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磷酸钙沉积病20例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焦磷酸钙沉积病(CPPD)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情况。方法:收集20例CPPD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超声检查特征、病理学形态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以 M( Q1, Q3)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使用 χ2检验,。 结果:20例CPPD患者男性7例,女性13例,男女比例1∶1.9,年龄中位数68.5岁,临床表现多样化,以关节炎为主。20例CPPD患者均有关节炎症状,影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7例超声示关节积液、滑膜增生、结晶沉积及骨侵蚀;1例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滑膜组织见团块状、多灶的紫蓝色钙化结晶体沉积。20例CPPD患者滑液中均能检出呈长条幅状、棒状、菱形样的焦磷酸钙结晶;滑液白细胞计数水平高于血液白细胞计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0(6.1,70.3)×10 9/L和8.8(7.3,11.9)×10 9/L, Z=-2.49, P=0.013];滑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水平高于血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10.4,42.4)和4.1(2.9,7.7), Z=-3.25, P=0.001];滑液总蛋白水平低于血液总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8(31.3,39.6) g/L和67.4(62.2,70.1) g/L, Z=-4.30, P=0.001]。 结论:CPPD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发,临床表现多样性,受影响的关节滑液中可见焦磷酸钙结晶,或活检标本中可见焦磷酸钙结晶有助于明确诊断CPP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原发性颞下颌关节软骨和巨细胞相关肿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与鉴别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原发于颞下颌关节区的软骨和巨细胞相关肿瘤性病变存在相似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因此,这些疾病的诊断具有不同程度的挑战性。诊断结果可影响治疗程序,明确的病理诊断对这些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发生于颞下颌关节的滑膜软骨瘤病、肿瘤样焦磷酸钙沉积症、软骨母细胞瘤和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4种较少见的软骨和巨细胞相关肿瘤及瘤样病变,结合临床特点与组织学表现探讨其病理诊断与鉴别要点,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首次发布在晶体诱导性关节炎诊治中应用影像学技术的推荐意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晶体诱导的关节病(crystal-induced arthropathies,CiAs)是指晶体沉着于关节内和关节旁组织引发的关节炎,是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包括由尿酸盐晶体引发的痛风、由焦磷酸钙晶体引发的焦磷酸钙沉积症(calcium pyrophosphate deposi-tion,CPPD)、由碱性磷酸钙晶体引发的碱性磷酸钙沉积症(basic calcium phosphate/hydroxyapatite crystal deposition dis-ease,BCPD),后者主要表现为钙化性肌腱炎,也称Milwaukee肩综合征。痛风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年轻化和快速增长的态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肌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与焦磷酸钙沉积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肌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与焦磷酸钙沉积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200例作为痛风性关节炎组、焦磷酸钙沉积患者10例作为焦磷酸钙沉积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受累关节、超声直接征象、超声间接征象及滑膜血流分级.结果 痛风性关节炎组患者的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第1至5掌指关节受累率均明显高于焦磷酸钙沉积组,膝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受累率均明显低于焦磷酸钙沉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第1至5近端指间关节、足跟受累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性关节炎组患者的超声直接征象中双轨征、痛风石、骨侵蚀、肌腱内强回声、韧带内强回声、滑膜内强回声比率均明显高于焦磷酸钙沉积组,软骨钙化比率明显低于焦磷酸钙沉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性关节炎组患者的超声间接征象滑膜炎、关节积液、软组织肿胀比率均明显高于焦磷酸钙沉积组,骨赘形成、滑囊炎、骨皮质不规则、软骨损伤、半月板退行性变比率均明显低于焦磷酸钙沉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肌腱病、腱鞘积液、腱鞘炎比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性关节炎组患者的滑膜血流分级0、1级、2级、3级比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32,P>0.05).结论 肌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与焦磷酸钙沉积病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磷酸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和重建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尽管Masquelet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取得了广泛成功,但目前优化该技术各个环节的研究仍在不断开展,其中加快植骨后骨愈合速度、缩短骨愈合时间是医生关注的焦点.目的:观察磷酸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材料修复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胫骨缺损患者31例,均接受Masquelet技术分期治疗,二期手术根据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5)与研究组(n=16),对照组植入异体骨/自体骨颗粒,研究组植入磷酸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自体骨颗粒.