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复方专利治疗血管性痴呆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血管性痴呆(VD)复方专利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建库至2022年3月31日发布的治疗VD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探讨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复方专利154个,涉及中药227味,应用最多的中药为石菖蒲(44次,28.57%),常用药对有丹参-石菖蒲(17次,11.03%)等,用药药性多属温,药味多属甘,归经以肝经为主;关联规则置信度较高的有“山萸肉-石菖蒲”(0.90)、“山萸肉-熟地黄”(0.90),基于复杂网络得出核心药物有“熟地黄-肉苁蓉-山萸肉”等14组,通过熵聚类分析提取新处方有“熟地黄、肉苁蓉、山萸肉、天冬”等7组。结论:中药复方专利治疗VD以补益亏虚、活血化瘀、祛痰化湿、祛风通络、开窍醒神为主,可为临床实践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熟萸通络方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糖代谢和骨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探讨熟萸通络方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糖代谢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2021 年5 月—2023 年3 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诊治的80 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2 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度拉糖肽注射和阿仑膦酸钠维D3 片口服等西医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熟萸通络方口服,2 组均治疗6 个月.比较2 组骨质疏松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疗效,观察2 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骨代谢指标[1 型胶原β-C端端肽(β-CTX)、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N 端中间片段(N-MID)]、血糖波动情况[血糖变异系数(CV)、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L1~4、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骨密度(BMD)变化.结果 治疗 6 个月后,联合组骨质疏松治疗总有效率为85.0%(34/40)、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 95.0%(39/40),对照组分别为 65.0%(26/40)和 80.0%(32/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 组治疗后的FPG、HbA1c、CV、SD、MAGE及血清β-CTX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均<0.05),且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2 组治疗后的血清BALP、N-MID水平及L1~4、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的BMD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均<0.05),且联合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熟萸通络方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可平稳控制血糖,调节骨代谢,提高骨密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补肾通络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机制网络药理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补肾通络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补肾通络方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通过CTD数据库、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膝骨性关节炎相关基因,并通过CoolGeN数据库筛选;将制剂潜在靶点与疾病相关基因相互映射,得补肾通络方作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靶点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网络拓扑属性分析,筛选重要靶点蛋白.将补肾通络方作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靶点基因导入DAVID数据库分别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C)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筛选出70个活性成分,其中熟地2个、杜仲11个、当归16个、山萸肉2个、怀牛膝 3 个、寄生 5 个、独活 9 个、秦艽 3 个、防风 4 个、细辛 6 个、地龙 3 个、甘草 16 个,10 个成分为多种中药共有.共得到 46 个共有靶点,其中重要蛋白靶点 10 个.共富集到GO条目 133 个,包括生物过程 96 个、细胞组分 14 个、分子功能 23 个,涉及细胞凋亡过程、胞质溶胶、乙酰胆碱结合等;KEGG信号通路 76 条,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通路等.结论 补肾通络方可能通过多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NLRP3/CASP1/GSDMD通路探讨益肾通络方抑制糖尿病肾脏疾病小鼠足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观察益肾通络方(熟地黄、黄芪、山萸肉、丹参、大黄、鬼箭羽、血竭)对db/db小鼠足细胞及小鼠肾足细胞MPC-5 焦亡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糖尿病肾脏疾病足细胞焦亡改善足细胞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①体内实验.以db/db小鼠(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及同窝对照db/m小鼠(对照组)为研究对象.db/db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 5 组,除模型组外,其余 4 组分别按照每日1.0、2.5、5.0 g/kg剂量给予益肾通络方及 10 mg/kg缬沙坦灌胃,模型组及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治疗8 周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肾脏组织中足细胞数量与形态变化情况;对肾脏组织进行TUNEL染色,同时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标记足细胞标志蛋白Wilms瘤基因 1(WT-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肾脏组织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1)、焦孔素D(GSDMD)mRNA及蛋白表达和激活情况.②体外实验.以糖基化终末期产物(AGEs)诱导的小鼠肾足细胞 MPC-5 为研究对象,利用 CCK-8 法及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技术,评价细胞成活率及细胞膜完整性;利用Q-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MPC-5细胞中NLRP3、CASP1、GSDMD的mRNA及蛋白表达和激活情况.