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郭维琴教授诊治中青年高血压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郭维琴教授诊治中青年高血压用药规律,总结郭维琴教授临床诊疗经验,以期传承其经验及学术思想.方法:收集筛选郭维琴教授门诊治疗的中青年高血压医案,将诊疗信息录入名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郭维琴教授诊治病人79例,郭维琴教授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核心用药组成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包括丹参、红花、赤白芍、川芎,兼有清肝降火之钩藤、夏枯草、菊花,健脾化痰有炒白术、茯苓,安神定志之酸枣仁、远志、生龙骨、生牡蛎,滋补肝肾之山茱萸等27味中药.辅助药物主要包括栀子、黄芪、桑寄生、片姜黄、枸杞子、川楝子、浙贝母、首乌藤、磁石、砂仁等114味.结论:郭维琴教授在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方面,擅长应用活血化瘀的同时,注重清肝降火、滋补肝肾、健脾化痰、安神定志之药的使用,体现了郭维琴教授"从心立论"高血压,重视"肝脾同调,心神共养"的学术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青岛市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了解青岛市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收集患者基本资料,采用GAD-7量表评估患者焦虑状态,采用PHQ-9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状态,应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卡方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764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合并焦虑者154例(20.16%),合并抑郁者261例(34.16%),328例(42.93%)患者同时合并焦虑和抑郁.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近期遭遇重大生活事件打击、日平均工作时间及日平均睡眠时间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焦虑相关(P<0.05).饮酒史、近期遭遇重大生活事件打击、年收入水平及日平均睡眠时间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相关(P<0.05).结论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风险较大,突发重大生活事件打击、工作时间长、睡眠时间少、不良生活习惯等是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临床治疗需合并社会支持和心理疏导,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人群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 045例中段尿培养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合并疾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共纳入1 045例泌尿系感染患者1 045份标本,其中革兰阳性菌为743例,革兰阴性菌为205例,真菌为97例。老年人群(65岁及以上)625例,占59.81%,老年人群尿培养真菌占比[11.68%(73/625)]为中青年人群(< 65岁)真菌占比[5.17%(24/420)]的2倍。在尿培养阳性结果中,合并糖尿病人群占比最高,为20.96%(219/1 045),其他依次为合并泌尿系统结石[16.08%(168/1 045)]、合并高血压[6.41%(67/1 045)]、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97%(31/1 045)]。结论:尿培养病原菌种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老年人及合并糖尿病人群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较高。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存在复杂性,可根据近期尿培养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确保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青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中青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在济南明水眼科医院眼底病科按就诊时间先后诊治的中青年(≤50岁)单眼发病的CRAO患者17例(17眼)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病史、临床影像学资料、治疗效果及危险因素等。结果::17例患者中男12例,女5例,年龄30~50(43.3±7.0)岁,就诊时血压为(153.24±25.49)/(95.59±15.19)mmHg(1 mmHg=0.133 kPa),发病时间3 h~3 d,其中视力光感1例,手动5例,数指2例,小于0.1者5例,高于0.15者4例。所有患者均行眼底彩色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8例患者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结合全身相关检查确诊所有患者为非动脉炎性CRAO,其中完全性CRAO 11例,不完全性CRAO 5例,保留睫状视网膜动脉供应的CRAO 1例。经治疗后(随访5 d~1个月),视力改善者10例,视力不变者6例,视力下降者1例;患者中血压升高者13例(76.5%)。结论::中青年(≤50岁)CRAO患者多数视功能障碍严重,完全性CRAO患者视力预后差,不完全性CRAO患者可恢复较好视力,高血压为最常见全身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中青年人群高血压流行和治疗控制现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描述我国30~59岁中青年人群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其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基于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横断面数据进行分析,纳入30~59岁中青年共229 593名研究对象。收集性别、年龄、城乡地区、高血压患病情况、卒中史、高血压及冠心病家族史、饮酒史,体格测量指标包括心率等资料。高血压定义为平均收缩压或舒张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或调查对象自述有高血压病史,或调查前2周内服用过降压药物。血压正常高值定义为收缩压/舒张压120~139/80~89 mmHg。血压控制定义为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计算血压正常高值检出率,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结果:我国中青年人群正常高值检出率为43.8%(95% CI:42.3%~45.4%),高血压患病率为22.1%(95% CI:20.8%~23.3%)。各个年龄段男性血压正常高值的检出率与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女性( P<0.05)。高血压人群中,知晓率为43.8%,治疗率为33.2%,控制率为16.7%,治疗控制率为40.2%。心率高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控制率低( P均<0.05)。 结论:我国30~59岁中青年人群血压正常高值检出率以及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有待提高。未来应继续加强中青年人群的高血压防治工作,改善高血压控制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是儿童青少年和中青年人群心血管病预防的首要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缺少体力活动、不良饮食习惯、吸烟和饮酒、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因素发生的主要根源,也可直接加速ASCVD的进展。