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生殖障碍疾病,以持续无排卵和高雄激素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异质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PCOS妇女存在肥胖和代谢异常特点,其合并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PCOS妇女CVD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充分认识导致PCOS妇女CVD风险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至关重要,有利于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及时预防和干预,以降低未来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微生态与健康生育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健康生育是社会之关切,微生物菌群可从各方面密切影响女性全生命周期的生殖健康。菌群失调可通过调控机体炎症、免疫及代谢等过程,导致或加重生殖内分泌疾病、不孕症、肿瘤、不良妊娠结局等,甚至影响子代健康。本文重点关注生殖道及肠道菌群对女性全生命周期的生殖健康影响,以期从菌群角度更好地了解女性健康。未来,深入解析菌群平衡和稳态对健康生育的预防和保护机制,对推动生殖障碍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菌群干预手段,建立生殖障碍疾病诊治新策略的临床转化体系,对提高生育全周期的健康水平具有深远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肠道微生态与生殖障碍性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当前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孕不育的患病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肠道微生态作为人体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一系列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的紊乱已被证明参与多种疾病的进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的紊乱与生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本文将总结肠道微生态与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为其防治提供新的策略,为提升育龄女性的生育力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遗传因素不孕症的诊治策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不孕症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生殖障碍状态,严重危害育龄期夫妇的生殖健康。遗传异常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不孕症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常见的导致不孕症的遗传因素有染色体异常、拷贝数变异、Y染色体微缺失、基因突变等。对于遗传因素不孕症患者,首先应按照不孕症的诊断流程进行全面的不孕症检查,并结合特殊病史、临床表现及家系分析,进一步选择针对性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诊断。遗传因素不孕症的治疗常涉及多学科综合治疗,主要包括辅助生殖技术和生育力保存。本文就不孕症的常见遗传因素及其诊治策略进行讲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生殖障碍与内分泌紊乱并存的疾病,是无排卵性不孕的最主要病因。胰岛素抵抗(IR)作为PCOS的主要代谢特征被认为是PCOS发病的重要病理及生理基础。PCOS患者卵巢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存在卵巢局部IR。卵巢局部IR可能导致卵泡发育异常、排卵障碍与高雄激素血症从而造成PCOS患者生殖障碍。了解PCOS患者卵巢局部IR的分子机制有助于为PCOS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本文就PCOS患者中卵巢局部IR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芜湖地区252例结核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地区三家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52例TB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TBP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2例TBP患者中,男性130例(51.6%),女性122例(48.4%)。经腹手术史、腹部/腹壁包块、生殖障碍、生殖器官结核及诊断延迟多见于女性患者( P值均<0.01),发热、咳嗽/咳痰、肠结核和活动性肺结核多见于男性患者( P值均<0.01)。中老年患者腹水腺苷脱氨酶(ADA)≥35 U/L比例、结核菌素试验或T细胞斑点试验中~强阳率均低于青年患者( P值均<0.01),但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与青年患者相比,中老年患者完全应答率低,不规律用药比例高,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及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P值均<0.05)。 结论:女性TBP患者全身结核症状偏少,诊断延迟率高,易合并生殖结核;中老年TBP患者腹水ADA及结核特征性检测的灵敏度下降,抗结核效果不理想,应结合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因素优化TBP临床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维生素D缺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在女性代谢和生殖障碍中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D缺乏现象普遍存在于PCOS患者中,并与IR、生育力下降以及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并发症相关。本文探讨了维生素D缺乏对PCOS合并IR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PCOS合并IR患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子宫腺肌病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盆腔疼痛、异常子宫出血和生殖障碍,目前尚无统一的评估标准及治疗方案,因此了解子宫腺肌病相关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转录组学从整体水平解释了基因组的功能元件,揭示了特定生物学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近年来,随着转录组学研究技术飞速发展,已有多项研究基于转录组学探讨了子宫腺肌病病理生理机制,识别了子宫腺肌病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为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就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报道1例2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的诊疗过程。患者为中年女性,主因“多尿、多饮2个月,发现血糖升高20 d”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为11.5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12.5%,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同时合并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肝功能异常,予以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体重明显下降,代谢指标改善,胰岛素抵抗较前减轻,月经频率增加,性激素水平有所恢复。司美格鲁肽是一种可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的人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除了可以降糖、减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外,还有助于改善患者代谢紊乱及生殖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生殖障碍性疾病遗传学专栏导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人类生殖健康是种族繁衍、民族兴旺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涉及精卵生成、受精、胚胎发育和母胎对话等多个重要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均可导致生育失败。当下人口形势严峻,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至-0.60%,正式进入负增长阶段。同时,不孕不育发生率持续走高,影响大约25%的备孕女性,加重了人口问题。攻克不孕不育难题,提高人口生育率是当前医学研究领域的重大任务。因此,深入解析生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对于疾病机制阐释和临床精准诊疗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