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伯寿临证运用防风经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总结薛伯寿教授临证运用防风的经验,认为防风一则疏风解表、发散透达,可治疗表气郁闭而里热较重之外感热病早期,常用消毒犀角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银翘散、升降散、栀子豉汤加减;二则祛风胜湿、止痒消疮,可治疗风邪袭表之过敏性皮肤病,常用自拟薛氏过敏煎加减;三则散肝舒脾、升阳止泻,可治疗肝郁脾虚之泄泻,常用痛泻要方(《丹溪心法》)加减;四则能行周身、通利五脏,可治疗气虚血瘀之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斑秃甚或普秃、慢性鼻病等疾病,常用黄芪赤风汤(《医林改错》)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从"胃为之市"探讨吴鞠通胃气观之内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吴鞠通深研《黄帝内经》奥旨,以"胃为之市"为理论基础,博采诸家,逐渐形成"体阳而用阴,气机阴阳须调和"的胃气观.本文在简要分析吴氏胃气观点渊源的基础上,探讨了"胃为之市"内涵,包括"受纳输出,集散水谷""化生精微,气血之源""共居中焦,升降枢纽"三方面;并以"胃体阳而用阴"为纲,分别从"胃体为阳,用阴之本""胃用为阴,体阳之象""兼看脾土,体用合参"三个角度论述胃气生理.同时,将吴氏基于胃气的发病思想归纳为"六气外感,阴阳有别""内伤之机,气机逆乱""药食不慎,亦伤胃土"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以"体阳""用阴"为纲目,分别论述体用太过不及的证治,以启发"调胃以平衡气机阴阳"的治疗思路,指导临床诊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脾胃论》医方"治法-病证"规律及特色探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脾胃论》之方剂散见于各篇,未成系统,不易明晰证治脉络。以"治法-病证"模式统领诸方剂,用药规律及特色可归纳为:升降浮沉疗"繁证"、扶正固脱救羸弱、消导和中愈伤食、调和化痰消胃痞、温中和胃降呕逆、通补清敛瘳泄痢、降中有升通便秘、泻土攻破荡寒积、清热利湿滑溲闭、群"风"汇药祛风湿、扶正解表治虚感、清热解毒泻三焦、分消三焦散湿阻、逐饮分消除酒湿、清心调和止病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气血同调、升清降浊”辨治双心疾病的思路与验方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临床可从中医“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认识双心疾病,把握“气血失和、清浊不分”的核心病机,传承并创新蒲辅周先生“畅气血、重升降”学术思想,以及国医大师薛伯寿“和合思想”,从双心失调本质出发,以“气血同调、升清降浊”为核心治法。其中,气血同调应虚实异治,若以虚为主,需体用联合以调补气血,常用双和散;以实为主,需动静结合以通顺血脉,常用黄芪赤风汤、越鞠丸。升清降浊应斡旋气机、补泻合宜,常用升降散调气开郁,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清,枳术汤、枳术丸泄浊逐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刘喜明运用升降散加减治疗儿童高热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高热是儿科急诊常见症状,往往传变迅速,易出现动风、动血、闭窍等险恶证候,准确辨证治疗是预防传变的关键。刘喜明教授临证活用经方,方精药简,常运用升降散加减治疗儿童急性高热,尤其是急性传染病引起的高热,如甲型H1N1流感、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等,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从郁探讨瘿病中医病机及辨证治疗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瘿病是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发生发展与“郁”密切相关。基于历代医家对“郁”的理解探讨瘿病病机,发现人体生理之气血津液转变成病理产物之火瘀痰湿过程中,“郁”发挥主导作用,大致可分为气郁、火郁、痰湿郁、血郁4种,临床常以1种为主,兼夹其他。瘿病辨治思路可以“郁”为核心,从气血津液辨证,针对主症选定主方,并酌情合方或加减防治兼证。现代常见瘿病中,以气郁为核心病机者有桥本甲状腺炎,可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加减;以火郁为核心病机者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以升降散为主方加减;以痰湿郁为核心病机者有实性或囊实性甲状腺结节,治以半夏厚朴汤合二陈汤及化痰软坚散结之品;以血郁为核心病机者有实性甲状腺结节,可在痰湿郁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加味升降散穴位贴敷治疗痰热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加味升降散穴位贴敷治疗痰热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9月-2019年9月石家庄市中医院61例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配法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升降散穴位贴敷,2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动态血压测定,包括白天平均收缩压(d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 hM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 hMDBP)并进行血压昼夜节律检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MSBP、24 hMSBP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331、-1.511, P值分别为0.045、0.033);治疗组血压昼夜节律[(8.87±8.33)%比(6.94±6.12)%, t=1.034]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治疗后眩晕、头痛、头如裹、呕吐痰涎、心烦不安、口苦、失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加味升降散穴位贴敷可有效降低痰热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且对夜间血压的改善尤为明显,从而减少血压波动,改善患者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国医大师薛伯寿诊治幼儿毒疹思路分析及应用体会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国医大师薛伯寿融会贯通伤寒、温病、瘟疫学说,兼用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活用经方、时方治疗小儿温病。幼儿毒疹属小儿温病范畴,以高热及周身红疹并见,并伴高热惊厥、烦急腹胀等症。薛老认为,本病属邪束少阳、气分热盛之证者,治宜和解少阳、清热透疹,方用柴胡剂合升降散、银翘散加减化裁,和、通、清三法并用。基于薛老治疗幼儿毒疹之思路,还可治疗幼儿急疹,效果甚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从郁论治肺系疾病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肺居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华盖,通于天气,诸气皆属于肺。气为阳主动,升降出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邪阻气机,滞而不畅,其势为郁。郁则生热,郁热轻者,局于肺之经络,即温病之卫分证;郁之重者,闭于肺脏,致肺病贲郁。郁始于气,久及血,衍生痰、湿、火、积、瘀等诸多病理产物。临床可从郁论治肺系疾病,主要包括从肺经郁热辨治外感病与从郁论治肺病贲证两类情况。肺经郁热与肺病贲证虽有不同之处,但均以肺郁为中心,实则为一个整体,一为肺经郁,一为肺府郁,临证均可治以宣肺开郁之法,活用栀子豉汤、升降散、新加升降散、和风细雨汤等方药,重点在消散其郁,方可使肺宣肃复权,气机升降有序,症状得以缓解,肺病得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赵绍琴升降散医案谈“火郁发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升降散是“火郁发之”的代表方剂。赵绍琴先生在临床过程中常将此方应用于郁热类疾病的治疗。方中四药囊括了升降浮沉的特性,与顺势思维相合,邪气偏高、偏外者,应以轻清之品为君,透之于外;邪气偏下、偏内者,应重用沉重之品为君,引之于下。升降散通过疏肝、行气、逐瘀、消积等方法祛除无形的邪气和有形病理产物,调畅气机,使气分通达无碍,祛除致郁之由,致使郁开气达而火泄,在治疗气滞、瘀血、食滞、表邪导致的郁热时,可取得肯定疗效。但遇到其他病因致郁热时,应审证求因,专项治疗,不可墨守成规套用升降散,应时刻贯彻“祛其致郁之由”思想,灵活变通,求取速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