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门下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36岁,因“咽部异物感1个月余,呼吸困难15 d”就诊。门诊电子纤维喉镜提示,声门下一半球形肿物隆起,突入并堵塞气道90%,遂紧急行气管切开术。术前颈部增强CT见C6平面喉咽右侧壁软组织结节影凸向气管腔,边缘见低密度影。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经口支撑喉镜下CO 2激光声门下肿物切除术。病理标本大体检查示,肿瘤大小2.0 cm×1.0 cm,剖开内为黏稠胶冻样组织,囊壁厚0.2 cm,术后病理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于术后第2天堵管,术后3 d出院,出院1年复查未见肿物复发,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静脉麻醉可视喉镜下夹持式环杓关节复位技术临床报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可视喉镜下夹持式环杓关节复位技术的复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连续收治的环杓关节脱位行闭合复位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男21例,女19例,年龄17~82(中位年龄48)岁。对环杓关节脱位的诱因、患者症状、术前评估方法、复位操作技术、复位次数以及复位后杓状软骨运动及声音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有明显声音嘶哑,发声明显气息声;频闪喉镜或电子纤维喉镜下可见患侧声带运动障碍及声门闭合不良,其中左侧28例,右侧9例,双侧3例。麻醉插管25例(62.5%),为脱位最常见原因,其他依次为喉部外伤、无痛胃镜检查、剧烈咳嗽、呕吐等。其中我科初诊复位28例,外院复位失败来诊12例。40例患者中脱位后24 h行复位6例;3 d~1个月18例;1~3个月7例;3~6个月复位6例;6个月以上3例。复位1次后发音恢复正常10例(10/40,25%),2次复位后恢复正常14例(14/40,35%),3次后正常10例(10/40,25%),4次后正常2例(2/40,5%),5次后正常1例(2.5%)。采用喉部薄层CT扫描加环杓关节重建进行分类:半脱位37例(92.5%)、3例全脱位;28例左侧脱位,9例右侧,双侧3例;29例(72.5%)后脱位、11例(27.5%)前脱位。所有患者经静脉麻醉可视喉镜下、专用复位钳夹持杓状软骨进行复位。术后禁声1~2周,术后第1周和第4周经频闪喉镜和/或嗓音分析评估疗效,声带运动恢复正常、发音良好37例(92.5%)。结论:静脉麻醉可视喉镜下夹持式环杓关节复位技术便于操作,复位效果稳定,是环杓关节复位的可靠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喉乳头状瘤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儿童喉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以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3例喉乳头状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一般资料、首次发病情况及电子纤维喉镜检查结果等分析其临床特征。收集上述患儿中55例首诊于本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儿疗效情况。结果:63例患儿发病中位年龄为2岁1个月,53例(53/63,84.1%)无明显诱因出现临床症状,首发症状均为声嘶,其中合并气促11例(11/63,17.5%)、喉鸣14例(14/63,22.2%)、呼吸困难6例(6/63,9.5%);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喉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其中17例(17/63,27.0%)行免疫组化检查,7例(7/63,11.1%)存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55例首诊于本院并确诊的患儿均于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喉乳头状瘤摘除术,其中53例(53/55,96.4%)采用冷器械摘除乳头状瘤,2例(2/55,3.6%)使用电动吸割器及冷器械;采用0.1%肾上腺素止血22例(22/55,40.0%),电刀灼烧肿瘤基底部止血31例(31/55,56.4%),双极电凝止血2例(2/55,3.6%);术后存在声带瘢痕1例(1/55,1.8%),声带粘连4例(4/55,7.3%),喉狭窄2例(2/55,3.6%);术后复发37例(37/55,67.3%)。结论:喉乳头状瘤首次发病以1~3岁常见;首发症状为声嘶,可合并气促、喉鸣、呼吸困难等;术后可并发声带瘢痕、声带粘连、喉狭窄等;与以往文献报道相比,冷器械摘除乳头状瘤复发率较高,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先天性舌根囊肿35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舌根囊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收治的35例先天性舌根囊肿新生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35例先天性舌根囊肿患儿中位发病日龄为12.5(0~28) d,中位入院日龄为15(0~28) d。