分,条目均分为(4.49 ± 0.73)分。相关性分析得出护士心理资本与灾害准备度呈正相关( r值为0.610, 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心理资本、科室、工作时间、是否参加过灾害培训、是否参加过灾害救援对护士的灾害准备度有显著影响( t值为2.002~16.770, P<0.01或0.05)。 结论:临床护士灾害准备知识、技能、灾后管理尚有欠缺,心理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士的灾害准备度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重点提升护士心理资本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临床护士的灾害准备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分时分级管理实现方舱医院批量新冠感染者高效应急救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灾害救援及急诊分诊理论,以四川援长春医疗队执行长春工人体育馆方舱医院(简称长春工体方舱)救援实践为例,介绍如何快速组建医生团队以实现批量患者的高效应急救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和前瞻性观察方法开展研究。横断面分析2022年4月支援长春工体方舱医院的四川医疗队医生的基本情况。工作量为2022年4月3月至28日在长春工体方舱的患者总数。在任务开始时、任务第1周、第3周利用五分评分法反映医生身心状态、压力状态和救援成就感。动静态分时舱内外联动排班和患者分级分区管理方案在方舱运行10 d时完成全部实施,对比方案实施前后医生查房效率和自评分变化,总结救援成绩。结果:承担长春工体方舱医院运维的四川援长春医疗队56名医生来自14家医院12个专业科室。在常规培训及分工基础上,通过动静态分时舱内外联动排班及基于信息化的患者分区分级管理措施的实施,批量患者入舱收治时间从每人(14.64±10.09)min缩短至(6.80±5.10)min( P<0.01),静态查房时段每位医生每小时可查看患者数从(28.50±12.26)人提高到(68.43±19.95)人( P<0.01),共收治患者1 293人,舱区零死亡、零事故、无轻症转重症。35名医生完成连续调查,措施实施前,医生身体状态评分略有下降,方案实施后趋势改善( P<0.01),方案实施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改善( P=0.03)、压力感受自评分降低( P<0.01)、职业成就感自评分提高( P<0.01),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根据方舱批量患者应急救治工作特点,对临时召集的医生团队进行基于舱内外联动机制的动静态分时排班和借助信息化技术的患者分级分区管理有利于提高救治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压力和风险暴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临床护士灾害护理教育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临床护士322名,采用灾害护理能力评估工具和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总分为(199.07 ± 34.31)分,处于中下水平;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备灾能力得分为(72.94 ± 12.89)分,应对能力得分为(80.00 ± 13.82)分,减灾/预防能力得分为(28.19 ± 6.09)分,恢复/重建能力得分为(17.94 ± 3.27)分。回归分析显示,最高学历、科室、工作后是否自主学习过灾害护理学相关课程和工作后是否参加过灾害救援是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t值为-4.715~5.508, P<0.05)。 结论: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总体水平处于中下水平,应结合临床护士工作科室、有无灾害救援的经历及有无自主学习过灾害护理学相关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灾害护理相关培训,以提高其灾害护理知识和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急诊航空转运心脏危重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救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突发自然灾害时,地面救援远远不能满足患者急迫的救治需求,此时航空救援(air ambulance)可能是唯一可行的快捷、高效的救援方式 [1]。航空医疗救援具有速度快、机动灵活及覆盖范围广等优点,为急危重症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和更大的生存希望,已成为紧急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EMS)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2]。近些年,我国的航空医疗救援系统已有所发展,但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尤其在携带机械循环辅助(mechanical cycle assist , MCS)装置进行重症患者转运方面 [1,3,4,5]。近日河南突发特大暴雨,导致城市内涝严重,部分医疗机构断水断电,同时与外界交通及通讯中断,患者救治难以维持,本文通过本院的实际工作经历,总结和探讨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时,携带多种器械及MCS装置急诊航空转运心脏危重症患者的可行性与过程管理,同时为其他医疗机构的航空医疗救援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天津市急诊护士灾害救护核心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灾害准备度的现状及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天津市急诊科护士的灾害救护核心能力现状,分析护士灾害救护核心能力与其灾害准备度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多元逐步线性模型探究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及自我效能感对灾害救护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天津市12所医院491名急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灾害救护核心能力问卷、护士灾害准备度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天津市急诊护士灾害救护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为(69.98 ± 17.85)分,灾害准备度总分为(186.46 ± 44.24)分,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9.04 ± 4.86)分。