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黄素抑制肝细胞癌索拉非尼耐药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肝细胞癌(肝癌)索拉非尼耐药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梯度浓度加药法成功获取人索拉非尼耐药肝癌细胞株Hep3B-SR,采用姜黄素20 μg/ml干预Hep3B-SR;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芯片筛选姜黄素干预Hep3B-SR的相关LncRNA;qRT-PCR检测靶标LncRNA和下游相关基因CD44、MYC、JUN、FOS mRNA变化情况;构建敲低和过表达靶标LncRNA细胞株,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成球实验,检测肝癌干性变化情况;CCK-8检测索拉非尼IC50值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细胞干性标志物CD44及Wnt2、β-catenin、c-Myc蛋白及通路变化情况。两组细胞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肝癌细胞增殖和IC50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CCK8法检测显示,索拉非尼耐药株Hep3B-SR的平均IC50值为(8.4±1.1)μmol,明显高于Hep3B细胞的(4.0±1.1)μmol(LSD-t=16.27,P<0.001)和姜黄素(20 μg/ml)干预后Hep3B-SR+Curcumin细胞的(6.1±1.1)μmol(LSD-t=3.97,P<0.001)。LncRNA表达谱芯片及qRT-PCR检测显示姜黄素可有效上调耐药肝癌细胞中LncCCDC152的表达,通过过表达LncCCDC152后可显著下调Hep3B肝癌细胞的成球和克隆形成能力;LncCCDC152可结合转录延伸因子1(TCERG1),进而影响肝癌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基因的转录活性和蛋白表达。结论:姜黄素可抑制肝癌索拉非尼耐药,可能通过上调肝癌细胞中LncCCDC152结合TCERG1蛋白靶向抑制Wnt/β-catenin通路,从而减少肝癌干性活性并抑制索拉非尼耐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姜黄素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生物学特性及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Jurkat细胞株生物学特性和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ALL耐药细胞株Jurkat,以1 μmol/L地塞米松作为Jurkat细胞耐药最佳浓度,传代培养细胞。将细胞分为10、25、50 μmol/L姜黄素组,以及50 μmol/L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组、对照组(加入等体积不含药物的培养液)。各组细胞培养72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CCK-8法检测Jurkat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Jurkat细胞凋亡能力和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F-κB p65、NF-κB p50、IκBα、A20 mRNA的相对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 p65、NF-κB p50、IκBα、caspase-8、caspase-3、bcl-2、A20蛋白的表达。结果:10、25、50 μmol/L姜黄素及50 μmol/L PDTC分别处理Jurkat细胞72 h,对照组细胞膜基本完整,大小一致,圆形透明,细胞核荧光均匀;不同浓度姜黄素组和50 μmol/L PDTC组均有大量变形的细胞及细胞碎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核浓缩、破碎,凋亡现象明显。不同浓度姜黄素及50 μmol/L PDTC分别处理Jurkat细胞24、48、72 h后,不同浓度姜黄素组和PDTC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较对照组高(均 P<0.01)。对照组、10 μmol/L姜黄素组、25 μmol/L姜黄素组、50 μmol/L姜黄素组、50 μmol/L PDTC组72 h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9±0.1)%、(99.2±0.1)%、(99.9±0)%、(100.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 876 604.40, P<0.001);不同浓度姜黄素组和50 μmol/L PDTC组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不同浓度姜黄素组及50 μmol/L PDTC组72 h时S期、G 2期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G 1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姜黄素组及50 μmol/L PDTC组细胞NF-κB p65、NF-κB p50蛋白和mRNA表达均低(均 P<0.01),IκBα、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均高(均 P<0.01),bcl-2蛋白表达低( P<0.01),A20蛋白和mRNA表达均高(均 P<0.01)。 结论:姜黄素可有效逆转Jurkat细胞糖皮质激素耐药,促进其凋亡,这可能与姜黄素影响NF-κB通路相关蛋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郭维琴教授诊治中青年高血压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郭维琴教授诊治中青年高血压用药规律,总结郭维琴教授临床诊疗经验,以期传承其经验及学术思想.方法:收集筛选郭维琴教授门诊治疗的中青年高血压医案,将诊疗信息录入名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郭维琴教授诊治病人79例,郭维琴教授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核心用药组成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包括丹参、红花、赤白芍、川芎,兼有清肝降火之钩藤、夏枯草、菊花,健脾化痰有炒白术、茯苓,安神定志之酸枣仁、远志、生龙骨、生牡蛎,滋补肝肾之山茱萸等27味中药.辅助药物主要包括栀子、黄芪、桑寄生、片姜黄、枸杞子、川楝子、浙贝母、首乌藤、磁石、砂仁等114味.结论:郭维琴教授在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方面,擅长应用活血化瘀的同时,注重清肝降火、滋补肝肾、健脾化痰、安神定志之药的使用,体现了郭维琴教授"从心立论"高血压,重视"肝脾同调,心神共养"的学术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含姜黄素中药配伍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保护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观察含姜黄素的中药配伍使用对2型糖尿病肾病(T2DN)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我院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氯沙坦钾片治疗,治疗组予含姜黄素的中药配伍+氯沙坦钾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 TC、TG、U-mAlb、Scr、24 h尿蛋白、Hcy、FPG、2 hPG、hs-CRP、WBC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组TC、TG、U-mAlb、Scr、24 h尿蛋白、Hcy、FPG、2 hPG、hs-CRP、WB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含姜黄素的中药配伍使用对T2DN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显著,可明显降低血脂和血糖,提高肾功能,调节微炎症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烫疗药提取工艺及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优选烫疗药浸渍提取工艺,提升烫疗药质量标准.