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热补针对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炎软骨损伤、免疫平衡及肝X受体NF-κB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热补针对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炎软骨损伤、免疫平衡及肝X受体α(LXRα)/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理筋正骨组、热补针组、联合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建立膝关节炎模型,理筋正骨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干预,热补针组采用热补针干预,联合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热补针干预。采用测痛仪检测各组大白兔痛阈值;HE染色观察软骨损伤形态;ELISA法检测关节面软骨组织中前列腺素E 2(PGE 2)、IL-1β、β-内啡肽(β-EP)水平;PCR检测滑膜组织LXRα、NF-κB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NF-κB P65蛋白表达。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热补针组、理筋正骨组、联合组大白兔痛阈值升高( P<0.05);关节面软骨组织PGE 2、IL-1β水平降低( P<0.05),β-EP水平升高( P<0.05);滑膜组织LXRα mRNA水平升高( P<0.05),NF-κB mRNA水平降低( P<0.05);滑膜组织TLR4、MyD88、IRF-7、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 P<0.05)。 结论:理筋正骨手法联合热补针可降低膝关节炎模型大白兔PGE 2、IL-1β水平,提高β-EP水平,改善疼痛及软骨组织形态,其机制可能与调控LXRα/NF-κB通路,减少炎症反应,维持免疫平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水郁折之理论探讨肩部痛痹针灸治疗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20
"水郁折之"出自《黄帝内经》五郁学说,水郁即寒水凝结不散,可使人体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不通则痛,是肩部痛痹的重要病机.折之为其主要治疗原则,即疏导、分利,可分为温阳、实土和动使其化.《黄帝内经》强调痛痹的治疗当用毫针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本研究基于"水郁折之"理论,在肩部痛痹的治疗上使用温针灸、热补法等温热外治法,使内郁之寒水温化,配合肩部活动,行气通络、鼓动气血和扶正祛邪,并通过临床案例具体阐释了"水郁折之"理论在临床中的运用,为肩部痛痹的针灸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寒证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糖酵解活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寒证家兔膝关节滑膜炎性反应及滑膜组织、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糖酵解活性的影响,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的机制.方法:选取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组、热补针法组,每组8只.采用卵蛋白联合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及低温冷冻法复制RA寒证模型.抑制剂组给予2-甲氧基雌二醇腹腔注射,热补针法组给予热补针法针刺"足三里",留针30 min.各组干预均1次/d,连续14 d.观察家兔膝关节周径及痛阈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家兔血清中还原型辅酶Ⅱ(NADPH)、己糖激酶(HK2)、6-磷酸果糖激酶2/2,6-二磷酸果糖激酶3(PFKFB3)含量;HE染色法观察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7的阳性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中乳酸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膝关节滑膜组织中HIF-1α、乳酸脱氢酶(LDHA)、丙酮酸激酶 2(PKM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膝关节周径增大(P<0.05),痛阈值降低(P<0.05),可见滑膜细胞中度增生及炎性浸润,滑膜组织病理评分升高(P<0.05),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6、IL-17阳性表达及乳酸含量均升高(P<0.05),血清NADPH、HK2、PFKFB3含量及滑膜组织中HIF-1α、LDHA、PKM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及热补针法组家兔膝关节周径缩小(P<0.05),痛阈值升高(P<0.05),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均改善,滑膜组织病理评分降低(P<0.05),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6、IL-17阳性表达及乳酸含量均下降(P<0.05),血清NADPH、HK2、PFKFB3含量及滑膜组织中HIF-1α、LDHA、PKM2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与抑制剂组比较,热补针法组家兔滑膜组织病理评分升高(P<0.05),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6、IL-17阳性表达及乳酸含量均升高(P<0.05),血清NADPH、HK2、PFKFB3含量及滑膜组织中HIF-1α、LDHA、PKM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热补针法干预RA寒证家兔可提高痛阈,减小膝关节周径,抑制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与下调HIF-1α及糖酵解活性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自噬-NLRP3炎症小体-IL-1β信号轴探究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寒证模型家兔滑膜炎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观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寒证模型家兔滑膜组织自噬-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白细胞介素(IL)-1β信号轴的影响,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滑膜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雷帕霉素组、热补针法组及平补平泻组,每组8只.