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2012-202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甘肃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自然疫源地现状特征。方法:收集2012-2022年甘肃省HFRS病例数据和啮齿类动物(鼠类)密度监测资料,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调查疫源地特征。结果:2012-2022年甘肃省共报告HFRS病例869例,死亡4例,年发病率在0.05/10万~1.21/10万之间,病例主要分布于甘肃省东部的平凉市、东南部的天水市、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州),以及中部以南的定西市;20~60岁年龄组居多,男女性别比为1.85∶1(564∶305),职业以农民(61.80%,537/869)、牧民(19.79%,172/869)和学生(6.33%,55/869)为主。野鼠型发病以每年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啮齿类宿主动物以褐家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为主,汉滩病毒携带率分别为2.79%(21/754)、0.42%(5/1 179)和0.31%(2/643)。甘肃省目前确定了3个疫源地,其中2个分别是平凉市和甘南州的新发疫源地,另1个为定西市的老疫源地。结论:甘肃省南部、中部以南和东部地区是目前主要的HFRS疫源地,宿主动物以褐家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为主,病毒基因型为汉滩病毒。病例报告地区应加强疫情的监测,疫情重点地区应强化和落实各项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HFRS带来的危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发展现状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措施与建议。方法:于2021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全国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相关机构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职业病防治院(所)、市县级疾控中心、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和职业健康中介服务等机构发展情况。用数和构成比(%)进行数据描述,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职业病防治院(所)140家,与2019年比较,增加65家。承担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市、县级疾控中心分别为323、2 704家,分别占疾控中心总数的97.00%(323/333)、95.01%(2 704/2 846)。全国共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4 520家,职业病诊断机构587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1 093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623家。结论: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力量和能力有待提升,职业病防治院(所)的力量还较薄弱;市、县级疾控中心需进一步完善条件、提升能力;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治疗康复机构数量相对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5 - 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烟台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的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于2015 - 2019年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烟台市抽取10个县(市、区)的39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点。调查对象为各调查点居民,每个调查点人数不少于20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检测肠道蠕虫虫卵;直接涂片法检测肠道原虫滋养体或包囊;3 ~ 9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感染率比较采用χ 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 = 0.05。 结果:2015 - 2019年共调查8 507人,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75%(149/8 507),未检出原虫,共检出4种肠道蠕虫,分别为鞭虫(1.41%,120/8 507)、蛔虫(0.16%,14/ 8 507)、蛲虫(0.14%,12/8 507)、钩虫(0.07%,6/8 507)。149例蠕虫感染者中,混合感染者3例,占2.01%,均为鞭蛔混合感染。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儿童578名,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90%(11/578)。2015 - 2019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先上升后下降,不同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469.38, P < 0.05)。男性、女性的感染率分别为1.72%(70/4 071)、1.78%(79/4 43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0.05, P > 0.05)。不同年龄组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23.34, P < 0.05);其中≥80岁组最高,为2.84%(8/282)。不同职业者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41.71, P < 0.05);其中农民感染率最高,为2.58%(113/ 4 388)。不同文化程度者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51.91, P < 0.05);其中文盲感染率最高,为4.98%(16/321)。10个县(市、区)中除莱山区外,均检出寄生虫感染,感染率最高的为海阳市(10.18%,102/1 002),其余县(市、区)均低于1.20%;不同地区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433.87, P < 0.05)。城区感染率为0.51%(22/4 281),乡村感染率为3.01%(127/4 22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76.70, P < 0.05)。 结论:烟台市乡村地区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已降至较低水平,但农民仍为肠道寄生虫感染重点防治人群,应引起重视,加大寄生虫病防控的宣传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和职业认同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在心内科护理水平、护理职业认同感和患者满意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在该院心内科25名护理人员中实施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运用对患者调查问卷、医生打分和护士职业认同感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自我职业认同度进行评价,与实施小组责任制模式前进行比较。结果:实行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度后,患者满意度的4项总体指标(病房环境、护理态度、护理工作水平、落实用药情况)、护理质量的5项总体指标(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病区管理、各项技术操作技能、健康教育)和护理人员自我职业认同度的4项指标(自我价值认同感、薪酬满意度、职业成就感、工作环境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在心内科护理人员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该制度体现高效的管理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各级护士的作用,有效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自身职业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职业性哮喘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职业性哮喘(OA)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与OA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10月,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申请OA诊断的64例劳动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肺功能、FeNO及血常规结果,评价FeNO检测对OA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程度OA患者FeNO及肺功能指标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OA组患者FeNO值[(58.4±13.1)ppb]高于非OA组患者[(30.1±13.7)ppb]( P<0.05);中度OA患者FeNO值[(68.9±13.8)ppb]高于轻度OA患者[(54.2±10.3)ppb]( P<0.05)。