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髓和牙周韧带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差异分析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究牙髓间充质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和牙周韧带间充质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在成骨能力上的差异机制.方法 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和牙周干细胞(分为DPSCs组和PDLSCs组),比较两种干细胞诱导成骨分化能力的差异,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分化过程中关键转录因子的转录表达差异.同时,从GEO官网下载牙组织单细胞测序数据(GSE161267_RAW),通过比较干细胞亚群占比差异、调控成骨分化基因表达差异及生物学功能富集等揭示两种组织干细胞成骨分化功能差异的原因.结果 成骨诱导分化结果显示,DPSCs组茜素红着色较PDLSCs组更深,运用RT-PCR检测成骨分化关键转录因子骨钙素(osteocalcin,OC)、Runt相关转录因子 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破骨细胞抑制因子(osteoprotegerin,OPG)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结果 显示,与PDLSCs组相比,DPSCs组Osteocalin、ALP、RunX2、OPG和BMP-2 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牙周和牙髓组织中干细胞构成比例不同,其中牙周组织中MSC2 和MSC3 亚群占比多,牙髓组织中MSC1 亚群占比多;MSC1 中调控成骨分化基因表达显著高于MSC2 和MSC3.差异基因生物学功能富集结果显示,MSC1 亚群主要表现为成骨分化及参与成骨分化的信号通路.结论 DPSCs较PDLSCs有更高的成骨分化功能,是由于DPSCs中成骨分化功能强大的细胞亚群含量高于PDLSC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03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患龋情况及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项目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进行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患龋情况及牙齿治疗内容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4至11月参与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华口腔医学会“关爱孤独症儿童口腔健康”项目,全身麻醉下进行牙齿治疗的103例ASD患者作为ASD组,病例来源于我国13家口腔专科医院,依据年龄、性别,应用分层倾向评分配比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相同13家口腔专科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97名无全身疾病的儿童作为对照(对照组),对两组儿童的龋失补牙数(decay missing filling tooth,DMFT/dmft,DMFT表示恒牙,dmft表示乳牙)和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SD组与对照组儿童人均DMFT/dmft[ M( Q25, Q75)]分别为0(0,3)/11(8,14)和0(0,3)/9(7,1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全身麻醉下人均牙齿治疗数量ASD组[13(11,15)颗]显著高于对照组[12(9,14)颗]( P<0.01);ASD组儿童人均牙髓治疗数量[3(2,6)颗]显著高于对照组[2(1,4)颗]( P<0.05)。 结论:进行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ASD与对照组儿童相比,DMFT/dmf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SD组儿童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数量相对更多,龋坏程度相对较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浓缩生长因子介导的年轻恒牙再生性牙髓治疗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临床上儿童及青少年年轻恒牙的慢性根尖周炎未得到及时正确地处理,迁延不愈,可导致根尖周囊性病变。如何更加微创地保留年轻恒牙,促进牙根进一步发育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本文报道1例畸形中央尖折断伴根尖周囊性病变的年轻恒牙经过浓缩生长因子介导的再生性牙髓治疗病例,随访4年后根尖周病变完全愈合,根尖孔闭合,牙根增长,患牙得以成功保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噬在牙髓炎症进展和牙髓损伤修复再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牙髓炎是以牙髓组织持续性炎症和剧烈疼痛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根管治疗后易导致牙折、变色及再感染,因此牙髓损伤修复和牙髓再生成为牙髓疾病治疗的新目标。细胞自噬被认为是机体重要的防御和保护机制,在防止宿主过度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自噬在牙髓炎进展中的调控机制以及治疗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就自噬在牙髓炎进展及其在牙髓损伤修复和牙髓再生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细胞自噬在牙髓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再生性牙髓治疗、根尖诱导成形术与根尖屏障术常见临床问题解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根尖诱导成形术、根尖屏障术及再生性牙髓治疗(RET)均可消除伴或不伴根尖周感染牙髓坏死年轻恒牙的症状、体征,促进骨组织病损愈合。尽管RET可促进患牙牙根继续发育,但影响因素众多,结果难以预期,且术后常出现根管钙化。而根尖诱导成形术可增加根折风险、根尖诱导成形术和根尖屏障术不能促进牙根继续发育的观点存在一定偏颇,对某些病例而言,以上术式仍然是很好的选择。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患牙牙根发育程度、病因、病程、患牙剩余牙体组织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获得理想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口腔手术显微镜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口腔手术显微镜应用于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选取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2014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7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学生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名学生。