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常态化背景下基于智慧医疗的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抗疫常态化背景下基于智慧医疗的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优势.方法 以2020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迎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13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2例,研究组6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1+1+1签约管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智慧医疗管理.观察2组在干预6个月后的血糖控制指标、代谢指标,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DRKQ)、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DSQL)量表、自我行为管理变化情况(SDSCA)量表及用药依从性(MMAS-8)量表.结果 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降低约0.7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约1.3 mmol/L)、血脂指标(TC降低约0.3 mmol/L、LDL-C降低约0.3 mmol/L)和血压指标(SBP降低约4 mmHg)均显著改善(P<0.05).DRKQ量表显示2组受试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均有提高(P<0.001);DSQL量表显示研究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治疗以及生存质量方面的总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SD-SCA 量表显示干预后研究组自我饮食管理、运动、血糖监测、自我足部护理、按时用药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MMAS-8量表显示研究组在智慧医疗的指导下,用药依从性评分得到显著改善(P<0.001).结论 基于智慧医疗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并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生存质量和用药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Orem自理理论干预对胰腺癌姑息治疗患者自护能力、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究Orem自理理论干预对胰腺癌姑息治疗患者自护能力、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2例胰腺癌姑息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Orem自理理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ESCA、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HAMA、HDMD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ESCA、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AMA、HD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身体负担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情感负担、身体负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遵医运动、遵医复查、遵医用药、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理理论干预能够提高胰腺癌姑息治疗患者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减轻自我感受负担及负性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FMEA模式的风险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功能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12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基于FMEA模式的风险护理干预),每组63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呼吸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E,)、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哮喘控制情况[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ACT)]、自我管理能力(成人哮喘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生活质量[哮喘生存质量量表(AQLQ)]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VE1、FVC、PEF水平及ACT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中的避免诱发因素、病情监测、发作症状的识别与处理、用药情况、复诊情况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QLQ评分中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态、环境刺激、自我健康关心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MEA模式的风险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病情控制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有效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我管理教育对肝硬化病人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自我管理教育护理模式对肝硬化病人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中关于自我管理教育对肝硬化病人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1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 评价手册5.1.0的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自我效能高于对照组[SMD=2.33,95%CI(1.27,3.40),P<0.000 1],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SMD=0.38,95%CI(0.05,0.72),P=0.02],日常生活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MD=3.66,95%CI(2.44,4.89),P<0.000 01]、饮食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MD=3.33,95%CI(2.63,4.04),P<0.000 01]、病情监测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SMD=0.98,95%CI(0.81,1.16),P<0.000 01]、用药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MD=2.74,95%CI(1.18,4.30),P=0.000 06]、药物依从性高于对照组[OR=1.98,95%CI(1.21,3.25),P=0.007]、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39,95%CI(0.18,0.87),P=0.02]、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17,95%CI(0.05,0.59),P=0.005]、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MD=-1.93,95%CI(-3.02,-0.85),P=0.000 5]、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MD=2.25,95%CI(1.00,3.50),P=0.000 4].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自我管理教育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肝硬化病人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药物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肝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国医疗机构PIVAS工作模式和人力资源设置的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了解全国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工作模式和人力资源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邀请全国PIVAS填写调查问卷,对问卷中有关PIVAS工作模式和人力资源的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来自29个省份的722家医疗机构的761个PIVAS填写了调查问卷,工作模式和人力资源调查的有效问卷分别为471和441份.在PIVAS工作模式方面,471个PIVAS中,有292个PIVAS(62.0%)为全药师模式,176个PIVAS(37.4%)为药护合作模式;除其他处方外,这两种工作模式下PIVAS接收的处方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力资源设置方面,441个PIVAS中,各省份单个PIVAS平均总人数为24(16,33)人,其中药师11(6,19)人、护理人员7(2,13)人、工勤人员3(1,5)人;3类人员占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9年受访PIVAS的人均收入为7.9(4.8,10.7)万元,2021年为8.8(5.8,11.7)万元,2021年较2019年增长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我国医疗机构PIVAS没有全部执行全药师工作模式,一些医疗机构选择了药护合作模式.