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we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儿,男,2岁5个月,系第2胎第2产,36周 +4顺产,有吸氧史、保温箱史及新生儿抢救史,出生时缺氧性肺炎,高胆红素血症肺透明膜病。患儿2个月(2018年5月8日)时于潍坊眼科医院就诊,行新生儿眼底筛查时发现双眼先天性白内障(见图1),行眼科A超和B超检查。A超测量双眼眼轴长度(Axis length,AL)均为17.98 mm,B超检查双眼眼后段未见明显异常,泪道冲洗示双眼泪道阻塞。患儿3个月(2018年6月11日)时于潍坊眼科医院全身麻醉下分别行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晶状体后囊膜切除术+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发现双眼晶状体后囊膜发育不完全,且视轴区后囊膜局限性混浊,直径约3 mm;术后患儿配镜并行视觉训练,至6个月(2018年9月18日)时发现患儿体格及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建议患儿于儿科会诊。儿科行全身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示:患儿特殊面容,包括面容耳大、鼻梁高、下颌小,喉鸣音,四肢肌张力低下,右侧隐睾,下牙龈囊肿,尿常规检测见蛋白尿(+),肾脏B超未见明显异常。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 OCRL基因上发现1个位于X染色体(chrX128696700)的半合子突变,为蛋白编码区的第1182位碱基(c.1182dutT)发生移位导致的氨基酸改变(p.A395Cfs*21),其父母均未检测出该基因异常,确诊Lowe综合征。2年来患儿一直于当地医院儿童康复科行康复训练及视觉训练。患儿于2020年8月3日至潍坊眼科医院就诊。入院后行心脏及肾脏彩超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化验结果示:尿白细胞(+-),尿酮体(+-),尿蛋白(+)。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示: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瞳孔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应略迟钝,无晶状体,后膜囊瞳完整,眼底检查不配合(见图2)。角膜映光检查:左眼注视,右眼外斜约20°;右眼注视,左眼外斜约20°。A超检查示右眼AL 19.20 mm,左眼AL 19.25 mm。双眼B超检查示:眼后段未见明显异常(见图3)。患儿分别于2020年8月4日及8月1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双眼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左右眼眼压(ICare回弹式眼压计)分别为18.9、19 mmHg(1 mmHg=0.133 kPa),患儿眼球震颤较术前减轻,能追物。术后2周、4周、3个月复诊时较之前可更快抓取目标物体,行走时有效避开障碍物,患儿家属对治疗表示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牙本质发育异常分类方法进展及相应临床管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位于第4常染色体的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基因是迄今发现的遗传性牙本质发育异常的主要致病基因。根据de La Dure-Molla等提出的新分类,将由DSPP基因突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牙本质发育异常的疾病统称为牙本质发育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DI),包括Shields分类法的牙本质发育不良Ⅱ型(dentin dysplasia type-Ⅱ,DD-Ⅱ)、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 type-Ⅱ,DGI-Ⅱ)和牙本质发育不全Ⅲ型(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 type-Ⅲ,DGI-Ⅲ)3种疾病。将Shields分类的牙本质发育不良Ⅰ型(dentin dysplasia type-Ⅰ,DD-Ⅰ)称为根部牙本质发育不良(radicular dentin displasia)。本文对遗传性牙本质发育异常的分类方法、临床特征、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根据不同阶段的临床特征,提出相应的临床管理和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EX6基因变异致Zellweger综合征患儿2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PEX6基因变异致Zellweger谱系障碍患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和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2例因PEX6基因变异致Zellweger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和遗传学检测结果。并分别以“Zellweger综合征”“Zellweger谱系障碍”“PEX6基因”或“Zellweger syndrome”“Zellweger spectrum disorder”“PEX6 gene”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8月的中英文文献。对PEX6基因变异致Zellweger谱系障碍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基因型特点进行描述和总结。结果:2例患儿均为男性,均为新生儿,均出生后出现呼吸困难、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前囟增大、高腭弓等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均提示胆汁酸升高,颅脑彩色超声检查均提示双侧脑室增宽、室管膜下囊肿。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发现2例患儿均为PEX6基因变异,分别为复合杂合变异(c.315G>A和c.2095-3T>G)、纯合变异(c.506_507del),均诊断为PEX6基因变异致Zellweger综合征。2例患儿分别于住院第5天和第32天因家长要求出院,出院后不久(具体时间不详)均死亡。文献复习符合检索条件中文文献1篇、英文文献11篇,包括本研究2例共26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听力损伤(19例)、发育迟滞(19例)、视力异常(19例)、极长链脂肪酸升高(17例)、颅脑结构畸形(15例)、肌张力低下(12例)、肝脏异常(12例)、特殊面容(10例)、牙齿损伤(9例)。变异类型中以复合杂合变异(15例)为主,致病性变异以错义变异为主(16例)。结论:当新生儿存在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特殊面容、颅脑结构畸形以及听力筛查未通过或年长儿存在视网膜色素变性、感音性耳聋、牙釉质损伤、发育迟滞时,需考虑Zellweger谱系障碍。基因检测发现PEX基因变异可明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歌舞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分析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儿,男,7岁3个月,因"发育迟缓"就诊。患儿系G1P1,足月顺产,无窒息抢救史。患儿生后有喂养困难。