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P-ACP联合氟化物用于釉质再矿化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龋病防治意识的加强,釉质再矿化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研究较多的再矿化剂有氟化物、生物活性玻璃和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等,均具有一定的促进釉质再矿化作用。CPP-ACP与氟化物联合应用更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不同研究的结果显示CPP-ACP联合氟化物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其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就近年来CPP-ACP与氟化物联合应用促进釉质再矿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分析各影响因素,以期为未来实验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NACP和DMAE-CB改性牙本质黏结剂的黏结性能和再矿化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评价添加无定形纳米磷酸钙(nanoparticles of amorphous calcum phohate,NACP)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正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methacryloxylethyl cetyl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DMAE-CB)的黏结剂的黏结性能和再矿化性能.方法 分别合成NACP和DMAE-CB,将NACP和DMAE-CB按不同比例添加到商品牙本质黏结剂中,按添加两种成分比例的不同,将实验分为8组,A:黏结剂+25%NACP+3%DMAE-CB;B:黏结剂+35%NACP+4%DMAE-CB;C:黏结剂+15%NACP+1%DMAE-CB;D:黏结剂+15%NACP+4%DMAE-CB;E:黏结剂+35%NACP+1%DMAE-CB;F:黏结剂+3%DMAE-CB;G:黏结剂+25%NACP;H:SBMP黏结剂对照组.制备剪切强度试件,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各组试件的机械性能.制备脱矿牙本质片,将以上制备的8组黏结剂试样分别涂布在脱矿牙本质片表面,放置于37 ℃人工唾液中浸泡4周.取出浸泡后的牙本质片经超声冲洗、干燥、喷金后,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能谱仪(energy spectrometer,EDS)观察牙本质片表面形貌和钙、磷含量及比值.结果 机械性能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抗剪切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2>0.05);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牙本质再矿化结果:H组和F组牙本质小管孔塌陷,未见矿物沉积,能谱仪显示牙本质表面几乎不含钙、磷元素;A、B、C、D、E、G组牙本质表面观察到弥漫性或团聚状的矿物晶体,且大部分牙本质小管被新形成的矿物质封闭,能谱仪显示有钙、磷峰,其中经A(黏结剂+25%NACP+3%DMAE-CB)、G(黏结剂+25%NACP)组黏结剂处理的牙本质表面钙、磷比值分别为1.70、1.79,接近天然牙本质羟基磷灰石钙、磷比值1.67.结论 添加了 NACP和DMAE-CB的黏结剂固化后,不影响黏结强度,且具有良好的再矿化性能,添加25%NACP的黏结剂再矿化性能最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口腔酸碱环境下渗透树脂联合再矿化对釉质白斑治疗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在口腔酸碱循环环境下观察比较渗透树脂联合不同再矿化治疗釉质白斑后釉质粗糙度、硬度以及Ca/P比的变化情况.方法:72 颗完整离体前磨牙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 4 mm×4 mm×2 mm 釉质块.在其表面(除颊侧面外)涂布抗酸指甲油后,置于脱矿液中 3 d,建立釉质白斑体外脱矿模型.经渗透树脂处理后,用抗酸指甲油覆盖一半釉质面作为自身对照侧,另一半作为实验侧.将样本随机分为 3 组(n=24),RI 组不做再矿化处理,RI/B组行生物活性玻璃处理(2 次/日),RI/C组行含氟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F)处理(2 次/日),共计 7 d.除再矿化治疗外,所有样本均置于酸碱循环溶液中.去除对照侧覆盖的指甲油记为酸碱循环前(T0 时刻),实验侧为酸碱循环后(T1 时刻).观察并测量各组样本酸碱循环前后粗糙度、显微硬度及 Ca/P 比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再矿化和酸碱循环均可显著影响渗透树脂处理后釉质表面粗糙度和 Ca/P 比(P<0.05).经酸碱循环后,3 组样本的粗糙度值均有增加,但 RI/B组增加值(T1-T0)最少,RI/C组次之,RI组增加最多(P<0.05);3 组显微硬度值均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 组Ca/P比均显著性降低(P<0.05),但 RI组降低最多,RI/B组降低最少.