以弗氏完全佐剂+卵蛋白诱导联合低温冷冻法复制RA寒证家兔模型.热补针法组和平补平泻组于"足三里"分别施热补针法及平补平泻针法针刺,留针30 min,1次/d,连续14 d;3-MA组和雷帕霉素组分别耳缘静脉注射3-MA和雷帕霉素溶液,1次/2 d,共7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膝关节滑膜组织IL-1β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滑膜组织NLRP3表达,透射电镜观察滑膜细胞自噬小体形态,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自噬蛋白5(Atg5)、UNC-51样激酶1(ULK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显著增加、皮温显著降低(P<0.05),滑膜组织IL-1β、NLRP3表达显著升高(P<0.05),Atg5、ULK1、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3-MA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显著增加、皮温显著降低(P<0.05),滑膜组织IL-1β、NLRP3表达显著升高(P<0.05),Atg5、ULK1、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热补针法组、平补平泻组和雷帕霉素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显著缩小、皮温显著升高(P<0.05),滑膜组织IL-1β、NLRP3表达显著降低(P<0.05),Atg5、ULK1、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热补针法组作用优于平补平泻组.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正常组家兔滑膜细胞胞浆内自噬小体、溶酶体散在分布;模型组和3-MA组家兔滑膜细胞偶见自噬小体分布;雷帕霉素组和热补针法组家兔滑膜细胞可见吞噬泡及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体,溶酶体数量增加;平补平泻组家兔滑膜细胞偶见吞噬泡、自噬小体及溶酶体等结构.结论 热补针法能抑制RA寒证模型家兔膝关节滑膜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自噬-NLRP3炎症小体-IL-1β信号轴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名中医吴清明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总结吴清明教授立足于"阳主动"理论,运用温阳助动针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经验.顽固性面瘫早期多为阳气不足,外邪侵入,发展到中晚期时则阳气耗损,无力驱邪外出,久居面部经络则疾病迁延不愈.吴清明教授认为此病多为阳虚受邪,正气亏虚,加之痰瘀互结,从而常规治疗效果甚微.吴老认为阳气充足,则气血津液化生充足,运行畅通,外邪无路径可入;阳气不足,络脉空虚,邪气易客居经脉,痹阻不通,则发病,创立了"温阳助动针灸法",取经上,选取手、足阳明之多气多血之经脉;选穴上,主要选取手三里、足三里、下关、地仓、颊车、迎香、阳白、瞳子髎、颧髎穴.手、足三里穴既为阳明经之腧穴,又为四肢远端之腧穴,配合下关、地仓、颊车等面部腧穴,以面部阳经腧穴配合四肢远端手三里、足三里之穴,远近配穴、协同增效.在针刺时又采用热补手法,同时配合以艾灸,通过艾条燃烧的温热之力,连续对人体补充阳气,以"温阳补虚"为法以治其本,达到温阳补虚、助动启瘫之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深刺听宫穴结合热补针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观察深刺听宫穴结合热补针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热补针法组、西药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0例,西药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常规针刺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热补针法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给予深刺听宫穴结合热补针法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3组临床疗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值的变化情况以及耳鸣程度分级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损失程度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3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值均明显改善(P<0.05),且热补针法组在改善平均听阈值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与常规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患者的耳鸣程度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且热补针法组在改善耳鸣程度分级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热补针法组听力损失程度分级明显改善(P<0.05),西药组、常规针刺组听力损失程度分级无明显改善(P>0.05).(4)热补针法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常规针刺组为43.33%(13/30),西药组为50.00%(15/30).热补针法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听宫穴结合热补针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听力与耳鸣症状,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寒证家兔膝关节滑膜Keap1-Nrf2/ARE/HO-1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寒证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元件(ARE)/血红素加氧酶(HO-1)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的机制.方法: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热补针法组,每组6只.