FeNO诊断O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 3(95% CI:0.892 8~0.997 8, P<0.05),最佳截点是47.5 ppb,敏感度为88.6%,特异度为89.7%。OA患者FeNO值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呈负相关( r=-0.454, P<0.01)。 结论:FeNO检测对OA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FeNO和肺功能指标进行判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工流产史与死胎死产的关系:云南17万妇女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发生死胎死产的影响。方法:基于2010至2017年云南省“国家免费孕前优生检查”项目登记计划妊娠妇女的基本信息、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检查结果,追踪随访妊娠结局。运用SPSS20.0和SAS9.4描述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死胎死产发生率,并进行分层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研究174 782例,死胎死产发生率为0.64%(1119/174 782);人工流产组(暴露组)的死胎死产发生率为0.83%(333/40 216),显著高于无人工流产组(非暴露组)发生率为0.58%(786/134 566)。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非暴露组相比,暴露组人工流产1次和≥2次者死胎死产发生率高20%~40%( OR=1.22,95% CI=1.05~1.41; OR=1.33,95% CI=1.08~1.64)。2011至2016年死胎死产率低于2010年( OR=0.66,95% CI=0.51~0.85)。此外,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胎死产发生率与民族、年龄、学历、产次、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有关,与母亲职业、自然流产史、早产史、死胎死产史无统计学关联。 结论:既往人工流产将增加其后妊娠死胎死产的风险,民族、年龄、文化程度、产次、孕前BMI与死胎死产发生的风险有关,孕前超重和肥胖是发生死胎死产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21年度中国医药院校医学教育论文发表数量排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决定,从2008年起每年公布我国医药院校年度医学教育论文发表数量排名情况,以提高医药院校对医学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医学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提高医学教育研究的水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决定,从2013年起,共同参加此项活动。2021年,我国共有18种正式出版的医药教育类学术期刊,即《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基础医学教育》、《中医教育》、《药学教育》、《卫生职业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中华护理教育》、《浙江医学教育》、《中国继续医学教育》、《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国医学教育技术》、《医学教育管理》、《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中国医学伦理学》和《中国医学人文》;同时,《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医学研究与教育》、《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开辟有医学教育类专栏或发表有医学教育类文章。2021年,在这些期刊上共发表了6 631篇医学教育论文。按照本科西医院校、中医药院校、高职高专医药院校、中等卫生学校、附属(教学)医院的类别,对上述21种期刊发表的6 631篇医学教育论文进行了统计,2021年度我国医药院校发表医学教育论文数量的情况如下所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职业性急性三甲基氯化锡中毒3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三甲基氯化锡是一种高毒物质,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可伴有多器官不同程度受损。本文对3例急性三甲基氯化锡中毒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治经过。3人就医早期在不同医院被误诊为精神异常、脑炎、肝性脑病等,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中毒患者的职业接触史,及时进行毒物检测,避免误诊误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强化临床实习学生标准预防的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以医院感染重点科室专科培训和多媒体教育干预为主的多元化标准预防教育在临床实习学生标准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科教科和感染管理科结合国内外医院感染案例,设计并制作了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视频。视频内容涉及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两个方面,重点通过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的专科培训来强化196名医护学生的职业风险认知和医院感染防控及职业防护技能。从理论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实习学生实施标准预防的态度和依从性、两组学生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实习学生标准预防教育培训的效果。采用SPSS 18.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除对实施标准预防的不利因素的认识外,理论考试成绩、医院感染风险的认知、标准预防的意义认知、实施标准预防的有利因素、自我效能评价、标准预防依从性自我评价等6项,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实习学生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 vs. 7.14%; χ2=4.69, P<0.05)。 结论:贯穿整个实习期的多元化标准预防教育干预,拓展和加深了学校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临床实习期具备良好的职业风险认知和应对技能,保障了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孕期妇女体力活动变化对抑郁影响的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孕妇在孕早-中期体力活动变化对孕中期抑郁的影响。方法:依托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2017年7月25日至2018年11月26日),将有效完成孕早、中期体力活动和抑郁情况调查的2 454名孕妇纳入研究。采用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调查研究对象孕早期和孕中期的体力活动和抑郁情况。以孕早期是否患有抑郁作分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不患抑郁组的孕早、中期体力活动变化对预防孕中期抑郁的作用,在孕早期抑郁组中分析孕早、中期体力活动变化对减缓孕中期抑郁的作用。结果:孕妇基线和孕中期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23.83 %和20.57 %。调整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和孕前BMI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对于基线不抑郁的孕妇,孕期增加和保持充足的体力活动能够预防孕中期抑郁( OR=0.479,95 %CI:0.335~0.684; OR=0.566,95 %CI:0.394~0.815),但对于基线抑郁的孕妇,体力活动与减缓孕中期抑郁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孕期妇女增加和保持充足的体力活动对于抑郁有预防的作用,但对于孕早期已患抑郁的妇女来说,缓解效果不明显。应在鼓励孕妇加强体力活动的同时,开展抑郁筛查,以减少孕期抑郁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