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链烯酰辅酶A水合酶1基因突变导致线粒体短链烯酰辅酶A水合酶1缺乏症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总结1例短链烯酰辅酶A水合酶1( ECHS1)基因导致线粒体短链烯酰辅酶A水合酶1缺乏症(ECHS1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就诊于徐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1例ECHS1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结果,并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复习。结果:患儿男性,年龄6个月4 d,急性起病,临床以肢体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患儿运动发育迟缓,竖头尚可,不能翻身、独坐,不能追视,不能逗笑出声,四肢肌张力增高。入院检查示血乳酸水平升高至6.2 mmol/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基底节区异常信号,左侧大脑半球脑膜异常强化。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该患儿 ECHS1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分别为c.563C>T(p.A188V)和c.5C>T(p.A2V),患儿父亲携带c.563C>T突变,母亲携带c.5C>T突变,均为错义突变。 结论:ECHS1基因以错义突变为主,大部分为复合杂合突变,少部分为纯合突变。 ECHS1基因突变导致线粒体ECHS1D常累及婴幼儿,发病相对较早,临床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障碍等,头颅MRI可存在基底节区异常信号。对具有类似临床表现和MRI基底节异常信号的病例,应考虑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通过新生儿筛查及临床确诊的3-羟基异戊酰肉碱代谢异常相关疾病患者的疾病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我国3-羟基异戊酰肉碱(C5OH)相关疾病的新生儿筛查和临床确诊患者的疾病谱及其相互鉴别的要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这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4年2月至2022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85例新生儿筛查以及临床确诊的C5OH升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血串联质谱、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的特异性指标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85例患者中,有46例(54.1%)源自新生儿筛查,39例(45.9%)为临床诊断的病例,共诊断出5种疾病,其中多种羧化酶缺乏症28例(32.9%)、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29例(34.1%)、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4例(4.7%)、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7例(8.2%)、β-酮硫解酶缺乏症17例(20.0%)。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急性起病、纳差、呕吐、腹泻、呼吸异常、意识障碍、抽搐及发育落后等。结论:在C5OH相关的疾病中,通过新生儿筛查确诊的患者以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最为常见,其次为β-酮硫解酶缺乏症、多种羧化酶缺乏症等。临床发病后确诊的患者以多种羧化酶缺乏症最为常见,其次为β-酮硫解酶缺乏症、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等。这类疾病具有较强的异质性,需结合其临床特点与血酰基肉碱、尿有机酸水平及基因检测结果以明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ECHS1基因突变相关线粒体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线粒体短链烯酰辅酶A水合酶1是由核基因编码,其编码基因烯酰CoA水合酶(ECHS1)突变会导致短链烯酰辅酶A水合酶-1缺乏症(mitochondrial short-chain enoyl-CoA hydratase-1 deficiency,ECHS1D,OMIM:616277),从而导致缬氨酸和脂肪酸的代谢障碍.该病通常在新生儿或婴儿期起病,多在儿童期死亡.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严重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癫痫、神经退行性病变、肌张力障碍、呼吸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喂养困难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酰基CoA脱氢酶9缺陷所致1例乳酸中毒症患儿基因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脂酰辅酶 A 脱氢酶(acyl-CoA dehydrogenase,ACADs)是由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黄素酶,催化脂肪酸β氧化的第一步脱氢反应[1].它是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FAD)或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flavin mononucleotide,FMN)为辅基的一组氧化还原酶.在线粒体内膜上,ACADS催化长链脂酰辅酶A脱氢,生成反式烯酰辅酶A,脱下的氢传递给FAD生成FADH2,再传递给辅酶Q,运至复合体Ⅲ,最终通过细胞色素体系传递给氧化合成水,并产生ATP.ACADs有11个亚型,其中酰基辅酶A脱氢酶9(ACAD9)是ACADs家族中重要的一员,ACAD9是参与氧化磷酸化复合物Ⅰ(complex Ⅰ,CI)生物发生的线粒体蛋白[2],在线粒体β氧化中,是催化长链脂肪酸第一步脱氢反应的关键酶[3].据报道,ACAD9在肝脏、心脏、骨骼肌和成纤维细胞均有表达,最近发现ACAD9在脑部颗粒层有表达[4-5].ACAD9被发现与CI的组装有关,低表达的ACAD9将导致线粒体CI功能缺陷[3],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脏、肌肉、肝脏和神经系统疾病,乳酸水平升高合并CI缺乏症[1].ACAD9基因突变导致CI缺乏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型复杂,包括婴儿期开始的急性代谢酸中毒,Reye综合征样发作,如脑水肿、呕吐诱发的快速癫痫发作,昏迷、运动不耐受、肥厚型心肌病、肾功能障碍、肌无力和神经功能障碍等[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1/1/16
目的 探讨儿童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ery long 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VL-CADD)的临床特征.方法 总结1例VLCADD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女,4岁7个月,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呕吐、嗜睡、低血糖,肝功能及心肌酶异常,经静脉推注高糖纠正低血糖及护肝降酶等保护脏器及心肺复苏、安定止惊治疗后好转,出院时患儿血糖正常,生命体征平稳.血串联质谱及尿有机酸气相质谱检测分析证实患儿为VLCADD.结论 VLCADD 为婴幼儿期潜在猝死性疾病之一,需要早期诊断与治疗,预防发作.临床诊断可通过血串联质谱检测血肉豆蔻烯酰基肉碱(C14:1)水平及尿有机酸气相质谱检测二羧酸进行,进一步确诊可通过基因诊断或酶学分析.治疗主要包括避免空腹,减少长链脂肪酸的摄入,补充中链甘油三酯等.肝病型 VLCADD 予少量多餐喂养,控制低血糖发作,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