1岁6月会独走,2岁会说话。父母非近亲婚配,父亲正常,母亲有特殊面容,表现为睑缘深,蓝色巩膜,眉毛外1/3稀疏,其余家系成员表型未见异常,家族中无其他遗传疾病史。查体:身高124.2 cm(P25-50),体重20 Kg(P3-10),特殊面容:长睑裂,弓形眉伴外侧1/3稀疏,蓝色巩膜,眼窝稍凹陷,睫毛深、长,宽鼻根,上唇薄及下唇厚,耳廓大;牙齿排列不整齐,关节过伸,左手通贯掌,第五指较短。辅助检查:智测:智商(IQ)44分;儿童行为量表总分为:40分,提示患儿存在社交退缩及多动行为;视听整合连续测试(IVA-CPT)提示患儿为混合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染色体核型:46,XY;肝脏、双侧肾上腺区及腹膜后B超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腹股沟、阴囊及睾丸B超未见异常,睾丸大小右侧约为2.1×1.0 cm,左侧约为2.0×1.1 cm;颅脑MRI示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蝶窦黏膜局部增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2q14微缺失综合征行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儿 男,2岁2个月,因"生后持续矮小"就诊。患儿孕36 +1周因"宫内生长受限"经剖宫产出生,生后无窒息。身长40 cm(-3.4 SD),体重1710 g(-2.5 SD),头围30 cm(-1.7 SD),因喂养困难接受肠外营养20天。4月龄抬头,7月龄独坐,13月龄会叫妈妈,14个月会走。父亲身高170 cm,母亲身高155 cm。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查体:身长73 cm(-4.8 SD),体重8.0 kg(-3.5 SD),头围42 cm(-4.5 SD)。神志清,精神好,身材匀称,三角脸,小下颌,高发际,前额突出,眼窝凹陷,眉毛浓密,耳廓贴颅骨,鼻梁宽,鼻根部隆起,上唇薄,丘比特弓,牙釉质发育不良(图1)。心肺腹查体均未见异常。脊柱、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区域性牙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区域性牙发育不良(ROD)是一种罕见的局部牙齿发育异常,临床典型症状为牙齿萌出异常,牙釉质和牙本质发育障碍,影像学表现为“鬼影牙”。ROD病因尚未明确,临床上应根据病例情况制订个性化诊疗方案,进行口腔多学科综合协作的序列治疗。本文详述了ROD的定义、病因、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牙齿微观结构和治疗等,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例1q44微缺失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男,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700 g,身长48 cm,出生后9个月发现不能翻身,1岁不能站立,2岁时脑电图检查提示轻度异常,3岁后在大人搀扶下仅能走几步,只会发"爸爸"、"妈妈"等简单声音,并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癫痫发作,每5~6 h一次,脑电图有异常放电。患儿现6周岁,体重22 kg,身高110 cm,语言能力差,智力低下,运动障碍。查体:精神尚可,呼吸尚平,情绪不稳定,反应略迟钝,特殊面容:前额狭窄,头顶略尖,鼻梁凹陷,宽鼻。牙齿发育异常,牙齿中间有色素沉着。右手通贯掌,上肢肌张力正常,下肢肌张力稍高,行走步态不稳,不会跑;阴茎外观正常,右侧隐睾,大小便不能自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口呼吸诊疗策略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口呼吸是指患儿以口补充呼吸或者混合呼吸模式取代正常的鼻呼吸模式,会对儿童的牙颌颅面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然而,国内外关于儿童口呼吸的诊疗尚无统一标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且相关报道多以口腔正畸科为主要视角,更多关注于牙颌面正畸等方面的处理。而耳鼻咽喉科可能因为口呼吸或者颌面部发育异常而仅关注气道阻塞问题,认为仅靠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手术就能充分恢复患者正常的呼吸模式。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对口呼吸的综合认识,为系统化序贯诊疗提供依据,本文对儿童口呼吸的诊疗策略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诊断7q36缺失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男,9岁,因"智力低下"就诊。患儿系第5胎第2产,母亲孕12周时感染水痘。患儿孕39周顺产,出生后大运动发育落后,8个月翻身、11个月抬头、13个月独坐、18个月爬、48个月独立行走。现主要临床表现为轻度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小头畸形,特殊面容,多动。查体:身高112 cm(<3 SD)、体重22 kg(<3 SD)、头围46 cm(<3 SD)。短颈,盾状胸,面部特征为鼻梁低平,眼距宽,下颌稍前突,耳大(图1),牙齿排列不规则。韦氏智力量表测试总分51分。眼部检查、脑电图及头部磁共振检查均未见异常。经患儿亲属签署同意书后,对患儿及其父母行相关遗传学检查,患儿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全基因组测序分析(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结果提示患儿7q36.1q36.3区域存在约8.99 Mb缺失(150 082 924-159 068 966)×1(图2)。患儿父母染色体核型及CNV-seq检测均未见异常。本研究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审2021-353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三例22q13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3例22q13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为其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患儿及家系的临床资料,采集其外周血样,进行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与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检测,检索DECIPHER、ClinGen、OMIM、PubMed、GeneReview等数据库,分析CNV变异的致病性。结果:3例患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发育落后,其中语言落后较为明显。患儿1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胼胝体异常;患儿2发育落后最为严重,同时伴有牙齿差、肤白、手掌厚等特征,且肌张力低;患儿3症状最轻。患儿幼时语言功能落后显著,追赶发育后明显改善。3例患儿均发现仅在染色体22q13.33q13.33区存在缺失。患儿1缺失0.84 Mb,涉及37个基因;患儿2缺失8.70 Mb,涉及126个基因;患儿3缺失0.90 Mb,涉及34个基因。对3例患儿的父母相应CNV变异区域进行检测结果均发现异常。结论:丰富了22q13缺失综合征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为后续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