方法:以浸渍溶剂浓度、浸渍时间、浸渍温度、原料粉碎度为考察因素,以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和醇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烫疗药最佳浸渍提取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烫疗药中防风、大黄、姜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川续断皂苷Ⅵ进行定量测定.结果:筛选的最佳浸提工艺为将烫疗药处方饮片粉碎成细粉碎度,以50%的乙醇为溶剂,室温下浸渍5 d;川续断皂苷Ⅵ在19.307 15~154.457 2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37%,RSD=1.48%(n=6);定性鉴别中防风、大黄、姜黄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具有鉴别特征.结论:优选的浸提工艺稳定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稳定性及重现性良好,专属性较强,可作为烫疗药的质量控制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2022年国家药品抽检中药饮片专项质量分析、标准修订和监管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全国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抽检,目的在于促进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和种植的规范性,防控和化解中药饮片质量风险、强化中药饮片安全管理、保障中药饮片临床安全有效.2022 年,国家药品抽检饮片专项包含艾叶、川牛膝、大黄、紫草、茜草、菊花、桃仁、金银花、片姜黄9 个品种,抽样合计 1679批,其中合格 1623 批,整体合格率为 96.66%.借助这 9 个品种抽检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探索性研究,对各品种法定标准和主要质量问题等进行总结与分析,提出未来标准修订和监管的建议,为全面推进中药饮片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糖尿病肾病的关键致病基因及靶向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GEO芯片数据,寻找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关键基因以及信号通路,挖掘可能作用于靶向基因的中药活性成分.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DN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GSE142153,使用R软件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并进行生物学过程、信号通路分析,应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蛋白质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中的cytohubb插件进行核心基因筛选,通过CTD数据库寻找靶向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结果:筛选出差异基因共计158 个.GO富集分析主要富集于对脂多糖的反应、白介素系列等;KEGG主要富集于多个炎症因子、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筛选出IL6、CXCL8、IL1B、MMP9、IL10、CXCL1、EGF、CCL2、CXCL2 和CCL20 等 10 个关键致病基因.发现作用于靶向基因的中药活性成分包括白藜芦醇、槲皮素、冬凌草甲素、人参皂苷、大黄素、姜黄素、雷公藤红素、芦丁等.结论:DN的发生与发展涉及多基因多条通路,白介素系列值得关注.白藜芦醇、槲皮素、冬凌草甲素、人参皂苷、大黄素、姜黄素、雷公藤红素、芦丁等可能是潜在靶向作用于DN的中药活性成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HPLC测定姜黄鲜切饮片中的姜黄素类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以乙醇-水为洗脱系统来测定姜黄鲜切饮片中姜黄素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醇-水(41∶59),流速0.75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430 nm.结果 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线性范围为32.4~486.0、6.2~93.0、17.8~267.0μg·mL-1(r2均≥0.9998);平均回收率为 100.97%~103.39%,RSD 为 0.96%~1.69%;供试品溶液在 24 h 内稳定,RSD为 0.15%~0.83%(n=7).11批样品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分别为1.76%~2.49%、0.53%~0.76%、0.43%~0.63%.结论 所用方法结果可靠、环保、准确、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姜黄鲜切饮片的含量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升降散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升降散的主要组成药物有僵蚕、蝉蜕、大黄、片姜黄四味,四药相伍,寒温并用、升降互济、透泄并举,共奏升清降浊、散风清热之功.升降散可用于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哮喘等.但升降散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具体作用方式尚不明晰,研究较为零散,当前的研究多采用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试验和动物实验较少,对升降散中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较慢,药理作用研究不完善,涉及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血清药理学、网络药理学等研究较少.今后,应注意对升降散的用药组方规律、复方配伍机制、复方量效等予以明确;关注升降散有效成分通过灌肠、涂擦等外治法发挥治疗作用的情况;继续扩大临床应用范围,制定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对照试验和动物实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鉴别胞葬相关基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中药的预测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方法探究分析胞葬在缺血性脑卒中(IS)中的核心基因与免疫细胞的关系并分析预测相关作用中药.方法 从GEO数据库获取GSE16561基因芯片,利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获得胞葬相关基因(MRG),并对获得基因进行通路分析.同时基于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LASSO回归、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三种机器学习方法,进一步识别核心基因.通过ssGSEA算法分析IS免疫浸润情况,进一步分析关键基因和免疫细胞的相关性.最后基于Coremine Medical和TCMSP网站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筛选作用与IS的相关中药靶点.结果 筛选出555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427个上调基因和128个下调基因,共获得14个胞葬相关缺血性卒中疾病基因.GO和KEGG富集的通路主要涉及吞噬作用、内吞作用调节巨噬细胞趋化作用和巨噬细胞迁移等胞葬相关通路.通过LASSO回归、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三种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出 5 个Hub基因,分别是ABCA1、FGL2、GPR18、MFGE8、PROS1.5个Hub基因与M2巨噬细胞、M0巨噬细胞、CD8+T细胞呈显著负相关,与CD4+T细胞和肥大细胞呈显著正相关.潜在治疗中药有:大黄、姜黄、郁金、三七、丹参、吴茱萸等.潜在化合物:甲基丙烯酸、1-(3-环戊基丙酸)、1,2-二氢姜黄素等.结论 综上,吞噬作用、内吞作用调节、巨噬细胞趋化作用和巨噬细胞迁移等胞葬相关通路与IS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大黄、姜黄、郁金、三七、丹参和吴茱萸可能是IS治疗的潜在分子药物来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