而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在我国儿童、青少年和中青年人群中的流行程度已相当严重,必然导致这些人群高血压等的患病风险、ASCVD的早发风险和终生风险持续增加。因此,ASCVD防治的首要策略是在儿童、青少年和中青年人群中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从而最大程度地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等危险因素的发生。2018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已经将全民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列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重要战略主题。而建立和发展有助于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体系和提升专业化的生活方式干预能力是当务之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慢性肾脏病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对中日友好医院1990—1991年173例、2009—2010年956例及2018—2019年1 440例CKD住院患者病因进行总结,分析3个时间段中青年组与老年组CKD的病因构成和演变。利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两两比较应用Bonferroni法校正。结果:1990—1991年、2009—2010年和2018—2019年CKD的第一位病因分别为慢性肾炎(52%)、慢性肾炎(35%)和糖尿病(36%)。3个时间段的CKD病因构成有显著差异(χ2=74.375, P<0.001),其中糖尿病(χ2=14.847, P=0.001)和高血压(χ2=12.279, P=0.002)导致的CKD占比呈上升趋势,慢性肾炎(χ2=19.976, P<0.001)占比呈下降趋势。老年组中,3个时间段CKD的第一位病因分别为慢性肾炎(34%)、糖尿病(40%)和糖尿病(43%)。中青年组3个时间段中,慢性肾炎始终是CKD的第一位病因,占比分别为49%,43%和40%,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χ2=31.345, P<0.001)和高血压(χ2=15.485, P<0.001)在中青年CKD患者中均呈上升趋势。在2018—2019年队列中,终末期肾脏病(ESRD)有494例,糖尿病和高血压在ESRD中的占比分别为48%和37%。 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是老年CKD的主要病因。慢性肾炎仍是中青年CKD的主要病因,但占比呈下降趋势。糖尿病和高血压也是引起ESRD的主要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AISAS模式的“互联网+”管理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注意力-兴趣-信息搜索-行动-信息分享(AISAS)模式的“互联网+”管理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212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互联网+”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各106例。常规管理组给予常规管理干预,“互联网+”管理组采用基于AISAS模式的“互联网+”管理模式干预,时间各为12个月。在患者出院前1天、出院后6个月及12个月时,分别采用中文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IIC)评估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采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问卷(TASHP)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的HPLP-IIC、SF-36和TASHP评分均随出院时间增加而增加(均 P<0.05)。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互联网+”管理组的HPLP-IIC评分、SF-36评分、TASHP评分分别为(117.58±16.43)和(134.37±20.25)分、(79.58±5.43)和(84.37±3.25)分、(101.84±6.32)和(115.37±4.25)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的(96.25±13.74)和(108.05±14.73)分、(61.25±5.09)和(78.05±4.37)分、(81.05±5.37)和(94.68±3.37)分(均 P<0.001);“互联网+”管理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8.52±4.02)和(126.81±2.34)mmHg(1 mmHg=0.133 kPa)、(81.84±6.32)和(79.37±4.25)mmHg,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的(133.09±5.16)和(133.35±2.57)mmHg、(85.68±7.15)和(86.05±5.37)mmHg(均 P<0.001);“互联网+”管理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4.43±1.19)和(-6.14±2.01)mmHg、(-3.75±1.71)和(-6.22±2.38)mmHg]也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1.28±0.75)和(-1.02±0.26)mmHg、(-1.05±0.62)和(-0.68±0.29)mmHg](均 P<0.001)。 结论:基于AISAS模式的“互联网+”管理模式可通过提高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提高其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来控制血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护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医护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管理模式,治疗组患者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医护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健康行为、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评分1个月、3个月时对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1年后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对比1个月、3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年后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的服药依从率为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且护理满意度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护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增强其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改善其健康行为,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对比增强超声检测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蹼: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缺血性卒中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遗传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近年来,无传统卒中危险因素的中青年卒中发病率日益增高,因此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其他潜在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