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在充分调研PIVAS对护理专业人员需求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相应的护理人员资格要求和培训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胆汁淤积患者皮肤瘙痒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评价并整合胆汁淤积患者皮肤瘙痒管理的相关证据,为胆汁淤积所致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针对胆汁淤积患者皮肤瘙痒问题,进行国内外证据检索,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2名具有循证医学专业背景的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和证据级别评定,并提取相关证据.结果 共纳入文献 18篇,包括 4篇临床决策、2 篇指南、2 篇证据总结、6 篇系统评价和 4篇专家共识,总结归纳出瘙痒评估、瘙痒病因处理、皮肤护理、局部治疗、全身用药、手术治疗、辅助治疗、心理护理 8 个方面,共 23条最佳证据,形成了胆汁淤积患者皮肤瘙痒管理方案.结论 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可结合目前最佳证据和患者价值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床药学康复模式的系统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系统性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的临床药学康复模式,以探究其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优化患者康复体验等方面的潜力和作用.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已发表的临床药学康复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 2024 年 5 月 30 日.结果 共纳入 11 篇文献.1 篇涉及 69 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控制率(OR=2.71,95%CI:1.03~7.01)、2 型糖尿病控制率(OR=3.12,95%CI:1.12~5.84)、高胆固醇控制率(OR=1.90,95%CI:1.05~3.35)均得到提高,表明药师的用药审核有助于提升高血压、2 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的控制效果.1 篇含 6 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对 2 573 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血压控制水平(OR=1.51,95%CI:1.13~2.03)得到提升,表明血压监测、生活方式和用药方案评估提高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1 篇涵盖 8 项研究的Meta分析文献中,包括 5 项随机对照试验和 3 项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用药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患者中,尿酸<360 μmol·L-1 的比例更高,尿酸控制率提高.1 篇纳入 14 个RCT共 4 509 例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药师的用药教育、用药咨询等干预降低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 30 d再入院率(RR=0.75,95%CI:0.53~0.96).1 篇纳入 18 个随机对照试验中共涉及 7 244 名患者的文献显示,药师主导的出院相关咨询降低了患者的再入院率,表明药师在出院环节中的关键作用,再入院率降低(RR=0.864,95%CI:0.763~0.997,P=0.020).1 篇含 8 个研究的文献评估了不同团队药师开展的药学相关服务对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接受药学相关服务的患者再入院率降低(OR=0.74,95%CI:0.62~0.89),患者再入院的风险减少了 32%.1 篇综合了 123项研究的Meta文献分析了药师在患者护理服务中的介入对降低患者再次入院率的效果,结果显示,药师的介入使患者再次入院率有所下降,其中最大下降幅度可达 44.5%.1 篇纳入了 23项RCT的Meta文献,旨在评估药师干预的相关措施对老年人药品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显示,药师主导的药物审查和用药教育可以减少养老院老年人的药品不良事件.1 篇纳入了 14 项RCT及干预性研究的文献,旨在探讨药师参与的多学科团队照护对药品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显示,药师参与的多学科团队照护与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降低相关(RR=0.47,95%CI:0.28~0.77,P<0.01).1 篇综合了 6 项RCT的Meta分析涵盖了 29 291 名儿童住院患者,揭示了药师在减少儿科患者用药错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药师的介入能有效地降低儿童住院患者发生用药错误的风险(OR=0.27,95%CI:0.15~0.49).1 篇分析临床药学服务在患者药物治疗中的效果的文献,结果显示,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引入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能够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减少医疗费用,提升用药服务满意度.结论 临床中深入探究临床药学康复模式,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疾病康复的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窒息防范培训需求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培训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2月—2021年1月在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单位内选取43所养老机构的照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照护人员的个人信息、老年人窒息防范相关经历和培训需求。共回收52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为78.33%。结果:412名照护人员中注册护士53名(12.86%),养老护理员359名(87.14%)。照护人员对窒息预防、识别和应急处置培训需求较高,其中需求程度最强的前3位分别是窒息常见的原因、特殊老人的窒息危险因素、识别异常的体征以及时发现窒息。所在机构是否发生过窒息、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窒息史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培训内容需求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养老机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较高,建议养老机构将事前预防用于老年人的窒息防范管理,引导照护人员全面了解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窒息史、吞咽功能,并对注册护士和养老护理员提供窒息防范相关的系统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期护理干预对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义乌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血管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时间准确、用药方法正确、情绪平稳、饮食结构合理、对病情进行自我观察例数均多于对照组(χ 2=8.274、9.470、10.981、8.306、7.862,均 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总体健康评分为(73.85±12.75)分、生理功能评分为(72.85±13.65)分、生理职能评分为(65.75±10.50)分、躯体疼痛评分为(72.55±11.45)分、活力评分为(80.65±14.80)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1.20±13.75)分、情感职能评分为(90.20±12.55)分、精神健康评分为(76.65±13.3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1.95±10.50)分、(66.55±10.35)分、(58.55±8.65)分、(65.50±10.75)分、(71.85±11.45)分、(74.70±11.35)分、(77.40±11.35)分、(66.75±11.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139、2.113、3.040、2.579、2.702、2.094、4.346、3.186,均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χ 2=4.332, P<0.05)。 结论:对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闭环式服务模式结合气道干预对ICU肺炎患儿疗效及呼吸功能和VAP发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闭环式服务模式结合气道干预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肺炎患儿疗效及呼吸功能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4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闭环式服务模式结合气道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呼吸循环参数、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C反应蛋白(CRP)、氧合指数、乳酸水平、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二氧化碳分压(PaCO 2)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SpO 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 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缩短,VAP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RP、乳酸水平和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时间明显降低,氧合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物(FDP)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Fb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闭环式服务模式结合气道干预护理后,可明显缓解ICU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ICU肺炎患儿的呼吸循环参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