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永生化细胞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人类细胞在正常增殖分裂过程中会到达衰老期(M1 期)和致死期(M2 期),细胞会停止分裂并凋亡,这种不可逆的生理过程是机体内在的一种抗肿瘤机制.然而细胞有限的增殖能力限制了细胞在基础实验、临床应用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建立稳定、持续增殖且结构功能正常的永生化细胞系是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永生化细胞也是生产工程化血细胞的重要来源.本综述总结了永生化细胞的构建技术和可逆转性永生化细胞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铁死亡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铁死亡是一种与铁积累和脂质过氧化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具有独特的形态、遗传和生化特征.脓毒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由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失调引起.脓毒症心肌损伤是脓毒症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加剧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负担.铁死亡与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对铁死亡与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机制进行综述,探讨铁死亡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艾沙利酮抑制妊娠加重梗阻性肾病大鼠淋巴管生成及肾间质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艾沙利酮抑制妊娠加重梗阻性肾病大鼠淋巴管生成的机制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未经产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妊娠组、模型组和艾沙利酮组,每组10只.将模型组与艾沙利酮组大鼠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手术造成肾脏损伤,其余两组仅游离输尿管但不结扎.UUO术后第9周将假手术+妊娠组、模型组和艾沙利酮组的雌鼠进行阴道涂片,将处于动情前期或动情期的雌鼠与雄鼠按2:1比例合笼,并密切观察,将发现阴栓且阴道涂片中含有大量精子细胞确定为妊娠第1天,建立梗阻性肾病妊娠大鼠模型.艾沙利酮组在UUO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给予艾沙利酮1 mg·kg-1·d-1治疗.妊娠后第18天代谢笼留取24 h尿液,次日处死母鼠,留取血清标本,摘取梗阻对侧肾脏.采用常规生化法检测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苏木精-伊红(HE)、马松(Masson)和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中醛固酮含量.免疫组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活化、淋巴管生成以及相关信号通路、肾纤维化相关指标的表达.结果:肾功能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BUN升高,Ccr下降(P<0.01).肾脏病理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扩张明显,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及炎症细胞浸润.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醛固酮含量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脏MR活化后入核数量增多.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表达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和VEGF受体3(VEGF receptor 3,VEGFR3)表达显著增多,主要表达于肾小管间质,real-time PCR检测二者表达显示出相同趋势(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被激活,二者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增强,主要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的细胞核,Western blot检测二者表达也显示出相同趋势(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Ⅲ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Ⅲ,Col Ⅲ)表达明显增强,主要表达于肾小管间质,real-time PCR检测其表达也显示出相同趋势(P<0.01).给予艾沙利酮治疗后可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伤,抑制醛固酮分泌,下调MR、NGAL、VEGF-C、VEGFR3、p-PI3K、p-Akt和Col Ⅲ的表达(P<0.01).结论:艾沙利酮可以阻断醛固酮诱导的MR活化,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梗阻性肾脏病妊娠大鼠梗阻对侧肾脏淋巴管生成,减少胶原沉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抗γ-氨基丁酸A型受体脑炎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抗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 AR)脑炎患儿1例,男,2岁,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快速进展的难治性癫痫、癫痫持续状态、不自主运动及认知功能障碍,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弥漫性脑萎缩样改变,血清及脑脊液抗GABA AR抗体阳性,不伴肿瘤,抗癫痫药物对癫痫发作控制效果不佳,免疫治疗有效,但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提示对不明原因急性起病的儿童难治性癫痫、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需重视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微重力环境引起宇航员眼部改变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宇航员进入微重力环境后可出现一系列眼部改变,这些改变若得不到及时干预或治疗,将导致宇航员出现长期或永久的视力损害,不仅影响飞行任务的执行,还威胁宇航员的人身安全。尽管目前宇航员出现这些眼部改变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相关研究已发现,宇航员进入微重力环境后会出现颅内压升高、神经系统改变、生化改变及淋巴、静脉系统循环障碍,这些可能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现归纳国内外近50年来关于宇航员进入微重力环境后出现的眼部改变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以期寻找针对这些眼部改变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宇航员筛查、训练及防治工作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与疑似患者的临床和胸部CT影像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疑似COVID-19患者的胸部CT影像征象与临床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至2月10日于十堰市太和医院就诊的确诊COVID-19与疑似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影像资料。确诊COVID-19患者105例,疑似COVID-19患者97例。采用χ 2检验和两独立样本 t检验统计分析二者临床资料和CT征象的差异。 结果:与疑似COVID-19患者相比,确诊COVID-19平均发病年龄偏高( t=2.460 , P=0.01),病变以纯磨玻璃(68例)和混杂磨玻璃密度(53例)为主(χ 2=50.016, P<0.01),病灶内易出现间质增厚(83例)(χ 2=55.395, P<0.01)、血管增粗(73例)(χ 2=57.527 , P<0.01),含气支气管征或支气管扩张(67例)(χ 2=17.899, P<0.01)、条索灶(54例)(χ 2=5.500 , P=0.02),易分布在胸膜下且病变长轴与胸膜平行(89例)(χ 2=23.597 , P<0.01),多无胸腔积液(χ 2=7.017, P<0.01);二者病灶形态均以斑片状分布为主(确诊89例,疑似87例)(χ 2=19.573, P<0.01)。另外,确诊COVID-19患者短期内病灶多表现为进展(72/87,82.76%),疑似COVID-19患者短期内多表现为缓解(63/89,70.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51.114, P<0.01 )。性别、病灶肺叶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1.462 , P=0.23 ;χ 2=7.381, P=0.19)。确诊COVID-19白细胞数(χ 2=17.891, P<0.01)、淋巴细胞百分比(χ 2=11.151, P<0.01)多表现为正常或减低,肌酸激酶(χ 2=9.589, P<0.01)多表现为正常,红细胞沉降率多表现为正常或升高(χ 2=4.240, P= 0.04)。 