常见临床表现:28例(80.0%)喉鸣,26例(74.3%)吸气性呼吸困难、哭闹及吃奶时加重,23例(65.7%)吐奶、呛奶。(2)35例中,15例(42.9%)患儿入NICU时因呼吸衰竭需紧急气管插管,其中5例气管插管时直接喉镜检查时考虑舌根部肿物,10例气管插管时直接喉镜检查考虑有咽喉部占位,不能明确位置及性质,进一步行床旁电子喉镜检查考虑舌根囊肿;7例(20.0%)因有喉喘鸣伴肺炎迁延不愈行纤维支气管镜时考虑舌根囊肿;余13例均行电子喉镜检查考虑为舌根囊肿。所有患儿均行颈部超声检查仅5例发现舌根部肿物。32例行颈部CT检查,仅2例(6.3%)未发现病变。3例行头颅MRI检查均发现有舌根部囊肿。(3)34例全身麻醉下由耳鼻喉头颈外科医师行支撑喉镜下舌根囊肿等离子融切术;另1例舌根囊肿大,气管插管困难,在直接喉镜下进行第1次穿刺抽液术,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定期随访,仅1例(2.9%)复发。结论:新生儿先天性舌根囊肿症状出现较早,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于有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的患儿,应及时行电子喉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颈部CT或MRI检查相结合,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手术解除梗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呛咳起病的先天性喉裂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以呛咳起病的先天性喉裂新生儿病例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提高新生儿专科医护人员对先天性喉裂的诊治水平。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病例系列报告。以"呛咳"为关键词,结合病案首页信息,检索电子病历系统,总结最终确诊为先天性喉裂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资料。研究时限为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结果:共7例患儿确诊为先天性喉裂,占同期因呛咳入院患儿总数的2.2%,其中男婴6例,胎龄38(36,39)周,出生体重2 820(2 255,3 420)g,入院日龄18(5,20)d,住院时间26(6,45)d。常见临床症状为7例患儿呛咳和5例患儿青紫。7例先天性喉裂患儿中6例可明确分型,分别为Ⅰ型2例、Ⅲ型3例、Ⅳ型1例。7例患儿均同时伴有其他部位/气管畸形或先天异常,其中4例为VACTERL综合征。3例患儿接受了喉裂修补术(2例Ⅲ型,1例Ⅳ型),均术后不久死亡。另4例患儿未接受喉裂修补术(2例Ⅰ型,1例Ⅲ型,1例分型不详),其中1例Ⅰ型喉裂合并气管食管瘘患儿接受了气管食管瘘修补术,随访至2岁6个月,能正常饮食,1例Ⅰ型喉裂患儿带胃管出院,随访至1岁8个月,可正常饮食,这2例患儿生长发育与同龄儿无明显差异;1例Ⅲ型喉裂患儿失访;1例分型不详患儿随访至40 d,仍不能经口喂养,体格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结论:先天性喉裂罕见,呛咳是其主要症状,多合并其他畸形,诊断和分型需借助纤维喉镜及全麻下支撑喉镜联合支气管镜检查,治疗难度大,Ⅰ型预后较好,Ⅲ型及Ⅳ型预后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婴幼儿环杓关节脱位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联合利多卡因局麻在可视喉镜下杓状软骨闭合复位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0月间8例环杓关节脱位接受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联合利多卡因局麻下杓状软骨复位术的患者资料,其中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导致7例,喉部肿物所致1例。所有患者均行电子纤维检查,见不同程度的声带运动障碍,其中7例为左侧,1例为双侧;杓状软骨向前移位者7例,向后侧移位者1例。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联合利多卡因局麻下,根据电子纤维喉镜和可视喉镜提示的脱位方位以剥离子进行复位,手术结束前即时进行复位效果评估。结果:患儿术前有声音嘶哑、气促或呼吸困难,术中评估均复位成功,术后电子纤维喉镜复查声带运动恢复正常。结论:婴幼儿环杓关节脱位时间长不是复位治疗的禁忌证;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联合利多卡因局麻的可视喉镜下杓状软骨复位是治疗婴幼儿环杓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首发症状为声嘶的中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1例
