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珊瑚石和珊瑚羟基磷灰石夹心法对下颌骨厚度扩展中成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比天然珊瑚石和珊瑚羟基磷灰石2种人工骨材料夹心法对下颌骨厚度扩展中成骨的影响。方法:中国实验用山羊9只,12~16个月龄,体质量15~20 kg,行双侧下颌骨外板截骨术后,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在双侧下颌骨分别夹心置入天然珊瑚石和珊瑚羟基磷灰石。在术后6、12、18个月3个时间点取材,每次3只山羊,分别取天然珊瑚石人工骨、珊瑚羟基磷灰石置入区2 cm大小骨质标本,行组织学检查(HE、甲苯胺蓝染色)、扫描电镜检测,观察下颌骨成骨情况。结果:3个时间点观察下颌骨术区均已骨性愈合,钛板、钛钉大部分或者全部被骨组织包埋。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显示,术后6个月天然珊瑚石侧骨化程度明显优于珊瑚羟基磷灰石侧,天然珊瑚石已经完全降解;术后12~18个月珊瑚羟基磷灰石侧成骨明显增强,成熟程度也较术后6个月时更高,珊瑚羟基磷灰石在术后18个月完全降解。扫描电镜发现,术后6个月天然珊瑚石侧成骨较珊瑚羟基磷灰石侧明显,术后12~18个月两侧成骨无明显差别。结论:天然珊瑚石和珊瑚羟基磷灰石夹心法在下颌骨厚度扩展中成骨明显,夹心法是一种下颌骨厚度发育不良矫治的简单可行方法,为下颌骨厚度的扩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三维复合骨修复支架的制备工艺及其生物学性能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珊瑚羟基磷灰石纳米氧化锌(PLGA/CHA/n-ZnO)新型骨修复支架的工艺参数,并研究其对牙周膜干细胞(PDLSC)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PLGA与CHA/n-ZnO粉末按4∶1质量比混合,通过生物挤出3D打印技术制备PLGA/CHA/n-ZnO复合骨修复支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SEM)、电子万能试验机、压汞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支架样件的相关理化性能进行检测分析,并通过体外细胞黏附实验观察PDLSC在支架表面黏附情况与生长状态。结果:成功制备出3种不同形态PLGA/CHA/n-ZnO三维复合骨修复支架。X射线衍射仪检测支架可见碳酸钙、羟基磷灰石与氧化锌吸收峰;SEM观察支架表面粗糙,可见不同尺寸孔径结构;电子万能试验机分析计算得出支架压缩强度为(12.31 ± 4.80)MPa,弹性模量为(31.18 ± 12.30)MPa;压汞仪测得支架孔径分布为5 nm ~ 350 μm;静态接触角测量仪测试得出支架接触角为(75.73 ± 5.54)°;体外实验可见PDLSC黏附于支架表面,生长状态良好。结论:本研究为PLGA/CHA/n-ZnO三维复合骨修复支架负载PDLSC新型组织工程骨的研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硫酸葡聚糖/重组入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联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成骨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硫酸葡聚糖/重组入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联合珊瑚羟基磷灰石(DS/rhBMP2/CS/CHA)在修复大段骨缺损中成骨化能力. 方法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DS/rhBMP2/CS缓释微球,并经冻干吸附到CHA中,将7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行右桡骨骨缺损的造模,分别将CHA、rhBMP2/CHA、DS/rhBMP2/CS/CHA植入骨缺损区域中并依次命名为CHA组、rhBMP2/CHA组、DS/rhBMP2/CS/CHA组,另设18只动物为空白对照组(只造模,不植入材料).术后4、8、12周抽血并取材,行血清骨钙素检测,移植骨标本行Micro-CT扫描并计算新生骨体积比,脱钙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 结果 72只动物术后恢复良好,术口未发生感染或移植物暴露.术后12周大体观察DS/rhBMP2/CS/CHA组骨组织的新生骨含量及质量最优,硬度最强,骨缺损区愈合较其他组好.血清学表明各时期DS/rhBMP2/CS/CHA组的血清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CHA组、rhBMP2/CH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ro-CT结果表明DS/rhBMP2/CS/CHA组各时期均可观察到明显的成骨进程,明显的骨皮质和新生的骨髓腔,骨的重建进程最快,材料的降解伴随着骨的重建,DS/rhBMP2/CS/CHA组的新生骨体积水平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表明各时期DS/rhBMP2/CS/CHA组的组织学形态良好,可见成熟骨皮质和新生骨髓腔,组织学形态好于CHA组和rhBMP2/CHA组. 结论 DS/rhBMP2/CS/CHA的人造骨材料具备良好的缓释rhBMP2的骨诱导机制,在参与修复大段骨缺损中展现良好的骨修复能力,明显优于单纯CHA和rhBMP2/CHA人造骨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评估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人工骨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超声在不同人工骨血管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只新西兰兔分别行经典双前肢桡骨大段骨缺损模型造模,左肢植入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 P-2)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CHA),右肢植入CHA,分别于3d、7d、11d、15d、30d及45d,对双侧CHA的4个等分点分别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测量以上部位的基础强度(BI)、峰值强度(PI)、增强强度(ΔSI)、BI/PI及达峰时间(T T P),分析结果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相同时间内rhBM P-2组血管化程度比普通组强,前者血管化时间比后者提前,两组各 ΔSI与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938,0.890;P=0.000),T T P与时间均呈显著负相关(BI/PI:r=-0.798,-0.899;P=0.000;T T P:r=-0.874,-0.868,P=0.000).两种CHA四个观察点间对比,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各观察点间血管化程度无明显差别.