相关分析表明,灾害救护核心能力与灾害准备度呈正相关( r值为0.783, P<0.001),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 r值为0.515, P<0.001)。多元逐步回归显示,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和自我效能感是其灾害救护核心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共解释61.9%的变异量。 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从护士自身因素入手提高护士自我效能,同时重视和加强对护士的灾害救援培训以改善护士的灾害准备度,从而提高急诊护士的灾害救护能力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36例心脏危重症患者直升机医疗转运管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总结心脏危重症患者使用直升机进行医疗转运的管理经验,为在重大自然灾害背景下危重症患者转运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21年7月21日16:30至7月22日19:30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因历史罕见特大暴雨使用直升机转运的36例心脏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及转运资料。在迅速组建转运领导协调组、明确职责及分工,做好患者病情、管道评估及机械循环辅助(MCS)设备的预处理,模拟演练转运流程,提高转运实施过程的安全性,与目标医院进行有效交接等的完备措施下,采用直升机对心脏危重症患者实施转运。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MCS情况、转运情况及转归。结果:36例心脏危重症患者分别来自成人心外重症监护病房(ICU)、成人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儿童CCU、综合ICU和神经疾病科;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50.93±20.86)岁;12例患者使用呼吸机,7例患者需要MCS设备支持〔其中2例既需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又需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7例患者为心脏术后。36例患者转运总距离1 638.4 km,共历时10.5 h,直升机单程空中飞行时间约8 min,每位患者平均转运用时约17.5 min。36例患者转运途中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未发生转运相关不良事件,均安全到达目标医院。结论:在迅速组建转运领导协调组、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处理、模拟演练转运流程、与接收医院有效交接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下,使用直升机对心脏危重症患者进行医疗转运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为拯救患者生命和进一步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护士参与灾害护理桌面推演比赛训练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护士参与桌面推演比赛体验的研究,了解桌面推演比赛对提高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作用,探索灾害护理培训新模式。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12名参加桌面推演比赛的护士进行进半结构式访谈,应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经过阅读、分析、对比,提炼出5个主题:(1)提高参赛护士对灾害护理的认知水平:认识到护士参与灾害救援的重要性、认识到储备相关知识及技能的重要性。(2)提高参赛护士的灾害护理准备度:灾害知识的储备、救援技术的提高,灾害管理能力的培养。(3)提高参赛护士批判性思维及沟通能力:在推演比赛回答问题环节,团队每个选手必须先独立思考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然后,团队3个选手经过快速沟通,形成团队最后的答案,并用合理的语言进行表达,提高了选手的批判性思维及沟通能力。(4)提高参赛护士心理素质:冷静、镇定是比赛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处理紧急突发公共事件,参与灾害护理救援的基础,也是缓解护士本身焦虑,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的基础。(5)探索灾害护理培训新模式。结论: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桌面推演比赛作为一种新的灾害护理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参赛护士灾害护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积极探索在紧急医学救援教学中应用实景沉浸式体验模拟教学模式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自2012年我国第一批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建成开始,在过去10余年的时间,我国的卫生应急队伍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国共有40支国家级医疗应急队伍,包括32支紧急医学救援队伍、5支中毒救治队伍、3支核辐射救治队伍 [1]。其中,紧急医学救援队伍需求最大、建设最多、用途最广。总结以往医学救援的特点,我国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主要包含两个板块,一是主要是针对以突发重大传染性疾病(如新型冠状病毒)为代表的感染性疾病;另一个则聚焦于以"伤"为核心的重大灾难事故(安全事件)和严重创(烧、战)伤紧急医学救援体系 [1],多为由地震等自然灾害、生活和生产事故等造成。近年来,随着医学救援事件不断增多,我国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的建设、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机遇和挑战共存。尤其在中国急诊急救步入3.0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创新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综合素质,打造一支训练有素、技术精湛的医学救援生力军,是目前急诊急救业内及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探索实景沉浸式体验模拟教学模式在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培训中的应用,最终提升综合救援能力,以适应不同的救援场景是十分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