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刺参腐皮综合征复方中药的筛选及体内药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27
为开发防治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复方中药,从14种中药中筛选出对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单味中药,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抗菌复方FF-Z(诃子∶五倍子∶穿心莲∶川芎=15 g∶2 g∶10 g∶5 g).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0、20、30和40 g/kg的复方FF-Z作为试验组,不含复方FF-Z的饲料为对照组,并以含恩诺沙星粉20 g/kg的饲料为药物对照组,连续投喂刺参10d,继而用终浓度为107 CFU/mL的灿烂弧菌进行浸浴攻毒,以观察预防保护效果.结果显示,灿烂弧菌对复方FF-Z极敏感,抑菌圈直径可达(23.10±0.62)mm,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值分别为7.81和15.63 mg/mL;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复方FF-Z各剂量组刺参的SOD、ACP和AKP活性显著提高,且优于药物对照组.在灿烂弧菌感染后,复方FF-Z各剂量组处理的刺参发病时间比阳性对照组推迟2d,其中复方FF-Z 20 g/kg组、FF-Z 30 g/kg组和FF-Z 40 g/kg组刺参的20d发病率分别为22.08%、22.14%和14.58%,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的84.45%.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添加30 g/kg复方FF-Z的饲料能够有效减轻灿烂弧菌入侵引起的刺参组织炎症反应,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研究证明,复方FF-Z能够显著提高刺参的免疫和抗病力,对灿烂弧菌引起的腐皮综合征具有良好的预防保护效果,能延缓该病的发病进程并降低发病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仿刺参IKKβ基因(AjIKKβ)cDNA克隆、表达模式分析及其免疫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明确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IκB [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NF-κB)]激酶(IKK)基因的序列及分子进化信息,掌握仿刺参中该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及其对海参致病菌的响应规律.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数据库挖掘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首次获得仿刺参IKKβ基因(命名为AjIKKβ)的全长cDNA序列.结果 表明,仿刺参AjIKKβ基因的cDNA全长为2 854bp,其中5'非编码区长度为159 bp,3'非编码区长度为331 bp,开放阅读框(ORE)长度为2 364 bp,共编码78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预测显示AjIKKβ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89.6 kD,理论等电点为6.83.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仿刺参与其它6种海洋生物IKKβ蛋白序列的相似性为51.37%,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发现,AjIKKβ基因在仿刺参管足,体腔液,呼吸树,肠,体壁和纵肌6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相对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体腔液>呼吸树>管足>肠>纵肌>体壁,且具有鲜明的组织特异性.利用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进行感染实验,发现,与未感染致病菌的对照组相比,致病菌感染组仿刺参体腔细胞中AjIKKβ的相对表达量在感染后的4h、8h、24 h、48 h和72 h均呈现显著的上调趋势(p<0.05),提示AjIKKβ基因在仿刺参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棘皮动物IKKβ基因的序列和结构信息,更为初步了解棘皮动物IKKβ基因的免疫调控功能提供基础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仿刺参Akt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和生物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初步明确仿刺参中Akt基因的序列信息、进化特点以及生物功能,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获得了仿刺参Akt基因(AjAkt)的cDNA全长,并,对该基因的序列特征、组织表达规律以及对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刺激的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AjAkt全长1 82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的长度为1 434 bp,编码477个氨基酸,5'非翻译区(5'-UTR)和3'非翻译区(3'-UTR)的长度分别为188 bp和204 bp.预测的AjAkt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5.47 kD,等电点(pI)为5.43.序列分析显示,AjAkt含有丝氨酸或苏氨酸蛋白激酶即蛋白激酶B家族的3个特征性结构域,轻度亲水且无跨膜结构及信号肽.同源性分析表明,AjAkt的氨基酸序列与蓝海燕(Asterina pectinifera)的Akt相似性最高(65.9%).基因相对表达分析结果显示,AjAkt在仿刺参呼吸树、肠、体壁、纵向肌肉、体腔细胞及管足中均有表达.其中,体腔细胞和肠中AjAkt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组织(p<0.05).灿烂弧菌感染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jAkt在成体仿刺参体腔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在感染后的第4h至第72 h呈现极显著上调趋势(p<0.01),其中两个相对表达高峰分别出现在感染后的第4h和第72h.本研究结果可进一步丰富棘皮类Akt基因的序列信息及进化数据,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纳米金核酸探针的新型试纸条对灿烂弧菌快速检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作为一种水产条件致病菌,可以感染多种水产养殖动物,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文中将核酸外切酶Ⅲ酶切信号放大策略和纳米金标记DNA探针核酸试纸条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新型高效的灿烂弧菌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可凭肉眼直接判定,并突破了常规免疫试纸条单克隆抗体制备困难的障碍.经过实验条件优化,该核酸试纸条对灿烂弧菌人工合成寡核苷酸DNA片段的检测限是5 ng/mL,对灿烂弧菌基因组DNA实际样本的检测限是10 ng/mL,较PCR法灵敏度高,并对灿烂弧菌具有检测特异性.研究结果实现了核酸试纸条的快捷制备及对灿烂弧菌的高效检测,为水产病害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水产品和水体中灿烂弧菌现场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快检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水产品和养殖水域中灿烂弧菌现场可视化的快速、简便检测方法.以灿烂弧菌等作为研究对象,以灿烂弧菌的toxR基因作为靶基因,确定煮沸法为适合于弧菌基因组DNA提取的快捷方法,优化筛选的引物可以特异地检测灿烂弧菌,检测核酸浓度的灵敏度可以达到10-9g/L,并且结果稳定、可靠.采用该方法进行实际样品的检测应用,在558份水体样品和655份水产品样品中,灿烂弧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54%和0.46%,与实时荧光PCR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低技术要求,低设备成本以及短检测时间使得可视化LAMP快检方法成为现场可使用的一个理想选择,这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也更方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