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烟草烟雾致病研究进展刍议"烟毒"之外内因机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在过去的几十年,大量化学分析研究已经鉴定出烟草烟雾中众多化合物,且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3年,烟草烟雾中已发现化合物达9582种,其中包含尼古丁、烟草烟雾特异性亚硝胺、苯并[α]芘等物质,以及可替宁、4-(甲基亚硝胺)-1-(3-吡啶基)-1-丁醇等经体内代谢转化而成的产物,能够靶向心、肺等器官,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以及肺癌、食道癌等多种类型的癌症.中医对"毒性"的认识起源于《内经》,认为"毒邪"既可以作为外来致病因素,也可致五脏失和酿生痰瘀等病理产物蕴积成内毒.现代医学对烟草烟雾有毒物质及其代谢产物致病认识与中医"外毒""内毒"的认识颇相一致,因此笔者从烟草烟雾有害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出发,拟深入探析其主要成分及致病机制,明确烟毒"内毒""外毒"病因特点及病机转化特征,从而为中医探析"烟毒"致病现代化研究及烟草烟雾致病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奠定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发烟饼烟雾急性暴露对大鼠血清氧化应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发烟饼烟雾急性暴露后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为其毒性评价提供基础依据.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烟雾染毒结束后1h、6h、24 h、7d和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选用市售白色发烟饼,按《GB/T20285-2006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设计的产烟装置进行产烟和对大鼠染毒之后股动脉采血,采用试剂盒测定血液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对大鼠气管和肺作HE染色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发烟饼烟雾染毒结束后,各组动物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损伤症状,染毒后7d组动物体质量在第3天降低(P<0.05),第5天后缓慢恢复(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气管和肺明显炎性损伤.染毒后6h、24 h、7d组大鼠血清中GSH浓度分别为1.177、1.109、1.076 ng/mL,与空白对照组(1.506 ng/mL)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染毒后7d组大鼠血清中MDA浓度为1.008 nmol/mL,与空白对照组(0.751 ng/mL)相比明显升高(P<0.01);染毒后24 h和7d组大鼠血清中SOD浓度分别为1.294、1.260 ng/mL,与空白对照组(1.594 ng/mL)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发烟饼烟雾急性暴露会对大鼠造成明显损害,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明显,氧化应激反应可能是其重要的损伤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毒损肺络论治吸烟引起的小气道阻塞
编辑人员丨2023/8/5
小气道隶属于肺络系统中的气络部分,小气道结构功能的病变影响整个肺络系统以及肺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小气道阻塞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阶段,吸烟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结合"毒"邪理论和络病学说,认为烟草烟雾是本病的使动因素,烟雾对小气道的影响包括介导气道炎症反应、黏液分泌和气道阻塞以及肺内组织损伤.烟毒伤络过程包括:留滞气络积蕴成毒阶段、成毒络损阶段和络损内生新毒阶段.治疗强调排毒通络、益气养阴,初期留滞气络积蕴成毒阶段宜清肺润络排毒,烟雾积聚成毒络损阶段宜益气通络排毒,络损内生新毒阶段宜逐瘀化痰通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