编辑人员丨2024/5/1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因"声嘶1 d"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就诊.电子纤维喉镜检查示:左侧声带活动欠佳,右侧声带活动可,声门闭合不全,双侧声带无明显新生物及水肿(图1A、1B).以"左侧声带麻痹,原因待查"收治入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双眼糖尿病性增殖性出血性视网膜病病史,余无特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儿童先天性喉裂评估方法与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30例先天性喉裂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对其诊断和评估方法的研究以及疗效的分析,制定出有效的评估方法和治疗方案.方法 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喉裂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范围1d至8岁,中位年龄3.5个月.喉裂评估方法:清醒状态下电子纤维喉镜检查、功能性内镜下吞咽功能评估、全麻下保留自主呼吸的显微喉气管硬镜检查、气管内插管透气实验,以及核素的吞咽正向肺吸入检查,比较各种客观检查方法的优势.根据不同的喉裂分型以及合并的畸形、功能异常等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术后1~3个月行症状评分和客观检查评估.结果 0型喉裂2例,Ⅰ型喉裂19例,Ⅱ型喉裂3例,Ⅲ型喉裂3例,Ⅳ型喉裂3例.其中合并吞咽功能异常4例,合并声门下狭窄6例,其中误吸阳性7例.治疗方案:2例0型喉裂患者予以非手术治疗;19例Ⅰ型喉裂患者中6例予以非手术治疗,4例合并吞咽功能异常者予以气管切开,4例予以非手术治疗后无效行喉裂修补,5例合并喉软化症无误吸者,行声门上成形术;Ⅱ型喉裂3例,2例行喉裂修补,1例行喉裂修补合并气管切开;3例Ⅲ型喉裂中1例行开放性喉裂修补,2例行气管切开;3例Ⅳ型喉裂因合并多发畸形,死亡.治疗有效率:0型为100%;Ⅰ型为94.74%;Ⅱ型为100%;Ⅲ型为66.67%;Ⅳ型无治疗经验.结论 显微喉气管硬镜检查合并气管内插管透气实验联合吞咽功能评估是对喉裂分级、吞咽功能以及相关气管畸形等为最有效的评估手段.对于0~Ⅰ型喉裂不合并其他畸形和吞咽功能异常者,多数经非手术治疗有效,无效时行修补手术,Ⅱ~Ⅲ型喉裂需通过手术修补;Ⅳ型喉裂多合并多发畸形,死亡率极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口内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食管入口巨大息肉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20 岁.因咽喉疼痛伴吞咽障碍3 d,于2017年5月2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诉咽痛,吞咽障碍,不伴发热、呼吸困难及声音嘶哑.门诊查体喉镜下见声门区类圆形光滑肿物,吞咽后消失.行食管造影提示:食道囊肿,大小约9 cm×2 cm(图1).电子胃镜检查:食管入口肿物(图2).患者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及不良嗜好.于2017 年6 月2 日入院,入院诊断:颈段食管良性肿物.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并行磁共振检查:提示下咽后壁食管入口良性病变(图3). 6月7日全麻手术.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支撑喉镜暴露环后区食管入口,可见一质软光滑肿物自食管入口脱出,探查其蒂部较窄,位于环后区黏膜,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断其底部将肿物完整取出(图4、5).过程顺利,出血少.术后禁食24 h 后复查食管造影提示食管未见异常.术后病理检查:见鳞状上皮被覆的黏膜,上皮未见明显增生,上皮下胶原、脂肪组织及小血管增生(图6);病理诊断:纤维上皮性息肉.术后6 h开始患者进食流质饮食,12 h开始半流质饮食,48 h后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喉及下咽癌肉瘤3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资料 病例1男性,67岁.因间断性声嘶1年,加重伴咽部异物感1个月于2016年4月25日入院.吸烟30年,平均20支/d;饮酒20年,平均250 g/d.电子喉镜:右侧声带后1/3可见类圆形、带蒂、表面光滑的肿物,大小约1.0 cm×1.0 cm,随着呼吸上下运动,双侧声带运动正常(图1).门诊病理示:(右声带)鳞状细胞癌,浸润生长.诊断为喉癌(声门型,T1 aN0M0).4月27日在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下等离子辅助喉肿物切除术.术后给予抗炎、消肿、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术后病理示:(右声带)癌肉瘤,成分为纤维肉瘤和鳞状细胞癌.术后1周出院.1年后复查,患者诉声音仍有轻度嘶哑.纤维喉镜检查:右侧声带创面瘢痕化,未见肿物,双侧声带运动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