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口腔手术显微镜进行G.V.Black I类洞窝洞预备和髓腔通路预备操作,教师对学生在口腔手术显微镜下和直视下的操作分别进行评分,针对口腔手术显微镜下操作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口腔手术显微镜下和直视下窝洞预备评分分别为(90.16±3.01)分和(90.72±2.57)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口腔手术显微镜下和直视下髓腔通路预备评分分别为(92.30±2.82)分和(88.93±2.3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9.3%(67/75)的学生认为口腔手术显微镜的应用有助于学习临床操作技巧,29.3%(22/75)的学生在口腔手术显微镜的调节和操作方面存在困难。 结论:口腔手术显微镜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髓腔通路预备操作,学生对口腔手术显微镜的熟练使用仍然需要专门培训和授课教师的教学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牙髓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牙髓坏死可导致牙齿脆性增加,易折裂,并阻碍年轻恒牙牙根持续发育。因此牙髓再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牙髓组织具有复杂、多变的解剖结构且包含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成分,牙髓再生面临诸多挑战。回顾近年来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探索牙髓组织构建与移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文献,重点讨论适宜支架材料的选择与牙髓组织构建方法。文中述及用于构建牙髓组织的支架材料包括海藻酸钠、壳聚糖、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明胶、纤维蛋白、丝素蛋白、多肽和自组装多肽、聚乳酸、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等,简要介绍了其功能特点以及添加生物基质提取物、生长因子等组成的功能修饰或不同功能互补性材料组成的功能改进。结合临床可操作性要求,进一步讨论了由亲水性复合材料或经亲水基团修饰材料制备可注射水凝胶支架材料的组成设计和功能特点,以期为今后牙髓再生研究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正畸治疗与牙体牙髓疾病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牙体组织健康是获得良好正畸效果的重要保障,是正畸治疗后达到美观、稳定和良好功能的基础。牙体牙髓疾病分类复杂、表现多样,可对正畸治疗产生不同影响,需在正畸治疗前明确诊断,并根据病因和临床症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从而达到健康矫治的目标。同时,正畸治疗也可能引起牙体和牙髓组织发生多种变化,这种变化具有一定规律,同时又复杂多变,需要正畸医师掌握相关知识并妥当应对,以尽量降低正畸治疗的不良反应,达到正畸与牙体的协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ICO循证医学原则在牙体牙髓病科住院医师病例报告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PICO(population/patient,intervention/exposure,comparison/control,outcome)循证医学原则在牙体牙髓病科住院医师病例报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住院医师随机纳入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8名。试验组由带教教师指导将观察对象、干预措施/暴露因素、对照、结局原则应用于病例报告准备,对照组由带教教师指导进行传统式病例报告。比较两组住院医师出科病例报告的语言表达能力、病例完整度、诊治方案的合理性和先进性,以及讨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并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 t检验和卡方分析。 结果:试验组的出科病例报告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89.25±3.24)分 vs.(86.32±3.55)分, t=3.23, P=0.002],主要得分点在于讨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27.25±0.16)分 vs.(23.78±0.36)分, t=8.77, P<0.001]。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住院医师希望参加病例报告的频率明显提升( P=0.035)。 结论:应用PICO式循证医学原则有助于提高牙体牙髓病科住院医师病例报告的总体水平,提升其参与病例报告的积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牙体牙髓病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设和应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牙体牙髓病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口腔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微课、慕课等紧密融合临床实际和前沿进展的在线资源,依托医教云APP平台等信息技术,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学教研室将构建的新型牙体牙髓病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先后应用于2017级(110人)和2018级(107人)本科生的牙体牙髓病学教学(试验组),并于2020和2021年进行理论考试;2016级本科生(111人,对照组)使用传统方式教学,于2019年进行理论考试。对2018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研,调查学生对牙体牙髓病学智慧课堂的使用感受,并通过比较2016、2017和2018级学生线下理论考试成绩评估智慧课堂教学的应用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显示2018级学生对于智慧课堂教学的整体形式认可,75.2%(79/105)的学生对教学过程非常满意或满意,认为其能增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增加专业知识的延伸拓展,37.1%(39/105)的学生认为智慧课堂教学未能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和提升学习效率。比较2019至2021年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发现,2021和2020年学生的平均分[分别为(78.79±9.88)、(76.45±8.33)分]均显著高于2019年[(67.67±10.58)分]( t=6.77, P<0.001; t=8.51, P<0.001);2021年平均分与2020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79, P=0.223)。 结论:智慧课堂的应用提升了牙体牙髓病学教学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远期可为口腔医学的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