结论:确诊COVID-19影像表现及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特征,与疑似COVID-19的CT征象及临床各指标间存在一定差异,对比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辅以临床指标、短期复查变化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lncRNA ZEB1-AS1通过靶向miR-142-5p/PTEN调控糖尿病性肾病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MSC)的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锌指E盒结合同源框1反义链1(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1 antisense 1, ZEB1-AS1)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DN模型和高糖(HG)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模型进行生化分析和炎症/氧化应激检测;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验证ZEB1-AS1、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与microRNA(miR)-142-5p的结合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dMSC分泌的外泌体ZEB1-AS1可降低DN大鼠血糖、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肾脏重量、肾组织纤维化以及炎症细胞浸润水平。同时,在DN大鼠和HG诱导的GMCs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下降,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GSH)的表达上升。此外,miR-142-5p能与ZEB1-AS1、PTEN结合;miR-142-5p过表达或PTEN沉默逆转了外泌体ZEB1-AS1对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抑制作用和对抗氧化酶浓度的促进作用。结论:来自adMSC的外泌体ZEB1-AS1通过miR-142-5p/PTEN通路,控制炎症和氧化应激来抑制DN的进展。这表明ZEB1-AS1可能是治疗DN潜在、有效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PE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术前定位影像学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通常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手术切除功能亢进的病灶是治疗PHPT的主要手段,正确定位病灶对于指导PHPT患者的微创手术治疗至关重要。PET/CT目前已经成为甲状旁腺腺瘤术前定位的一线影像学手段,而如何从血清生化水平筛选出适合行PET/CT的患者成为临床应用的重点,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水平分析其与PET相关参数的关系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笔者主要就PHPT患者的血清生化水平、组织病理学信息、免疫组化与PET/CT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介绍了PHPT术前定位的影像学新进展,以期为PET/CT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区域麻醉对比全身麻醉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转归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区域麻醉对比全身麻醉对前列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sp和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中区域麻醉对比全身麻醉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或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9年2月,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按照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标准或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Stata 11.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2个RCT,9个观察性研究),合计13 943例患者。区域麻醉对比全身麻醉,2个RCT及6个观察性研究报告了生化复发,二者在生化复发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CT:风险比(hazard ratio, HR)=1.55,95%CI(0.86,2.78), P=0.146。观察性研究:HR=0.96,95%CI(0.79,1.16), P=0.675];4个观察性研究报告了无复发生存,二者在无复发生存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02,95%CI(0.89,1.16), P=0.829];3个观察性研究报告了肿瘤进展,二者在肿瘤进展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56,95%CI(0.30,1.04), P=0.065];3个观察性研究报告了前列腺癌病死率,二者在前列腺癌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70,95%CI(0.29,1.68), P=0.418];3个观察性研究报告了全因死亡率,区域麻醉的全因死亡率低于全身麻醉[HR=0.77,95%CI(0.64,0.93), P=0.008]。 结论:区域麻醉对比全身麻醉在前列腺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上没有差异,但区域麻醉会降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全因死亡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CD4 +T细胞亚群对白塞病患者复发葡萄膜炎的临床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CD4 + T细胞亚群如辅助性T细胞(Th)指标在白塞病患者复发葡萄膜炎(BU)的临床评估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断为白塞病的15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CD4 +T细胞亚群测定如Th1、Th2、Th17以及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细胞因子、血脂生化指标(TC、TG等)、患者近1年口腔溃疡发生次数、近1年生殖器溃疡发生次数和患者入院前用药情况等;根据有无累及眼部并且发生葡萄膜炎将153例白塞病分为白塞非葡萄膜炎组(非BU组)和白塞葡萄膜炎组(BU组)。比较BU组与非BU组以上指标水平以及白塞病复发BU的独立相关因素;比较BU组与非BU组的细胞因子及国际白塞病标准(ICBD)总评分水平、ICBD总评分与各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和分析Th2细胞诊断性能。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 χ2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 结果:①BU组患者Th1、Th2、Th17细胞、TC、TG的水平分别高于非BU组[133.87(93.38,229.87)个/μl与102.51(64.25,149.23)个/μl]、[9.43(5.84,14.13)个/μl与6.78(4.23,9.44)个/μl]、[15.53(9.36,25.27)个/μl与9.83(5.46,14.76)个/μl]、[4.21(3.89,4.90)mmol/L与3.89(3.37,4.34)mmol/L]、[1.43(1.00,2.21)mmol/L与0.96(0.69,1.3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3.24,-3.05,-3.94,-2.25,-3.47; P值均<0.05);2组患者入院前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5.69, P>0.05)。②BU组的IL-2、IL-10水平、ICBD总评分高于非B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12,-2.29, t=-6.48; P值均<0.05)。③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h2是BU独立相关因素[ OR值(95%置信区间)为1.143(1.007,1.298), P=0.039]。BU患者总评分与Th2、Th17细胞呈正相关( r=0.23, P=0.006; r=0.21, P=0.013)。ROC分析结果显示Th2诊断BU的灵敏度为68.8%,特异度为49.5%,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为0.697(0.585,0.809)( P=0.001)。 结论:Th2细胞绝对数水平等与BU相关,是观察BU患者病情进展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在评估白塞病患者复发BU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