结论:釉质白斑树脂渗透治疗后,在酸碱循环环境下出现粗糙度增加、硬度及 Ca/P 比降低;联合生物活性玻璃或CPP-ACPF再矿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釉质抗脱矿能力,提高渗透树脂治疗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DMAE?CB和NACP改性牙本质粘结剂的粘结性能和抗菌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初步评价添加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正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MAE?CB)和无定形纳米磷酸钙(NACP)的粘结剂粘结性能和抗菌性能.方法 将DMAE?CB和NACP按照不同比例添加到商品化牙本质粘接剂中.按比例的不同将实验分成8组,商品化粘结剂作为对照组,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牙本质剪切强度测试,然后进行接触性抑菌实验,研究不同分组粘结剂固化后,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 对照组剪切强度为(17.96± 3.45)MPa,实验组结果分别为A:(19.25± 2.80)MPa,B:(18.70±2.42)MPa,C:(18.47±2.73)MPa,D:(18.22±2.50)MPa,E:(17.29±4.54)MPa,F:(18.40±2.98)MPa,G:(18.13±4.39)MPa,实验组和对照组剪切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3>0.05).接触性抑菌试验的对照组无明显抗菌作用,实验组抗菌单体添加量为1%时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P<0.05),当添加量为3%时,抗菌活性进一步增强,但是添加量为4%时,抗菌活性并未明显增加.结论 添加了DMAE?CB和NACP 的粘结剂固化后,不影响粘结强度,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用无定型磷酸钙纳米颗粒定向有序排列策略仿生再矿化牙体硬组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无定形磷酸钙是牙体硬组织及骨矿化的初始原料及结构基础,机体可通过分泌相关蛋白质大分子来调控无定形磷酸钙的定向有序转化,并最终转化为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羟基磷灰石晶体.在体外仿生矿化研究中,利用仿生类似物调控无定形磷酸钙的转化并进而模拟出与天然牙体硬组织相似的结构,不仅可达到仿生矿化的目的,同时还能为生物体内矿化的具体机制提出假设.本文就无定形磷酸钙在体内外发生定向有序排列的机制,以及利用无定形磷酸钙仿生再矿化牙体硬组织及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纤维内仿生矿化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天然骨组织是人体高度矿化的硬组织,主要由有机质(Ⅰ型胶原及非胶原蛋白)和纳米羟基磷灰石无机矿物以7级分级有序排列的方式相互作用而形成.纤维内矿化胶原是骨组织的基本结构单元,并成为其优异的机械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的纳米结构基础.因此,如何模拟骨组织的纤维内矿化模式并探明其形成机理是仿生矿化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阐述近年来纤维内仿生矿化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就目前主流的纤维内仿生矿化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活性的人工骨再生修复材料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为对生物矿化本质的揭示提供线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浓度氟离子促进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再矿化的电子探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asein phosphopeptide-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CPP-ACP)与不同浓度氟离子联合应用促进脱矿牙釉质再矿化的效果及机制,为正畸后釉质脱矿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取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30颗(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颌颌面外科提供),乳酸凝胶法制备牙釉质早期脱矿标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颗):CPP-ACP对照组再矿化液为5%CPP-ACP+去离子水;加氟A组再矿化液为5%CPP-ACP+500 mg/L F-;加氟B组再矿化液为5%CPP-ACP+900 mg/L F-.各组标本在再矿化液中浸泡4 d.用电子探针仪测量再矿化前后牙釉质CaO、P2O5和F的质量百分比,计算再矿化前后变化量.结果 CPP-ACP对照组F质量百分比的再矿化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其他两组F质量百分比的再矿化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aO和P2O5质量百分比的再矿化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氟B组F质量百分比的再矿化前后变化量[(0.107±0.035)%]显著大于加氟A组[(0.057± 0.038)%](P<0.05),加氟A组显著大于CPP-ACP对照组[(0.013±0.019)%](P<0.05).