二期术后6个月,检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性指标,记录影像学骨愈合时间、骨愈合X射线评分、骨缺损愈合分级和邻近关节功能,观察是否存在钉道感染、植入吸收、取骨区疼痛、感染等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二期术后6个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一期术前(P<0.05),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研究组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患者二期术后6个月的骨愈合X射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骨缺损愈合优良率与邻近关节功能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感染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Masquelet技术二期术中应用磷酸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愈合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颞下颌关节二水焦磷酸钙结晶沉积症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二水焦磷酸钙结晶沉积症(calcium pyrophosphate dihydrate crystal deposition disease,CPPD)是指焦磷酸钙结晶沉积于关节内纤维软骨、透明软骨及其周围滑膜、韧带、肌腱、关节囊的总称.CPPD在多数患者中表现为特发,但其与衰老、骨关节炎、痛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及血色素沉着症和低镁血症等代谢性疾病有关.本文报告 1 例颞下颌关节二水焦磷酸钙结晶沉积症女性病例,病损侵及颞下颌关节髁突、关节盘和颅底,手术切除病损并重建颅底和颞下颌关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壳-核结构多柔比星脂质磷酸钙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性能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脂质体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载体,具有生物相容性高、免疫原性低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领域,尤其是肿瘤的靶向治疗.然而传统脂质体由流动的动态磷脂膜构成,极易发生相互融合从而导致聚集和药物泄露.此外,较低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修饰程度也限制了该载体在体内的靶向递药性能.鉴于传统脂质体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将无机载体磷酸钙与脂质体相结合的纳米粒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即脂质磷酸钙(lipid coated calcium phosphate,LCP).以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为模型药物,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载药脂质磷酸钙纳米粒(DOX/LCP),并对制备条件进行考察.采用红外光谱、能量色散光谱和透射电镜对磷酸钙内核进行结构表征和形态观察,并对DOX/LCP的粒径、包封率、载药量、稳定性及体外释放行为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采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对LCP介导DOX在耐药肿瘤细胞株MCF-7/DOX中的摄取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并采用噻唑蓝比色法考察了其细胞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制得的LCP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且尺寸均一、分散性良好,粒径为(48.6±3.9) nm,zeta电位为(-12.1±1.2) mV,包封率>80%,在模拟血浆中具有良好的粒径稳定性.体外释放具有明显的pH依赖性,当环境pH为7.4时,24 h累计释放度低于20%;随着释放介质pH值的降低,DOX/LCP释放速度逐渐加快,在pH为4.5介质中,24 h累计释放量超过90%.LCP可以显著促进耐药细胞对DOX的摄取和蓄积,且体外对耐药肿瘤的抑制率显著提高,DOX/LCP组和游离DOX组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4.6和11.8 μg·mL-1,两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本研究制备的LCP粒径小、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具有环境响应性及潜在的逆转肿瘤耐药性能,有应用于临床研究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焦磷酸钙盐沉积症腰椎病变11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焦磷酸盐沉积症腰椎病变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11例腰椎焦磷酸盐沉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11例患者男4例、女7例,年龄(68.9±8.6)岁,病程6个月(5 d~10年).11例患者均出现腰痛、下肢放射痛、行走困难及下肢触觉减弱、踇趾背伸力减弱.7例患者血白细胞高于9.5×109/L;CT检查示10例患者病变区在腰骶节段,可见椎间盘突出、钙化.术中可见11例的病变组织呈灰褐色砂砾样物质沉积及纤维环、黄韧带钙化,病理学检查均示焦磷酸盐沉积,偏振光镜下见不折光三斜晶体.结论 焦磷酸盐沉积症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CT检查所示椎间盘改变有助于提高诊断率,病理检查示焦磷酸盐沉积可明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二羟焦磷酸钙结晶广泛沉积致重度腰椎管狭窄症1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二羟焦磷酸钙结晶沉积症(calcium pyrophosphate dehydrate crystal deposition disease,CPPD)是指二羟焦磷酸钙结晶沉积于以膝关节和腕关节为主的关节内及其周围组织的疾病总称[1].该病由McCarty等[2]于1962年首次报道,通常无临床症状,或在影像学检查上显示为软骨钙质沉着,亦可引起类似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但是无痛风的基础且其关节滑液可以耐受尿酸氧化酶的消化,故又被称之为“假痛风”.CPPD目前尚属认知度极低的疾病.由于缺乏研究的深入性和大样本的人群背景研究,目前CPPD的发病率尚不明确,其在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异性尚未研究.脊柱为CPPD的少见发病部位.目前关于腰椎的CPPD案例在国内外少有报道[3].因二羟焦磷酸钙结晶沉积而行腰椎管减压并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的尚未报道.笔者总结1例手术治疗低镁血症合并腰椎椎管内二羟焦磷酸钙结晶广泛沉积并导致重度腰椎管狭窄的病例,以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渗透性材料对早期釉质龋渗透性能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不同渗透性材料治疗人工早期釉质龋的渗透性能.方法:利用脱矿液建立人工龋病模型,使用渗透树脂(A组)及加入纳米无定形磷酸钙的渗透树脂(B组)对模型进行渗透,并将临床中常用的粘接剂SingleBond2(C组)作为对照,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渗透深度,探究早期釉质龋的渗透治疗.结果: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纳米无定形磷酸钙渗透树脂组(B组)和Single Bond2组(C组)相比,渗透深度显著提高,但较渗透树脂组(A组)较弱,组与组之间在渗透深度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纳米无定形磷酸钙渗透树脂可以较好的渗透釉质空隙形成良好的表面封闭,但与渗透树脂相比却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