结论 常规超声对移植骨的结构显示清晰,超声造影能较好地显示两种CHA早期血流灌注情况,准确评估rhBMP-2应用前后CHA微血管生长的区别,二者结合有望成为临床移植骨血管化评估的新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数字化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修复兔胫骨腔隙性骨缺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数字化珊瑚羟基磷灰石(CHA)人工骨在兔体内成骨效应和降解性能.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别于双侧胫骨上端制备直径5 mm、深15 mm的腔隙性骨缺损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植入数字化CHA人工骨,空白对照组旷置,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进行双侧胫骨Lane-sandhu放射学及组织学评分.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4周纤维组织包裹数字化CHA人工骨试件,试件变得较松软并降解;术后第8周试件继续降解,表面有新骨形成;术后第12周试件周边有新骨包绕,与周缘骨质连接紧密,被新生骨质替代.实验组术后4、8、12周放射学及组织学评分逐渐增高,而且实验组术后4、8、12周放射学及组织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CHA人工骨具有良好成骨效应和合适的体内降解性能,显示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可个性化定制的人工骨材料的良好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夹心法"矫治半侧颜面短小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运用下颌骨外板劈开颗粒状珊瑚羟基磷灰石充填矫治半侧颜面短小导致的下颌骨发育不良畸形,评估该方法的术后效果并分析该手术方法的优点及适用范围.方法:5例患者采用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术进行以Pruzansky-Kaban分型为Ⅰ型或者Ⅱa型的半侧颜面短小所致下颌骨发育不良畸形的矫治.治疗后随访6~24个月,通过术前、术后的摄像、头颅CT三维重建进行术后效果的评估.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的5例患者进行了最少6个月的随访,后期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对术后效果表示满意.结论:下颌骨外板劈开颗粒状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术矫治半侧颜面短小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少,珊瑚人工骨的降解吸收率也较低,是一种修复半侧颜面短小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珊瑚羟基磷灰石用于上颌前牙区位点保存的锥体束CT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珊瑚羟基磷灰石(CHA)较Bio-oss骨粉材料无免疫原性,无传播疾病风险,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文中旨在研究CHA用于上颌前牙区位点保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口腔科临床诊断为慢性牙周炎或根尖周炎而拔除上颌前牙患者26例(上颌前牙26颗).随机分为CHA组( CHA)和对照组( Bio-oss骨粉).术后即刻和4个月行锥体束CT(CBCT)检查,比较分析2组唇侧牙槽嵴的垂直向和水平向骨吸收量. 结果 术后即刻和4个月CHA组和对照组的唇侧牙槽嵴宽度和高度均有下降,宽度下降值分别为(1.1±0.7)mm、(1.3±1.9)mm,高度下降值分别为(1.3±1.6)mm、(1.2±1.4)mm,2组宽度及高度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HA用于上颌前牙区位点保存的疗效与Bio-oss骨粉相近,是一种理想的植骨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牙周组织工程人工骨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牙周骨支架材料为应用于牙周植骨术中,促进细胞在缺损部位生长,引导或诱导骨生成,以重建牙周组织的支架材料.目前用于植骨术中的支架材料主要有三大类: 人工合成材料,如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合物、羟基磷灰石、β - 磷酸三钙及生物活性玻璃等;天然生物衍生材料,如天然骨、胶原和珊瑚等;复合材料,如胶原纳米羟基磷灰石及胶原凝胶复合煅烧骨等.本文就牙周常用人工骨支架材料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源性VEGF联合"夹心法"矫治半侧颜面短小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胶及珊瑚人工骨复合物结合下颌骨外板劈开即"夹心法"成骨过程中组织形态学变化,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及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型猪为实验对象,A组左侧行下颌骨外板劈开,颗粒状珊瑚羟基磷灰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纤维蛋白胶(CHA+VEGF+FS)复合物植入术,右侧作为正常对照组.B组左侧行下颌骨外板劈开,颗粒状珊瑚羟基磷灰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纤维蛋白胶(CHA+VEGF+FS)复合物植入术;右侧行下颌骨外板劈开,颗粒状珊瑚羟基磷灰石及纤维蛋白胶(CHA+FS)复合物植入术.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等手段研究VEGF对新骨形成过程的影响,评估术后效果.结果:研究发现CHA+VEGF+FS复合物植入后可以促进珊瑚人工骨实现早期血管化,从而减低骨再生过程中珊瑚人工骨的无效降解.结论:CHA+VEGF+FS夹心法可以为珊瑚人工骨提供更好的成骨条件,从而更好实现骨再生,最终使得其可以作为矫治半侧颜面短小导致的下颌骨发育不良畸形的有效手段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术后患者义眼的配戴及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术后患者义眼的配戴及护理.方法 在患者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术后,按照患者健眼的大小、巩膜颜色等特征,使用聚甲基丙烯酸酯材料配制佩戴义眼片.结果 本组187例患者均完成义眼的配戴.其中17例佩戴后出现分泌物增多,经及时用药及义眼片清洗完成配戴;2例由于眼睑刺激水肿,经治疗后2个月后完成配戴;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配戴.结论 天然珊瑚多孔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后配戴聚甲基丙烯酸酯义眼片,组织相容性好、重量轻,两种材料相结合,不但减少了眶内异物刺激,而且舒适美观,使患者增加自信.同时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