通过卵蛋白诱导联合低温冷冻法复制RA寒证模型.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热补针法组分别于双侧"足三里"施以平补平泻法、捻转补法及热补针法,每次30 min,1次/d,治疗7 d.治疗后观察各组家兔的一般情况;测定各组家兔膝关节周径、痛阈值;彩色超声诊断仪观察家兔膝关节滑膜变化并进行影像评级;HE染色观察各组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并评分;荧量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Keap1、Nrf2、HO-1、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HO-1蛋白表达量.结果:正常组家兔摄食、饮水正常,活动灵敏,精神状态良好;模型组家兔肢体蜷缩,精神萎靡,脱毛严重,活动量小,饮食、饮水量少,皮肤青紫,双后腿蜷曲跛行,触之躲避行为明显.针刺后,各针刺组家兔较模型组一般情况均好转、活动量增大.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明显增大(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膝关节周径缩小(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的膝关节病理积分,滑膜组织Nrf2 mRNA、HO-1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滑膜组织Keap1、GSH-PX1 mRNA表达量和痛阈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痛阈,滑膜组织Nrf2、GSH-PX1、HO-1 mRNA及HO-1蛋白表达升高(P<0.05),膝关节周径、病理积分及滑膜组织Keap1 mRNA表达量降低(P<0.05).热补针法组痛阈,Nrf2、GSH-PX1、HO-1 mRNA及HO-1蛋白表达高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补法组(P<0.05),膝关节病理积分及滑膜Keap1 mRNA表达量低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补法组(P<0.05).结论:热补针法可能通过调控 Keap1-Nrf2/ARE/HO-1信号转导通路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是其治疗RA的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热补针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热补针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风寒湿阻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浆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热补针法组和西药组各34例.西药组予依托考昔片、来氟米特片、甲氨蝶呤片,餐后服.热补针法组在西药组基础上行热补针法,每日1次,连续5d,疗程间休息2d.2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3个月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检测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热补针法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1.2%(31/34)、88.3% (30/34),西药组分别为76.5%(22/34)、70.6%(24/34),热补针法组均优于西药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明显降低,血浆GSH-Px、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2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比较,热补针法组VAS评分低于西药组,GSH-Px、SOD、MDA水平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热补针法治疗RA风寒湿阻证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机体抗氧化损伤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窦默特色针法简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窦默是金元时期针灸名家,曾从师于山东滕县名医李浩,其著作《针经指南》从临床实际出发,对穴位、针刺方法、得气、针灸宜忌等方面作了深入的阐发.窦默特色针法体现在临证重视经络,针具方面偏爱使用毫针,取穴方面重视特定穴,倡导使用流注八穴.针刺时强调神朝、气至,强调针下手感,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针刺时进针重视押手,主张双手进针,提出针刺十四法(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摄、按、爪、切、扪)的具体操作.善用综合补泻法,并创寒热补泻法,后世基于寒热补泻发展出"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影响很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热补针法联合药物铺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热补针法联合药物铺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RA患者随机分为热补针法组、药物铺灸组及热补针法+药物铺灸组,各30例.热补针法组取关元、足三里和累及关节局部腧穴,予热补针法,每日1次;药物铺灸组取大椎至腰俞区及两旁的华佗夹脊穴,涂擦鲜姜汁及何氏自拟风湿痹痛散,并施以长蛇灸,隔日1次;热补针法+药物铺灸组治疗方法同以上2组.3组均连续治疗15 d.观察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评分及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及血清ESR、RF、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3组治疗后比较,热补针法+药物铺灸组上述指标较其他2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热补针法+药物铺灸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热补针法组(83.3%)和药物铺灸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补针法联合药物铺灸疗法治疗RA临床疗效满意,可明显减轻RA患者疼痛症状,降低生化指标,抑制免疫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