结果 ①体内实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肾脏足细胞足突出现融合,基底膜明显增厚,肾脏组织TUNEL染色阳性细胞比例增加,WT-1 阳性表达率下降,血清中IL-1β、IL-18 含量增加,NLRP3、CASP1、GSDMD、IL-1β及IL-18 mRNA表达上调,NLRP3 蛋白表达上调,CASP1、GSDMD被激活(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肾通络方不同剂量干预后,肾脏组织的足细胞损伤情况缓解,肾脏组织TUNEL阳性细胞明显减少,血清中 IL-1β、IL-18 含量下降,NLRP3、CASP1、GSDMD mRNA 表达下调,NLRP3 蛋白表达下调,CASP1、GSDMD通路蛋白激活被抑制(均P<0.05).②体外实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PC-5细胞活性下降,LDH释放增加,NLRP3、CASP1、GSDMD、IL-1β及IL-18 mRNA表达上调,NLRP3蛋白表达上调,CASP1、GSDMD被激活(均P<0.05);给予益肾通络方作用后,足细胞损伤情况改善,LDH 释放率下降,NLRP3、CASP1、GSDMD mRNA 表达下调,NLRP3 蛋白表达下调,CASP1、GSDMD通路蛋白激活被抑制(均P<0.05).结论 益肾通络方可能通过抑制NLRP3/CASP1/GSDMD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足细胞焦亡的发生,进而发挥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小鼠足细胞损伤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基于数据挖掘的2型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及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空军总医院中医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肾病60例的病历资料,采用频数分布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其中的60首有效方剂进行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结果 收录2型糖尿病肾病中药方剂60首,使用中药143种,用药频率排在前15位的中药从高到低依次是生黄芪、茯苓、生地黄、泽泻、山药、山萸肉、牡丹皮、当归、石韦、泽兰、水红花子、芡实、党参、地龙、熟地黄;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汤、参芪地黄汤、萆薢分清饮等;药物的分类频次较多的有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等;常用药物归经频次最多的脾、肾经;两药关联组合按支持度高低依次有泽泻→茯苓、茯苓→生黄芪、生地黄→生黄芪等,三药关联组合按支持度高低依次有茯苓+泽泻→生黄芪、山茱萸→生黄芪+泽泻、茯苓+泽泻→山茱萸等.结论 糖尿病肾病用药以补益、利水渗湿、活血、清热之品居多,药物归经多以脾、肾两经为主,药物之间关联多以参芪地黄汤的组方为主;治疗按分期论治,以滋肾、活血通络为大法,兼以清热、利湿、解毒等治疗,活血通络应贯穿病程的始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贺丰杰从肾虚血瘀论治薄型子宫内膜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薄型子宫内膜近年来是辅助生殖技术胚胎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贺丰杰教授认为肾虚为薄型子宫内膜的主要病机,胞脉瘀阻为核心环节,临床治疗以补肾填精、活血通络为大法,以归肾丸合四物汤为基础方(主要由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枸杞子、杜仲、菟丝子、当归、白芍、川芎组成),随月经周期加减.治疗过程中顺应月经周期不同时期的肾阴阳转化和气血盈亏变化规律,不同时期用药侧重点不同,经后期酌加黄精、女贞子等以滋肾填精养血为主;经间期常酌加紫河车、红花、泽兰、皂刺等温补肾阳,活血调经,促卵子排出;经前期酌加淫羊藿、肉苁蓉、续断、补骨脂等以温补肾阳;行经期酌加丹参、赤芍、泽兰、益母草、川牛膝活血调经,引血下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田金洲分期治疗痴呆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田金洲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防治痴呆类疾病,提出肾虚是痴呆发病的病理基础,且与脾、心、肝脏均关系密切.田教授尤重补肾,贯穿病程始终,再行分期论治,早期(平台期)以补虚为主,重在培补先天之肾精和后天之脾气,多宗还少丹之意,常用药物为熟地黄、山茱萸、炒白术、肉苁蓉、菟丝子、酸枣仁、远志、枸杞子、牛膝、茯苓、五味子等;中期(波动期)以祛邪为主,重在化痰、祛瘀、泻火,常取洗心汤、天麻钩藤饮之法,同时加用活血化瘀之法,常用药物为茯苓、半夏、陈皮、胆南星、菖蒲、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天麻、钩藤、栀子、黄连、黄芩、知母、首乌藤等;晚期(下滑期)重在解毒通络,选用黄连解毒汤加减,直折火毒,同时加用补肾益精,大补元气之品,常用药物为黄连、黄芩、黄柏、栀子、人参、益智仁、芡实、麦冬、五味子、酸枣仁、远志、菖蒲、柏子仁、生地黄、山茱萸等.同时重视日常生活方式干预及家属照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高颖教授防治多发性硬化复发与残疾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旨在总结高颖教授防治多发性硬化复发与残疾的用药规律以及治疗思路.[方法]针对复发与残疾具有一定疗效的中药处方,采用python、Gephi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同时针对核心中药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52个有效处方的复杂网络分析显示:共162个节点,3883条边,平均节点度为47.94.其中核心节点为熟地黄、郁金、山茱萸、茯苓等.在矩阵列表中,共生成3884组相互关联的配伍,其中权重最高为熟地黄与山茱萸.[结论]核心方药为熟地黄、郁金、山茱萸、茯苓、豨莶草、知母、女贞子、萆薢、威灵仙、黄芩等,常用的配伍为熟地黄与山茱萸、熟地黄与茯苓、山茱萸与茯苓等,主要治法以补益肝肾为主,兼清热化湿、解毒通络,蕴涵动态变化、阴阳协调、攻补权衡的灵活辨治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李曰庆教授治疗男性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用药特点与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李曰庆教授治疗男性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用药特点与规律.方法 收集李曰庆教授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病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的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处方235首,涉及药物103种;使用频次在60次以上的药物共20种,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0种药物分别是丹参、水蛭、牛膝、党参、熟地黄、葛根、茯苓、山药、山萸肉、白术;挖掘出高频药对组合12个,新处方6个.结论 李曰庆教授治疗男性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多以"活血通络,健脾养阴"为主,并根据兼症随证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柳红芳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柳红芳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柳教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出诊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用药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 共收集处方189首,涉及中药186种,其中以温、平药性为主,甘、苦、辛药味占比较大,归经多入肝、肾、脾经,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是熟地黄、山茱萸、黄芪、山药、白术,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组合依次为熟地黄-山茱萸、熟地黄-黄芪、山茱萸-黄芪等,挖掘出新处方4首.结论 柳教授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以填补肾精、祛邪通络为治疗大法,处方用药以补为主、攻补兼施,祛邪不伤正气,精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