加氟A、B组CaO和P2O5质量百分比的再矿化前后变化量均显著大于CPP-ACP对照组(P<0.05),而加氟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PP-ACP中加入氟可增加钙、磷、氟在牙釉质表面的运载和渗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Ⅰ型胶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成骨细胞的成骨分化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Ⅰ型胶原为骨组织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多项研究表明其具有诱导成骨分化的能力,其在骨组织矿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生物材料领域正致力研究替代Ⅰ型胶原的仿生材料.目的:综述Ⅰ型胶原诱导成骨的机制,在生物矿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实时表达.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1990至2017年期间关于Ⅰ型胶原诱导成骨、牵张成骨Ⅰ型胶原表达及生物矿化的文章,检索词分别为"Ⅰ型胶原(Ⅰ型胶原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牵张成骨,生物矿化"和"typeⅠcollagen,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osteoblast,distraction osteogenesis,mineralization",最后选择58篇文章纳入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①Ⅰ型胶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成骨细胞成骨分化主要通过胶原-整合素信号通道;②在牵张成骨早期Ⅰ型胶原分泌较少,中后期分泌较多,成为细胞外主要基质;③矿化机制目前主流2种学说:Ⅰ型胶原在生物矿化中起到模板支架作用,引导钙盐沉积、矿化;无定形磷酸钙无机质渗入胶原纤维之间,由非晶体状态转为晶体状态,形成定向排列晶体结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羧甲基壳聚糖稳定无定形磷酸钙的低温合成及稳定期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无定形磷酸钙可作为生物矿化过程中纳米羟磷灰石的前导相及钙和磷酸盐的储备库,但其稳定性受合成环境影响,容易发生相变.目的:采用钙螯合剂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S)稳定无定形磷酸钙,分析稳定无定形磷酸钙的羧甲基壳聚糖最低阈值及陈化时间对无定形磷酸钙稳定期的影响.方法:4℃低温下,在含不同CMCS与Ca摩尔比比值(1:1,1:2,1:3,1:4,1:5)的溶液中制备CMCS-无定形磷酸钙沉淀,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沉淀的微观结构,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检测沉淀的化学成分,求得合成稳定CMCS-无定形磷酸钙的最低CMCS/Ca比值,并用热重量及差热分析得此比值下复合物中的无定形磷酸钙含量.再以此比值经不同陈化时间(10,30,60,90 min)获得CMCS-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将其溶于模拟体液中,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监测无定形磷酸钙的相变,探讨陈化时间对无定形磷酸钙稳定期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衍射与红外光谱图谱显示,当CMCS/Ca≥1:3时,CMCS-无定形磷酸钙沉淀物为非晶体相;②扫描电镜显示,当CMCS/Ca≥1:3时,沉淀物中可见大量分布均匀的无定形磷酸钙颗粒;③通过以上实验得出,低温条件下合成稳定CMCS-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的CMCS/Ca最低比值为1:3,在此比值下复合物中无定形磷酸钙的实际量为63.63%;④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镜显示,当陈化时间为10-60 min时,CMCS-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的模拟体液浸泡产物为非晶体态,相位转化时间分别为2,6,8 h;当陈化时间为90 min时浸泡产物为晶体态;⑤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合成稳定CMCS-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的CMCS/Ca最低比值为1:3,在该比值下复合物的稳定期随陈化时间延长而延长,在2-8 h范围内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羧甲基壳聚糖-溶菌酶纳米凝胶稳定无定形磷酸钙促进脱矿牙釉质再矿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制备羧甲基壳聚糖(CMC)-溶菌酶(LYZ)凝胶,稳定无定形磷酸钙(ACP)进而促进脱矿牙釉质再矿化.方法:首先制备CMC/LYZ-ACP纳米凝胶,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凝胶的形貌,X射线能谱元素成像分析技术(EDX-Mapping)进行关键元素的定量及分布的分析.然后将纳米凝胶涂抹于酸蚀的牙釉质表面,利用扫描电镜(SEM)、纳米压痕实验(nano-idention)对脱矿牙釉质再矿化效果进行评估,并与人工唾液组进行对照.结果:CMC/LYZ-ACP纳米凝胶为粒径约50~300 nm的致密的球形颗粒.扫描电镜下可见脱矿后的釉质表面有新的晶体形成,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硬度及弹性模量更接近正常牙釉质.结论:CMC/LYZ-ACP纳米凝胶可以用于脱矿牙釉质的再矿化,属于新型的仿生再矿化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